收藏 分销(赏)

2019年初浙江罕见连阴雨过程的成因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36411 上传时间:2024-03-2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初浙江罕见连阴雨过程的成因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年初浙江罕见连阴雨过程的成因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年初浙江罕见连阴雨过程的成因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Aug.2023METEOROENEANDTECHNOLOGY2023年8 月532第5 1卷第4期Vol.51,No.4象技科2019年初浙江罕见连阴雨过程的成因分析陈光宇沈杭锋方陆俊陶然亭樊李苗(浙江省杭州市气象局,杭州310 0 5 1)摘要禾利用浙江省2 0 19 年2 月地面气象观测资料、FY-2G红外云图资料、NCEP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浙江省2 0 19 年冬末春初典型的连阴雨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连阴雨期间5 0 0 hPa极涡呈偶极型,主体持续收缩在北极附近,浙江位于7 0 0 hPa和8 5 0 hPa切变南侧稳定的西南气流及温度正距平中

2、,对流层高层西风急流持续偏强、位置偏北,强度和位置变化超前于降雨;源自孟加拉湾北部至青藏高原、中南半岛到南海的两条水汽通道持续输送水汽至我国华东地区,浙江同时受两条水汽带叠加影响时雨强达到最大,红外卫星云图分析可对水汽输送通道和天气形势作大致判断,提供降雨预报辅助性参考;7 0 0 hPa湿Q矢量显著辐合区和850hPa经向风0 ms-1等风速线重叠的区域易出现明显降雨,集中降雨时段浙江上空存在很大的低层假相当位温和水汽通量的水平梯度,水汽输送带位于梯度区之上。关键词连阴雨;水汽输送;湿Q矢量散度;假相当位温中图分类号:P458D0I:10.19517/j.1671-6345.20220262

3、文献标识码:A引言每年冬春交替时节,随着大气环流形势的调整,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冷暖空气交汇影响,易出现数日稳定性降雨。这样的降雨虽然雨强不大,但持续降雨日照偏少,土壤含水饱和,使得田间渍害和病虫害滋生,严重影响春耕春播的正常开展,是一种主要的春季农业气象灾害。一直以来,我国气象学者通过时空分布1-5 、环流特征6-13、影响因子14-2 0 等多角度对连阴雨天气开展了大量研究,江南春季连阴雨的成因研究也形成了丰富的成果:万日金等2 1-2 通过研究青藏高原大地形和江南春雨的关系后指出,江南春雨是青藏高原动力和热力强迫的结果,青藏高原在江南春雨的气候形成中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刘高平等2 3 把

4、出现4d及以上的持续性降水定义为江南春雨,当偏弱的温带急流和偏北的副热带急流共同出现时,有利于江南春雨的发生;张建海等7.2 4 分析了2 0 10 年、2 0 12 年浙江省春季连阴雨天气的成因,认为其共同特征是乌拉尔山长波脊前的偏北气流提供了冷空气条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偏西有利于其西北侧建立持久、稳定的水汽通道,两者在浙江省附近交汇产生了连续降雨,另外赤道中东太平洋冷海温异常和印尼附近暖海温异常使沃克环流加强,其上升气流向北输送构成连阴雨西南气流的一部分,也是造成2 0 12 年春季连阴雨的成因之一。以上研究是从大尺度环流背景人手,对江南连阴雨的天气成因进行分析,但结合浙江本地要素特

5、征对连阴雨维持机制的研究较少。2 0 19 年冬末春初浙江省出现了一次罕见的持续阴雨寡照天气,导致全省大部农田土壤过湿,冬种进度推迟,各类农作物长势偏差,设施作物出现病害,还引发了局部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同时也对交通运输、航运等春运工作带来了较大影响。1资料和方法本文利用2 0 19 年2 月浙江省地面气象要素观测资料、FY-2G红外云图资料,并结合NCEP、http:/气象科技浙江省气象局预报员专项项目(2 0 2 1YBY03)、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GF21D050002)资助作者简介:陈光宇,男,19 8 4年生,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天气预报预警技术研究,Email:9 2 0

6、 6 0 345 4 q q.c o m收稿日期:2 0 2 2 年6 月2 1日;定稿日期:2 0 2 3年4月18 日*通信作者,Email:533陈光宇等:2 0 19 年初浙江罕见连阴雨过程的成因分析第4期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连阴雨过程的环流特征、动力条件、水汽和能量条件进行分析,探讨西风急流、水汽通量散度、假相当位温、湿Q矢量散度等物理量与连阴雨落区、强度的关系,揭示连阴雨天气的发生和维持机制。非地转湿Q矢量散度作为一种表示大气垂直运动的诊断量,可以指示水汽辐合上升和凝结效应的强度。考虑大气水汽凝结潜热的释放作用后,从准静力、无粘性摩擦、平面的力坐标系原始方程组出发,

7、p坐标系下的湿Q矢量表达式为2 5 1uduaVQ2paaaLR(1)aCpp一.70Q一aLR(2)CpPapQ=Q:i+Q;j(3)Rh=力)R/C(4)力1000其中Q和Q,为方向和方向的非地转湿Q矢量分量,V(u,)代表水平风场,qs为饱和比湿,V为水平梯度算子,其他符号为气象通用符号。从式(1)和式(2)可以看出,非地转湿Q矢量取决于风水平和垂直切变的差异效应、风的水平梯度和温度梯度的乘积及非绝热效应。湿Q量散度表示完整的非地转方程,如式(5)所示:V(ow)+f?-2VQ(5)把大气的垂直运动定义为一种波动形式,根据波动形式可知物理量的拉普拉斯与该物理量本身的负值成正比关系,因而有

8、上式左边与一成正比,即wVQ*,当Q*0时,w0时,0,为下沉运动。2过程概况2019年2 月浙江全省出现连续阴雨寡照天气过程,全省月平均雨量18 8 mm,列19 6 0 年以来第3,雨量呈西多东少的分布特征(图1a),杭州、衢州、金华西部、丽水西北部等地雨量超过2 0 0 mm,最大衢州龙游站达30 9 mm,全省大部分地区雨量比常年偏多1倍以上,其中杭嘉湖平原、绍兴西部、衢州东部等地偏多1.5 倍以上(图1b)。以杭州站为例,杭州站雨量比常年偏多1.6 倍,列19 5 1年建站以来第2,雨日2 2 d(比常年多9 d),其中11天出现中雨和大雨天气,这在冬末春初非常少见(图1c),月日照

9、时数仅2 4.3h,仅为常年的1/4,为建站以来的最小值,2 月7 一2 3日连续17 天无有效日照(图1d),是全省连阴雨过程最严重、最典型的地区之一。以杭州站的日雨量分布为参考,可以把此次连阴雨过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2 月1一6 日是间歇性降雨阶段,日雨量很小;第2 阶段7 一2 2 日是连续性降雨阶段,多次出现中雨和大雨;第3阶段2 3一28日又转为间歇性降雨阶段。经对比后发现杭州站日雨量的变化可大致代表全省的情况,因此下文的分析中根据连阴雨的3个不同阶段,探讨连阴雨的天气成因,并对第2 阶段连续性降雨过程作重点分析。3环流特征分析3.1环流背景对浙江而言,连阴雨天气是中高纬西风

10、带系统和中低纬副热带系统共同作用而形成的6 。图2 a给出2 0 19 年2 月北半球5 0 0 hPa位势高度和距平,可见高纬极涡呈偶极型分布,主体分别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和加拿大北部,并且这一带地区为位势高度的负距平,最大负距平值低于一15 dagpm。中纬度我国境内环流较平直,稳定纬向环流明显,我国东部普遍为位势高度的正距平,距平值介于5 10dagpm,说明极涡主体收缩在北极地区,亚洲一侧极涡强度持续偏弱,造成影响我国冷空气强度也偏弱,暖湿气流偏强。图2 b和图2 c分别是7 0 0 hPa和850hPa的流场距平以及温度场距平,可见在我国中东部地区上空的7 0 0 hPa和8 5 0

11、hPa都表现为一条东西走向的切变线,切变线南侧为显著的西南风流场距平,有利于水汽向北输送,在温度距平场上,我国东南沿海一带都为温度正距平,距平值13。因此,5 0 0 hPa极涡主体偏北,我国境内高度场分布“西低东高”,7 0 0 hPa、8 5 0 h Pa 切变南侧的西南风流场距平和温度正距平是浙江连阴雨天气的大气环流背景。534象第5 1卷技科(a)(b)31N30292827118119120121122E118119120121122E150160170 180190200210220230mm708090100110120 130140 150%309C(d)/鲁里日2061030

12、01日6日11日16日21日26日1日6日11日16日21日26日图12019年2 月浙江省降水和日照状况:(a)累计降雨量,(b)降水距平百分率,(c)杭州站日降雨量,(d)杭州站日照时数3.2西风急流演变特征此次连阴雨期间东亚地区出现了一支稳定的强西风急流,图3a给出2 0 19 年2 月我国2 0 0 hPa上U风速(等值线表示风速大于6 0 ms-1)和散度(填色区表示辐散区)的分布,可见连阴雨期间35 N附近稳定维持一条风速6 5 ms-1以上的大风速带,位置较常年偏北约5 个纬距,浙江位于急流人口区右侧的上升运动区内,入口区对应着辐散区,最强辐散值达4X10-5s-1,浙江位于最强

13、辐散区内。众多学者研究表明,急流轴人口对应的辐散抽吸作用有利于低层上升运动维持,2 0 0 hPa东亚副热带急流的长时间维持有利于持续降雨事件的发生7.10.2 4。为进一步分析急流位置强度和雨强之间的变化关系,沿12 0 E作U风速的时间一纬度剖面(图3b),可见自1月下旬后期起西风急流显著增强,最大风速从60ms-1迅速增强到9 0 ms-1,位置也向北移动了10个纬距左右,浙江从2 月3日前后出现明显降雨,急流加强、北抬的时间较降雨提前十天左右,此后急流的极大风速都稳定维持在8 0 9 0 m/s,并在3040 N之间稳定少动,浙江出现连续阴雨过程,17日前后急流强度明显减弱,最大风速减

14、弱至60m?s-1以下,位置南落到30 N左右,2 3日起全省降雨明显减弱,急流减弱、南落的时间较降雨减弱提前一周左右,可见西风急流的强度和位置变化都超前于降雨变化,这对持续性连阴雨的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意义。535陈光宇等:2 0 19 年初浙江罕见连阴雨过程的成因分析第4期3580125W(a)dagpm576255445820512151010E170W5512D0-55447-10-1557655100145E40N3032201110120130E040N-13020110120130E图22019年2 月浙江环流特征:(a)500hPa高度场(等值线,单位:dagpm)及距平(填色),

15、(b)700hPa流场距平(流线)和温度场距平(填色),(c)同图b,但为8 5 0 hPa4气象条件分析4.1水汽和能量条件分析本次连续阴雨的维持和强度变化与孟加拉湾以北地区的水汽输送密切相关,图4为2 0 19 年2 月连阴雨期间不同时期的FY-2G红外云图和5 0 0 hPa高度场。图4a为连阴雨第1阶段3日0 0:0 0(世界时,下同),可见孟加拉湾以北地区为晴空区,水汽输送通道尚未建立,我国东北南部、华北地区为高空槽云系,东南部沿海有带状中低云向东北方向移动,此时浙江以间歇性降雨为主。第2 阶段8 日0 0:0 0 孟加拉湾附近已由晴空区转为高云区,表明这一带地区出现明显的水汽输送(

16、图4b),东北地区冷涡维持,南侧高空槽略北收,跃上青藏高原的暖湿气流在我国形成了大范围云雨区,浙江及附近地区以低云为主,出现连续降雨,雨强明显加大。15 日0 0:0 0(图4c)和2 0 日0 0:0 0(图4d)我国东部虽然都出现了块状的高亮对流云系,但15 日(图4c)孟加拉湾附近水汽通道仍存在,北方高空槽维持,预示降水仍持续,2 0 日(图4d)孟加拉湾附近转为晴空区,水汽通道切断,东北地区冷涡减弱东移,浙江上空虽仍有云区覆盖,预示降雨过程即将结束。因此,结合红外卫星云图和5 0 0 hPa形势的分析可对水汽输送通道作大致判断,从而对降雨预报提供辅助性参考。为分析连阴雨过程的水汽来源和

17、水汽输送通道,计算了与图4相同时刻的水汽通量场(图5),可见青藏高原及孟加拉湾以北地区(图中方框处)水汽输送大小与浙江连阴雨有较好的关系。3日0 0:0 0(连阴雨第1阶段,图5 a)青藏高原及附近一带无明55N(a)(b)45903560606560606060303025157090110130E08:0008:0008:0008:0008:0008:0008:0025日31日5日10日15日20日25日02410-5s-160708090ms-1图32019年2 月2 0 0 hPa散度(填色表示散度为正)及U风速(a,等值线,单位:ms-1),200hPaU风速沿12 0 E的时间-纬

18、度剖面(b,填色表示风速大于6 0 ms-1)536象第5 1卷技科(a)(b)低云区晴空区高云区中低云孟加拉湾孟加拉湾(c)(d)DDD对流高云区晴空区孟加拉湾孟加拉湾334.39322.69311.76299.92876272.82255.217K图42019年2 月不同时期的FY-2G红外云图云顶亮温(填色)和5 0 0 hPa高度场(黑色等值线,单位:dagpm):(a)3日0 0:0 0,(b)8日0 0:0 0,(c)15日0 0:0 0,(d)20日0 0:0 055N(b)a4535251555N(d)453525157090110130E7090110130E10g(shPa

19、cm)-1图52019年2 月与图4同时刻的整层水汽通量积分(箭矢):(a)3日0 0:0 0;(b)8日0 0:0 0;(c)15日0 0:0 0;(d)20日0 0:0 0(黑色方框为青藏高原及孟加拉湾以北地区)537第4期陈光宇等:2 0 19 年初浙江罕见连阴雨过程的成因分析显水汽输送,对比图4a的红外云图上也显示这一带地区为晴空区,引发浙江降雨的水汽源自中南半岛和南海北部。8 日0 0:0 0(图5 b)青藏高原附近水汽输送明显增强,最大水汽通量值达10 g(s hPacm)-1,红外云图上出现了明显的带状红外云系(图4b),原东南沿海的水汽输送带明显减弱,青藏高原及孟加拉湾以北地区

20、的水汽东移影响浙江,浙江雨强逐渐加强。15 日0 0:0 0(图5 c)青藏高原附近水汽输送维持,中南半岛到南海北部的水汽输送又有所加强,受两支水汽带共同影响,浙江降雨强度达到最大。2 0日0 0:0 0(图5 d)青藏高原附近水汽输送通道切断,对比图4d上的红外云图这一区域也转为晴空少云区,东南沿海一带的水汽输送通道仍维持,此时浙江雨强减弱,转为间歇性降雨,直至东南沿海的水汽切断后降雨停止(图略)。由此可见,浙江连阴雨的水汽主要源自青藏高原及孟加拉湾以北地区,其次源自中南半岛到南海北部,同时受两支水汽通道叠加影响时,浙江雨强达到最大。图6 给出2 0 19 年2 月沿12 0 E的8 5 0

21、 hPa水汽通量散度和风场的时间-纬度剖面,可见在连阴雨第一阶段(7 日前,左黑实线左侧),浙江虽然出现了水汽通量散度的负值区,但是较弱,总体为水汽辐合、辐散交替出现,同时西南风、西北风也交替出现,浙江以间歇性降雨为主。连阴雨的第2 阶段(7 一2 2日,两黑实线之间)浙江省所在的30 N附近连续出现水汽通量散度负值区,散度值介于(一8 一4)10-g(h Pa cms)-1,维持时间长,表现为水汽持续辐合的特征,风场上也以西南风为主。结合水汽通量散度和风场特征可见,水汽通量散度的负值中心位于南北气流交汇处附近,说明这一带不仅有冷40N10-g(hPa.cm2s)-1350-4-8-12302

22、52月1日5日10日15日20日25日图62019年2 月沿12 0 E的8 5 0 hPa水汽通量散度(填色为负值)和风场(风向杆)的时间-纬度剖面(两条横虚线之间为浙江省所在位置,下同)暖气流的稳定交汇,也存在水汽的持续辐合,易出现连续降雨天气。连阴雨第3阶段(2 2 日后,右黑实线右侧)水汽辐合明显减弱,风场上西南风的频次明显降低,转为以西南风、西北风、偏东风交替出现的形势,此时降雨出现间歇,雨强较第2 阶段明显减弱。为分析连阴雨期间水汽和能量分布特征,沿120E作2 0 19 年2 月7 0 0 hPa水汽通量和8 5 0 hPa假相当位温的时间-纬度剖面(图7 a),可见在第2阶段(

23、两条黑实线之间)7 0 0 hPa上2 5 30 N之间形成了3g(s hPacm)-1以上的水汽通量输送大值区,并且这一时段8 5 0 hPa上形成了较大的假相当位温水平梯度,假相当位温由2 5 N的32 0 K以40N(a)28027228828028829635296304288/304280296288/2963Q4282965303042882031230443123203123123520328253283203232832328201日5日10日15日20日25日300(b)336-400500ed/d328600320-304-296-700312-288850328280-9

24、2510002025303540N300336400328-500ed4/d600700320312304296288-280-850328272-92553610002025303540N246810图7 2 0 19 年2 月沿12 0 E的7 0 0 hPa水汽通量(填色,单位:g(s hPacm)-1)和8 5 0 hPa假相当位温(等值线图,单位:K)的时间-纬度剖面(a),2 月1日(b)和10 日(c)沿12 0 E的水汽通量、假相当位温的高度-纬度面538象第5 1卷技科上递减至30 N的30 4K以下,浙江省位于梯度大值区内,假相当位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不稳定能量,低层较大

25、的假相当位温水平梯度区不仅反映了低层冷暖气流的显著交汇区,也说明了较强的水平能量锋区,有利于在层状云体中触发中小尺度对流性降水,增加降雨强度。在此次连阴雨过程中,连续降雨时段和假相当位温水平梯度、水汽通量大值时段均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图7 b和7 c分别为2 月1日(连阴雨第1阶段)和10 日(连阴雨第2 阶段)沿12 0 E的水汽通量和假相当位温的高度-纬度剖面,从图中可见在不同的降雨时间段内两者的分布特征明显不同。连阴雨第1阶段对流层低层的水汽通量(图7 b中填色)大致呈从低纬到高纬,高度自下而上逐渐递减的分布特征,浙江所在的30 N附近8 5 0 hPa的水汽通量大于700hPa,假相当

26、位温(图7 b中等值线)分布比较均匀稀疏,连阴雨第2 阶段对流层低层出现明显向低纬凸起的假相当位温分布密集区(图7 c中等值线),假相当位温密集区反映了干冷、暖湿两种不同性质气团的交界面,也表示了锋区所在的位置,同时沿着320K假相当位温等值线上叠加了一条水汽通量大值带(图7 c中填色),浙江所在30 N水汽通量最大的高度位于7 0 0 hPa附近,水汽通量值大于4g(s hPacm)-1,连续降雨出现在低层假相当位温密集区和7 0 0 hPa水汽通量输送大值带内。4.2动力条件分析连阴雨的发生和维持与水汽凝结效应密切相关,非地转湿Q矢量散度作为非地转上升运动的强迫机制,能较好地对应降水落区2

27、 6 ,通过计算非地转湿Q量散度可以对影响连阴雨的水汽辐合上升和凝结效应进行诊断。根据湿Q矢量散度的公式,散度值小于0 时,为上升运动,散度值大于0 时,为下沉运动,通过湿Q矢量散度诊断垂直运动,指示强降水的落区。图8 为连阴雨期间8 5 0 hPa流场和7 0 0 hPa的平均湿Q矢量散度的分布,可见在我国华东地区存在湿Q矢量散度的显著辐合区,最大辐合强度达一8 X10-15 hPa-1s-3。黄楚惠等2 7 、胡洋等2 8 、高留喜等2 9、李山山等30 通过研究7 0 0 hPa湿Q矢量散度辐合区与强降雨落区的关系后都一致认为,700hPa湿Q矢量散度的辐合区与强降水中心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28、,对强降水落区有明显指示。图上也说明7 0 0 hPa平均湿Q矢量强辐合区位于8 5 0 hPa切变线附近,表明了8 5 0 hPa上南北两支气流交汇辐合上升后,在7 0 0 hPa上引发持续的上升运动,进一步计算表明湿Q矢量散度辐合区可伸展到500hPa高度(图略),深厚的水汽辐合及上升运动十分有利于降雨天气的维持,另外水汽在上升运动中不断凝结释放大量潜热,也易引发持续的降雨,因此湿Q矢量散度是强降水落区定性诊断分析的有力工具。40N10-15hPa-l s-1350230-4-6-82520110115120125130E图:连阴雨期间7 0 0 hPa平均湿Q矢量散度(填色为负值)和8

29、5 0 hPa流场为分析第2 阶段持续降雨的成因,图9 给出2019年2 月沿12 0 E的7 0 0 hPa平均湿Q矢量散度和8 5 0 hPa经向风的时间-纬度剖面,连阴雨第1阶段(7 日前,左黑实线左侧)7 0 0 hPa湿Q矢量的主要辐合区(填色图)位于35 N左右,30 N地区辐合、辐散交替出现,2 一3日出现一次短暂的低层冷空气过程(经向风为负值,等值线虚线所示),但未构成持续冷暖交汇的形势,连阴雨的第2 阶段(7 一2 2 日,两黑实线之间),30 N附近出现连续的湿Q矢量辐合区,同时8 5 0 hPa经向风0 ms-1等风速线在3035 N附近南北摆动,表现出冷暖气流持续交汇的

30、特征,8 5 0 hPa冷暖交汇引发的上升运动与700hPa水汽辐合凝结作用相结合,造成了浙江区域持续连阴雨天气。连阴雨第3阶段(2 2 日后,右黑实线右侧)2 2 日8 5 0 hPa有一次明显的冷空气南下,0 ms-1等风速线南压至2 5 N,冷暖交汇的平衡局面被打破,同时7 0 0 hPa水汽减弱,湿Q矢量辐合区消失,浙江由连续性降雨转为间歇性降雨。综合539陈光宇等:2 0 19 年初浙江罕见连阴雨过程的成因分析第4期以上分析可知,连阴雨第2 阶段7 0 0 hPa湿Q矢量显著辐合区和8 5 0 hPa经向风0 ms-1等风速线都位于30 N附近摆动,两者重叠的区域易形成持续稳定的降雨

31、。40N10-15hPa-1s-180-4354-88-12-44-1630-20-24251日5日10日15日20日25日图92019年2 月沿12 0 E的7 0 0 hPa平均湿Q量散度(填色为负值)和8 5 0 hPa经向风(单位:ms-1,虚线表示北风)的时间-纬度剖面5主要结论利用2 0 19 年2 月地面气象观测资料、FY-2G红外云图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2 0 19 年冬末春初浙江少见的持续性阴雨寡照天气进行了分析研究,将连阴雨分成3个阶段,对第2 阶段连续性降雨过程作为重点进行分析,探讨了连阴雨天气的成因,得到如下结论:(1)2019

32、年2 月5 0 0 hPa极涡主体持续偏北,我国境内受稳定的纬向环流控制,连阴雨过程开始前2 0 0 hPa西风急流显著加强、北抬,过程结束前减弱、南落,其强度和位置变化都超前于降雨。(2)连阴雨的水汽主要源自孟加拉湾北部,其次源自中南半岛到南海北部,同时受两支水汽通道持续影响时,浙江雨强达到最大,通过红外卫星云图分析可对水汽输送通道和天气形势作大致判断,从而对降雨预报提供辅助性参考。(3)水汽和能量分析表明,连阴雨期间浙江出现持续的西南风和连续水汽通量辐合,连续降雨出现在低层假相当位温密集区和7 0 0 hPa水汽通量输送大值带内。(4)动力条件分析表明,湿Q矢量辐合区与降雨大值区有较好的对

33、应,集中降雨时段对流层低层冷暖交汇引发的上升运动与水汽辐合凝结作用相结合,造成了连续降雨天气。参考文献1张立波,景元书,娄伟平,等.近5 0 a华东地区雨日及降水量的变化特征J.大气科学学报,2 0 13,36(4):42 6-433.2韩荣青,陈丽娟,李维京,等.2-5 月我国低温连阴雨和南方冷害时空特征.应用气象学报,2 0 0 9 2 0(3):312-32 0.3何冬燕,吴蓉,田红,等.19 7 1年以来安徽省秋季连阴雨特征及成因分析J.高原气象,2 0 19,38(4):8 2 9-8 44.4王荣,邹旭恺.长江中下游地区连阴雨变化特征分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 0 15,2 4(

34、9):148 3-149 0.5支风梅,施丹平,解小寒,等.2 0 0 9 年早春苏南连阴雨和环流特征J.气象科技,2 0 12,40(2):2 7 4-2 7 9.6江丽俐.2 0 0 9 年浙江省罕见的夏季连阴雨过程分析J.浙江气象,2 0 10,31(3):14-18.7张建海,曹艳艳.2 0 12 年初浙江连阴雨天气的环流特征及其异常成因J.暴雨灾害,2 0 12,31(4):342-35 0.8麦健华,于玲玲,纪忠萍,等.广东省冬季暴雨及其环流形势特征分析J.气象科技,2 0 2 1,49(3):38 0-38 79陈懿妮,楼茂园,娄小芬,等。一次罕见的浙江连阴雨天气成因分析J.浙江

35、气象,2 0 19,40(3):7-12.10朱玉周,吕晓娜,廖荣伟.2 0 17 年秋季河南罕见连阴雨天气特征及成因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 0 19,35(4):16-2 4.11雷正翠,夏文梅,徐芬,等.江苏南部两次暴雨-大暴雨过程分析J.气象科技,2 0 2 1,49(1):9 5-10 6.12毛程燕,马依依,顾振海,等.2 0 2 0 年春末夏初浙江省三次暖区暴雨过程诊断分析J.气象科技,2 0 2 1,49(6):9 0 3-9 12.13李易芝,罗伯良,张龙,等.湖南春播育秧期不同低温阴雨分布型的环流特征J.气象科技,2 0 17,45(2):37 5-38 2.14郭巧红,

36、娄小芬.2 0 12 年2 一3月浙江异常连阴雨天气过程分析.浙江气象,2 0 13,34(4):12-16.15王洪勋.浙江两次连阴雨过程及其降水特征异同对比分析J.浙江气象,2 0 12,33(1):5-9,35.16沈杭锋,陈光宇,金成,等.浙江北部一次短时大暴雨的中尺度分析J.气象科技,2 0 17,45(3):5 0 8-5 15.17 郑朝霞,刘学华,方桃妮,等.浙江中西部两次梅雨暴雨过程发生发展机理分析J.气象科技,2 0 19,47(3):46 9-47 5.18单璐璐,谭丽静,白华,等.低温阴雨对丹东地区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气象科技,2 0 17,45(4):7 45-7 4

37、9.19兰明才,周莉,蒋帅,等.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湖南两次短时暴雨发生及系统维持机制对比分析J.气象科技,2 0 2 2,5 0(4):512-525.20任丽,关铭,李有缘,等.一次暴雨过程受不同系统影响的动力热力场结构特征J.气象科技,2 0 19,47(6):9 5 9-9 6 8.2 1 万日金,吴国雄.江南春雨的时空分布J.气象学报,2 0 0 8,6 6(3):310-319.2 2 万日金,吴国雄.江南春雨的气候成因机制研究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 0 0 6,36(10):9 36-9 5 0.23刘高平,朱坚,杨开围,等.江南春季连阴雨的频数特征及其前期环流信号J.气象科学

38、,2 0 15,35(4):47 4-47 9.0540象第5 1卷技科2 4 张建海,曹艳艳.2 0 10 年早春浙江罕见连阴雨天气环流特征及成因分析J.高原气象,2 0 11,30(6):15 43-15 5 3.25鲁亚斌,普贵明,赵宁坤,等.“2 0 0 6.10”云南严重秋季连阴雨水汽输送特征和湿Q矢量分析J.气象科学,2 0 0 9,2 9(1):64-70.2 6 许霖,姚蓉,李巧媛,等.湖南盛夏两次连续性暴雨过程对比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 0 15,31(3):15-2 2.2 7 黄楚惠,李国平.基于螺旋度和非地转湿Q矢量的一次东移高原低涡强降水过程分析J.高原气象,2

39、0 0 9,2 8(1):319-32 6.28胡洋,张顺,邓斌.江西北部地区一次大暴雨过程湿Q矢量诊断分析J.气象与减灾研究,2 0 19,42(4):2 41-2 5 0.29高留喜,刘畅,杨晓霞,等.鲁西北持续性暴雨非地转湿Q矢量分析.海洋气象学报,2 0 18,38(3):7 5-8 2.30 李山山,李国平.一次鞍型场环流背景下高原东部切变线降水的湿Q矢量诊断分析J.高原气象,2 0 17,36(2):317-32 9.Cause Analysis of Rarely Continuous Rainy Weather inZhejiang Province during Early

40、2019CHEN GuangyuSHEN HangfengFANG LujunTAO RantingFAN Limia(Hangzhou Meteorology Service,Zhejiang,Hangzhou 310051)Abstract:An event of continuous rainy weather occurred in Zhejiang Province in February 2019.The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re analyzed based on conventional observed dat

41、a,FY-2E infraredsatellite data,NCEP and ERA-Interim reanalysis data.The results show:(1)The polar vortex shrinkednear the North Pole in February 2019,which caused positive temperature and southwest wind anomaly at700 hPa and 850 hPa;the westerly jet on the upper troposphere was norther and stronger

42、than usual.Theintensity and location of the jet changed ahead of rainfall.(2)There were two water vapour transportchannels during continuous rainy weather,which were from the Tibet Plateau and Bay of Bengal vapourchannel,Indo-China Peninsula and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There will be heavy rain when

43、 both watervapour transport channels are strong in Zhejiang Province,and it can be clearly seen from the infraredcloud image.(3)The wet Q-Vector convergence area at 700 hPa overlapped with the O m s-1 longitudinalwind area at 850 hPa corresponded well with heavy rain area.There were large pseudo-equivalent potentialtemperatures and water-vapour flux horizontal gradient in the lower troposphere,water vapour transportbelt was underit.Keywords:continuous rain;water-vapor flux;wet Q-Vector convergence;pseudo-equivalent potentialtemperature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