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食管鳞癌光镜、电镜、免疫组化.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8362641 上传时间:2025-02-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管鳞癌光镜、电镜、免疫组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食管鳞癌光镜、电镜、免疫组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食管鳞癌光镜、电镜、免疫组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目的 观察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asaloidsquamous carcinoma,BSC)的组织学形态特征,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 15 例 BSC 标本进行光镜、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 研究。结果 BSC 组织学有许多与涎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相似的特征。但 BSC 癌细胞分化较低异型性较强,癌巢周围细胞呈栅栏状排列,肿瘤表面鳞状上皮常伴发原位癌或浅表浸润性鳞状细胞癌;偶见癌巢与表面鳞状上皮基底层相连、或偶见癌巢内形成鳞状细胞,或腺管样结构,这些与 ACC 不同。超微结构与 ACC 相似,但癌细胞分化更低,胞质内可见张力原纤维是与

2、 ACC 不同之处。免疫组化结果:基底细胞样成分:CK(pan)15/15、EMA 15/15、CEA 6/15、S100 6/15、SMA 7/15 阳性,显示肿瘤含有上皮和肌上皮细胞。结论 BSC 是一种分化较低、侵袭性较强,有向腺样、鳞状及肌上皮细胞分化倾向,具有独特临床病理特征的恶性肿瘤,其组织学特征可作为病理诊断标准,超微结构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可辅助鉴别诊断。Basaloid Squamous 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Immunohistochemical,Light and Electron Microscopic Key words:Esophagea

3、l Neoplasm;Carcinoma Basasquamous;Immunohistochemistry 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度较高的肿瘤,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既往 文献 报导混乱,常将其误诊为食管腺样囊性癌。本文收集 15 例进行光镜、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探讨其组织形态特征,明确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1.1 材料 收集我院 2359 例手术切除食管癌标本中符合 BSC 形态的 15 例进行研究。其中女性 2 例,男性 13 例,年龄 5073 岁,平均 60 岁。随访仅 2 例术后存活 3 年以上,余均死于术后 2 年以内。1.2.1 光镜观察 石蜡包埋,HE

4、常规切片染色,经两位有经验的病理医师复查。1.2.2 电镜观察 15 例 BSC 标本中,取 5 例新鲜组织,经常规固定脱水包埋,超薄切片用醋酸铀及枸橼酸铅染色,日本 TEM1200 型透射电镜观察。1.2.3 免疫组化染色 15 例 BSC 标本制成厚 4m 的石蜡切片,以广谱角蛋白(cytokeratin,CKpan)、上皮膜抗原(EMA)、平滑肌肌动蛋白(SMA)、S100 蛋白、癌胚抗原(CEA)、波形蛋白(vimetin)、嗜铬粒蛋白(CgA)、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抗体经 SP 法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2.1 肉眼观察 15 例 BSC 中 4 例位于食管下段,11 例位于中

5、段。肉眼髓质型 10 例,溃疡型 5 例,肿瘤最大径 46cm,平均 5cm。15 例肿瘤均浸润食管壁全层。2.2 病理组织学(1)肿瘤为基底细胞样癌巢在上皮下浸润。癌细胞呈圆或卵圆形,形态有异型,细胞浆较少,核大,深染或染色质呈细颗粒状,可见核仁,核分裂多。(2)癌细胞巢似腺样囊性癌,可呈大小不一的实性、筛状或梁索状,偶见灶性鳞状细胞或腺样结构。癌巢周围细胞常呈栅栏状排列,中心可见粉刺样坏死;癌巢内外均可见红染玻璃样变。(3)肿瘤表面鳞状上皮常伴发原位癌、异型增生,或浅表浸润性鳞状细胞癌,见图 13。2.3 超微结构 癌细胞呈多边形,胞质少,分化较低,含有少量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及张力原纤维。

6、游离核糖体丰富。胞核大,圆、卵圆或不规则形,常染色质丰富,异染色质多少不一,可见 13 个核仁。在癌细胞巢中可见细胞间腺样腔隙(原始腺腔)与细胞外间隙,细胞间腔腔缘可见微绒毛,癌细胞间可见桥粒及连接复合体。细胞外间隙内含重叠基板样物。后者在癌细胞基底部和间质内亦可见到。癌细胞内未见神经分泌颗粒,见图 45。2.4 免疫组织化学 基底细胞样成分:CK、EMA 15 例均阳性,但 EMA 在切片中为部分阳性,CEA 6 例阳性。阳性细胞多在癌巢中心部而外周细胞阴性。S100 6 例阳性,呈核浆型染色,SMA 7 例阳性,为胞膜或伴浆型染色,vimetin、CgA、NSE 均阴性;鳞状细胞癌 CK、

7、EMA 15 例皆阳性,CEA 5 例阳性,S100、SMA、vimetin、CgA、NSE 皆阴性,见图6。由于食管 BSC 病理形态与涎腺 ACC 有很多相似之处,既往对其认识不够明确,在 WHO食管肿瘤组织学分型中亦未被提出1,致使 文献 报道混乱。但近年有关报导已渐明确,发现许多食管 ACC 的报道实际皆为 BSC。食管 BSC 确是一组具有独特临床病理特征的实体,其生物学行为比ACC侵袭性强,病理形态符合Wain 1986年提出的发生在上呼吸道的BSC 2。食管 BSC 少见,本组在 2359 例食管癌中发现 15 例,占 0.64%。肿瘤多见于中老年人,好发食管中段。15 例肿瘤均

8、侵及食管壁全层。本组观察 BSC 病理组织学确有许多与涎腺 ACC 相似的特征,肿瘤主要由基底细胞样癌细胞构成实性、筛状癌巢或梁索在表面上皮下浸润,癌巢中心可见粉刺样坏死,癌巢内外均可见红染玻璃样变物。这些与 ACC 尤其在实性型中都很相似,但发现 BSC 比 ACC 癌细胞分化低,异型性强,核分裂相多,癌巢周围常见癌细胞呈栅栏状排列,癌瘤表面鳞状上皮常见原位癌或是表浅浸润性癌,少数病例表面上皮无癌而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偶见基底细胞癌巢中有少许鳞状上皮或腺上皮分化,这些都与 ACC 不同。本组资料发现电镜下癌细胞分化较低,胞质内细胞器贫乏,在癌巢中可见披覆微绒毛的细胞间腔,并见桥粒及连接复合

9、体,这些都是腺癌的特征性表现,但同时在胞质内又有张力原纤维,说明它与 ACC 不同,具有鳞状细胞分化的成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有的作者报导基底细胞样成分对 CEA、EMA 染色阴性3。另外有的作者报导基底细胞样成分对 CEA 和 SMA 染色皆阴性4,他们不但否定肿瘤内含有分泌性腺上皮细胞成分,同时亦否定了肌上皮细胞的存在,而认为 BSC 主要存在基底样和鳞状细胞癌两种肿瘤成分。本组在免疫组织化学中有不同的结果,显示出 CEA(6/15)、EMA(15/15)阳性,且 CEA 阳性细胞分布在癌巢中心,结合电镜所见,表示为分泌性腺上皮细胞特点;同时 SMA(7/15)、S100(6/15)阳性。阳

10、性细胞主要分布在癌巢周围部分,表现为肌上皮细胞特点。文献有报道提出该肿瘤是来源于食管粘液腺末端闰管发生的 ACC5,6。亦有报道基底细胞样成分 CK19 阳性与正常鳞状上皮基底细胞 CK19 阳性表达一致3。本 研究 未发现肿瘤与粘液腺导管有关,却发现个别病例基底细胞样成分与表面上皮基底细胞相延续。据本组病理组织学、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作者同意部分文献作者意见3,710,认为食管 BSC 来源于鳞状上皮基底细胞中幼稚的多潜能干细胞,它具有向腺上皮、鳞状上皮、肌上皮细胞多种细胞分化的能力。该肿瘤为一种分化较低(分化不明)具有独特临床病理特征的肿瘤,因其侵袭能力较一般食管鳞状细胞癌和 ACC 强,而又低于食管小细胞未分化癌4,因此鉴别诊断颇为重要。在鉴别诊断中,除 ACC 外,其他如低分化鳞癌、小细胞未分化癌等亦偶混淆,但根据本癌独特的病理组织学特征,结合临床即可作出正确诊断。利用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可进一步辅助鉴别诊断。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