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波希米亚人》歌剧的幕后故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35977 上传时间:2024-03-2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9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波希米亚人》歌剧的幕后故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波希米亚人》歌剧的幕后故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波希米亚人》歌剧的幕后故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视界观 OBSERVATION SCOPE VIEW114艺术欣赏波希米亚人堪称是美国最受欢迎的歌剧之一(“波希米亚人”是指无名、贫穷,从事艺术工作的人,其居无定所,生活方式不照常规),仅以纽约大都会歌剧院计算,至今已上演超过一千三百次。这部歌剧特别受观众喜爱,主要归功于大师普契尼(18581924 年)美妙动听的音乐,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因为剧中人物十分真实。波希米亚人讲述的是19 世纪中叶某年冬天,巴黎拉丁区有四位青年:诗人鲁道夫、画家马伽罗、音乐家萧那和哲学家考林。这四位好友挤在一间公寓顶楼的卧室兼工作波希米亚人歌剧的幕后故事文/晓媚视界观2023.6115艺术欣赏室里生活,经常三餐不济,

2、没钱生火取暖,常欠房租,但是他们充满青春活力和生命热情。鲁道夫的恋人是娇弱的刺绣女工咪咪,马伽罗的女友是艳丽又爱卖弄风情的穆瑟塔。这两对虽然深深相爱,可是现实却迫使两位女郎投向上流社会男士怀中。最后肺病末期的咪咪回到鲁道夫身边,在这些老朋友的环绕中死去。人物的真实得归功于原著作者,穆尔杰(18221861 年)。他的小说波希米亚人的生活剪影其实是他的自传,其中人物都是他的艺术家朋友和其情人。二十出头的穆尔杰是个穷困潦倒的诗人作家,靠投稿杂志勉强维生,书中的主角鲁道夫就是穆尔杰本人的缩影,连外型都和自己相同,大胡子、秃头。鲁道夫和他的死党(另外三位艺术家)过着饥寒交迫、有一顿没一顿的日子。波希米

3、亚人的生活剪影就是他为杂志陆陆续续描述自己和朋友的生活的小品。穆尔杰看来是个富有幽默感的乐观者,能从这群年轻的艺术家生活中发掘出写不完的趣事。例如歌剧第一幕,萧那赚了一笔钱,是因为某英国富人雇他对着其鹦鹉不断弹琴,直到这只鸟受不了倒毙为止。另有一段是四人联手赖房租,都极具喜剧性,读来趣味盎然。更吸引读者的是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有福同享,有难则互相帮忙勉励。书中也描述了这些艺术家的情史,他们的女友都是贫穷的劳工阶级,其中比较突出的有法兰馨、咪咪和穆瑟塔。鲁道夫的一位雕刻家朋友贾克和法兰馨是邻居。某晚法兰馨的蜡烛熄了,到隔壁敲门借火。她有严重肺病,进门后闻到浓重烟味就晕了过去,贾克连忙打开窗户,入

4、室的风让法兰馨渐渐苏醒,但也吹灭了贾克的火。正巧法兰馨的大门钥匙掉落,两人在黑暗中在地上摸索,手指几次相触。贾克提议等云开月出后凭借月光再找比较容易,不如先坐下闲聊。他们先彼此自我介绍,进而谈心。等到皓月当空,法兰馨看到了钥匙,却轻轻把它踢到家具下藏起,两人因而成为恋人。读到这里,观赏过歌剧的读者会抗议,这不是咪咪和鲁道夫相遇的情节吗?不错,普契尼不会把这么浪漫的相识舍弃不用,因而移花接木地把这段情节转到歌剧中的男女主角身上。不但如此,法兰馨的裁缝职业、身染肺病、温柔纯洁和对爱情忠贞不渝也一并转送给歌剧里的咪咪。医生诊断法兰馨的生命会与秋叶一同逝去,贾克因而拉下窗帘不让她看到落叶,她要求爱人买

5、给她一个暖手筒,当最后一片叶子随风而去时,她也在贾克的怀中阖上双目,戴着心爱的暖视界观 OBSERVATION SCOPE VIEW116手筒下葬。贾克悲痛逾恒,着手雕塑爱人的肖像,但在雕像快完成前也溘然长逝。咪咪在书中比较爱追求享乐,她离开了鲁道夫去当了某子爵的情妇,但是当她读到鲁道夫发表的一首长诗,描述他们的爱情和分手后的痛苦,便与子爵分手,靠做些零碎女工维生。几个月后她病重,又被房东逐出,才鼓起勇气去找鲁道夫。两人虽言归于好,但咪咪已经病入膏肓,不久即去世。穆瑟塔是书中女性中个性最鲜明的一位。她美艳、诚实、爽朗,虽然罗曼史不断,但对象只限于年轻英俊的男人,她不讳言一生的真爱只有马伽罗。当

6、她收到马瑟的邀请函,便对男友说:“我要到马瑟那儿去。如果你不高兴,可以离开我,但马瑟是我唯一爱过的男人。”男友抗议说她不爱他,她回答:“你喜欢拥有我,就像你拥有你马厩中的一匹好马,而我喜欢你是因为我喜欢奢侈豪华、热闹、庆典。让我们别谈情感的事吧!”穆尔杰这一系列短文颇受欢迎,他和剧作家巴里尔(18231877 年)合作把它改编为舞台剧,1849年演出大为成功,使他名利双收,脱离了波希米亚人的生活,并获得了政府颁给的光荣勋章。可惜的是,也许因为早年的贫困生活危害了健康,他竟在 39 岁英年早逝。但是他的作品影响深远,大批青年艺术家读过此书后都涌入拉丁区,穆尔杰故事中的艺术家生涯,他们的友谊、爱情

7、、甚至穷困,都感动了年轻的心。那也难怪,在巴黎写诗、作画、谱乐、谈哲学、和美丽的女孩谈恋爱,哪个年轻人不被这样浪漫的生活吸引呢?但是在浪漫的歌剧故事背后却是残酷的历史现实。穆尔杰青年时正逢实行君主立宪的路易菲利浦在位(18301848 年)。他继被推翻的堂兄登基,一改前朝王室的奢华作风,有“公民国王”的绰号。他的确也尊重民意,施行了一些改革,但只给予 25万有产业的富人投票权,改革因而太少太慢,跟不上人口的膨胀。从 1815 到 1851 法国人口成长了近四分之一,大部分增加的人口都涌进巴黎,但是法国的工业发展进步远不及英国,造成大量的无业贫民,他们的遭遇比雨果的悲惨世界中所描述十多年前的穷人

8、好不了多少。小说里的咪咪和穆瑟塔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真爱去当贵族的情妇,是许多贫穷美貌少女共同的悲惨命运。营养不良、工作劳累、长期受寒,更使当时流行的肺病夺去了许多年轻的生命。普契尼在写作此歌剧前,刚因玛侬雷斯考成名。他会选中穆尔杰的书作为下部歌剧题材,或许和他自己年轻时的贫困经验不无关系。普契尼幼年丧父,母亲独力养活他和七个姊妹。他在米兰音乐学院时和室友马斯卡尼在米兰市地图上作满记号,记下欠账的饭馆,以免再去时被催帐。他们的餐桌上通常只有干面包和豆子。他也和歌剧中的考林一样典当过自己的大衣,不同的是,目的倒不是为了给朋友(咪咪)救急,而是为了邀请一位女孩共餐。波希米亚人有许多动人心弦的咏叹调和二

9、重唱,各个咏叹调由交响乐和歌唱连接得天衣无缝,每一幕都像一首连续的、旋律优美的交响诗。据说普契尼在写到幕终咪咪死时,自己也泣不成声,直到如今,歌剧院的观众在幕终时也少有不被感动得热泪盈眶的。奇怪的是这样一部剧情紧凑、音乐优美动人的歌剧,1896 年在意大利首演时并不叫座。当时的观众和剧评看惯了英雄美人、帝后贵族和神话故事,也许对这样一部描述升斗小民日常生活的歌剧还不太习惯。更不巧的是,同一家剧院一个多月前才上演了华格纳的诸神的黄昏,刚刚被这些日耳曼神祇和英雄征服的观众,一时还没法接受普契尼的平常人物。许多剧评家认为普契尼的歌剧缺乏深度,部分原因可能在于故事比较通俗,既不含哲学意味,也少象征性。其实喜欢讲哲学或象征的朋友也许可以把咪咪看成青春的象征,而咪咪之死是代表青春一去不返。因为原著的最后一章,鲁道夫和马瑟都已成名,晋升到绅士阶级。穆瑟塔也一改初衷,决定找个归宿嫁人,但她结婚前想与她此生唯一爱过的人共度一宵,结果如何?马瑟承认:“那是可悲的一夜,和旧时完全不同,就像一幅名画的低劣仿作。”怎会如此呢?那是因为青春已逝,热情不再了啊!波希米亚人是部歌颂无拘无束的青春的歌剧,剧中人其实就是我们年轻时的自己,因此它直接激动我们的心灵,感人至深!视界观SJG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