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角楼》的艺术风格:叙事与修辞.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34641 上传时间:2024-03-2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8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角楼》的艺术风格:叙事与修辞.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角楼》的艺术风格:叙事与修辞.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角楼》的艺术风格:叙事与修辞.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文章编号:1 6 7 3-1 6 4 6(2 0 2 3 0 5-0 0 4 6-0 6(Sum.191)JOURNALOFNORTHUNIVERSICIENCEEDITION)(总第1 9 1 期)2023No.5Vol.39中北大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 9 卷第5 期七角楼的艺术风格:叙事与修辞武金红(晋中信息学院商务英语学院,山西太谷0 3 0 8 0 0)摘要:七角楼创作于1 8 5 1 年,是纳撒尼尔霍桑最长的一部罗曼司,也是作家本人最喜爱的一部作品,在英美文学批评界享有盛誉。但从目前国内外叙事学层面的研究成果来看,和红字相比相差甚远。细读七角楼发现,通过采用叙述插话、直接引

2、语、多元人称叙述等叙事策略,以及通过关键词语的重复、关键段落的重复和特定修辞意象的重复等修辞策略,作品展现出精湛的艺术技巧和对人性、人生的独特思考,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同时,对塑造人物形象、增强叙事效果、深化作品主题、激发阅读兴趣等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关键词:七角楼;叙述插话;多元人称叙述;修辞性重复中图分类号:1207.427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1646.2023.05.008Narrative and Rhetorical Strategies in HawthornesThe House of the Seven GablesWU Jinhong

3、(School of Business English,Jinzho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Taigu 030800,China)Abstract:The House of the Seven Gables was written in 1851 by Nathaniel Hawthorne.It is hislongest novel and also his personal favorite,earning him great acclaim in the field of English and Americanliterary criticism.Howe

4、ver,compared to The Scarlet Letter,the current research findings in the field ofnarrative studies,both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are far from satisfactory.Upon close reading ofThe House of the Seven Gables,it is evident that the work exhibits exquisite artistic skills and uniquecontemplation

5、of human nature and life through narrative strategies such as narrative interjections,directdiscourse,and multiple points of view.It employs rhetorical devices such as repetition of key words,repetition of key passages,and repetition of specific figurative imagery,thereby establishing a distinctarti

6、stic style.Moreover,these technique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character development,enhancing narrativeeffects,deepening the themes of the work,and stimulating readers interest.Key words:The House of the Seven Gables;narrative parenthesis;multiple-person narrative;rhetorical repetition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著名的浪漫主义

7、作家,作家深邃的思想及精湛的写作技巧使其成为当之无愧的美国文学巨匠。正如狄金森所言:“霍桑永远具有巨大的震撼力和吸引力。1 6 4 9 多少年来,霍桑的作品一直为世人拜读和钟爱。除红字以外,霍桑关注“人类心灵真相”的典范之作、也是作家最长的一部罗曼司七角楼自出版之日起,一直在英美批评界享有盛誉。霍桑曾对好友布里奇说,这本书“更能体现自己思想的个性”,由他写来,“也更适合和自然”2 1 1 5。现代深层心理学研究证实,小说的创作驱动力是一种叙事动机,这一动机所具有的自娱性使之成为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创作机制。3 J8这样看来,七角楼的创作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满足霍桑的创作动机,而研究作品的叙事和修辞收

8、稿日期:2 0 2 3-0 5-0 6?作者简介:武金红(1 9 7 5 一),女,副教授,从事专业:英美文学。(总第1 9 1 期)47七角楼的艺术风格:叙事与修辞(武金红)策略无疑也是解读该作品的一条重要途径。细读七角楼不难发现,作品中的叙事策略和叙事修辞处处体现着作家高超的写作手法和艺术表现力。本文将主要探讨作品中采用的叙述插话、多元人称叙述等叙事策略,以及通过关键语词、句段的重复和特定修辞意象的重复所体现出来的完整统一的修辞体系。正是这样的叙事策略及叙事修辞,在深化作品的善恶主题、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叙述插话从叙事视角来看,七角楼最突出的一个

9、特点是处处可见的叙述插话。所谓“叙述插话”,就是“叙述者以评价的形式对所表述的情境与事件、表述本身及其语境的介人;叙述者所作的评价性说明 4 1 9。叙述插话是叙述者影响叙事文本的重要手段,一般通过叙事者对人物、事件甚至文本本身进行评论的方式来进行,具有明显的价值判断与评价的意义。5 7 3 它们表面上是叙述者兴致所至,实际上旨在提供事实、“画面”或概述,塑造信念,把个别事物与既定规范相联系,升华事件的意义,概括整部作品的意义,控制情绪,直接评论作品本身等。6 1 8 9-2 3 5 4细读该作品不难发现,叙述插话在引导读者阅读品鉴、阐释道德价值与经验、讽刺揭露社会现实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

10、用。1.1引导读者阅读品鉴七角楼讲述的是发生在1 7 世纪新英格兰莫尔家族和平琼家族的盛衰故事,横跨两百多年,但叙事文本中的话语时间在时长上不可能等同于故事时间。小说开篇作了如下叙述插话:“这个故事将包括延续了近二百年之久的种种事件,加上合理的充实丰富,势必写成一部巨书或数卷文字,甚至超过同时期整个新英格兰的编年史,因此,只能把以平琼家的楼房或日七角楼为主题的老故事中大部分内容做一个快刀斩乱麻式的处理”6177插话公开阐述了叙述者如何通过省略处理了不具有关键作用的时间,仅仅保留了具有关键作用事件的叙事手段。如在描述平琼上校借“莫须有”的罪名绞死莫尔、强行霸占其土地的那段隐秘历史时,有这样的插话

11、:“我们对此事来龙去脉的了解主要来自传说,所以不能对整个事件的是非曲直妄加评论,否则会有轻率甚至不公正之嫌。兼。”7 1 7 8-1 7 9插话唤起了读者特别的情绪,引发读者马上开始认真思考此处评论的意图。这一貌似客观和严谨的插话后面,隐含的是无懈可击的真相。如写到负责七角楼的工匠正是托马斯莫尔时采用的插话:“读者大概又要惊,负责工程的木匠头儿居然不是别人,而正是被夺走这块土地的那位死者的儿子。7 1 8 1 这样的插话不仅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而且为故事的发展和结局埋下了伏笔。另外,在正式讲述主要人物的故事之前的插话:“现在,我们要一以非常谦恭的方式,这点随后可见一展开我们的故事。”7 1 9

12、 7 它非常自然地引一导读者进人故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此外,读者还可以读到类似的插话:“要想认识平琼法官,就该在此时注意观察他。”7 1 2 8 3 此此处插话旨在提示读者,法官的本质此时此刻暴露无遗。这样的插话对刻画典型人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看得出,插话是一种全知叙事,是对文本结构、技巧的解释和批评,也是对读者阅读的引导。这些插话看似繁琐、无关故事本身、对被叙述事件的进程没有太大的作用,但实则充满趣味和意义。正是这些解释性插话将作者、文本和读者三者更为密切地联系起来,它们不仅与读者建立起交流,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以元叙述指明作品如何划分篇章、如何衔接,影响着读者的阅读和品鉴。学者

13、李建军提到,读福楼拜、詹姆斯等人的小说会产生一种不真切的模糊感和独对情景的孤独感,他们的小说板着面孔、态度冷漠而高傲,你就像坐在幽暗、静默而空旷的剧场里看戏一样,看着眼前乱纷纷的一切,没有人和你说话,也没有人在乎你的感受。8 1 7 2 而霍桑笔下的七角楼则通过插话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叙述者犹如在和读者推心置腹地聊天,从而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加了文本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同时,插话通过“解释”,阐述了故事成分的要旨、关联和意义,引导读者体验阅读的流畅和快乐。1.2阐释道德价值及经验七角楼中描写平琼家族的老处女赫普兹芭在过了一辈子离群索居、寄人篱下的生活后,想要凭借一己之力开一个微利店时,有这样

14、一段叙述:多么悲惨的老赫普兹芭!这真叫笔者感到棘手,因为他要尽力描述天然本性祖宗犯罪,祸及子孙,因果报应,古今皆然,我们又怎能净化这一历史呢!总之,这似乎是她一生最大的考验:过了六十年衣食无虞的清闲日子之后,她觉得还是自己开个小店来得方便,既赚钱糊口,又心安2023年第5 期社会科学版中北大学学报48理得。但是,纵观世间一切伟人的命运,我们不难发现同样的现象,即是狠琐低下的东西总是和最高贵的快乐或悲哀纠缠在一起。人生是由大理石和烂泥巴构成的所谓诗人的才具,就在于他有一种洞察力,能够在这种奇怪的混合因素中,剥开航脏的包裹,辨别出美和崇高。人在艰难困苦之际,或以任何方式与所处环境发生摩擦之时,能够

15、经受得住各种折磨,而且也许会表现得异常坚强;可是一看到有人略微表示同情,就立刻变得脆弱而难以忍受了。可怜的赫普兹芭就是如此;她一看见年轻人的笑容一一在一张稳重的脸上这笑容是那样的熠熠生辉一一一听见他那和善的口气,她先是突然爆发出一阵歇斯底里的大笑,接着鸣鸣咽咽地哭了起来。7 2 0 6-2 0 9首先,以上三处插话将叙述者本人与他的人物拉开了距离,保持着叙述的权威性和客观性。叙述者并没有因为对叙述人物的同情而无法同其保持距离,相反,叙述者以不动声色的态度讲述了平琼家族这位可岭而可悲的老处女赫普兹芭的艰难生活。同时,插话超越小说世界进人真正的宗教、哲学观察,阐释了善与恶、罪与罚的宗教道德教义,以

16、及狠琐和高贵、快乐与悲哀的哲学思辨辩。其次,这些插话概括的是一种普遍事实,讲的是人所共知的真实,算不上一般读者难以理解的高深哲理。因此,读者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不难理解插话反映的价值判断和人生经验。艺术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这些插话本身有助于升华人生体验、阐明道德大义。提到克里福德在历经3 0 年牢狱之灾后无法再次融人社会,尽管有了菲比的精心照料,他极力想摆脱离群索居的生活但却事与愿违时,作品中有这样的插话:“离开正常生活轨道流浪在外,或者被放逐在外的人们,即使是在更好的环境中,他们最大的愿望也是回到正常生活中来。不论是在高山之巅还是被关在牢狱之中,他们都会为自己的孤独处境颤栗不已。7 1 2

17、 9 2 接下来描述克里福德和赫普兹芭无法忍受孤独抑郁的生活,试图逃出七角楼,但最后也只得无奈而返时,文中插话道:“哪座地狱能比自已的心更黑暗!哪个狱吏比自我更铁面无情!7 3 1 6此处插话探讨的是人与社会脱节的严肃问题,总结的是事理经验。这些在故事之外提供的经验,于叙事而言并非可有可无、而是至关重要。此处的插话主要是游离主线故事的具有深刻哲理意味的议论和评说,让读者充分体验到故事之中的理性魅力,升华了生活经验和人生感悟。1.3刺揭露社会现实七角楼写到菲比第一次见到平琼法官,先是躲开后者不怀好意的吻,紧接着又目了法官试图闯进克里福德的居所却被赫普兹芭竭力拒之门外之后的种种反应时,有一段较长的

18、叙述:她对刚才目赌的那一事觉得疑惑的同时,心中也开始怀疑诸如法官、牧师之类地位显赫受人尊敬的人物是否正直。这种怀疑极为令人不安,假如得到证实,我们这位思想正统循规蹈矩的乡村姑娘必然会惊恐不已的。善于思辨的人或许能从这种发现中得到某种冷酷的乐趣,因为世界上总有邪恶,一个地位高尚的人完全可能像一个卑微的人一样邪恶的,从广义和深刻的角度看,阶级的尊严和地位的高尚全都是些虚幻的影子,人们崇尚它们,却不了解世界正是因此才被逼上混乱不堪的道路。但是,菲比心中极力想维护世界的完美,没有勇气改变自已对平琼法官人格的直觉,至于赫普兹芭的毁谤说法,她认定姑妈的偏见是由家族中的积怨引起的,这种积怨与她失败的爱情产生

19、的毒素揉和在一起而变成深仇大恨。7 2 8 5表面看来,此处叙述者仅仅是描述菲比第一次见到平琼法官、目睹所发生的一切,再结合姑妈之前对这个“可怕”的人所作的评说而产生的内心感触,没有直接描写菲比对这类人如何评价,甚至还说菲比尽量为坏人开脱以维护一份完美。但叙述插话却通过归类和概括的方式、通过杜撰警句格言,间接却明确地将法官虚伪、自私、狡诈的本性暴露出来,引发了人们对社会之恶、人性之恶的思考。从整段描述来看,先是客观叙述,然后转为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评价,采用由点到面、再由面到点的方法,即先从人物的内心活动人手,继而引申出对社会现象的概括,然后又回归到具体的人物。叙述距离由近到远,再由远到近,体现

20、出张弛有度、灵活多变的叙述节奏。从叙述语调上看,此处的插话不同于客观叙述,明显带着讽刺和挪榆的意味,耐人寻味。写到莫尔作了七角楼的建筑师时,作品中有这样的叙述:“至于这位儿子甘愿从他父亲的死敌钱袋里赚几个老实钱或赚取一大笔钱,这也与那个时代适逢粗陋和讲求实惠的特点并不向左而在独立与反独立的那些年代里就更是这样了,那时,贵族49(总第1 9 1 期)七角楼的艺术风格:叙事与修辞(武金红)阶级敢于专横跋,而贫苦民众甘受欺凌。所以,莫尔家族无论境遇如何,也只能把愤恨憋在自己心里他们世世代代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的泥潭边缘,最后只落个跌进死亡深渊的下场。7 1 8-1 4 又如后来写到克里福德听菲比读令人伤

21、感的故事时的敏感反应,加了一句:“老实说,不靠模拟悲伤来消遣,这世界还不够悲惨吗?7 2 9 7 这几处插话在叙述形式和意义层面上都担负着重要的功能。这些插话不仅具有哲理性,而且颇具功能性。插话打破了冷静、客观的事件和人物描述,以无法控制的情感宣泄,从叙述中冒出头来,清晰地展现叙述者自己的道德好恶。看得出,叙述插话通过对人物和事件进行讽刺和评判,打破了虚构世界和真实世界的界限,将读者引向了故事寓意之外的现实思考。在叙事学的意义上,叙述者怎么“讲故事”有时比“故事”本身更为重要。从这一角度出发,七角楼中的大量插话就不是小说主干之外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具有某种叙事学的意义,形成了“对于事件的模仿以

22、及叙述者的评论双线发展的特殊修辞效果”9 1 0。非常类似于我国评书的艺术效果。2多元人称叙述七角楼采用第一人称“我”的有限视角开始叙事,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新英格兰塞勒姆小镇上近两个世纪的故事。以“我”的追忆讲起,有一种仿佛是某人真实的生活经历的如实写照而不是一部虚构故事的幻觉,尤其是叙述内容夹杂着清教徒的早期生活等具体可考的历史事件与明确的时空背景时,有一种不由你不信的意味,同时,伴随着一种没有距离、不显得居高临下的亲切感,叙述者如同是在同读者尽谈,真诚而坦白。第一人称“我”是一个客观冷静的旁观者,并没有直接参与到故事中去。七角楼故事中的故事则主要采用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叙述,通过大量的直接引语

23、和对话来表达人物的内心想法。这时,叙述者隐藏于幕后,用第三人称来称谓人物、叙述故事。但读者也注意到,叙述者常常打破外部视角的限制,深人人物内心世界,直接转人第二人称叙述。作品采用多元人称叙述不仅增强了叙事效果,也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譬如,写到克里福德在蒙受3 0 年牢狱之灾后无法再融入社会,作了如下叙述:但是,随着最后一抹阳光从七角楼的尖顶上消逝,克里福德目光中的激情也随之而去了。他伤感木然地凝视着周围,仿佛失去了某种宝贵的东西“我渴望幸福!”他终于喃喃地说出,那声调沙哑朦胧,几乎勾划不出这些字的轮廓。“我等了许多许多年!晚了!晚了!我渴望幸福!”喉,可怜的克里福德!你老了,本来不该降临

24、到你头上的灾祸把你折磨得衰竭不堪,你已经半疯半傻,毁了,失败了,像几乎所有的人一样一一不过有的人相比之下程度较轻,不太明显而已。你的命运中注定没有幸福.7 3 0 6这一片段同样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开始,然后逐渐采用聚焦人物的直接引语,最后变成了近乎全知视角的第二人称叙述。第一段以相当客观的第三人称叙述开场描述蒙受3 0 年牢狱之灾后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生活的克利福德的动作和思维活动,这时全知叙述者与人物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体现着一定的权威性和客观性。第二段采用了直接引语,“我渴望幸福!”“我等了许多许多年!晚了!晚了!我渴望幸福!”这些直接引语均为克里福德的内心想法,语气强烈,语言短促、有力,相当响

25、亮。叙述者似乎在有意突显这几句话的音响效果。其实,作品中读者直接听到克里福德话语的场合并不多见,加之这些直接引语出现在叙述的中间段落,有力地体现了克里福德的情感,实属叙事高潮。最后一段则是近乎全知视角的第二人称叙述。第二人称“你”把叙述变成了一种面对面的直接对话,这时,读者与人物、读者与叙述者的距离感几近消失。这一由客观性到主观性的转换,更加有力地突出人物脱离社会、孤独痛苦的内心感受,更好地反映人物充满痛苦的内心活动。此处叙述者与人物并没有保持足够的距离,暗示着叙述者对人物深深的同情。这种叙事视角基本不变,采用不同的叙述人称,便产生了不同的叙述语气、叙述风格和叙述效果。就句法而言,第一段规矩完

26、整,呈现的是叙述者客观中性的眼光。后两段则破碎分离,但更加有力地呈现聚焦人物一一克利福德的体验意识,其中第二段起作用的是正在体验事件的人物的主观眼光,第三段则是叙述者与聚焦人物的情感和声。阅读小说本身是读者根据生活经验建构独立于话语的故事的过程,此处,读者会感同身受克利福德内心强烈的苦闷和绝望,从而衬托出菲比天使般的存在。正是在菲比的悉心陪伴和照料下,克利福德感受到了生活的阳光和快乐,也为作品结尾大家搬离阴郁的七角楼、开启新生活的大团圆结局埋下了伏笔。2023年第5 期中北大学学报50社会科学版3叙述中的修辞性重复除了采用叙述插话、多元人称叙述等叙事策略之外,七角楼的艺术风格还表现在其叙事修辞

27、上。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语言在本质上是对日常语言的审美偏离。文学依赖于修辞,甚至可以说文学语言就是修辞。1 0 七角楼中除了拟人、比喻、反讽等修辞手段外,最有特色的就是修辞性重复。这里的修辞性重复,指的是重复叙事修辞,是一种代表“同质叙事”思想的辞式,它通过对词语、事件、场景、人物、主题、动机等的重复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传达叙事者的意图与文学形象的寓意,被称作通向作品内核的秘密通道。1 1 重复叙事修辞,不仅体现在词的重复,还可以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短语或句子的重复出现,或者相同的句法构造的重复出现,是一种句际的语篇现象。下面将从词组的重复、句段的重复和修辞意象的重复三个方面来分析该作品的另一大艺

28、术风格修辞策略。3.1词组的重复七角楼作品中出现频率很高的词组是“怪异”“奇怪”“怪诞”“奇形怪状”“古怪”“奇异”,虽然有时完全一致,有时略有改动,但这类词的重复出现,意在揭示和深化作品主题。这类词组在作品中不断反复出现,譬如:“于是,首先对这座楼房奠基时的情况做几笔简要的交代,同时朝它那古怪的外形迅速警上几眼”“房子周围到处是刨花木屑,砾石碎瓦,这些和新近刨挖过已不长草的泥土一道,都为这座式样怪异的新房子增添了新奇感”“她(指赫普兹芭,笔者注)凝视着画像,脸上露出一种少有的愤恨,眉头皱成一种奇怪的样子而那副怒容也的确对她不利,造就了她那种脾气古怪的老处女的性格”“这几只鸡全是纯种,是平琼家

29、祖上传下来的宝贝,据说它们在盛年时期,个头足有火鸡那么大,而且就鸡肉细嫩的质地而言,足可以摆上帝王的宴席可是现在母鸡比鸽子大不了多少,而且长得奇形怪状,萎靡樵粹,走起来像得了痛风病似的 7 1 7-2 5 0。可以看出,叙述者通过反复出现的“奇怪”“古怪”等字眼,传递的是建立在不白之冤命案之上的七角楼以及居住其中的人和物都呈现出不同寻常的特点,体验着不同寻常的命运。在平民莫尔的土地被位高权重的平琼法官以不可告人的手段据为已有后,花园、鸡、泉水、玫瑰花、榆树甚至连居住在七角楼中的人物都呈现出“怪”的样子,预示着平琼家族消亡的厄运。作品反映的是善与恶、罪与罚的主题。再如,“他(指霍尔格雷沃,笔者注

30、)后来说的话中带有一种奇怪的权威,仿佛这是他自己的花园,而不是赫普兹芭出于好意允许他住这里的”为勺”7 2 5 4读者从全知叙述者那里已经知道七角楼本来是在非法取平民莫尔的土地上建起来的,这里的“奇怪”的权威,其实只是从菲比有限的视角觉得奇怪而已。读者很清楚,霍尔格雷沃本是莫尔家族的后裔,理所应当享有这块土地的所有权,这样的“权威”是人物心理表现的自然流露,该词组在此处的重复有力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随着故事的发展,平琼家族消亡了,霍尔格雷沃和菲比成为七角楼新的主人,“在这座古老昏暗的宅子里,今天也盛开了伊甸园的花朵 7 4 3 0。一切“古怪”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宁静和美好,读者看

31、到的是一幅和谐的生活画面。3.2句段的重复作品中可见多处句段的重复,比如:小说开头,作者描述到:“最初是一股清醇的天然泉水在这个清教徒辟为居住地的环海半岛上这是一份难得的财宝一吸引了马修莫尔在此建造房一舍。7 1 7 8 不在平琼上校凭借自己的权势,达到了不可告人的目的之后,作品描述:“说来奇怪,就在工人开工不久,前面提到的那股泉水便全然失去了它旧时的甘醇,有人认为这是一个不祥之兆莫尔泉(人们依旧这样叫它)真的变成了一股又咸又涩的苦水。7 1 8 1 小说结尾这样描述:“莫尔泉虽然孤独地流尚着,但是天才的眼光或许能从它一系列万花筒般的映像中辩别出赫普兹芭和克利福德的命运,以及巫师的后代和村姑之

32、间爱情的未来。7 1 4 3 9正是莫尔泉使得这块土地产生了最初的吸引力,之后,泉水却在遭到人为恶意破坏后呈现出种种怪异相,最后又在故事结尾处重回乐园的吉祥环境中映射着美好的未来。莫尔泉成为莫尔家族和平琼家族兴盛衰亡的一个象征。3.3修辞意象的重复弗莱称意象为“一种艺术形式单位,是带有以自然体为内容的一种象征 1 2 4 7 1。这些意象在历代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便构成了原型。在“对文学象征渗透着重大的影响 1 2 3 1 6 的圣经中,这种原型性质的意象很多,比如火、水、蛇、乐园等等。笔51(总第1 9 1 期)七角楼的艺术风格:叙事与修辞(武金红)者在审视人性的恶之花一七角楼)中的圣经意象

33、探析 1 3 一文中,曾对作品七角楼中“七”“花园”“树”“水”等圣经意象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在此不再赞述。J希利斯米勒曾对重复叙事的重要性做出阐释,指出对小说的解读多半要“通过对重复和由重复所产生的深层意义的认同来实现 1 4 1 这些修辞意象的重复,蕴含着的是作品的深刻主题。这些从头至尾不断重复出现的意象,不仅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预示着人物的命运,还蕴含着深刻的道德寓意。比如,“花园”在作品中多次重复出现:菲比一来到七角楼,就对姑妈海普兹芭说“这儿有个花园,花草需要照顾”;当时的情况是“花园里的一片玫瑰丛,长得高而茂盛,紧靠房子的外墙,上面开满了珍奇美丽的白玫瑰花。姑娘后来发现许多玫瑰花

34、心里都生了枯萎病和霉病”;“花园中间是一片草地这些繁茂的杂草尽管已经死去多年,但它们所包含的邪恶自然会再度滋生(象征着人类社会中罪恶的传播)菲比发现有人天天在花园里相当精心而有规律地照料花木,因而杂草的长势得到了控制”。除了愉快的知更鸟、辛勤的蜜蜂、长势喜人的蔬菜,“花园里还有一样东西属于大自然不可分隔的一部分,无论人怎样努力要把它据为已有也无济于事,这是一眼泉水说来遗憾,不是流进水渠,而是流进了一条阴沟 7 2 4 9。此时,花园成为一个被人类的恶劣行径破坏了的“被站污的伊甸园 1 5 1 2 7。在平琼法官暴死之后,霍尔格雷沃和菲比继承了平琼家族的全部遗产,开启了幸福的婚姻生活,作品写道:

35、“他们改变了世界,把它恢复成了伊甸园,而他们自己成为了园中的主人。7 1 2 9“花园”意象在作品中从头到尾反复出现,有力地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平民莫尔在一口清纯的天然泉水旁建起了自己的家园,成为莫尔家族在清教徒刚进人一片荒蛮之地后的乐园。然而,平琼家族的贪婪、自私和凶残导致“失乐园”,最后随着平琼家族的消亡“复乐园”,隐含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德主题。读者和作者都从这一常规的和谐期待的满足中获得了巨大的快乐,难怪霍桑“从中得到的快乐甚过其他任何一次创作 2 1 14结语七角楼的叙事策略和叙事修辞体现着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叙述插话和多元人称叙述有效调整叙事节奏,丰富叙事语言,使得通篇妙趣横

36、生,也使得善与恶、罪与罚的道德主题深人人心。作品采用的关键词组的重复、段落的重复、修辞性意象的重复等修辞策略,不仅体现出作者谋篇时的整体性思维,而且对阐释作品主题、深化作品寓意、建构整体性艺术风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品中叙事策略和叙事修辞的匠心独用,淋漓尽致地揭示着“人类心灵的真相”,体现了霍桑高超的写作造谐。霍桑通过七角楼精湛的叙事,传递给后人的是深刻的道德教益和亲切朴素的真理。参考文献 1 Emily Dickinson.The Letter of Emily DickinsonM.Thomas H.Johnson,Theodora Ward,Ed.Masschu-setts,Cambr

37、idge:The Belknap Press of Harward U-niversity Press,1958.2 美兰德尔斯图尔特。霍桑传 M赵庆庆,译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 9 9 9.3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1.4 美】杰拉德普林斯叙述学词典(修订版)M乔国强,李孝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 0 1 1.5 谭君强叙事学导论从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第2 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 0 1 4.6 美布斯小说修辞学M华明,胡晓苏,周宪,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8 7.7 美霍桑红字/凶宅七角楼M.熊玉鹏,贾文浩,贾文渊,译

38、北京:北岳文艺出版社,1 9 9 6.8 李建军。小说修辞研究 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9 美浦安迪,讲陈钰,整理。中国叙事学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6.10赵文兰叙事修辞与潜文本:凌叔小说创作的一种解读 J.山东社会科学,2 0 1 7(1 1):4 7-5 3.11王修志。黄英重复叙事修辞解构 J.聊斋志异研究,2 0 0 9(2):3 2-3 7.12 Frye,Northrop.Anatomy of Criticism:Four Essays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3.13武金红。审视人性的恶之花:七角

39、楼中的圣经意象探析 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1 6,3 2(3):95-98.14 J.Hillis Mille,Fiction and Repetition:Seven EnglishNovelsM.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15 Wright,Sarah Bird.Critical Companion to NathanielHawthorne:A Literary Reference to His Life andWork M.New York:Facts On File,Inc.,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