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物不良反应 年武威市中医医院药品不良反应 例分析王新琳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威市中医医院临床药学室【摘要】目的分析武威市中医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 年 月 年 月医院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 例,回顾性分析报告类型、患者性别及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累及器官 系统及临床表现、转归、上报人职业。结果 例药品不良反应中,严重 例(),新的 例(),一般 例();男 例(),女 例();年龄 岁占比最高(例,占 );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中抗微生物药占比最高(例,占 ),其次为心血管系统药(例,占 );静脉滴注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例,占 );药品不良反应的
2、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例次,占 ),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例次,占 );患者经适当处理后,痊愈 例(),好转 例(),对原患疾病均无影响;上报人职业为临床药师 例(),护士 例(),医师 例(),护士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居多。结论医院应继续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相关培训,提高对不良反应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重点关注老年患者用药、抗微生物药及静脉注射剂的合理使用,降低临床用药风险。【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研究;合理用药;临床药师【】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及时报告药品不良反应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用药风险,节省额外的医疗费用 。在临床药物治疗过
3、程中,及时了解药品不良反应的表现、程度,并最大限度地采取措施,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本研究对武威市中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年 月 年 月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 例进行分析,总结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选取我院 年 月 年 月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 例,回顾性分析报告类型、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累及器官 系统及临床表现、转归、上报人职业。结果 报告类型 例药品不良反应中,严重 例(),新 的 例(),一 般 例()。患者性别及年龄 例药品不良反应中,男 例(),女 例(),男女比例为 ;年龄个月 岁,年龄 岁患者 例,占 ,见表 。表 患
4、者性别及年龄(例)年龄(岁)男女合计占比()合 计 药品种类参照 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年版)和 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第 版)对药品进行归类,抗微生物药占比最高(例,占 ),其次为心血管系统药(例,占 ),见表 。给药途径 例药品不良反应中,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不良反应最多(例,占 ),其次为口服(例,占 ),见表 。临床合理用药 年 月 日第 卷第 期 ,表 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药品分类例数占比()抗微生物药 心血管系统药 中药注射剂 呼吸系统药 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营养药 神经系统药 血液系统药 内分泌系统药 镇痛药 消化系统药 免疫系统药 生殖系统药 泌尿系统
5、药 合 计 表 药品不良反应的给药途径给药途径例数占比()静脉滴注 口服 肌内注射 穴位注射 皮下注射 吸入 外用 鼻饲 合 计 累及器官 系统及临床表现累及器官 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占比最高(例次,占 ),临床表现为皮疹、瘙痒、局部红肿疼痛、静脉炎及颜面部潮红等,见表 。药品不良反应转归患者经适当处理后,痊愈 例(),好转 例(),对原患疾病均无影响。报告人职业 例药品不良反应中,上报人职业 为 临 床 药 师 例(),护 士 例(),医师 例(),护士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居多。讨论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类型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评价中,新的和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药品不良反应报
6、告进行分析评价,切实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保证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与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年)中的相关数据相比,我院新的和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占比()低于 年全国新的和严重的报告占比();其中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占 比()低于国家公布的占比(),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占比()稍高于国家公布的占比()。原因可能是上报人对药物已知的不良反应掌握不够熟练,导致其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类型判断有误;医务人员对药物引起的新的不良反应主观臆断为与药物无关而未上报,导致部分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漏报。因此应继续加强医务人员的药品不良反应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报告质量,按照“可疑即报”的原则,及时准确上报新的和
7、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与患者性别、年龄的关系我院药品不良反应中,男女患者性别比为 ,与文献 报道基本一致。女性较男性更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原因可能是:女性患者观察事物更仔细,比较容易发现和关注药品不良反应 。不同性别患者的身高、体质量、激素分泌、脂肪分布等存在差异,导致对药物的耐受性和代谢方面存在差异,加之女性月经、妊娠、哺乳等特殊生理周期,所以女性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男性 。岁的患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比例较高,原因可能是:老年人脏器功能退化,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功能减退;老年人常伴多种疾病,合并用药较多;慢病患者较多,用药疗程长。老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应格外关注。建立药品
8、不良反应风险评估模型,可为临床医师和药师前瞻性地表 累及器官 系统及临床表现累及器官 系统例次占比()临床表现皮肤及其附件 皮疹、瘙痒、注射部位疼痛、面部潮红、斑丘疹、静脉炎、皮肤局部红肿、红斑、水疱疹、面色发白、皮肤灼烧感、嘴唇变色、面部肿胀、口唇红肿消化系统 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胃痛、胃肠胀气、便秘、消化不良、胃灼烧、肝功能异常、食欲降低、小便发黄全身反应 寒战、胸闷、全身颤抖、高热、发热、发冷、口苦、过敏性休克、抽搐、口干、出汗、血压异常、水肿、发绀、喷嚏神经系统 头晕、头痛、烦躁、耳鸣、眩晕、失眠、亢奋、嗜睡、意识障碍、舌麻痹、手颤抖、视力异常、味觉异常、听力异常心血管系统 心慌、
9、心悸呼吸系统 呼吸困难、气短、气促、气喘、咳嗽加重血液系统 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注:同一药品不良反应可累及多个器官 系统,故合计例次 临床合理用药 年 月 日第 卷第 期 ,识别药品不良反应高风险的老年患者提供参考,提供个体化治疗和监护,避免可预防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特别需要改进的是,临床医师为老年患者开具药品时,应综合考虑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及药物特点等,与临床药师共同协商制订合理的用药方案,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我院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最多,其次为心血管系统药和中药注射剂,原因有:我院抗微生物药使用量相对较大;患者用药时机欠佳、滴注速度过快、溶媒用量不适宜
10、;抗微生物药本身容易诱发药品不良反应;临床存在抗微生物药的不合理使用;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较多,且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容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中药注射剂本身容易诱发不良反应。因此,一方面临床药师应建议临床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配制药物,控制药品的滴注速度;提前向患者交代药物使用注意事项;加强患者用药监测,尤其关注青霉素、头孢等抗菌药物及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和血管系统疾病患者的用药,以保障临床用药安全。另一方面临床应严格按照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年版)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第 版)和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 的要求,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和中药注射剂,尽量减少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与给药途径关系
11、我院静脉滴注给药所致药品不良反应最多,其次是口服给药。静脉输液易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有:对于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为最主要的给药方式;静脉输液时药品直接进入人体循环;静脉注射剂具有很多诱发不良反应的因素,尤其中药注射剂;静脉输液的药物配好后放置时间过长;静脉滴注速度过快;由于我院目前尚无静脉药物配制中心,静脉药物配制环境欠佳。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合理用药原则是“能口服不肌内注射,能肌内注射不静脉滴注”。因此,临床应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选择给药方式,尽可能减少静脉输液,确需输液时,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配制药物,尽可能缩短配制液体放置时间,并控制滴注速度。加强对静脉输液患者的用药监护,确保出现不良反应的患
12、者得到及时的救治。建议有条件的医院建设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减少静脉输液引发的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累及器官系统药品不良反应累及系统 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与国内相关文献报道相同 。原因有:皮肤反应的临床表现容易被发现;不易与疾病本身症状相混淆。识别和报告累及皮肤及其附件的药品不良反应可减少其他不良反应发生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对患者的监护,对于药品不良反应引起的皮肤及其附件以外的其他系统 器官的损害,包括患者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数据的变化等,亦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药品不良反应转归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患者经采取减量、停药、对症支持治疗等有效措施后转归良好,对原患疾病无影响,这与医务人
13、员对药品不良反应的“早发现、早处理、早报告”有关,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可将药品不良反应的损伤降至最低。药品不良反应上报人职业我院护士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最多,其次为临床药师,医师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护士是患者给药的具体实施者和观察者,也是患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第一发现者,在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中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临床药师在不良反应监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要深入临床,积极监测和收集药品不良反应,另一方面要定期汇总全院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然后分析原因并给出改进建议,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医师作为患者的治疗者及出现不良反应时对患者采取救治措施及对症治疗的处理者,在不良反应监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4、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公布的报告人职业统计中医师占 ,而我院医师报告的药品不良反应占比仅为 。原因可能是医师对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有所顾虑,担心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医师对药品不良反应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要继续加强培训,提高医师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避免瞒报和漏报。我院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实际床位数 张,年门诊量约 万人次,年 月 年 月上报药品不良反应 例,上报数量偏低。原因有:我院尚未开展药学门诊服务和门诊患者用药随访工作,无法收集门诊患者药品不良反应;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工作繁忙,有时无暇顾及药品不良反应上报;我院虽制订药品不良反应奖励机制,但由于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不够
15、,担心会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所以上报积极性不强,再加上医务人员上报意识不够,导致瞒报和漏报;医院药品不良反应上报工作由临床药师负责,且省市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对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进行检查时临床科室未参加,导致临床科室感觉不到药品不良反应上报工作临床合理用药 年 月 日第 卷第 期 ,的压力,上报积极性不高;临床药师人数有限再加上其在临床一线的时间有限,导致临床药师所获得药品不良反应有限;部分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时限掌握不够,导致部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报给临床药师时已经错过报告时限要求而未能进行上报。医院应继续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知识培训,制订有关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的惩罚措施,从而提高
16、临床科室对药品不良反应认知,并督促其积极上报药品不良反应。同时应加强我院临床药师队伍建设,使其有较多的时间深入临床一线,以便其能更好地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从而提高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数量和质量。总结与展望由医护专业人员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是收集上市后安全性数据的支柱,漏报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会造成健康、经济等负担,漏报的主要原因是医护专业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知识有限 。今后应加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力度,不仅要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数量,而且要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质量,做到对所用药品的风险更熟悉,从而降低临床用药风险。医院应加强临床药师队伍建设,提高药师的药学服务能力,从而提高临床合理用
17、药水平,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建议医院尽早建设静脉药物配制中心,从而降低静脉输液引发的药品不良反应。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医院还应进一步加强抗微生物药合理用药培训及药品不良反应培训和监测工作,重视老年患者用药,严格控制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合理选择给药途径。临床药师、护士、医师应齐心协力,在患者用药方面发挥各自专长,做好用药教育、用药监护及对已发生的不良反应处理工作,尽量避免不良反应,将不可避免的不良反应损害降到最低。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卫生部令第 号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编委会 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
18、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年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 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 版 重庆:重庆出版社,:刘华强,王少华,孙福生 我院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中国药房,():杨旭,宋锦飞,孙光春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王丹 我院 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傅瑞春,黄炳川,洪佳妮,等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钟玉娟 浙江平湖 年至 年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中国药业,():潘晨,温爱萍,沈素 老年患者药品不良反应风险评估模型研究进展 中国医刊,():刘银环,吴琳,姚欢,等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李艳,薛小荣,李海燕 某三甲医院 年 例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中国药物与临床,():,():陆政,雷招宝 某医院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其护士监测作用分析 抗感染药学,():,():(收稿日期:)投稿邮箱:电话:地址: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 号中储广场 座 室临床合理用药 年 月 日第 卷第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