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腰六针”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34164 上传时间:2024-03-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51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腰六针”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腰六针”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腰六针”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1“腰六针”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分析 邹 琳 李华宏(通讯作者)泰州市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300 摘要: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会引起腰背疼痛和腿部疼痛,给病人带来很大的不适。而且,这种疼痛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会对人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这种疾病在中医学上属于“痹症”“腰痛”等范畴。病机本虚标实,肾虚为本,外感风寒湿邪,使血行不畅,瘀滞不通,而致疼痛。“腰六针”是我科创新的一种针灸疗法,以补肾益气、活血通络为根本,标本兼治,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关键关键词词:腰六针;腰椎间盘突出症;补肾通络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R24 0 引言

2、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它是由于纤维环被破坏,或者是受到了某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了脊髓和马尾神经的损伤,从而引起了腰痛。主要表现为腰痛伴有一侧下肢的麻木疼痛。其原因有两种:一是先天的腰骶部骨关节发育不良,二是后天的诱因。引起突发性椎间压增高的任何原因都有可能引起髓核脱出。可能是由于突然的腹压增加、坐姿不当、突然负重、怀孕、受凉等原因引起的。一般情况下,由于身体自身修复的作用,再加上药物的介入,可以减少炎症反应时间,促进机体自身修复,从而减轻疼痛症状,所以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非手术治疗来解决或者减轻症状。第一是基本疗法:患者卧床,卧床可减少受创部位的疼痛,促进受损部位的愈合,且平躺可降低

3、腰间盘的压强,减少对软组织的挤压效应。在诊疗过程中,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让病人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预后、预防护理和疾病的预防等方面的知识,消除病人的焦虑和不安,有助于病人更好的进行诊疗,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通过对患者进行科学、正确的功能性运动,可以有效地保护腰椎,从而达到减少病程、巩固和预防反复的目的,并对长期下腰痛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康复训练要逐步进行,以防止再发损伤。第二是牵引疗法:采用连续牵引、间歇牵引、前伸牵引、后伸牵引和立体牵引等多种牵引方法,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疗法。在患者能够承受且不造成腰肌肉紧张的情况下,进行牵引。我国的学者们经过了一系列的临床试验,发现了各种牵引方

4、式的效果是不一样的,符晓4提出了一种断断续续的效果要比断断续续的效果更好。杨少华等人提出,对于腰椎4/5 突出的病人,采用前曲的快速牵引方法比采用后曲的方法更有效,而对于腰椎 5/5 突出的病人,采用后曲的方法比采用前曲的方法更有效。但目前已被普遍接受的理论基础是:降低椎间盘的压力,改变椎管内突起的部位与神经根的相对位置,缓解肌肉痉挛,松解粘连。第三是药物干预:已有文献报道,炎症介质、免疫介质和 CKs 和神经性炎症介质在腰痛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关键的调控作用。在 LDH 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中,有大量的化学炎性因子,如 PLA2、前列腺素 E2、一氧化氮(NO)等。身体免疫及细胞免疫

5、因子、CK 细胞因子、MMPs 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TIMPs)等都属于免疫性炎症介质,其中 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缓激肽(BK)等都属于神经性炎症介质。吴闻文6等通过对 20 例 LDH 病人的血样和手术中获得的椎间盘髓核进行 PLA 的检测,结果显示 PLA 的活力是正常人的 10 多倍,而 PLA 的活力是正常人的 35 多倍,并且 PLA 的活力与 LDH 病人的腰椎和腿部的疼痛有明显的关系。药物的作用是以地塞米松、强的松等为基础的,可以通过药物的作用来达到治疗的目的。例如,二氯苯甲酸钠等消炎镇痛剂;常用的脱水药剂有甘露醇,七叶皂苷等。最常见的一种给药方式就是进行外用

6、药物的注射。第四,手术疗法。在治疗上,可以选择椎间孔镜下微创治疗,其基本原则不是使突出的椎间盘复位,而是通过改变椎间盘和受压的神经根之间的相对位置,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 或者通过对突起部分的“回纳”,减少神经根受到的压力,使其水肿消失,或者使其与周边组织间的粘连松动,降低炎性反应,达到改善临床症状的目的。第五,中医学针灸在本病的防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是中医学治疗方法中的第一选择。针灸可以调整人体的阴阳,调整人体的血液循环,舒展筋骨。根据我科多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诊治经验,对“腰六针”疗法的临床运用进行了初步探索。1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查阅中医学的病名,没有发现腰椎间盘

7、突出症,这种疾病在中医学上属于“腰痛“和“痹症”的范畴。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理论可以追溯至黄帝内经。素问刺腰痛论篇4是最早对各种经脉引起的腰背疼的病证和针灸治疗方法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在中医理论中,腰椎间盘突出症与经络有很大的关系,在腰痛的临床表现上,可以将其归经定位在相应的经络上。经络由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组成。足太阳膀胱经走表,并且沿着颈部和腰背,如果它的气虚的话,就会很容易受到风邪的侵袭,导致经络气血不畅,从而引起腰痛,同时还会出现头项疼痛、背寒等症状2。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是相表里的,其出的部位是属于肾,也是属于膀胱3。与经脉走行的位置有关,如果出现腰痛,就会引起脊柱内侧的疼痛,

8、而肾府就在腰部的两侧。肾藏精,主骨生髓,在中医理论中,肾藏精。肾藏精气,精气可孕育骨髓,骨髓充足,骨骼强壮,行动自如。因此,肾精的强弱,会对骨骼的生长发育及功能产生直接的作用,即“肾主骨”的学说。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是两种不同的经络,会引起腰背疼痛,腰背如绷紧的弓弦。“肝主筋”是 灵枢九针论 中记载的一句话,指的是肝脏的血液,滋养着经络。当肝血不足时,就会有血不荣筋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四肢拘挛,经脉屈伸不利。按照内经上的说法,下背痛的经脉,应该是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三经,关系到奇经八脉,经筋受邪,经气所致。这表明在中医辨证论治中,除以十二经为依据之外,更应注意奇经八脉之间的关系

9、4。出现腰痛症状时,奇经八脉中以督脉、带脉为主。从这两条经络的运行位置来看,我们可以看到督脉并于脊椎之间,而带脉则在腰部。督主全身阳气,主治脊椎疾患;带脉的功效是维持腰椎的每一条经脉,对腰椎方面的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2 中医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风”为“百病之长”,许多疾病都是由风邪引起的。风邪有内外两种,一种是外风,一种是内风。风邪为外感所致,而风邪又与肝有密切的关系。引起下腰痛的病因主要是风邪。风邪所致,常伴有寒湿。湿气中有寒、湿、热两种。风寒湿等外邪对腰痛的影响最大。素问痹论中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5。除了肾虚、劳损、血瘀等外,下背痛也是由内而外的病因所致。景岳全

10、书说:“腰痛之虚证十居八九,但察其既无表邪,又无湿热,而或以年衰,或以劳苦,或以酒色所伤,或七情忧郁所致者,则悉属真阴虚证”6。中医经典著作认为,下背痛的病因病机,大体上可分三类:外邪入体,内邪入体。当外风、寒湿、湿热、暑热等外邪侵袭到腰府时,会导致腰背部的血液循环不畅,经络不畅,从而引起腰背部疼痛。如果是因为风寒而导致的疾病,那么就会出现腰背发凉,手足酸痛的症状。如果是湿气所致,则湿重,向下,阻滞气血运行,表现为腰酸背痛。“湿热”是一种病态的感觉,这种病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腰酸背痛、下痢、舌淡,脉滑数。血瘀不能通。血瘀是一种病机,也是一种病机。如果患者一直在使用腰部的力量,或者是承受了太多的

11、重量,或者是长时间的姿势不正确,或者是长时间的坐姿,或者是长时间的使用,或者是在患者腰部使用了不恰当的力量,或者是因为患者出现了呼吸急促,这些情况都会造成患者腰部局部的血液淤积,从而造成了患者腰痛,可以看到患者舌头是紫色的,或者是有瘀斑的,而且患者脉象很细。上述二种病机皆为“不通则痛”之证,虚邪入于腰府,使血液流通受阻。肾气不足,身体虚弱。由于先天条件差,加上过度的劳累,或者是久病的身体虚弱,或者是年龄大了,或者是房事不节,导致了肾脏的精华流失,从而导致腰椎的疼痛。出现腰腿酸痛、舌淡、苔白、脉象微弱的症状。这就是所谓的“不荣则痛”。3“腰六针”法治疗腰痛的特色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3 中

12、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以针灸为主。经络学说认为,经络是气血运行的路径,它内属于脏腑而外络于肢节、沟通表里、贯通上下,因此,经络受邪就会导致气血凝滞,脉络不通。针灸主要是通过疏风散寒、祛湿通络、行气活血来疏通经脉,调理气血,缓解阵痛。杂病源流犀烛腰脐病源流中说:“下腰痛者,为精不足,邪气所致7”。可见:下背疼痛,肾虚为根本;风,寒,湿,热,痰饮,气滞血瘀,阻塞于经脉,使其不通。治标不治本,治本不治本。中医治疗下腰痛以温肾阳气、活血通络为主。“腰六针”是我科独创的针灸疗法,其核心思想是:首先,以“命门”“腰阳关”“两侧肾俞”“双侧大肠俞”为主要治疗手段,以“保肾”“温肾”为主要治疗手段,达到“保

13、肾”“温肾”的目的8。再经病侧的环跳穴、秩边穴、委中穴等穴位,以疏通下肢经脉,再经病侧的足三里、太冲穴等穴位,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此针刺方子的要旨是:命门、腰阳关、肾俞、大肠俞为四个主要穴位,在局部取穴。“命门”是针灸甲乙经中所说的“命门”,在两个肾脏的正中间,属于“督”的范畴。从明朝开始,关于命门论的主要观点有:命门者为元气之所在,是人的生命之源;命门者,男人用来藏精,女人用来系胞,关系到生育的机能。命门,是一切力量的源头,也是一切力量的归宿。也就是说,命门中含有肾的阳气和肾阴。命门内生真火,是体内至阳之力的基础。“命门”是治疗该病的主要穴位。其功效是补肾阳,滋肾阴,以达到阴阳平衡。肾俞与大

14、肠俞同属于足阳明膀胱经,肾俞穴是肾气于背侧的汇集点,功用主要是补肾;大肠俞的作用是清热利湿,通络止痛。这两个穴位都位于腰椎棘突神经根的发端,具有松解腰间筋膜粘连,缓解神经根水肿,缓解疼痛的作用。“阳关”是素问骨空论中记载的“腰阳关”,也叫“腰间”。阳,代表着阳气。关,是一道屏障。经络上冲的血液中的湿气在这里沉淀下来。本穴的作用是指从腰俞穴发出的水湿之气,它在下行到本穴的过程中是为了散热吸湿,到达本穴之后,滞重的水湿之气就不能再向上了。这一处穴位,就像是一个关窍,可以让水汽在督脉中上升,所以叫做阳关。对于腰骶部病变、坐骨神经痛等疾病也有一定的作用,可以在局部取穴,也可以起到治疗腰疼的作用。在艾灸

15、腰眼的同时,还可以用腰六针的方法来祛除腰间的风寒湿气。“腰眼”是肘后备急方中记载的经外奇穴。这个穴位有通经活络的作用,是治疗腰腿疼、腰疼的一个重要的穴位。对腰痛、下肢瘫痪等疾病有刺激腰眼的作用。委中穴位于腘窝中点,与足阳明经络、膀胱下合,是本方的重要配穴。“腰背委中求”,指的是腰背部疼痛、下肢痿软无力、疼痛,都能通过委中穴进行治疗。环跳穴是足少阳胆经的一个穴位,位于坐骨神经主干到臀部的走行位置,通过长针强刺激,能够引起从臀部到下肢到足底的放电样感觉。秩边穴是膀胱经的一个穴位,这个穴位位于腰部神经的聚集地,而坐骨神经则是通过它的外侧,因此对其进行强烈的刺激,能够起到疏通下肢经脉的作用。足三里为胃

16、中经络中的一大要穴,有较强的滋补功能;太冲是肝经络中的一大要穴,具有调节气血的作用。这两个穴位是相互配合的,可以同时调节两个穴位的血液流动,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我们科室所创造的这种针灸方法在选穴方面有以下特点:穴位由上至下全面覆盖;以补肾与通络调气相结合,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在临床应用的时候,可以根据症状进行相应的调整,如寒证可以选择艾灸,热证可以选择委中穴进行刺络放血。按病灶的大小加减法,如:大腿前部加下关、伏兔;大腿后部加风市;在大腿的后面加了支撑,额头。在临床上,还可以配合按摩,物理治疗,中药外敷等。4 讨论 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腰椎间盘突出症(PD)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且

17、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其所引起的腰痛、腿部麻痹,严重影响人的工作能力,降低人的生活品质。在医学上,在椎间孔镜下进行微创手术是非常受欢迎的。其作用是将突起物直接取出,并减少对神经根的压力。在非传统疗法中,中药具有特殊的优势。中医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可以追溯至黄帝内经时代,并在中医理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引起腰痛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外风、寒湿、湿热、外伤,或者是长时间的站立,导致了血瘀,从而导致了腰疼。也有可能是因为长期患病,身体虚弱,年老体衰,或者是房事不节,导致了肾精的流失,得不到滋养,就会出现腰痛的症状。“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为其主要发病机制。内经中有针灸、刺络、火针法、内饮法等治下腰痛的

18、记载。毫无疑问,针灸是中医治疗本病的第一选择,具有无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4 可替代的作用。本科室独创“腰六针”针灸方法的选穴特点有:从穴位说,由上至下,由腰府至足底;从治疗的角度来看,补肾与疏通经络,调节气血,是一种标本兼治的方法。其针灸要义是:首先用腰六针(命门、腰阳关、双侧肾俞、双侧大肠俞)保护肾气,温补肾阳,再用病侧的环跳穴、秩边穴、委中穴等穴位疏通下肢的经脉,最后用刺|激病侧的足三里、太冲穴等穴位,使下肢的气血通调。在临床上可以根据症状进行适当的添加。根据我院近年来对 100 多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进行的“腰六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对 80%90%病人的疗效较好,复发率也很

19、低,半年的电话随访,只有 10%20%的患者会再次出现。在临床上,针灸疗法和推拿手法是可以联合使用的,例如小儿推拿中,可以联合揉腰俞、拿委中、按揉足三里等,用于治疗下肢痿软乏力、慢性腰痛等疾病。另外,还可以配合红外线理疗、中药熏蒸、外敷等。综上,本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病人对本法的满意程度较高,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参考文献 1田代华.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谢煜,朱杰彬.试述黄帝内经对腰痛的认识J.中医学报,2017,32(12):2390-2392.3史宇广,耿俊英.足少阴肾经常用穴J.中国乡村医生杂志,1987,3(11):34-35.4敖威.浅谈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J.临床医药实践,2009,18(12):940-941.5田代华.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张景岳.景岳全书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7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李文豪.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J.甘肃中医,2009,22(11):10-11.作者简介:作者简介:李华宏(1965),男,汉族,江苏泰州人,康复科副主任,主任中医师,学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中医针灸。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