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左傳》“莊公寤生”諸説平議.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33373 上传时间:2024-03-27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左傳》“莊公寤生”諸説平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左傳》“莊公寤生”諸説平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左傳》“莊公寤生”諸説平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左傳“莊公寤生”諸説平議左傳“莊公寤生”諸説平議莊文龍内容摘要 左傳“鄭伯克段於鄢”記鄭莊公“寤生”而姜氏驚而惡之當中“寤生”得名有寐寤而生説、生而未能開目説、逆生説、窒息説、五月五日生説等等説者甚眾而莫衷一是 近人多承明清説者以“寤”假“逜”“啎”或“牾”等字釋作“逆生”之難産義 然考諸説則通行之“逆生”説恐未安而“寐寤而生”説應最爲可信關 鍵 詞 左傳 寤生 逆生 難産 寐寤一 引言左傳隱公元年:“初鄭武公娶於申曰武姜 生莊公及共叔段 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 愛共叔段欲立之”歷來解“莊公寤生”一句言人人殊至今未成共識 主要可歸爲五説:一、寐寤而生説二、生而未能開目説三、逆産説四、

2、生而窒息説五、五月五日生 以下試評述諸説二“寤生”諸説述評 (一)寐寤而生對於“寤生”一詞的明確注解最早見西晉杜預注其文曰:“寐寤而莊公已生故驚而惡之”唐孔穎達爲此疏解其疏云:“謂武姜寐時生莊公至寤始覺其生故杜云寐寤而莊公已生”皆以武姜睡時已生莊公醒時驚覺其生並厭惡之故以其名爲“寤生”杜預注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卷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年第 頁杜預注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卷二第 頁杜預注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卷二第 頁中國經學第三十一輯此説爲明以前之主流説法自明清以來才備受質疑清黄生義府云:“寤而已生此正産之極易者何必反驚而惡之?莊公寤生是逆生也 逆生則産必難其母之驚惡也宜矣”質疑寐寤而生即

3、生産過程極爲容易不必驚惡暗示其不合於史記所謂:“生太子寤生生之難夫人弗愛後生少子叔段段生易夫人愛之”今人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云:“杜注以爲寤寐而生誤 寤字當屬莊公言乃牾之借字 寤生猶言逆生現代謂之足先出”以“寤生”之主語歸屬質疑此説 論者曹嫄在異説紛紜的寤生一文中又説:“但這一説法的問題是原文明明是寤生爲何要解釋爲寐生?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不了杜預的説法就難以成立”前人所疑可歸爲數點:“寤而已生”乃易生不合左傳謂“驚姜氏”所謂“寤生”之生産情況當屬莊公而言睡中生子應謂“寐生”生之易不合史記前人曾爲杜説開解如宋林堯叟云:“此當爲難生故武姜困而後寤武姜因寤而驚以其事名莊公”其揉合杜注和史記説法以姜氏難産而

4、寐寤生莊公 清梁玉繩史記志疑曰:“余謂當是武公在孕時武姜嘗夢生子不利於己驚而覺 及生莊公遂以名而惡之 至史公謂段生易乃以意言之耳”以姜氏夢中驚覺而生莊公又以史記之説未必可信 今按林、梁二説一以難産困而寐寤一以夢驚而寤 林氏與梁氏結論相同而推設稍異但不免流於臆斷 然而再考諸説則仍以“寐寤而生”説較爲可信本文釋疑説將詳見下文 (二)生而未能開目宋太平御覽載東漢應劭風俗通義其曰:“不舉寤生子 俗説兒墮地未能開目視者謂之寤生 舉寤生子妨父母”提及“寤生”乃嬰兒出生時未能開目而視的按:甚至經部以外亦多用此説如元趙道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鑒續編卷四:“如其異人托化於世母不自覺容或有之 所以老子八十一年元君不覺其

5、久莊公寤生姜氏疑非已産”見趙道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鑒續編卷四明正統道藏本揚州:廣陵書社 年第 頁又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四回:“爲何唤做寤生?原來姜氏夫人分娩之時不曾坐蓐在睡夢中産下醒覺方知 姜氏吃了一驚以此取名寤生心中便有不快之意”見馮夢龍撰、蔡元放編:東周列國志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年第 頁黄生:義府北京:中華書局 年第 頁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卷四二北京:中華書局 年第 頁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 年第 頁曹嫄:異説紛紜的寤生載安徽文學 年第 期第 頁王道焜、趙如源:左傳杜林合注台北:商務印書館 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經部卷一第 頁 按:單據左傳我們難以判斷“寤生

6、”具體指易産之寐寤而生抑或因難産寐寤而生因爲兩種情況皆可能造成姜氏“驚”“惡”梁玉繩:史記志疑北京:中華書局 年第 頁李昉等:太平御覽卷三六一北京:中華書局 年第 頁 左傳“莊公寤生”諸説平議現象有妨父母故姜氏驚而惡之今人持説者亦不乏人在林明峪台灣民間禁忌:“寤生子指嬰兒一墜地即能睜開眼睛看人屬不正常現象”富金壁王力古代漢語注釋匯考説:“應劭爲東漢人去古未遠他所收集、分析的古代民俗應是比較可靠的 況且新生兒生便開目使産婦驚悸再加上民間有寤生子妨父母之説便厭惡他也合乎情理”然而此説並未較“寐寤而生”説普及 其疑點之一在於莊公未妨父母 太平御覽引風俗通義便有按語云:“春秋左氏傳:鄭武公娶於申曰武姜

7、生莊公及共叔段 莊公寤生驚姜氏因名寤生鄭武公老終天年姜氏亦然安有妨其父母乎?”這裏説明武公和姜氏皆老終天年並無“妨父母”的情況發生 當然我們可以説風俗迷信自是有機率不能應驗 但以左傳強調預言的思想和寫作方式推論若傳文強調“寤生”之迷信風俗應否或多或少在後文補充附議如從後揭示“妨父母”的應驗與否或者以“君子曰”的方式批評姜氏惡莊公的態度?其疑點之二即嬰兒開目與否也屬常見現象其“俗”所受人重視之程度誠爲可疑 論者顧圍在“寤生”小議一文中便説:“訴諸於現實醫學證明嬰兒墮地後雖未能開目視者較之開目便能視者稍多但兩者都屬普遍現象姜氏當不會因尋常之事而驚進而惡莊公”事實上新生兒由於各種原因(如出生後需要時

8、間適應母體外的光暗度、嬰兒眼皮粘上分泌物等等)一般將在出生當天以至一兩周内睜開眼睛 雖然“開目”時間因人而異但嬰兒在出生當天無論開目不開目其實都屬正常且常見現象 因此若以其眼睛開否來説則世間“妨父母”兒甚多姜氏也不必大爲震驚而惡莊公 (三)逆生史記謂莊公“生之難”影響明清諸家尤甚 自明至今説者多以此爲據並以按:前人對此條文獻的引文即不一致 宋姚寬西溪叢語引曰:“風俗通:不舉寤生子俗説兒墮地未可開目便能視者謂之寤生子妨父母”(姚寬:西溪叢語上海:商務印書館 年第 頁)王應麟困學紀聞引曰:“風俗通云:俗説兒墮地未能開目視者謂之寤生(王應麟著翁元圻等注欒保羣、田松青、吕宗力校點:困學紀聞上海:上海古

9、籍出版社 年第 頁)此二則引“未可開目便能視”和“未能開目視”即已異義 清顧炎武左氏杜解補正:“應劭風俗通曰:兒墮地能開目視者爲寤生”(顧炎武:左氏杜解補正卷二台北:廣文書局 年第 頁)引文眾多而迥異分别指涉“未能開目”和“能開目視”兩種相反情況林明峪:台灣民間禁忌台北:聯亞出版社 年第 頁富金壁:王力古代漢語注釋匯考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年第 頁李昉等:太平御覽卷三六一第 頁顧圍:“寤生”小議古典文獻學研究 年第 期第 頁中國經學第三十一輯假借爲説認爲“寤生”應作“逆生”解明焦竑焦氏筆乘續集引吴元滿云:“據文理寤當作逜音同而字訛 逜者逆也 凡婦人産子首先出者爲順足先出者爲逆 莊公蓋逆生所

10、以驚姜氏”以“寤”假借“逜”字作“逆”義意云莊公出生時腳先出因難産逆生而驚姜氏清黄生義府云:“予謂寤當與牾通 牾逆也 凡生子首出爲順足出爲逆至有手及臂先出者此等皆不利於父母或其子不祥故世俗惡之 莊公寤生是逆生也 逆生則産必難其母之驚惡也宜矣”又按:“然遌乃迎逆之逆非反逆之逆”此雖以“寤”通“牾”然説法與焦氏引吴説類同 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曰:“寤假借爲牾按:足先出逆生也”郝懿行爾雅義疏曰:“然則寤之言啎 因其牾逆故名之曰寤生遂惡之”清以來注家和近代學者多采通假説將“寤生”作“逆生”解如清沈欽韓春秋左氏傳補注曰:是午、悟、寤皆通啎也 凡從此聲者其義並通 士喪禮下篇:“無器則捂受之”注云:“捂即逆也

11、”劉熙釋名:“女青州曰娪 娪忤也 始生時人意不喜忤忤然也”此其證也 今生子者有足先出者妨産婦即謂之逆生也安井衡左傳輯釋、竹添光鴻左傳會箋、楊伯峻春秋左傳注、趙生群春秋左傳新注等皆用此説可見明清以來採通假説者最多以“寤”通“逜”或通“遌”“啎”“牾”等字以“逆”爲義 然而逆生説亦非完善有其疑點所在 論者方正己、裴寶祥在試談杜預“寤”解的科學性一文中提出四個疑問:一、寤爲牾假連東漢許慎都不知道根據何在?二、難産爲什麼不説“苦姜焦竑:焦氏筆乘續卷五歷代筆記小説集成明代筆記小説册 第 頁黄生:義府第 頁黄生:義府第 頁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卷七下載丁福保等説文解字詁林台北:商務印書館 年第 頁郝懿行:爾

12、雅義疏卷上二台北:藝文印書館 年第 頁沈欽韓:春秋左氏傳補注卷一載續經解春秋類彙編(三)台北:藝文印書館 年第 頁安井衡:左傳輯釋卷一台北:廣文書局 年第 頁竹添光鴻:左傳會箋瀋陽:遼陽出版社 年第 頁楊伯峻:春秋左傳注第 頁趙生群:春秋左傳新注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年第 頁 左傳“莊公寤生”諸説平議氏”而説是“驚姜氏”難道難産産婦的主要精神反映是“驚”嗎?三、難産的孩子母親爲什麼“惡之”易生的爲什麼喜歡有這樣的情理嗎?四、爲什麼孩子要以“難産”爲名這不是很奇怪嗎?曹嫄在異説紛紜的寤生一文又説:“但通假説所遇到的問題是第一不管是哪個字的借字都是在爲司馬遷史記中生之難一語找證據都有先入爲主的嫌疑第

13、二爲什麼一定要説寤字不是本字?理由何在?”確實從生産情理來説産婦在難産中的痛苦不應以“驚”爲主要反應而産婦因難産而厭惡兒子更是難以説得過去 蓋逆生之症只因胎位不正使然産婦豈能責怪嬰兒?難産之下産婦和嬰兒雙方皆有生命危險 産婦憂慮自身與嬰兒安危自是驚恐於生産一事而非驚嚇於其子本身 且産婦與子“共患難”後豈不更應疼愛其子“得來不易”嗎?再從醫書來説難産之逆生概念最早可追溯至隋唐如唐孫思邈千金寶要卷一提及逆生之症諸家以後來的概念套用前人的記事亦未必斷然正確再從“寤”之通假來看其論證或有可疑沈欽韓春秋左氏傳補注爲“寤”通“牾”搜證其曰:吕覽明理篇“頡牾百疾”注:“牾逆也”説文:“牾逆也”亦通作悟韓非子

14、説難:“大意無所拂悟”史記韓非傳作“大忠無所拂悟”司馬貞索隱云:“不拂牾於君”張守節正義:“拂悟當爲咈牾古字假借耳”顧廣圻韓非子識誤云:“列女傳不拂不寤亦用寤字”吕覽蕩兵篇:“百姓之牾相侵也立見”新序雜事篇:“衛靈公蹴然易容寤然失位”皆牾字之義禮記哀公問:“午其眾”注:“逆其眾”王肅本作“迕”是午、悟、寤皆通牾也 凡從此聲者其義並通 士喪禮下篇:“無器則捂受之”注云:“捂即逆方正己、裴寶祥:試談杜預“寤”解的科學性載松遼學刊(社會科學版)年第 期第 頁曹嫄:異説紛紜的寤生第 頁按:可注意前人在質疑和辯解“逆生説”通假的孤證問題 質疑者如張澤渡説:“諸賢既認爲寤爲通借理應有書可證可舉 而歷代諸家

15、僅都以左傳這一孤證爲憑往往流於循環論證 並且各家所求本字又各不相同這本身就難免令人生疑”辯解者如顧圍在“寤生”小議文中爲此辯解説:“其實距左傳成書時代未遠的漢初馬王堆帛書十問中就有這樣的記載:黄帝屍問於容成曰:夜半之息也覺啎(寤)毋變侵(寢)刑(形)探(深)余(徐)去埶(勢)六府皆發以長爲極此句中覺啎訓爲覺寤是顯而易見的 由此看來寤假借爲啎並不如郭錫良、李玲僕先生所説的是偶然現象没有代表性而是普遍現象”然而審其引文之義當中“覺啎”一詞乃用“寤醒”而非“啎逆”義 應該説此條文獻只能證“啎”有借“寤”之用法而不能證“寤”有借“啎”之用法中國經學第三十一輯也”劉熙釋名:“女青州曰娪 娪悟也 始生之時

16、人不喜忤忤然也”此其證也其舉證雖極爲詳細卻非完美 劉文強鄭莊公三論便提出其疑問曰:若用同樣的方法我們也可以接着再説:逆即迎之借字於上古音聲相同韻爲陰陽對轉 迎可解爲順則鄭莊公爲順生即頭先出矣 同一種方法可以得到兩種截然不同的結論孰是孰非乎?可見用這種方法來解釋古事實有其限制不可見獵心喜以爲在聲韻上説得通即可確實沈氏所舉“午其眾”“無器則捂受之”等文例雖是用通“逆”卻亦是“迎”義 先不論劉氏以“順”解“逆”之論證邏輯如何其背後強調慎於通假的精神卻是不能否定的 清人王引之經義述聞叙曰:“學者以聲求義破其假借之字而讀以本字則煥然冰釋如其假借之字而強爲之解則詰爲病矣”即已明言假借之利弊 今人陸宗達、王

17、寧訓詁方法論講得更爲明瞭他們説:“前代訓詁學家存在兩種意見 一種意見認爲假借現象十分普遍:凡是音同之字古人都可隨意借用所謂亂寫錯别字 另一種意見認爲純粹的同音借用一般要遵循某些慣例不能遇到講不通地方就隨意找個同音字來以假借解釋 如果聲音再放寬些就弄得音無不通字無不借詞語的客觀性約定性便不復存在聲音也變成小學家殺人的刀子 很明顯後一種意見是正確的 亂講假借比之亂繫同源危害更加嚴重 所以講假借就務求慎重核證於文獻語言就更爲重要”即説明以假借訓釋古籍須慎之又慎另外諸家以史記謂莊公“生之難”爲據亦有可疑 據南燕録所載慕容德出生時慕容皝曰:“此兒易生似鄭莊公長必有大德”其謂“易生似莊公”是與史記記載莊公

18、“生之難”異即應以何者爲準?如此我們難以斷然説史記必較南燕録所記正確繼而作左傳之輔證沈欽韓:春秋左氏傳補注卷一載續清經解春秋類匯編(三)第 頁劉文強:鄭莊公三論載文與哲 年第 期第 頁王引之:經義述聞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年第 頁陸宗達、王寧:訓詁方法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年第 頁按:李師雄溪曾在多篇文章強調此論點如鄭風山有扶蘇“乃見狂且”馬訓釋疑慶祝香港大學創校九十週年明清史國際研討會宣讀論文 年小雅巧言“遇犬獲之”解載張新武、高利琴主編新疆大學語言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烏魯木齊:新疆大學出版社 年第 頁“嘒彼小星”解載單周堯、陸鏡光主編語言文字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年衞風

19、竹竿“巧笑之瑳”清人諸訓評議載東方文化 年第、期第 頁崔鴻編:十六國春秋北京:商務印書館 年第 頁 此事清洪亮吉引書作南涼録而記事相近 見洪亮吉:春秋左傳詁卷五北京:中華書局 年第 頁 左傳“莊公寤生”諸説平議 (四)生而窒息元朱震享幼科全書胎疾云:“凡小兒初生下氣絶不能啼者萬氏云:俗名悶臍生 即寤生 鄉俗有連呼其父乳名即醒者”清閻純璽胎産心法悶臍生須知云:“凡兒産下即啼此正理也如兒下地氣悶不啼相傳寤生 呼父乳名手拍兒股即啼”今人張澤渡“寤生”探詁一文在駁斥“逆生”“順生”和“開目”三説後便根據上述及其他醫書所説“寤生”“夢生”産事提出:“寤生是指嬰兒初生悶絶目閉口噤即今所謂新生兒窒息”曹金興

20、在“寤”字的四種説法又引漢語漫話提及此一説法云:“寤夢 寤生夢生 湖南有的地方管新生兒窒息叫夢生 新生兒不會呼吸不會動好像還在做夢”雖然醫書有明確記載産下不啼爲“寤生”然未能以此爲確據 見“生而未能開目説”即有文獻明確記載“寤生”之名又醫書如女科百問卷下提及“横生逆産”之治方云:“烏金散治横生難産及催生乳香丸治難産寤生丸治難産”當中“寤生丸”一藥之名則用逆生義 據此亦難以某一醫書爲準 另外以情理審之更恐未安 蓋窒息兒對産婦之驚當爲驚恐憂心之驚而非驚畏恐懼之驚 若産婦遇上其子生而窒息固然受驚但自救活則可謂失而復得當是可喜可賀母自更應疼惜其子又豈有轉驚爲惡之理?(五)五月五日生傳統學者或以義理、或

21、以音韻探討“寤生”一詞 今人方勝左傳“寤生”釋義考論一文從社會學角度入手提出新説 方氏從睡虎地秦簡日書、放馬灘秦簡日書等出土文獻提出古人對嬰兒出生之日判斷吉凶的意識再從史記論衡風俗通義孝子傳宋書殷芸小説舊唐書西京雜記等古代文獻列舉古人對五月五日生之子的忌諱事件並論述五月五日不吉意識對古人的深厚影響 由此方氏説:“寤生”究竟爲何意不能僅以一字之解予以判斷而應與當時社會經濟、人們的思想意識緊密聯繫、綜合考慮 根據古今民俗和歷代文獻考究“寤生”乃“惡日”而生“五月五日”乃古時“惡日”之極此時産子甚爲忌諱與“寤生”之意最爲相切轉引自張澤渡:“寤生”探詁載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年第 期第 頁轉引自張

22、澤渡:“寤生”探詁第 頁張澤渡:“寤生”探詁第 頁曹金興:“寤”字的四種説法載咬文嚼字 年第 期第 頁方勝:左傳“寤生”釋義考論載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年第 期第 頁中國經學第三十一輯應該肯定的是方氏以社會學角度探討“姜氏惡莊公”之原因對“五月五日爲惡日”這一命題論述甚爲詳密無疑有其獨創性 然而我們卻很難説其結論必爲正確 方文脱離“寤生”二字作考證實則忽略了古人字訓、義訓和聲訓的考據方式 若以風俗原因論之姜氏因“莊公寤生”而“驚之”“惡之”其原因可以有多種“五月五日而生”只是其中一種但可能性未較其他風俗原因大 以方文引風俗通義一書爲例其書所謂“俗説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但事實上同書即又記“俗説

23、兒墮地未能開目視者”“妨父母”並爲前人經常引用 那麼我們所見風俗通義一書而記及“妨父母”之二俗(甚至更多相關風俗)則應以何俗爲準?況且相比而言“五月五日生”更比“未能開目而視”少了“寤生”二字的聯繫能否説前人“生而未能開目”説反而更勝一籌?三“寐寤而生”説試釋疑審諸説法當仍以“寐寤而生”説較爲可信現試爲此説釋疑首先寤寐生子雖是罕有但卻有其可能性 清桂馥札樸引北魏崔鴻南燕録曰:“晉咸康二年公孫夫人晝寢生慕容德左右以告方寢而起 慕容皝曰:此兒易生似鄭莊公長必有大德 遂以德爲名”又云:“余初疑寤當作啎謂倒産 及得二事不敢復執前説矣”桂氏據南燕録記慕容德爲睡中而生更以之與莊公相比因而由執逆生説轉而信寐

24、寤説 今劉文強鄭莊公三論一文又提及其一女學生正是“寐寤之中已生”認爲“真人實事適爲佐證”其次“寐寤而生”合於左傳謂“驚姜氏”“遂惡之”前人在質疑“寐寤而生”説時多提及“寤而已生”不符合左傳所記姜氏的驚惡之情 除了上引黄生所論又如沈欽韓春秋左氏傳補注云:“如杜解則寤寐中便已生子較后稷之先生如達文王之溲於少牢殆又易之 姜氏當鍾愛何爲惡之?”玩其意皆謂姜氏若醒來發現莊公已生已是避過生産之“大劫”“苦事”應當高興而非驚而厭惡其子 然而我們再深入審視則知姜氏由“寐寤而生”而驚惡之感合情合理 明馮時可左氏釋曰:按:林明峪台灣民間禁忌一書亦據風俗通記及“生而未能開目”和“五月五日生”兩種風俗但只以前者爲“寤

25、生”桂馥:札樸北京:中華書局 年卷二第 頁劉文強:鄭莊公三論第 頁沈欽韓:春秋左氏傳補注卷一載續清經解春秋類匯編(三)第 頁 左傳“莊公寤生”諸説平議“寤生者言武姜寐時生莊公至寤始覺其生也 夫人之惡者惡其怪也、惡其驚也”便從厭惡情感的産生常理考慮其事 清朱鶴齡讀左日鈔亦曰:“武姜寐時生莊公至寤始覺其生也 此非生子之常故驚姜氏”同樣認爲莊公之所以致姜氏驚惡正在於其出生之奇怪、非常 今人鄭慧生左傳訓詁五則繼説:“何必反驚而惡之?這是古人的一種情理 在他們看來生産是件難事易生就是反常反常則必驚而惡之”是以“反常而驚惡”乃常理 筆者又認爲以往學者並未考慮到孕婦生産的具體情況 絶大部分情況下剛出産道的嬰

26、兒在體型外貌上並非一般人所認同的“可愛”甚至有人調侃之爲“外星人”這是因爲嬰兒出生時由於受到産道的擠壓其頭骨、臉部、眼瞼、四肢等呈現浮腫甚至變形以至皮膚出現各色斑胎斑、皮疹、胎痣、血泡等等其“醜怪”“奇特”的外表都是常見現象更遑論滿身油脂和血污 即使在科學知識普及的今天初生嬰兒在未經任何清洗、護理下對於没有接生經驗的一般人甚至親生父母來説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醜而怪的 我們試想像姜氏寐寤而生的情形:姜氏在滿是血跡的床上睡醒或被哭聲驚醒之際精神恍怫的姜氏發現身邊多了一個連著臍帶、滿身血污油脂、面形扭曲且哭嚷著的“小怪物”可以推説在那個生産知識落後的年代初爲人母的姜氏在没有心理準備和帶着産後餘痛的情況下

27、其驚惡於初生子的外貌和自己的生産過程也是完全可能發生的另外從語言使用習慣來説所謂“寤生”之生産方式既屬莊公又可屬姜氏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云:“寤字當屬莊公言”意即若爲寐寤而生則應言“姜氏寤生”故“寤生”者應是莊公乃以逆生解之 然今考之寤生既是産症則可屬莊公言又可屬姜氏言 古籍凡謂如順産、逆産、横産、側産等不同産症之名既可指嬰兒動作亦可指孕婦産症 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卷二“逆生第七”條記:“論曰:凡産難或兒逆生、横生、側生或手足先出可以鍼錐刺兒手足入一二分許得痛驚轉即縮自當迥順也”清沈金鰲婦科玉尺卷三:“凡兒逆生切不可用針刺足心及鹽塗之法”兩書所記嬰兒逆生的處理方法雖有不同但皆以“逆生”作“兒”之

28、謂語謂嬰兒臨産而未及翻身之狀 同時宋張杲醫説卷九有“孕婦逆生”條、金張從正儒門事親卷十五馮時可:左氏釋卷上北京:中華書局 年第 頁朱鶴齡:讀左日鈔卷一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經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第 頁鄭慧生:左傳訓詁五則載河南大學學報(社會哲學版)年第 期第 頁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北京:中華書局 年第 頁沈金鰲:婦科玉尺卷三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年第 頁張杲:醫説卷九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年第 頁中國經學第三十一輯記“治産婦横生”等等卻皆以“逆生”“横生”作“婦”之謂語謂産婦遇嬰兒逆生之産症而非謂産婦出生時逆生 因此無論“寤生”在左傳中作“逆生”抑或“寐寤而生”解只要釋作生産方式

29、的一種則語法上可屬母而言亦可屬子而言再者文獻中“寤”“驚”和“生子”相聯繫者不乏其例可作左傳謂姜氏寐寤而生子説之佐證“寤”有覺醒義如吕氏春秋.離俗曰:“惕然而寤徒夢也”高誘注:“寤覺”意即睡而覺醒“寤”多與“驚”相配有“寤驚”“驚寤”之事 釋名疏證補云:王啓原曰:“經傳言夢寤必言驚 春秋隱元年傳:莊公寤生驚姜氏逸周書寤微王:王曰:“今朕寤有商驚予又太姒夢見商之庭産棘寤驚以告文王見朱右曾逸周書校釋 又史記:王召左史戎夫曰:“今夕朕寤遂事其驚予”凡此皆與物接忤者其舉逸周書云太姒“夢”而“寤驚”、史記載王“寤”而驚 又除南燕録記寐寤而生子之事外後世亦有記之並語及“寤”與“生”文獻如元貝瓊鐵崖先生傳曰

30、:“鐵崖先生者名維楨字廉夫姓楊氏世爲紹興山陰縣人 母李氏夢金鈎自月墮於懷既寤生先生 少穎悟”以楊維楨乃其母夢寤後所生自是寐寤而生 又明沈榷太子少保兵部尚書贈太子太保廣平王公世揚傳曰:“王公諱世揚字孝甫趙太夫人方辰夢宰官擁童子從天門下曰:以錫汝 寤生公”亦記及趙世揚乃其母夢寤而生 又明劉鴻訓明資善大夫工部尚書贈太子太保用齋劉公墓表曰:“公將誕有虎囗手伏之兆入太翁夢寤生公”是劉元霖亦是母寤而生 又明沈朝宣嘉靖仁和縣誌卷九曰:“江瀾字文源其母有娠夢髯翁騎白鹿抱一嬰兒投之既寤生瀾”是江瀾亦是其母夢寤而生 至於“寤”“生”二字連用成詞並以新生兒爲主語者更有如宋衛涇後樂集卷十八記:“紹興戊辰君妣令人陸氏感

31、祥夢而君寤生”是曾耆年之母陸氏夢後而“寤生”再觀及“寤”“生”“驚”同時使用者如南梁蕭方三十國春秋記:“前秦蒲洪其母姜氏因寢産洪驚悸而寤”又如明柯維張從正:儒門事親卷一五上海:上海衞生出版社 年第 頁吕不韋:吕氏春秋卷一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第 頁王先謙:釋名疏證補卷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第 頁貝瓊:清江集文集卷二上海:商務印書館 年據四部叢刊景明洪武刻本第 頁焦竑輯:國朝獻徵録卷三九兵部二明萬曆四十四年徐象最山館刻本第 頁劉鴻訓:四素山房集卷一八明崇禎刻清雍正印本第 頁衛涇:後樂集卷一八清光緒刻武林掌故叢編本第 頁蕭方等:三十國春秋載湯球:三十國春秋輯本北京:中華書局 年第 頁 左傳

32、“莊公寤生”諸説平議騏宋史新編卷五十九列傳一:“元德李皇后生楚王元佐 後夢日輪逼己承以裾光耀遍體驚而寤生真宗”亦記及李皇后入夢、驚醒與生楚王即是“驚”“寤”“生”相互聯繫 以上可見“寤”與“驚”關係密切而孕婦寐寤而生子之事、之語至後世亦有例可尋 由此引申推論不言“寐生”而言“寤生”其可能目的在於強調“驚”至於史記謂莊公“生之難”之難産與杜説“寐寤而生”之易生相異又應如何解釋?筆者認爲可能性有二:一是史記所取材料有誤或有異 正如前人舉南燕録載慕容皝謂慕容德易生似莊公事所取正與杜説同而與史記“生之難”相異這即可能是史記或南燕録誤記造成二是史記乃基於叙事需要而取“生之難”説 從左傳與史記記述“鄭伯克

33、段于鄢”的叙事目的來説言莊公之生其用意在於爲兄弟之争尋找始因其謂生難、生易只爲姜氏惡莊公愛段叔説解 可以説莊公到底如何出生並非重點叙事中有關“禮”“孝”“悌”“慈”等相關内容才是史之“微言大義”所在 從這一角度考慮司馬遷從“生之難易”對比姜氏對兄弟的喜惡實際上是出於叙事需要未必是爲左傳“寤生”作解 當中依據的材料來源是直接取自左傳還是同於左傳抑或出於另外的取材、改造均自有可能 因此以史記所記“生難”爲左傳“寤生”之基本依據未足定讞四 結語王力在關於古代漢語的學習和教學説:“凡是不該認爲通假也能講得通的話就應該依照平常的講法不要再講甚麼通假否則就會造成錯誤”以往學者基於“寐寤而生”説有其疑點如“

34、驚姜氏”之心理、“寤生”之主語等等問題故以“逆生”通假説之並因之大行其道 然而過往諸疑既可刃解我們則應重新審視最早作爲“寤生”注解的“寐寤而生”説以及當今最爲流行的“逆生”説綜上所述歷來解“寤生”諸説均有疑點而今通行之“逆生説”亦未爲的論 結合左傳本文記載、生産科學、驚惡心理、語言用例來看“寤生”乃“寐寤而生”似更合文意、情理其説爲較令人信服之解釋柯維騏:宋史新編卷五九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年第 頁王力:龍蟲並雕齋文集北京:中華書局 年第 頁中國經學第三十一輯作者簡介:莊文龍男 年生中國香港人南京大學文學院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領域爲清代詩經學、清代詩學 近年代表性論著有元稹“模勒”新論(古籍研究第 卷 年)、清人對唐宋七絶的判别、宗尚與調和(中國詩學第 輯年)、絶句起源論争 清人對截律爲絶説的接受、拓展與反駁(文學論衡第 期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