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庄子》“德”义发微.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32462 上传时间:2024-03-2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6.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庄子》“德”义发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庄子》“德”义发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庄子》“德”义发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本文认同罗安宪对庄子书的认识,历史上人们对于庄子及其思想解与把握,也是通过庄子一书这一载体August20232023年8JOURNAL OF SHANGQIU NORMALUNIVERSITY月No.8Vol.39商丘师范学院学报一第3 9 卷第8 期庄子“德”义发微黄晓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 0 0 8 7 2)摘要:庄子一书“德”之内涵极为丰富,大体有三种含义:其一,“德”是得之于“道之德;其二,与“形”相对而言,“德”是内在充实之德,表明其在现实生活中、在生命自觉走向“逍遥”过程中作为人的精神性根源和理想的生活状态;其三,“德”是一种虚静空灵的心灵境界。基于以上理解,“道”与“

2、德”、“德”与“性”之间的关系更为明确。“性”作为生命的本质是本然的、天然的现实性,而“德”则是一种内蕴在万物“性”之中的“潜质”。“道”则是“德”与“性”的终极性根据。同时,“德”的葆有需警惕名利、知见、形体等诱使“德”形于外的因素。关键词:庄子;“德”;“道”;“性”中图分类号:B2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6 7 2-3 6 0 0(2 0 2 3)0 8-0 0 0 8-0 7庄子一书中“德”字的含义丰富,并与“道”“性”等重要概念有密切的联系,因而,学界对“德”一词在庄子中的含义颇为重视。但学界对“德”的解释纷绘,目前对“德”的定义大体存在以下两种认识:其一是认为,“德”即

3、是“性”,两者同义,例如,徐复观认为“内七篇中的“德”字,实际便是“性”字”1 3 6。其二是认为,德 是“道”的具体层面,并且是“性”“未形”的状态,例如,张岱年认为“将“德“性 之别归纳为未生无形与既生有形这两个阶段的区分”2 1 9%;陈鼓应认为“万物得道而产生,称为德”3 罗安宪认为 由道而德而性,就是由一般而具体”41 9 “性亦可谓之日道性”41 9 2;叶树勋认为“德 是本源之道(在此被称为无)落实为万物之“性 的中介”5 。但是,学界对庄子一书中“德”含义的认识仍局限在对关键段落的解读中,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庄子一书中“德”之内涵的整体性诠释,故而,本文以庄子一书为诠释“德”蕴含意

4、义的范围,在学界已取得的一定普遍共识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探讨。一、“德”是得之于道之“德”在庄子一书中,对“德”内涵的基本定义就出收稿日期:2 0 2 3-0 1-1 5作者简介:黄晓晴(1 9 9 8 一),女,广东佛山人,博士研究生。自以下这一段话: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性修反德,德至同于初。(庄子天地)“物得以生谓之德”是对“德”的基本定义。“德 是“得也,谓得此也”6 42 5。“此 就是“有无”“无名”者,这是“皆推物质本源超于物以为之名者”7 2 6 1,也就是

5、宇宙的本源。庄子对宇宙本源的探讨“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大宗师)“道”是真实存在的,但并不是一个有形存在的事物;同时,“道”是永恒的存在,在天地万物之前就已经古老地存在着,能够产生出鬼神和天地。由此可见,在庄子一书中,宇宙的本源是“道”。因而,“物得以生谓之德”即“物得(道)以生谓之德”,那么,“德”就是得之于“道”并寓居在物之中的“德”。可见陈鼓应“万物得道而产生,称为德”3 一说呈现了“德”的基本含义。同时本文认同此种对“德”的讨论是“将人性议题提升道生命来了解和把握,这是已经发生的历史事实。这一事实是历史的,也是任何人、任何力量都

6、永远无法改变的。庄子只能是庄子一书所表现的庄子,而不单是内篇或外、杂篇所表现的庄子”。参见罗安宪虚静与逍遥一一道家心性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 0 0 5 年版,第1 0 页。本文也采用将内外杂篇统一视作是庄子思想的体现和承载文本,故将本文的文本的研究范围定在庄子全书,并不进行严格的内、外、杂之分。此引文采用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 0 1 2 版。以下引庄子原文,皆采用此一版本,并只注篇名。9第8 期黄晓晴:庄子德”义发微本质的哲学层次,并将人性论放置在形上学的根基上进行讨论”3 但是,陈鼓应并没有进一步对“德”与“道”的关系进行深入的讨论,故本文将探讨庄子一书中“德”与“道”的

7、关系,其文如下:德兼于道,道兼于天。(天地)彼之谓不道之道,此之谓不言之辩。故德总乎道之所一。(徐无鬼)“兼”为统属于”8 1 3 0 9 之意,“德”是统属于道”的,因而“德”与“道”并不在同一层次上,即“德”与“道”之间存在一定的分别之处。并且,“德总乎道之所一”,与“德兼于道”相似,都指出了“德”统摄于“道”的特点。“德 是“得之在已者”9 3 6 9,,寓居在物之中的,并为物所具有。“德”是有所得于“道”,并且,对于“道”而言,“道之所一者已破而不完 1 0 1 3。这就意味着,“德”没有“道”混沦不分的、整体性的、同一性的状态,而是已经寓居在物之中,相对于“道”而言已是分化了的、具有

8、殊异性的存在。故而,“道”的整体性、同一性是“德”所不能比拟的,所以庄子才言“道之所一者,德不能同也”。“德”是得之于“道”之德,故“德”在一定程度上是“道”在具体事物中的具体落实与彰显,换而言之,“德”是“道”在万物中的呈现和彰显。“无为为之之谓天,无为言之之谓德”(天地),“道”是“无为无形”(大宗师)的,因而,“无为”在一定程度上是“道”的别称或者暗指。“无为言之之谓德”,意谓“以无为的方式去表达就是德”8 3 1,换而言之,“德”以“无为”的方式彰显“道”,提供了万物以“德”通达于“道”的可能性,这是“得于已者,不言而喻”9 1 的。同时,此处也暗指了“德”必须因循“无为”的方式才能不

9、断地接近“道”本身。“故形非道不生,生非德不明。存形穷生,立德明道。”(天地)“立德明道”,是“立我之德,以明其自然之道”9 1 7 9。这是万物由“德 以明“道”,即基于得之于“道”之“德”,不断通过此“德”以上推至“道”的形上超越层面。由此可见,“德”不仅是“道”在万物中的彰显,更是能由“德”以明“道”,有其形上的超越性根据。质而言之,“德”是从“道”而来的,即“德,得也”6 3 2 828。“道”与“德”的关系是,“德”统摄于、统属于“道”,并且“德”是作为得之于“道”之“德”。对于万物而言,“德”以“无为”的方式彰显“道”,并且能依据“德”上推至“道”,由“德”以明“道”。另外,除了在

10、以上所讨论的“德”为得之于“道”之德的含义以外,庄子中还有以下几处的“德”具备此内涵:“泰氏其德甚真”(应帝王),此“德 是 其所得者甚真”1 1 3 0 7,即“其所得(于道)甚真”,因而,“德”是得之于“道”者,才会有“道”的“有情有信”之真。“侈于德”(拇)中的“德”是“物得以生谓之德”7 1 4,因为对于貅拇而言,此多余的手指不是“德”应当具有的,所以才说拇是“侈于德”的。在“吾所谓臧者,非仁义之谓也,臧于其德而已矣”(同上)中,“臧”意为“善”,完善、善于之意。“德,得也。”“臧于德者,以自得为善 1 3 7%,依据“德”为得之于“道”之德,可知“臧于其德”指善于葆有自身得之于“道”

11、之德而不失去。在“大德不同,而性命烂漫”(在有)中,“得道为德“1 0 1 2 48故此处所言之“德”亦是得之于“道”之德。那为何称为“大德”呢?“大德”之“大”是对“道”之盛大、整全状态的形容。考察庄子中“大块”一词,一共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夫大块气”(齐物论);第二次是“两忘而化其道。夫大块载我以形”(大宗师);第三次是“彼何罪焉!夫大块载我以形”(大宗师)。“大块”是“造物之名,亦自然之称也”6 46。“大块”是“道 的别称,可用“大来形容“道”之盛大与整全的状态。故而,“大德”之“大”是对来自“道”之“德”的形容,指出了“德”得“道”之盛大与整全,从而使该得之于“道”之“德”是最盛大

12、的、最整全的“德”,为“道”在万物身上整全的落实。并且,后文的“性命烂漫”是对“大德”的葆有所提出的要求。“烂漫”是“散乱”之意。“性命烂漫”警示人应当葆有得之于“道”之“德”,若得之于“道”之德不被葆有,性命就会受到损害而天折。在云将所言的“天降朕以德”(在宥)句中,“天”是对“鸿蒙”的称呼 1 2 1 2 3,而“鸿蒙”是“太初元气”1 2 1 2 3,亦即“道”。故“天降朕以德”之“德”是得之于“道”之德。在“中而不可不高者,德也不明于天者,不纯于德;不通于道者,无自而可”(同上)句中“中而不可不高者,德也”之“德”是“人所同得”9 1 7 2,即人共同得之于“道 之德。这也表明,得之于

13、“道”之“德”是人人共有的,体现了平等的精神。但为何现实中有部分人却丧失了此“德”?这是人“成心”所造成的恶果,并不是人天然就不能从“道”中得到“德”。此部分在后文将详细论述。“成于德而不累”之“德”是“应帝王所谓尽其所受乎天而无得见”7 2 2,亦即得之于“道”之德。此句意为此得之于“道”之德是自然秉承“道”,并落实在万物身上所形成的“德”,因而不需要对“德”有额外增累。“不纯于德”之“德”与上述两个“德”同义,意为尧舜不明白“道”之自然无为,故而其“德”不是得之于“道”之德那般的纯粹无杂。在“天下不淫其性,不迁其德”(在有)句中,“迁其德”之“德”是“常德“自然德性”1 3 1 1,皆指向

14、“德”得之于“道”,且具备了如同“道”一般的恒常性、“自然”等特点。1020233年商丘师范学院学报故“迁其德”与“侈于德”相似,皆是得之于“道”之德。在“天下之德始玄同”(肤)的论述中,“物不丧真,人皆自得”6 3 5 6 是对“天下之德”的描述,此“德”也是得之于“道”之德,并在自身之中蕴藏之。“人含其德”之“德”指的是前文所说的“天下之德”,故“人含其德”之“德”也是得之于“道”之德,句意为葆有、涵养此德而不丧失。由此可知,在庄子中“德”的基本含义是得之于“道”之德,并具备了与“道”相近的特征,例如“真”“有情有信”“自然”等。此外,“德”具有生成、润泽万物的作用:故执德之谓纪,德成之谓

15、立,循于道之谓备,不以物挫志之谓完。(天地)生者,德之光也。(庚桑楚)“德 是“小大有序,各有条理”9 1 7 8,故持守此“德”就能够形成相应的规范。“德”是需要“成”的,即需要葆有此“德 才能“卓乎有所立”9 1 7 8。但是,“德”之“立”并不是“立一已而已”7 2 49,而是蓄养万物并成就自身,亦即“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人间世)。此义涵如同“道生之,德畜之”(老子第五十一章)。“德”具有涵养万物生长的能力和特点。“生”是“德”的彰显。“天地之大德日生,故生化万物者,盛德之光华也。”6 8 1 1 万物的出生、生长的生命过程是得之于“道”之德的彰显和发见,并且“德”在此生命过程中对万物

16、起着重要的润泽作用。否则,就如同上述“大德不同,性命烂漫”一般,万物在其生命过程中将遭受天折和摧残,不能“终其天年”(人间世)。二、“德”为内充之德在庄子一书中,“德”除了上述所阐明的基本内涵以外,还指一种内充圆满的精神境界。“何谓德不形?”日:“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德充符)庄子认为,“德”如同水面静止的状态一般,是“内保之而外不荡”的葆有状态。“保”是“保守”之意;“荡”是“动荡”之意。内在保守、持有此“德”而不使外境动荡之,则是如同水平面一般葆有此“德”。这也就是“德不形”。“德不形”是“德充于内者无假于外”1 2

17、0 9,指向“德”的内在充实与葆有,而不“形于外”的存在状态,故此“德”是相对于“形”而言的。“德”的内容是“成和之修”,即修养、葆有、持有而不外荡此“德”,则至“和”之境,诚如钟泰所言:“成和之修”,言修以成其和也。”7 1 2 3“和”之境就是“德之至”:“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人间世)“自事其心”,是对心灵状态的自觉和省察,目的是使心灵达到“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状态。因而,没有心灵的自觉,就没有“德之至”。于是,“德”指心灵处于“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状态所呈现的境界,即“氓然与至当为一,而无休戚于其中”6 1 5 6“

18、安心顺命,不乖天理”6 1 5 6 之精神境界。具有此“德 之人的典型代表是支离疏。支离疏不因形体的怪异、异于世俗而追逐于形体的适意,而是内保其“德”而不外荡,具有“镶臂而游于其间的“无所顾忌”7 1 0 2、自在邀游的安适的生活状态。支离疏所具之“德”不仅是一种心灵境界,更是一种生活状态或者“生活形态”3。由此可见,与“形”相对而言,“德 不仅是人内在充实之德,作为人追求“逍遥”的精神性基础,还彰显为一种安适而“逍遥”的生活形态,此生活形态是应然的、本然的形态,最符合人本性的生活形态,故而,“德”在此层面的含义,如王玉彬老师所言是“在生命的自觉与自化过程中进行存在建构的精神基础与存在本源”1

19、 4,体现着人应然的、本真的存在样态。这就是“德不形”而内在充实之。由此可见,陈鼓应在庄子论人性的真与美一文中仅仅将“德 定义为“万物得道而产生”3 1 之意,没有指出“德”仍是一种心灵境界、生活状态之意存在一定的未竟之处。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德”还是一种心灵的虚静空灵的状态:“夫恬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刻意)“道德之质谓道德之本也”1 5 1 5 8,其中,“道德”的本质、实质是“恬恢寂寞,虚无无为”。“恬”是“静”“安”之意,意为安静、安然。“”是“不与物交”(刻意)。但“不与物交”并不是“绝物”或不与物交接,而是“无交物之情”6 5 43、无所待,亦即不执着于外物

20、而外荡其德之意。“寂”是“其容寂”(大宗师),意为保持“德”静寂状态而不外荡。“漠”是“合气于漠”(应帝王),意为 漠然静于性而止”6 2 9 4,,亦即虚静、淡漠之意。“虚无无为 是“寂用之智”6 5 3 8,意为不使智谋动荡此内在充实之德。因而,“恬寂寞,虚无无为”大体是对此“德”之内在充实而形成虚静空灵的心灵状态的论述。三、“德”之外荡与其“真”之葆有应帝王日“其知情信,其德甚真”,提出了“德”的真假问题。上述已经提到“德”是真实无妄的,但仍会存在虚伪之德,即“欺德”。那么,有必要就“德”之“真”丧失的问题进行探讨,以考察“德”丧失的缘由。“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隐于小成

21、,言隐于荣华。”(齐物论)“大道本无真伪”1 6 1 3 1,但由于被言说遮蔽、隐匿了,才产生了真伪之分。“隐于小知之人”1 6 3 2,揭示了11第8 期黄晓晴:庄子“德”义发微“道”被遮蔽的缘由,即“小知”是隐匿“道”的重要因素。“小知”产生于“成心”(齐物论)。“成心”是“执一家之偏见者”6 6 1“是非因之而生”1 6 3 2。O囿于“成心”,就会产生“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人间世)所指出的因名、知而相轧的不良局面。这是“成心”之偏见所产生的对名利的追逐,以及对小知小见的浅薄认识与执着。首先,追逐名利,会损害“德”之真。人间世揭示了“德荡乎名”的现实状况。“德荡乎名”,是

22、由于“才有求名之心”9 1 5 6,造成“在我自然之德已荡失”9 1 3 6 的不良后果。“德溢乎名,名溢乎暴”(外物)与“德荡乎名”一致,都揭示了追逐名利是导致“德”之“真”丧失的重要缘由。追逐名利并非造成“德”之“真”完全消失不见。此种说法最终引向人无法通过涤除名利而再次葆有“德”之“真”的结论。实际上,追逐名利只是对“德”之“真”的遮蔽、损害。这是因为,人本然得之于“道”之“德”,在人无追逐名利之心的情况下,此“德”葆有其原初的状态,呈现出“真”的样态一一“采真之游”(天运)、“道之真以治身”(让王)。在一定程度上,“采真之游”指人无追逐名利之心,更无追逐名利之举,能以“无为”的方式通达

23、于“逍遥”的人生状态。此状态是得之于“道”之“德”充实完满的彰显,能充实完满的彰显就是“德”之“真”的样态。此外,“道之真以治身”更明确指出,人在摒弃追逐名利的前提下,能明确得之于“道”之“德”是为“治身”服务的,而不是以“德”之“真”而谋求任何外在于人自身之外的东西。质言之,追逐名利会导致“德”之“真”的遮蔽、损害,但是,“德”之“真”的真正指向是人之应然存在的生命形态与“治身”,与名利无关。其次,对小知小见的执着的“成心”也会导致“德”之“真”的亏损或丧失:“名之日日渐之德不成,而况大德乎!”(人间世)“日渐之德”是“做大模样,弄小聪明”1 6 1 5 7,这是卖弄小知小见的“德”,绝不是

24、庄子所倡导的内在充实之德。小知小见之德都不能有所成就,更无法领悟庄子所倡导的“大德”!“道固不小行,德固不小识。小识伤德,小行伤道”(性),揭示了小知小见是损害“德”之“真”的另一重要因素。“小知”是“世俗智识”1 0 1 3 6 2,此种“小知”是无法穷尽、认识得之于“道”之“德”的,并会损害“德”之“真”。不仅“小知小见”会损害“德”之“真”,由“小知小见”诱发的智巧也会损害“德”之“真”。依据“知出乎争”(人间世)“智之所以横出逾分 6 1 3 5 导致争端,是因为“计名争是之心”1 7 3 5会诱发智巧的生发,使人受智巧的驱使,进行争名夺利的斗争,这样人从本然无争斗的状态,进人了相互争

25、夺的紧张局势之中。人以智巧进行的争斗,实际上人之“德”被智巧完全遮蔽的结果。此种“小知”在一定程度上会被强加于他者,演变为对“小知小见”执着的“成心”,从而被定义为“欺德”(应帝王)。“欺德”体现为“以已出经式义度”,表明了人君的此种做法是出于自身私意,以自己的“成心”强加给民众,导致民众丧其“德”之“真”。由此可知,由“成心”而形成的小知小见,损害了内在充实之德,因而,庄子对此种小知小见持贬斥态度,例如庄子认为“小知不及大知”(齐物论)、“知止其所不知”(同上)等。再次,圃于“形”的执着也会导致内在充实之“德”的丧失。在德充符篇中,由于申徒嘉缺少了一条腿,郑子产自认为其比申徒嘉更高贵。郑子产

26、有着完整、整全之“形”的“成心”,并由此对整全之“形”有所执着,认为“形”之整全高于内在之德的充实,于是,在形与德的较量中,其会为了整全之“形”的葆有而舍弃了内在之德。与之相反,申徒嘉认为,其与郑子产交友,是在形骸之外的,但郑子产却以形体的完整与否来评判自身,因而申徒嘉认为郑子产应当“相忘以道,不当取于形骸之间”1 6 1 9。与郑子产的看法相近,孔子告诫自己的弟子,日:“弟子勉之!夫无趾,元者也,犹务学以复补前行之恶,而况全德之人乎!”(德充符)孔子认为形体的完整才是最重要的,并指出叔山无趾应努力更改其过,以求弥补形体的残缺。在形与德的关系中,孔子认为形体之完整在价值上高于德的充实与葆有。但

27、是,庄子认为孔子的说法是务虚名而不尚实德 1 6 1 0。由此可见,相对于形体而言,庄子提倡“德”是不形于外的,即“德”是内在充实的,并且相对于“形”而言具有价值上的优先性和一定的独立性。基于此,“其德全而神不亏”(刻意)之“全德”指的是对内在充实之“德”的完整葆有而不丧失之意。质言之,庄子通过对各种形体残缺之人的论述,以“松绑德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确立德的独立实在性”8 。这也是确立得之于“道 之德相对于“形”的优先性,“德”相对于“形”而言是第一位的,故不能囿于“形”或追求形体的完整而损伤了、丧失了对内在充实之“德”的葆有和养护。虽然“德”在不同的个体上得以彰显,但在“道”的层面上可以贯通

28、为一。在齐物论讨论何者为“正处”“正味”“正色”中,民与鳅、援猴、麋鹿、鸦各有其“正”,这是天然的分别,其中没有是非对错之分。这就是各物有不同之“正”,体现了“物”之殊异性、个体化。这就意味着,得之于“道”之德是内蕴在“物”之中的,从而外现着“物”的殊异性、个体化。这也蕴含着庄子“以殊异性与个体化之德 为基底而重新唤起生命的自适其适”1 41220233年商丘师范学院学报的指向。同时,“物”有其所然,也有其所不然,但是这不会造成事物之间的隔阅。“物”之“德”在“道”的层面上可以贯通为一,即“以玄道观之,本来无二”6 7 。得之于“道 之德虽然在万物身上具有殊异性、个体化的特点,从而区别于“道”

29、本身,但是可在“道”的层面得以贯通。“性修反德,德至同于初”(天地),修复、复归的是“生初之德”6 42 6,“德”的极致就是“与无物之初同”9 1 8 5,亦即“道”。这表明“德”可上推至“道”而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同一性。由此可见,“德”的内涵极为丰富,同时因其与“道”的关系极为复杂,故需要仔细思量。四、“性”是生命的本质在庚桑楚中,对“性”有明确的论述:“道者,德之钦也;生者,德之光也;性者,生之质也。性之动谓之为,为之伪谓之失。“质”,本然也。1 9 1 3 46“自然之性者,是桌生之本也。”6 7 9 2“性 是人或物生命的根本、本质。陈鼓应在庄子论人性的真与美一文中对“性”进行界定,

30、“人性为生命本质”3 。而人或物的行为都出于此本然的、天然之“性”,故“性之动谓之为”,亦即率性而动。由此可见,庄子之“性”是本然的、天然之生命本质。天地篇详细论述了“德”与“性”的关系:“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受形质,保守精神”6 42 6 京就谓之“性”。“形”是“道”“流行之中而有留滞”节”7 2 6 1就产生了“物”,并具足生命之条理。并且,“执德之谓纪”(天地),“纪”就是“德”所具有的条理。故而,“形”是“道”所产生的“物”并具足了“德”之条理。“性”是皆葆有形体与精神,并“循轨则,各自不同”6

31、1 42 6。这就意味着,“性”是内蕴着得之于“道”之德,并且是各有其条理、轨则的存在,从而暗含了“性”也像“德”一般具有殊异性、个体化特点的含义,使万物之间得以相互区分、具备了该“物”之所以为该“物 的本质。此外,“性”具有现实性的特征:“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马蹄)马的“性”体现在马现实的生命活动中,例如,践霜雪、御风寒等。据此可知,“性”作为现实的生命本质的基础上,能彰显出个体生命特殊性、差异性的特点。“性”与“德”不同:“性”相对于“德”而言,是一种天然的、本然的、现实性的生命本质;“德”不仅是内在于万物之中的得之于“道”之德,还是一种内在

32、充实之“德”。二者对个体生命存在的作用与地位不同。此外,“性修反德”表明了“德”是连接“性”与“道”的中介,由此将不在同一层次上的“道”“德”“性”三个概念相互勾连起来。故“性”与“德”有分,并不是同一个概念,不能轻易地将之等同起来。如上述所言,“性”具有一定的殊异性、差异性,使得物之间得以相互区分,但是这种区分并不是绝对的,而是能在“道”的层面上贯通为一。此与“德”在“道”的层面上能贯通为一一致。例如,“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木处则栗恂惧,援猴然乎哉?(齐物论)这是三者“物性不同”6 3,但是此种具有差异性之“性”,可以“各然其所然,各可其所可”。在“以道观之”中,三者之“性”是没有贵

33、贱、殊异之别的,可以相互贯通、联系。正是由于现实世界中,万物皆是以现实性之性而存在,所以万物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差异。在“性”的殊异性、个体化上看,万物之间是“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德充符),其差异是巨大的;但是,在“道”的层面上看,此现实性的“性”都是内蕴得之于“道”之德,并在一定程度上“性反修德,德至太初”,故在“道”上可相互贯通而没有分别。这也就是“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同上)。此种对“性”的讨论是根植于得之于“道”之德的,这在学界被称为“性”以广泛、深远的“物德论”为观照人性论的背景,“原为人事概念的德 被拓展到宇宙场景”1 9 ,使关于“德”的讨论具有了宇宙的全息性。但需要警

34、惕人不解“性”之差异性而产生对“性”迫害的行为。在鲁侯养鸟的故事中,鲁国国君把鸟送进太庙里供养,给它人所食用的美酒,给它演奏人所喜欢听的九韶等,皆违反了鸟本然之“性”。这就是“以人之食而养鸟,违其性矣”9261正确的养鸟方式是尊重其本然之性,让其栖居在山林之中,漫步在湖边的沙滩上,漂浮在江湖之中,以鳅为食,使鸟以其性而自由自在地生活。此寓言不仅警示人要“以鸟养鸟”,还强调人应尊重其得之于“道”之德并彰显为现实之“性”,而不任意强加害本然之“性”。值得注意的是,德充符的篇名,已蕴含了“德”充实而外现的含义。万物得之于“道”的“德”,充实于内,成为充实的内在之德,由此充实的内在之德,可符验于外,彰

35、显为万物现实之“性”的差异,进一步彰显为万物自身的习性、生活方式等,由此可见,“德”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德”可作为勾连“性”与“道”的中介,万物可立足于自身的本然之性,由“德”以明“道”,上推至“道”的层面,可知,“性”也是以“道”为形上根源的。除了以上关于以“德”为核心观念而引出对“道”与“德”“性”与“德”关系的讨论以外,庄子中还有其他与“德”有关的固定词汇,如“有德”“天德”“同德”等。“有德”在庄子中一共出现了三华书局日于寂32花蕾点校13第8 期黄晓晴:庄子“德”义发微次:第一,“若成若不成而后无患者,唯有德者能之”(人间世)。释德清日:“意谓事之成与不成,俱无患者,惟圣人虚心应

36、世,不以物为事者能之也。1 6 1%-无论事情能否办成,都能够无所优患于心,也就是以虚静空灵之心应世,在处理人间世的事务中,能够保持心境的和谐与安稳,这样的人就叫作“有德者”。此处的“有德”指能以虚静空灵之心应世、保持心境和谐的能力。第二,“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惟有德者能之”(德充符)。憨山注为“若知我之无可奈何,而命之使然”1 6 1 9%。此“有德”是指人能够明白人力所不能及的范围属于命,如此能够“安之若命”而得到安适。第三,“自是,有德者以不知也,而况有道者乎!”(列御寇)“自是”意谓自以为是,“不知”意谓不智慧。“有德者”认为自以为是是一种不智慧的态度,故此处的“有德”指能保持内在充

37、实之“德”而不彰显,并不自以为是,保持“德不形”的状态。由此可见,在庄子中,“有德”不仅是指能够“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明白天人之分而在命的范围之内而安之自适,而且指的是人能够葆有自身的虚静空灵的心境,保持内在充实之“德”而不丧失。与“有德”相似的是“德人”,此词在庄子中一共出现了三次:“愿闻德人。德人者,居无思此谓德人之容”(天地)。大部分注家将“德人 解释为“有德之人“1 3 1。“有德之人 指居住和行为都无所思虑,不关注是非好恶的分别。总括而言,就是心能无所造作而保持虚静空灵的状态以应物,心居于“虚”而能体道并“与道为一”,这就是“德人”。故“德人”也就是“有德者”。“至德”一词在庄

38、子中出现了七次:其一,“故至德之世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马蹄)。“至德之世”是人能够与禽兽相居处,不辩好恶是非,能够与万物相合而为一,不知道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区分。此是人葆有自身的素朴之真性而处于浑沌的生存状态之中。“至德”是指人的素朴之性得到完整保存的状态,亦即人保持着得之于“道”之“德”,并落实到人性之中而不丧失,不生是非之心而处于浑然一体的原初状态,就是“德”所能葆有的最好状态。其二,“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肤筐)、“至德之世,不尚贤”(天地)、“神农之世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盗跖)。这三句中的“至德”与马蹄中的“至德之世”之“至德”含义一致。其三,“道人不闻,至德不得,大人无

39、已,约分之至也”(秋水)。“得者,不丧之名也。”6 5 7 6“至至德”能不丧失而完整葆有,是内在充实完满的,不需要增减,只需要通过心灵的修养而使此“德”完整地葆有,就是“德”的极致。第四,“至德者,火弗能热,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兽弗能贼”(秋水)。“至德者”与逍遥游中“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相似,都是通过对神人的描述,表达其能够葆有自身的“德”而不丧失,完满地自足于内而不形于外,故“至德”之“德”也是得之于“道”之“德”的完整葆有而不丧失。由此可见“至德”之“德”指得之于“道”之“德”的完整葆有而不丧失,不形于外的状态,强调“德”葆有已至极致的状态。“天德”一词在庄

40、子中出现了四次:其一,“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天地)。“天德”在这里指的是君主治理天下以“无为”的方式进行。福永光司说“天德”就是“体现天地自然理法的二种存在方式 8 1 3 0。虽然此种说法将“天德”下降为一种物层面的理法,但也指出了“天德”是来源于“天地自然”的,更准确而言,“天德”是来源于“天”的。在庄子中,“道”很少被提及,更多的是以“天”“天地”作为“道”的别称,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天下),此“天地精神”喻指人所能达到“道”之境界。因此,“天德”是完整的葆有、具有得之于“道”之“德”,更侧重“德”的来源于“天”“道”的含义。其二,“天德而出宁”(天道

41、)、“虚无恬,乃合天德”(刻意)、“水之性天德之象也”(刻意)。此三句中的“天德”与天地中的“天德”是同义的。“同德”一词在庄子中出现了五次:其一,“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马蹄)。“同德”者,得之于天者,同然也。“9 1 43“同德”之“德”是得之于“道”之“德”,侧重于人人都具有此得之于“道”之“德”的含义,所以才用“同”加以形容。其二,“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刻意),此句在天道重复出现,故此两处的“同德”,有的解为属性和运动的规律;有的注解为与天相合,有的只是对“同”作清楚的诠释,但对“德”之义并无说明。“同德”与“同波”相应并且含义相)马恒君注解为“动静与阴阳的

42、属性和运动相合”。参见马恒君庄子正宗,华夏出版社2 0 1 4年版,第1 48 页。朱文熊注解为“合乎天之所为”。此解侧重在天道的层面,并强调“德”与“天道”之间的关系。参见朱文熊著、李文,华乐州帅池人字出版社2 0 1陈鼓应注解为“静时和阴气同隐寂”、成玄英注解为“妙本虚凝,将至阴均其寂泊”。此二者注释都只是强调与阴气同然的状态,并没有指出“德”的具体含义,仅仅指向“同”与“阴”两字作解。参见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上册),中华2016年版,第3 5 5 页;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 0 1 2 年版,第46 4页。责任编辑:宁智锋142023年商丘师范学院学报近,结合整句而言,

43、此处对阴阳、动静之时状态的描述,都指向“圣人”的行为,故应从圣人的行为人手。“同德”二字指圣人将生死视作齐一的自然现象,与天地之运作相适应,不加人为的造作,不产生悦生恶死的区别之情,故“同德”指圣人能与“天地”的德性相同、相应,即将生死视为一体的无区分状态。其三“上无为也,下亦无为也,是下与上同德”(天道)。君应效法“天道”而具备完整的得之于“道”之“德”,不能做超出自身本分之事,故此处“同德”之“德”是得之于“道”之“德”,但此处是侧重于君臣的人间世关系而言。虽然君臣均有得之于“道”之“德”,但是需要明确君臣之间在人间世中的职能划分,以此实现政治关系的和谐以及国家治理的目标。由此可见,“同德

44、”之“德”是得之于“道”之“德”,是侧重于天人之间的关系而言的,强调人完整地具备得之于“道”之“德”,以此与“道”相适应,合于“道”“天”,从而实现人与“道”相游的最高理想。五、小结综上所述,庄子一书中“德”的含义极为丰富,同时也与“道”“性”存在一定的联系和差异。庄子之“德”有大体有三种内涵:其一,是得之于“道”之德;其二,是内在充实之德。这是与“形”相对而言,表明“德”是人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的、在生命自觉走向“逍遥”过程中的精神性根源以及人生活的状态;其三,是一种虚静空灵的心灵境界。基于上述对“德”的定义,并且依据“道,德之钦”“德兼于道”等关键语句,得出了“道”与“德”关系的结论:其一,“

45、德”是统属于“道”的;其二,“德”具有一定的殊异性、个体化,从而区别于“道”。就“性”与“德”的关系而言,“德”相对于“性”而言,是一种万物未成形的潜在,内蕴在事物生成过程之中的得之于“道”之德,而“性”则是一种本然的、天然的、现实性的生命本质,并不再是“德”的“潜质”状态。并且,“性”与“德”皆具有殊异性、差异性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庄子中形成了与“德”有关的固定词汇,其含义皆建立在上述对“德”含义的分析上。“有德”不仅指能“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而且强调人能够葆有自身的虚静空灵的心境,保持内在充实之“德”而不丧失。“德人”相当于“有德者”之意。“至德”是得之于“道”之德的完备、盛大之意,

46、且能内蕴此德而不形于外。“天德”是完整的葆有得之于“道”之“德”,较之于“至德”而言“天德”更侧重“德”的来源于“天”“道”的层面。“同德”则侧重在天人之间的关系而言的,强调人以“德”而与“道”相适,并合于“道”“天”参考文献:1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北京:九州出版社,2 0 1 4.2张岱年.中国哲学史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8 2.3陈鼓应.庄子论人性的真与美 J.哲学研究,2 0 1 0(1 2.【4 罗安宪.虚静与逍遥:道家心性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5.5叶树勋.道家物德论在庄子中的展开 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1 4

47、(3)。6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 M.北京:中华书局,2 0 1 2.7钟泰.庄子发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8.8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 M.北京:中华书局,2 0 1 6.9林希逸,著.陈红映,点校.南华真经口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 0 0 2.10章启群.庄子新注 M.北京:中华书局,2 0 1 8.11褚伯秀,撰.方勇,点校.南华真经义海纂微M.北京:中华书局,2 0 1 8.1 2 陆树芝,撰.张京华,点校.庄子雪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1 1.13马恒君.庄子正宗M.北京:华夏出版社,2 0 1 4.14王玉彬.“德”“性”之辨:庄子内篇不言“性”释义J.哲学研究,2 0 1 7(1 2).15朱文熊,著.李花蕾,点校.庄子新义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1 1.1 6 释德清.庄子内篇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9.1 7 陆西星,撰.蒋门马,点校.南华真经副墨M.北京:中华书局,2 0 1 0.18傅齐执.庄子内篇中的德”J.中华文化论坛,2 0 1 6(8).19叶树勋.早期道家宇宙观的人文向度:以物德论为中心的讨论 J.文史哲,2 0 1 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