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一线三时段五环节”策略下的高职急救实训教学改革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32297 上传时间:2024-03-2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线三时段五环节”策略下的高职急救实训教学改革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线三时段五环节”策略下的高职急救实训教学改革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线三时段五环节”策略下的高职急救实训教学改革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线三时段五环节”策略下的高职急救实训教学改革研究唐英姿 马乐良 杜 闻 林翠娟 陈湘岳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湘潭 摘 要:为了提升高职护理专业急救护理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结合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性特点阐述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背景下急救护理技术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构建“一线三时段五环节”的标准化教学模式框架提出应用“一线三时段五环节”的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急救理论成绩、急救综合能力、团结协助能力等为整体提升急救护理技术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新参考关键词:一线三时段五环节急救实训教学一、研究背景教育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年)中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

2、本任务提升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教学质量 因此各级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务必要提升教育理念改变教育模式将以“教”为主导的模式转变为以“学”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结合社会需求开展课程教学改革二、问题的提出与探索目前我校开设的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核心课程“急救护理技术”为第四学期开课共 学时其中实训课 学时依托学银在线平台目前已采用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这是把传统教学的优势和信息化教学的优势结合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模式值得推广应用但实际应用中因缺乏标准化的教学设计模式、教师教学水平差异大、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不足等原因学生的理论成绩、综合急救能力、团结协助等方面还有待提升因此必须通

3、过教学改革提高急救护理技术的教学质量(一)高职急救护理技术课程实施模式国内外现状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资料查询了解高职急救护理技术课程实施模式现状、学生学情现状对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目前国内外急救护理技术课程教学有情景模拟、任务驱动、“课证融合、课赛融通”、翻转课堂、互联网课程思政、导学练评等模式以上几种人才培养模式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教学环节进行急救护理技术重难点突破及能力的提升情景模拟、翻转课堂不适应大规模班级开展教学如何把课程思政、信息化教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应对我校护理专业每年招生 人左右的庞大规模急救护理技术课程教学要高质量发展在现有的条件下因地制宜地进行自我整改是有必要的(

4、二)“一线三时段五环节”的标准化教学模式的特点本教学改革拟采用“一线三时段五环节”的标准化教学模式以课程思政深入推进为一主线积极探索“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根据教学计划要求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合理地将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素质与临床岗位、技能竞赛项目对接促进整体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并深入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综合学习模式用好“课前课中课后”时段贯穿“知、明、习、练、论”环节在教学全过程贯穿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德育教育和思政教育三、“一线三时段五环节”急救护理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效果评价研究对 级高职护理班随机选取 个大班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所使用的急救护理学教材、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授课

5、计划、实训项目、实训课学时均相同两组学生的年龄、性别分布、入校成绩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常规教学即理论课教师讲授学生听讲课后复习实训课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教师总结实验组急救护理课程的授课教师采用“一线三时段五环节”的标准化教学模式调整教学计划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从课堂效果、学生成绩、学生满意度、教师满意度等角度进行反馈评价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高职急救护理技术教学质量的提升(一)准备阶段.调研学情现状本模块的教学主体是护理专业二年级第二学期学生生源特点:与普高生源比较存在动手能力和沟通能力较强、逻辑思维能力偏弱的“两强一弱”特点 从知识储备上看学生已经学习了“解剖学”“生

6、理学”“病理学”“药理 科技风 年 月创新教学学”等专业基础课又进一步学习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等专业课通过平台的测试数据统计显示学习特点:学生学习热情高对实际的工作任务责任心和完成度比较好对带着问题去学习比较能够接受喜欢借助网络平台学习对互动和合作学习能积极参与专业基础相对比较扎实但是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比较弱即临床思维不足学习耐力不够对时事政治方面、人文关怀方面及与医学有关的法律认知较浅见图 图 学情分析情况.教师准备心跳呼吸骤停救护模块的教学通过多种形式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采用“一条线三时段五环节”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创新发展线上线下混合

7、式综合学习模式 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用好“课前课中课后”时段贯穿“知、明、习、练、论”环节见图 图 一线三时段五环节模式图(二)具体实施实验组进行“一线三时段五环节”的教学模式的实践做教学改革实施效果对比研究具体措施如下:本急救护理课程改革是以课程思政深入推进为一条主线将课程学习分为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拓展 个阶段将课堂分为 个环节按学习顺序依次支撑依次检验教学效果反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而反思整改教学方案如图:下面以项目二:成人心肺复苏中的任务 现场心肺复苏为例介绍教学实施过程.课前多元启化课前一周教师通过学习平台发布课前任务学生按照教师要求的时间节点完成心肺复苏提出者 的

8、相关事迹启发学生培养开拓创新精神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照学习通教学视频自主练习并拍摄视频上传到学习通平台并进行线上讨论和评价教师检查学生练习视频找出学生易出错的技能点.课中多环内化第一环节 知:教师播放心搏骤停患者发病案例引起学生注意和重视掌握本堂课的任务和目的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观看视频听教师讲解明确任务产生完成任务的动力 通过观看真实案例让同学们了解人生命的脆弱从而培养珍惜生命的情感第二环节 明:教师从理论上分析讲解重点和原理针对学生不理解的地方重点讲解并组织学生进行排列组合游戏 学生回答问题参与讨论听教师讲解及时反馈存在问题并使用平板电脑参与排列组合游戏:将顺序混乱的图片(不同的步骤)按照正

9、确的顺序排列起来第三环节 习:教师使用模拟人视频、动画模型对心肺复苏技能详细讲解强调细节反复演示 在讲解过程中穿插播放学生课前录制的视频指出学生易错点教师通过投屏系统展示分解动作学生模仿动作领悟要领 通过音乐节奏体会按压频率通过模拟反馈系统明确按压部位、感悟按压深度、熟悉按压频率:步步跟进各个击破重难点 人文关怀始终贯穿在示教、练习过程中第四环节 练:借助网络化急救医学仿真系统基于真实案例进行情景模拟选取院内院外不同场景学生进行实战演练完成案例任务单并录制视频上传到学习通网络平台提供后期回放和点评 不同情境练习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危机应对能力强化急救意识第五环节 论:多方位多维度全过程考核:

10、学生自评、组内互评、组间测评、行业导师点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方位评价通过知识、能力、素质借助学习通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实现多维度考核课前、课中、课后三时段进行全过程考核 通过介绍临床前沿知识 自动心脏按压仪最新知识、技能、心肺复苏最新指南专家共识等开阔学生视野更加贴近临床 针对得分不一样的同学进行课后作业分级布置.课后多方转化课后学生进社团、进社区、进学校、进工地进行志愿服务将所学知识用于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将急救志愿服务作为增值评价指标 学生参加校级、省级和国家级技能竞赛将行业最新标准融入比赛评分细则达到以赛促学、创新教学科技风 年 月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目的培养学生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精神 通

11、过进工地向工人们普及急救知识体会工人工作的不易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精神.思政全程润滑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全程思政巧妙融入无声浸润学生心田()内容有趣:将心肺复苏技术的缘起、临床真实案例、新闻真实报道等融合在心肺复苏教学过程中()教学有方:通过案例的问题导向教学法和情境任务驱动教学法基于情感教学理论让学生从外部情绪的变化到情感和情怀的形成()融入有意:课前精心策划深入挖掘心肺复苏思政元素巧妙设计融入点并结合心脏按压体力要求合理融入劳动教育(三)教学改革实施成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发展意识在“知识、能力、素养”三位一体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创建了一条线三时段贯穿“知、明、习、练、论”环节加强对临床和生

12、活中急救技术应用现象的分析和讨论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能主动通过学习通平台、知网、临床指南、公众号等扩展急救知识和技能针对本模块的教学学生对操作中按压深度的把握、按压频率的掌控、按压部位的掌握做了深入的研究并找到了一些实用技巧对临床目前采用的腹部提拉按压仪、气动心肺复苏机、胸腔按压仪充满了兴趣已有学生开始与教师一起合作研究急救相关课题.促进了学生的急救理论和技能成绩提升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学生每 人一组借助仿真模拟训练系统熟练操作步骤这种虚实结合的练习方法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操作水平并举办心肺复苏技能比赛使学生展现出精湛的操作技术、从容自信和人文关怀的职业风采近 年成绩对比有明显的进步见图 近三年成绩对比

13、 “”证书考核目标点达成图图 .提升了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本课程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始终贯穿教学过程积极开辟第二课堂邀请医院知名专家、优秀学生代表来校开设专题讲座组织学生见习、参观校企合作单位引导学生关注与急救专业相关的公众号和网站使课程思政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课后带领学生进社区、进工地、进学校、进社团参加课后急救知识、技能的宣传促进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提升社会责任感结语急救实训课的教学活动侧重传授的更多是技术、要点、知识和注意事项缺失急救心理素质培养在日后的教学中需要更深入地加强学生急救心理素养方面的锻炼进一步提升学生应对各种突发情形的能力做到沉着应对、高效有序

14、而更重要的是急救实训课教师需要建立包括基础、示范、综合和设计在内的教学结构体系课前做出优化的教学设计在课中能给出针对性的指导课后能开展切实可行的急救技能社会服务从而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和职业素养的全面发展参考文献:张玲秀.“三阶段、二模式、六分课堂”的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安徽农学通报():.赵梦媛范真.基于“课证融合、课赛融通”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以急救护理学课程为例.卫生职业教育():.李海军.基于能力培养的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化工管理():.基金资助: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 年度教学改革课题课题编号 课题名称:“一线三时段五环节”的高职急救护理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作者简介:唐英姿()女汉族湖南湘潭人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护理教育、临床护理 科技风 年 月创新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