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 2019 年宗教社会学学科综述李华伟 一 宗教社会学理论研究孙尚扬、王其勇在 世界宗教研究 2018 年第4 期上发表 进化论与日本宗教:理解贝拉公民宗教概念的新视角 一文。该文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考察指出,在过往对贝拉的公民宗教概念的理解中,由于过度重视卢梭与涂尔干的思想对他的影响,轻忽了一个与他的学术兴趣和研究专长关系更为直接的思想环节,即贝拉早期对于宗教进化的理论思考以及他对于日本宗教的经验研究。孙尚扬与王其勇指出,贝拉的公民宗教之旨趣在于揭示,随着宗教的演化所导致的宗教与政治的分化,每个社会都会发展出用以解决二者之间关系问题与共同的宗教这一问题的制度化范式。贝拉首先在其早期对
2、于德川宗教的研究中发现,日本社会用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是一种古代类型的公民宗教。与日本的模式相对,美国存在的是一种现代类型的公民宗教。但是,这两种公民宗教都与传统宗教密切相关。贝拉的公民宗教思想是跨文化比较研究的直接产物,他不大可能接受卢梭那种具有极权倾向的公民宗教(孙尚扬、王其勇,2018)。卢云峰等人对杨庆堃的 diffused religion 和 institutional religion 两个学术概念进行溯本正源。在 巴别塔之殇:略论“混合宗教”与“独立宗教”一文中,卢云峰指出,学界对杨庆堃所著的 中国社会中的宗教5622018 2019 年宗教社会学学科综述李华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
3、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卢云峰:巴别塔之殇:略论“混合宗教”与“独立宗教”,载 宗教与社会秩序 宗教社会学论坛(2018),江西萍乡,2018 年 5 月。第七辑7中的核心概念 diffused religion 和 institutional religion 存在着诸多的误解。卢云峰梳理了这两个概念的缘起、内涵及其影响:受瓦哈宗教类型学的影响,杨庆堃在其早期研究中先采用了 diffused religion 和 specialized religion这组概念,之后他将“specialized religion”替换为“institutional religion”。在 中国社会:从不变到巨变
4、 一书中,杨庆堃把“diffused religion”译为“混合宗教”,把“institutional religion”译为“独立宗教”。然而学界一直忽略杨氏自己的翻译,尤其是将 institutional religion 集体性地误译为“制度性宗教”,以致于有人认为 institutional religion 是有组织的和制度性的,而 diffused religion 是无组织的和非制度性的。事实上,在杨氏的论述中,混合宗教与独立宗教之间不是“制度性”和“非制度性”的差异,也不是“有组织”和“无组织”的差异,而是“混合”与“独立”的差异。确切地说,是“混合于其他制度之中”还是“独立
5、于其他制度之外”的区别;是其成员的宗教身份“混合于世俗身份之中”还是“独立于世俗身份之外”的区别(卢云峰,2018)。对宗教社会学家杨庆堃的研究也进入高峰期,说明学界在反思学科理论和学科范式上往前推进了一大步。相关的论文有:卢云峰的 论“混合宗教”与“独立宗教”兼论 中国社会中的宗教 之经典性(卢云峰,2019),卢云峰、吴越的 略论瓦哈对杨庆堃之宗教社会学研究的影响(卢云峰、吴越,2018),范丽珠、陈纳的 从杨庆堃宗教社会学的功能主义视角看儒学的宗教特质(范丽珠、陈纳,2018),李华伟的 论杨庆堃对“民间信仰”与“弥散型宗教”的研究:贡献、问题与超越(李华伟,2015),李华伟的 杨庆堃
6、宗教社会学思想与梁启超“中国无宗教论”(李华伟,2017)等。二 宗教与中国社会变迁研究:“江南模式”“华北模式”及民间儒教的复兴有论者对民间信仰的研究做出了如下判断:在对中国地方宗教或民间宗教/民间信仰的研究中,“华南模式”的理论框架、问题意识、研究方法和已取得的成就已为大家所承认,而民间宗教研究的“华北模式”正在逐步获得大家的认可,“江南模式”正在起步(李华伟,2018)。复旦大学李天纲教授的专著 金泽:江南民间祭祀探源 一书的出662版,为宗教研究的“江南模式”树立了典范。金泽:江南民间祭祀探源一书主要关注和研究江南地区以祠祀为特征的“民间宗教”的历史、发展和演化,经过细致的历时性考察,
7、作者从中提炼出江南地区祭祀及民间信仰的共性,由此提出“从儒教祠祀系统演变出来的民间宗教,才是中国现代宗教的信仰之源”(李天纲,2017)。该书探究了江南地区官方儒学经典、祭典和民间地方祭祀系统之间的密切关联。书中还着重考察了中国民间祭祀和信仰系统的当代转型和改造进程,并探讨了这种转型和改造与现代化、现代性的关系等问题。在对李天纲教授的访谈中,李天纲教授指出,他的著作 金泽:江南民间祭祀探源 并不是一本人类学专著,而是一本宗教学著作,意在结合文献和田野调查说明中国“民间宗教”体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黄晓峰、丁雄飞,2018;李天纲,2018)。与这一研究有关,复旦大学的郁喆隽以上海金泽香汛和三林圣
8、堂出巡为例论及江南庙会的现代化转型。在 江南庙会的现代化转型:以上海金泽香汛和三林圣堂出巡为例 一文中,郁喆隽指出,江南庙会除了受到政策管制之外,还面对诸多现代化的挑战。通过对上海金泽香汛和三林圣堂出巡的比较,郁喆隽发现,金泽香汛虽然还保持着较大的规模,但存在香客老龄化、低学历等现状,地方政府成了“秩序维护者”;而在三林圣堂庙会的案例中,地方政府成了主导者和实际组织者。出巡仪式的主体不再是信徒,而是“代理仪式专家”,出巡仪式出现了“意义空心化”。近年来江南地区的庙会出现了明显的“国家赞助人”制度。急剧的城市化、仪式的表演化和景观化,以及其他一些未曾预料之现代化后果,例如乡镇的人口空心化和老龄化
9、,都对庙会构成了极大挑战。郁喆隽还对政府与庙会的关系做出了反思。他认为,政府有关部门在面对庙会时,有必要跳出“管制被管制”这种二元映射关系的思维框架,关注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郁喆隽,2018)。与以往两篇关于“江南模式”的文章相反,李华伟则明确提出与“江南模式”有异,同时又与“华南模式”相对的民间信仰研究的“华北模式”。在 论民间信仰研究的“华北模式”民俗学的“华北学派”在民间信仰研究上的成就、优势及前景 一文中,李华伟指出,“民俗学的华北学派”所创造的“华北模式”与历史人类学家主导的“华南模式”是相对的。通过仔细的分析,作者发现,两种模式的对立,不仅在于二者所研究地域的文化存在极大
10、的差别,还在于二者的理论旨趣、依托学科存7622018 2019 年宗教社会学学科综述第七辑7在较大的差异。“华北模式”独特的发展历程、别具一格的研究方法和问题意识,决定了其在民间信仰研究上的局限、成就、优势及前景(李华伟,2018)。此外,关于当代民间儒教,学界也做出了研究,并以英文论文的形式发布在海外刊物上。复旦大学陈纳、范丽珠教授的英文论文 Confucianismas an“Organized Religion”An Ethnographic Study of the Confucian Congre-gation 采用民族志的方法将当代民间儒教作为一种有组织的新兴宗教进行研究(Na
11、Chen and Lizhu Fan,2018)。该文受到西方学界的重视,并获得第 17 届托马斯罗宾斯新兴宗教运动研究杰出奖“年度优秀论文”(An-nual Thomas Robbins Award)一等奖。三 城镇化过程中的民间信仰与民间 信仰的非遗化研究社会学界主流的 社会学研究 杂志发表了梁永佳 庙宇重建与共同体道德 一文,也说明社会学界对民间信仰的关注。文章分析了云南大理地区一个“空心村改造”项目中文昌宫的重建过程,分析“空心村改造”项目中两种空间的塑造过程,透视两者的道德含义,并以此探讨中国基层社会宗教复兴的机制。文章发现,基层干部和民众对“空心村”改造中的诉求是有差异的:执行改造
12、项目的基层干部试图通过创造一个“公共空间”,把“文明”带给村民。但村民们利用空心村改造的机会提出重建文昌宫的建议。通过分析,文章指出,文昌宫的重建表达了基层民众对共同体的认识:人际往来的道德含义与神灵有关,庙宇规范了人神之间、信众之间、家户之间、村落之间、村落与政府之间的互惠关系。这一发现让作者意识到,“礼物模式”对于理解中国农村宗教复兴的启发意义:重建庙宇就是重建道德生活,重建社会团结(梁永佳,2018)。李向平、杨杨的 从空间定位到空间错位 城镇化过程中民间信仰的转型 一文分析了城镇化转型中民间信仰的转变。作者认为,随着民众从乡土向城镇的转移以及流动社会结构的形成,基于中国民间社会的人地关
13、系、人神关系的民间信仰方式必然发生转型,呈现民间信仰的“空间错位”现象。作者认为,民间信仰从空间定位到空间错位的转型,构成了民间信仰方式在城镇化过程中的核心转型过程,最终形成一种超人际、超空862间、社团化的信仰方式(李向平、杨杨,2019)。李峰则关注城镇化进程中民间信仰的社会特质问题。依照“通过社会来分析民间信仰,通过民间信仰来透视社会”的分析思路,李峰分析了民间信仰在快速城镇化中的处境以及可能的发展趋势。文章认为,我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使得民间信仰具有整体性的特征。而随着总体性社会的形成以及多重原子化格局的出现,城镇化背景下的民间信仰表现一定的趋势:“传统社区认同型的民间信仰呈衰落之势;某些
14、地域认同型的民间信仰在外力的推动下作为一种消费符号表现出形式上的兴盛;体现原子式生存和消费社会之特质的即时灵验型民间信仰获得广阔的社会空间”(李峰,2018)。李翠玲则通过一个珠三角村落,探讨了民间信仰公共性的现代转化问题。作者指出,个案研究显示,在民间信仰从地方社会结构中“脱嵌”,失去强制力之后,民间信仰进入个人选择的领域,但在对社区共同体的渴望、传统价值观对社群的重视等因素影响下,民间信仰传统的公共性逐渐向现代型公益慈善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与现代性相适应的新型道德价值观也得以成长发育,促使民间信仰成为推动乡村社会现代化转型的文化资源”。作者指出,民间信仰的这种公共性存在局限于村落范围、不
15、容忽视的功利性等问题,其代表性也值得讨论(李翠玲,2019)。李华伟的 正祀与民间信仰的“非遗”化:对民间信仰两种文化整合战略的比较 一文比较了传统中国和当下对民间信仰的两种整合战略。该文指出,在历史上的正祀体系和相应制度,实现了大传统对小传统的吸纳,实现了文化的正统化和大传统的地方化。当下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民间信仰提供了新的合法化途径,然而民间信仰的“非遗”化强调的是民间信仰的地方性和特异性。因此,民间信仰的“非遗”化战略在整合文化的同时,还存在潜在的解构功能。这种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解构功能值得我们警惕(李华伟,2019)。四 政教关系与宗教治理研究在 2019 年的宗教社会学研究中出现
16、了一个重要的现象,不同学科的学者都介入对政教关系与宗教治理问题的研究,这些文章既有对国外政教关系和宗教治理的讨论,也有对中国宗教治理模式的反思和探索。孙砚菲9622018 2019 年宗教社会学学科综述第七辑7零和扩张思维与前现代帝国的宗教政策 一文,以政教关系作为分析框架分析了前现代帝国的宗教政策之依据。该文的核心论点是:“前现代帝国所尊奉的国教越具有零和性和扩张性,教权对政权的牵制越大决定前现代帝国宗教宽容程度的最重要因素不是国家能力,而是帝国所尊奉的国教的性质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政教关系。”该文视野宏阔、历史跨度大,涉及23 个前现代帝国,展示了作者建构理论的雄心。该文有以下两个贡献:一
17、是按照对国教以外的宗教的“宽容度”对 23 个前现代帝国的宗教政策进行了区分,并将它们划分为 6 个梯队;二是对帝国宽容度的不同提出社会学的理论解释。该文提出的“宽容度”之 6 个梯队具有一定的类型学意义,理论解释具有工具性价值(孙砚菲,2019)。通过对美国这一传统上被认为政教分离起源地的考察,董江阳对政教分离概念与原则的萌芽、兴起、分化与回落进行溯源式梳理。董江阳 美国施行的是政教分离模式吗?一文指出,美国政教关系模式其实是在体制组织层面上的分离和在社会文化政治层面上的结合(董江阳,2019)。刘国鹏发表 当代欧洲政教关系状况及述评 一文,从宪法和相关宗教立法的角度,将欧洲的政教关系分为三
18、类:政教严格分离的国家、保留国教的国家、政教合作关系的国家 通过比较三类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法国和爱尔兰,德国和意大利,英国和希腊政教的关系,刘国鹏指出,“在当代欧洲发达国家当中,奉行政教严格分离关系的往往是少数,更多的时候,国家寻求并保留与宗教的合作,它们处理政教关系的原则和手段是基于法制而非行政”(刘国鹏,2018)。政治学者肖滨、丁羽探讨了三种宗教治理的模式:自由竞争模式、整合嵌入模式、互动平衡模式。肖滨、丁羽认为,自由竞争模式强调不同宗教在宗教市场竞争中的“自治”;整合嵌入模式强调政府将宗教组织吸纳至体制内加以有效治理;互动平衡模式则将宗教间关系视为一种宗教生态,政府仅在必要时刻出手维护
19、宗教生态的“平衡”。作者指出,不同治理模式运行背后所隐含的条件性约束及治理盲点限制了各种模式可以被推广和复制的空间。作者强调,对中国宗教治理模式的探索需要将其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当中(肖滨、丁羽,2019)。宗教学者金泽研究员则专门探讨了宗教治理在推进我国治理体系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金泽研究员指出:“宗教治理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整个社会治理建设的成败,而整个社会的治理建设又极大地形塑着宗教治理的建设。”他进而探讨了宗教治理与社会治理之间的共相与殊072相关系,以及宗教与教派、整体与地方治理之间的共相与殊相关系。他强调指出,“宗教治理与社会治理是一个共相,不同的宗教、不同的宗派、不同的
20、地方、不同的族群,又有不同的特性,考虑共性的同时不忘特性,就为探索和创新留出空间,也为地方性治理经验或教派治理模式开辟了道路”(金泽,2019)。五 量化研究与基督徒人数之争在量化研究方面,宗教社会学量化研究在近几年迅速崛起,既是宗教社会学界转型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又与宗教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互动密切相关(如阮荣平等人发表的系列论文体现了主流经济学界刊物对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模型研究宗教问题的接纳)。刘力、阮荣平的 信仰与捐赠:宗教让人更慷慨了吗?(刘力、阮荣平,2018)一文从慈善捐赠的角度分析宗教信仰对个体经济行为的影响。基于 CGSS 2012 全国微观调查数据,文章发现相对于无宗教信仰者,
21、有宗教信仰者进行货币性捐赠的概率以及额度更大,这种慷慨不仅表现在宗教捐赠上,还表现在世俗捐赠上。此外,相对于低救赎性宗教信仰,高救赎性宗教信仰对捐赠行为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文章得出结论说,宗教信仰在个体捐赠决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卢云峰等人的 中国到底有多少基督徒?一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三轮数据(2012 年、2014 年、2016 年),对中国基督徒的规模进行了探讨。该文区分了“公开的基督徒”和“隐藏的基督徒”、“名义的基督徒”和“虔诚的基督徒”两对概念。通过对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三轮数据的分析,该文估计我国大约有 2829 万名“公开的基督徒”和近 1167万名“隐藏的基督徒”。作者得出结论说
22、,2016 年我国基督徒大约有3997 万人(卢云峰、吴越、张云泥,2019)。该文还区分了“名义的基督徒”和“虔诚的基督徒”,前者是指三次调查中只要有任意一次愿意承认自己基督徒身份或信基督教的上帝的人,这部分的规模约有 3969 万人;后者是指相关宗教实践频率为一个月两三次及以上的基督徒,这部分大约有 2115 万人。针对中国基督徒人数这一问题,李向平、布乃斌有着不同的看法。李向平、布乃斌 “私人信仰方式”与“漏斗效应”当代中国基督徒人1722018 2019 年宗教社会学学科综述第七辑7数的增长逻辑 一文不纠缠于基督徒的人数,而着眼于结构。论文发现,在中国基督徒人数增加的现象之中,始终存在
23、着一种规律性特征,这就是近几十年来基督徒人数尽管有所增加,基督教结构并未发生重大变迁;教会制度也并没有明显的变化;更重要的规律性现象则是,中国基督徒人数的增长逻辑主要是基于私人化的基督教信仰方式。李向平教授等认为,对基督徒人数问题的讨论说明,“宗教社会学的研究重点是在于解释某种社会结构而不只是去描述宗教现象,重点是在对问题的解释,而不仅仅是去发现或描述问题”。六 学科建设1.学科辑刊宗教社会学界的平台 宗教社会学 第五辑顺利出版。该辑以宗教社会学理论及其批判为中心论题,对包括宗教市场论、公共宗教论等在内的理论热点进行溯源式研究,既将之放回西方源头正本清源,又结合中国及全球宗教图景对之进行批判性
24、反思。本辑围绕宗教组织进行专题研究,几乎涵括了国内宗教的类型和组织模式,多层面、多维度的研究涉及宗教组织及宗教权威的形成、维系、影响及其机制,是国内对相关问题最为集中的研究尝试。秉承创刊宗旨,本辑重视理论指导下的有思想的学术研究,对域外宗教的研究、对中国宗教图景的社会学分析、对学科前沿的引介与综述等,皆言简意赅,启人深思。本辑既是本领域内年度优秀成果展示的平台,又是学科积累的点滴见证。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李向平教授申请的课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课题名称为“中国特色宗教社会学话语体系及其本土知识结构研究”,这是宗教社会学获得学界认可的标志性事件之一。3.三大学科会议顺利召开
25、第六届宗教社会学论坛 “宗教与社会秩序”于 2018 年 5 月 6 7日在江西萍乡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宗教学会主办,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杨岐宗教学研究基地承办。本次论坛共分为 9 个专场,分别为:理论探索新视角;杨庆堃宗教社会学理论的由来与影响;经典理论与现实关怀;宗教治理;佛教与社会秩272序;宗教、民族与社会秩序;宗教与社会变迁;变与不变:宗教的未来;边缘与中心:宗教与社会秩序。与会专家学者结合自己的学术背景和研究领域,阐述了自己的学术观点,分享了新颖独到的见解,展现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为大家做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
26、究所以及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数十所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和宗教院校的近50 名专家学者参与本次论坛,萍乡市统战部门、宗教管理部门的数十位干部到场听会。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宗教与社会秩序”。将宗教放回到社会之中进行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论要求。与会学者聚集在一起讨论“宗教与社会秩序”,必然能够推进对相关问题的探索,能够为构建宗教学的中国话语权奠定扎实的基础。本届论坛既关注经典理论,又立足中国宗教与社会实际;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本土关怀;既探讨西方理论之源,又研究其对中国宗教的解释力及其适用性、局限性,力求在理论溯源和中国宗教现实的基础上融会贯通,积极推进学科发展,实现学术
27、研究与社会发展的共进。2018 年 7 月 16 18 日,中国社会学年会宗教社会学分论坛举行会议。会议主题为“中国特色宗教社会学话语体系的建设”。此次论坛包含“理论探讨”“民间信仰”“制度性宗教”“信仰关系及社会治理”四个主题与单元。论坛的第一单元以“理论探讨”为主题,组织了关于宗教信仰研究的理论探索。在本单元的发言中,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向平就宗教社会学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复兴进行发言,提出理解中华文化传统的现代性问题,需要把握中华文化的深层结构与中华文化中有关“神化”与“圣化”的双重建构;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卢云峰、博士生吴越以“宗教生态论:回归与超越”为题分享了宗教生态论的发展脉络及发展前景
28、。2018 年 8 月 3 4 日,第十五届宗教社会科学年会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宗教研究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佛学研究中心、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哲学院、宗教高等研究院和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联合主办。本届年会的主题为“作为社会事实的3722018 2019 年宗教社会学学科综述宗教社会学的中国研究,http:/ 12 个分论坛。第 1 场分论坛是主题演讲,来自圣母大学的Christian Smith 教授分享了他对宗教社会科学的最新反思,题目是 Rethin-king Some Basic Assumptions in the Social Scientific
29、Study of Religion。第 2 场分论坛的主题是“全球灵性研究”。第 3 场分论坛的主题是“民间宗教/少数民族宗教研究”。第 4 场分论坛的主题是“宗教调查研究”。第 5 场分论坛的主题是“宗教与中国文化”。第 6 场分论坛的主题是“宗教理论研究”。第 7 场分论坛的主题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基督教”。第 8 场分论坛的主题是“当代中国佛教的发展”。第 9 场分论坛的主题是“政教关系研究”。第 10 场分论坛的主题是“古代中国宗教研究”,主持人为山西大学安希孟教授。第 11 场分论坛的主题是“中国宗教政策研究”。第 12 场分论坛为闭幕式,主题为“宗教研究机构与宗教社会科学的未来”
30、。闭幕式采用对谈方式展开,由南开大学方敏教授主持。美国圣母大学 ChristianSmith 教授,科学研究宗教协会的理事、德州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的 TriciaBruce 教授,郑州大学韩恒教授,安徽工业大学张志鹏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钟智锋博士分享了各自对改革开放40 年来海内外宗教社会学学科发展的观察与反思。自 2004 年起,中国宗教社会科学年会已举办 15 届。来自国际宗教社会学会、科学研究宗教协会、美国宗教社会学会等国际学术团体的11 名主席受邀来华交流、讲学。该会议已成为中外学者交流宗教研究经验、发布最新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中国宗教社会科学年会及其研讨班的举办,对宗教社会科学学科发展
31、、人才培养、海内外学者交流合作、宗教研究成果普及以及宗教政策的完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参考文献董江阳:美国施行的是政教分离模式吗?,世界宗教研究 2019 年第 4 期。范丽珠、陈纳:从杨庆堃宗教社会学的功能主义视角看儒学的宗教特质,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年第 5 期。黄晓峰、丁雄飞:中国“民间宗教”体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澎湃新闻上海书评,http:/ 15 届宗教社会科学年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http:/ 2019 年第 4 期。李翠玲:从结构制约到志愿参与:民间信仰公共性的现代转化,民俗研究2019 年第 2 期。李峰:从整体性到原子式与消费符号:城镇化进程中民间信仰的
32、社会特质,东南学术 2018 年第 2 期。李华伟:论杨庆堃对“民间信仰”与“弥散型宗教”的研究:贡献、问题与超越,载陈进国主编 宗教人类学 第 5 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李华伟:杨庆堃宗教社会学思想与梁启超“中国无宗教论”,学术界 2017年第 11 期。李华伟:论民间信仰研究的“华北模式”民俗学的“华北学派”在民间信仰研究上的成就、优势及前景,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2018 年第 1 期。李华伟:正祀与民间信仰的“非遗”化:对民间信仰两种文化整合战略的比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19 年第 2 期。李天纲:金泽:江南民间祭祀探源,三联书店,2017。李天纲:李天纲谈中国民间宗教,h
33、ttps:/ 城镇化过程中民间信仰的转型,东南学术 2019 年第 3 期。梁永佳:庙宇重建与共同体道德,社会学研究 2018 年第 3 期。刘国鹏,当代欧洲政教关系状况及述评,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8 年第6 期。刘力、阮荣平:信仰与捐赠:宗教让人更慷慨了吗?,南方经济 2018 年第1 期。卢云峰:论“混合宗教”与“独立宗教”兼论 中国社会中的宗教 之经典性,社会学研究 2019 年第 2 期。卢云峰、吴越:略论瓦哈对杨庆堃之宗教社会学研究的影响,北京大学学报2018 年第 6 期。卢云峰、吴越、张云泥:中国到底有多少基督徒?,开放时代 2019 年第1 期。孙尚扬、王其勇:进化论与
34、日本宗教:理解贝拉公民宗教概念的新视角,世界宗教研究 2018 年第 4 期。孙砚菲:零和扩张思维与前现代帝国的宗教政策,社会学研究 2019 年第2 期。肖滨、丁羽:国家治理宗教的三种模式及其反思,世界宗教研究 2019 年第 1 期。5722018 2019 年宗教社会学学科综述第七辑7郁喆隽:江南庙会的现代化转型:以上海金泽香汛和三林圣堂出巡为例,文化遗产 2018 年第 6 期。Na Chen,and Lizhu Fan“Confucianism as an Organized Religion An Ethnographic Study of the ConfucianCongregation,”Nova Religio:The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Emergent Religions 21(1):5-30.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