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1M3S管理模式在动脉血气分析检验前质量控制中的效果评价.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31169 上传时间:2024-03-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M3S管理模式在动脉血气分析检验前质量控制中的效果评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M3S管理模式在动脉血气分析检验前质量控制中的效果评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M3S管理模式在动脉血气分析检验前质量控制中的效果评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观察组护理差错、护理纠纷发生率更低(P0.0 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 0 1);与唐艳1 2研究结果类似。唐艳1 2研究指出,门诊优化就诊环节与护理服务后病人的候诊时间、就诊时间明显缩短,病人的满意度显著提高,病人的门诊护理服务质量明显提升。综上所述,优化门诊的就诊环节与护理服务在医院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明显。显著提高了综合性医院门诊护理服务质量及病人满意度,降低了门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病人健康保驾护航,为医院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参考文献:1 张文光,李晓俞,杨素云,等.艾力彼星级医院认证助推门诊护理服务流程优化与再造的实践J.全科护理,2 0 2 0,1 8(1 9)

2、:2 4 1 9-2 4 2 1.2 邓剑峰,曾振明,林诗敏,等.长护险背景下广州市康复护理服务质量提升路径的思考J.现代医院,2 0 2 2,2 2(5):7 2 1-7 2 4;7 2 7.3 孙晓英,徐静娟,冯建明,等.老年患者对门诊护理服务质量的感知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 0 2 2,1 9(1 1):1 0 3 3-1 0 3 7.4 张晓蕾,耿晴晴.S E R VQUA L评价方法在医院门诊科室护理服务质量管理中的研究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 0 1 8,7(1):1 2 6-1 2 7.5 王杰.研究人性化管理在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方法及护理效果J.世

3、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 0 1 9,1 9(7 2):2 5 5-2 5 6.6 潘伟琴.重症监护室实施风险管理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与患者满意度的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 0 1 8,2 6(9):9 8-1 0 0.7 徐燕,邱五七,侯晓辉,等.精益管理在优化围生期医疗和护理服务质量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 0 2 1,1 2(1):6 3-6 7.8 王燕,陆方.我院建设中门诊就诊流程优化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 0 1 8,3 3(1):1 6 0-1 6 2.9 夏亚琴,王晓俊.绩效优化管理联合6 S管理模式对门诊护理服务质量及病人满意度的影响J.循证护理,2 0 2 1

4、,7(8):1 0 8 5-1 0 8 8.1 0 张贝贝,陈小玉,胡天天.优化门诊的就诊环节与护理服务对提高综合性医院门诊护理服务质量的效果J.临床研究,2 0 2 1,2 9(4):1 8 0-1 8 2.1 1 那丽秋,张晶,孟凡菲,等.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呼吸内科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 0 1 8,1 5(1 9):3 5-3 6.1 2 唐艳.优化门诊的就诊环节与护理服务对提高综合性医院门诊护理服务质量的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 0 1 8,1 6(2 3):2 4 9-2 5 0.(收稿日期:2 0 2 3-0 7-3 1;修回日期:2 0 2 3-1 1-

5、1 3)(本文编辑 李进鹏)1 M 3 S管理模式在动脉血气分析检验前质量控制中的效果评价初 静,韩萌萌,梁荔燕,朱永健摘要 目的:分析1 M 3 S管理模式在改善动脉血气分析检验前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历史对照的方法,将2 0 2 0年1月6月的1 04 2 8份动脉血气标本设为对照组,2 0 2 0年7月1 2月的1 20 1 6份动脉血气标本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采血流程及质量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1 M 3 S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动脉血气分析检验前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动脉血气标本回退率为2.4 7%(2 9 7/1 20 1 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2 3%(6 5

6、0/1 04 2 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干预后观察组标本未扫描率为0.2 1%(2 5/1 20 1 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6 7%(7 0/1 04 2 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干预后观察组检验前周转时间(T A T)中位数为1 8.0m i n,短于对照组的2 0.5m i n(P0.0 0 1)。结论:1 M 3 S管理模式在住院病人动脉血气分析检验前质量管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助于降低标本回退率、未扫描率,缩短检验前TA T。关键词 1M 3 S;动脉血气分析;住院病人;周转时间K e y w o r d s m a n a g e

7、 m e n t,s k i l l s,s e r v i c e,s a f e t y;a r t e r i a l b l o o dg a sa n a l y s i s;h o s p i t a l i z e dp a t i e n t;t u r n a r o u n dt i m ed o i:1 0.1 2 1 0 4/j.i s s n.1 6 7 4-4 7 4 8.2 0 2 3.3 2.0 2 7 动脉血气分析作为临床诊疗的重要手段,能反映机体的呼吸及代谢功能,是各种急、危、重症病人抢救及监护过程中的关键指标1,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疾病的诊断、治疗及

8、康复过程。质量是检验的生命,国际标准化组织强调需重视检验前、检验中和检验后的标本质量管理,尤其是检验前的质量管理2。统计结果显示,临床检验结果误差的6 0%7 0%均来自检验前因素3,检验前质量受医生申请、病人准备、护士标本采集、运送人员标本运输及检验人员标本接受等多个环节的影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动脉血气分析检验前质量4-5。保证动脉血气分析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成为当前临床面临的重要挑战6。作者简介 初静,副主任护师,本科,单位:2 6 4 0 0 0,烟台毓璜顶医院;韩萌萌、梁荔燕、朱永健(通讯作者)单位:2 6 4 0 0 0,烟台毓璜顶医院。引用信息 初静,韩萌萌,梁荔燕,等.1

9、 M 3 S管理模式在动脉血气分析检验前质量控制中的效果评价J.全科护理,2 0 2 3,2 1(3 2):4 5 7 2-4 5 7 5.为确保其准确率,更好地为临床分析病情、制订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提供可靠指标,需加强各个环节的把控。为此,我院在动脉血气分析的过程中开展了由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I C U)提出并实践的“1 M 3 S”护 理 管 理 模 式,即 管 理(m a n a g e m e n t,M)、技能(s k i l l s,S)、服务(s e r v i c e,S)、安全(s a f e t y,S)模式,是规范并加强管理,提高操作者业务水平和工作技

10、能,强化工作人员服务和安全意识、改善服务措施,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服务对象安全的一套管理模式7。谢霞等7发现,1 M 3 S护理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护士执业技能及病人满意度。申海艳等8发现,实施1 M 3 S管理模式能提高手术人员对安全核查知识的知晓率,提高手术安全核查执行率,保障病人手术安全。2 0 2 0年1月6月我院住院病人动脉血气标本回退率为6.2 3%,未扫描率为0.6 7%,检验前周转时间(T AT)为2 0.5m i n,具有较大的改善空间,本研究旨在评价1 M 3 S护理管理模式在改善动脉血气标本检验2754C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11、 T I C ENUR S I N G N o v e m b e r2 0 2 3V o l.2 1N o.3 2前质量中的作用。具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烟台毓璜顶医院2 0 2 0年1月1 2月采集的2 24 4 4份住院病人的动脉血气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按时间顺序将2 0 2 0年1月6月的1 04 2 8份动脉血气标本设为对照组,2 0 2 0年7月1 2月的1 20 1 6份动脉血气标本设为观察组。1.2 仪器与试剂 仪器:罗氏c o b a sb1 2 3全自动血气分析仪。电极卡:使用c o b a sb1 2 3S e n s o rC a r t r i

12、 d g e(B G-I S E-G L U-L a c),运行时间2 1d。试剂包:使用c o b a sb1 2 3F l u i dP a c k,运行时间4 2d。1.3 干预方法1.3.1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采血流程及质量管理模式 评估病人,准备用物,选择合适的血管(若选择桡动脉,需进行A l l e n实验);使用B D专业安全型动脉血气采血器,先把3m L的动脉血气针的针栓推到底然后再拉回到1.6m L处,让抗凝剂在管壁均匀分布,减少凝血机会;常规消毒穿刺区皮肤和操作者的食指和中指,消毒区域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应在5c m以上。以斜刺或直刺方法进行动脉穿刺,见血后固定针头,待动脉

13、血自动充盈针管至1.6m L位置后拔针。按压穿刺部位,换上安全帽;转运人员将标本运送至检验科,检验科接收标本进行化验。1.3.2 观察组:采用1 M 3 S管理模式1.3.2.1 收集并分析资料,确定干预方案 查阅我院2 0 2 0年1月6月住院病人所有进行血气分析的资料,分析动脉血气标本回退数量及原因,同时对检验科及相关科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检验前错误对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影响最大,与其他研究9结果一致。梳理根本原因,发现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护士方面:1)穿刺技术不够熟练,对采血部位进行反复穿刺。2)采血不规范。采集动脉血之前未将针栓调整到预设位置;采血部位未按照 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

14、实践标准 进行部位的选择穿刺1 0;动脉采血处的消毒液未干;采血器与针头连接不紧密,使其采血时进入空气产生气泡,并未进行排气;对于开放式导管,未将稀释血液移除或移除不彻底。3)标本处理不规范。拔针后未立即封闭动脉采血器;未及时将血液与动脉采血器内的抗凝剂充分混匀。其他方面:1)转运不及时,造成动脉血标本放置时间过长;2)转运过程不规范,导致血标本剧烈震荡,影响检测值的准确性。将1 M 3 S管理模式贯穿整个实施流程,对动脉血气分析检测前操作进行质量管理。1.3.2.2 管理(m a n a g e m e n t,M)建立血气标本质量优化管理团队。护理部为主导,主要负责研究期间各部门的协调合作

15、,病区动脉血气采集培训设计、考核及临床指导;医院检验科主要对检验申请、样本识别、质量控制以及样本分析各方面进行管理;信息科主要负责不合格动脉血气标本及T AT数据等的收集和标本信息系统维护;后勤部门主要负责动脉血气标本运送理论知识指导及转运人员管理。修订动脉血气分析采集操作流程,健全样本采集信息管理系统。针对动脉血气分析采集中出现的采血器使用错误、未扫描条形码、凝血、溶血等问题,护理部重新修订动脉血气分析采血流程,由原有的单人核对增加为双人核对1 1。针对未扫描条形码问题,设置未扫码提示,增加补扫码功能,特殊标记提示。针对凝血、溶血等问题,禁止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采集动脉血标本,使用统一动脉采血器

16、;拔针后第一时间单手完成动脉采血器安全防护操作,并根据产品说明书将血液与动脉采血器内的抗凝剂充分混匀1 2。加强血标本转运管理。对转运动脉血标本的工作人员进行标本规范转运培训,专业人员采集标本后立即电话通知转运人员进行送检。根据卫生部颁布的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医院内部生物标本转运应符合“防水、抗震、避免太阳直射”等安全要求1 3。因此,标本转运箱成为重要设备。检验人员在3 0m i n内上机检测,对于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测的动脉血标本,应04低温保存,以免血液成分发生变化1 4。健全样本采集信息管理系统,准确识别标本条码打印时间、标本采集时间、标本类型及

17、标本状态、标本收取时间、上机时间。其中标本状态包括采集、收取、送达、签收、报告、回退、删除,同时回退标本在标本信息系统中浮动屏警示,检验科填写回退原因。1.3.2.3 技能(s k i l l s,S)强化技能培训。进行动脉采血理论及操作培训,护理部组织各科室护理管理者或科室培训师进行资质培训。理论培训内容有 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 解读、血气分析仪临床使用管理、动脉血气分析理论讲解、血气分析质量控制体系、动脉血规范采集等。理论授课同时进行视频录制,理论培训结束后进行现场操作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资质考核。培训师考核合格后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科室护理人员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动脉血标本采集

18、操作,同时“魔学院”无限期播放理论课程与操作视频,方便全体护理人员学习。1.3.2.4 服务(s e r v i c e,S)改善病人动脉采血体验。动脉采血属于损伤性操作,部分病人存在紧张恐惧心理,剧烈活动或明显憋喘都会引起血气分析结果的误差,采血前要向病人进行必要的解释,操作尽量轻柔熟练。1.3.2.5 安全(s a f e t y,S)安全管理作为持续质量改进的核心,贯穿动脉血气采集和标本运送整个过程。通过培训、考核、预警、规范等使风险防范关卡前移,提高护理人员动脉采血3754全科护理2 0 2 3年1 1月第2 1卷第3 2期的安全意识,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做好双向防护。管理团队成员随

19、机跟班抽查护理人员动脉血气采集流程,督促采用标准化流程;成员每周进行追踪监督,提高动脉血标本在运输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根据标本质量每月召开1次例会,观察有无改善,提出问题,寻找原因,对方案设计进行调整及改进。1.4 评价指标 1)干预前后的标本回退率:退回标本数/总标本数1 0 0%。2)干预前后标本未扫描率:未扫描标本数/总标本数1 0 0%。3)检验前T AT:从标本采集到检验科接收标本的时间。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 P S S2 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则使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P2 5,P7 5)表示;定性资料

20、采用例数、百分比(%)表示。采用秩和检验、2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以P0.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1 M 3 S管理模式实施前标本回退原因分析 1 M 3 S管理模式实施前(2 0 2 0年1月6月)1 04 2 8份检验标本中有6 5 0份回退标本,对回退标本进行原因分析,具体分为两方面原因,分别为护士方面和其他方面,详见表1。表1 动脉血气标本回退原因统计表(n=6 5 0)项目份数构成比(%)护士方面 穿刺技术不熟练1 3 12 0.1 5 采血不规范5 48.3 1 采血前未调整针栓到预设位置 81.2 3 未按操作标准进行部位的选择穿刺1 62.4 6 采血处消毒液未

21、干2 74.1 5 采血器与针头连接不紧密1 92.9 2 未将血液移除或移除不彻底1 72.6 2 拔针后未立即封闭动脉采血器2 64.0 0 未充分混匀1 8 42 8.3 1 其他方面 转运不及时7 81 2.0 0 转运过程不规范9 01 3.8 5 2.2 两组动脉血气分析检验前质量情况比较(见表2)表2 两组动脉血气分析检验前质量情况比较组别标本总数标本回退 份(%)标本未扫描 份(%)检验前TA T(m i n)对照组1 04 2 86 5 0(6.2 3)7 0(0.6 7)2 0.5(1 3,2 8)观察组1 20 1 62 9 7(2.4 7)2 5(0.2 1)1 8.0

22、(1 1,2 5)统计值2=2 5.3 12=1 8.3 6Z=1 0.3 8P0.0 3 80.0 2 60.0 0 13 讨论3.1 1 M 3 S管理模式实施前的标本回退由护士和其他两方面因素造成 护士方面原因主要是操作不规范,包括穿刺不熟练、采血过程操作不规范如采血前未调整针栓到预设位置、未选择标准部位穿刺等。其他方面原因主要包括转运不及时和转运过程不规范等。开展的1 M 3 S管理模式中护理部主导病区动脉血气采集培训设计、考核及临床指导,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士动脉标本采集的熟练度和规范性。标本转运管理中对转运动脉血标本的工作人员进行标本规范转运培训,能减少标本运送造成的标本回退发生。

23、3.2 1 M 3 S管理模式能改善动脉血气分析检验前质量3.2.1 1 M 3 S管理模式能降低动脉血气标本回退率 有研究表明,标本回退会导致二次采血,二次采血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延误诊断和治疗,而且增加了检验工作量,甚至可能引发医疗纠纷1 5。溶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检验前错误1 6。溶血后,由于红细胞被破坏,红细胞内的成分进入血清或血浆,血标本的组成成分发生变化,使检验结果假性升高或降低,不能准确客观地反映病人当时的身体状况,结果异常致使医生不能对病人状况做出正确判断,可能会延误病情或造成误诊。又因标本溶血,病人需二次采血,增加了病人痛苦,延长了报告周期。本研究采用1 M 3 S管理模式,成

24、立管理团队,由护理部主导,联合检验科、信息科和后勤部门进行知识培训和操作考核,确保标本采集和运输人员均能参加培训和考核,从而使相关人员得到规范培训,增强风险管理意识,提高相关人员依从性。方案实施后,采集动脉血气标本前病人给氧方式发生变化后,会等待至少2 03 0m i n,以使动脉血达到稳定状态1 7;护士采血时会考虑穿刺的难易程度,评估穿刺部位侧支循环情况,规范护士的采血流程;动脉血的4754C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NUR S I N G N o v e m b e r2 0 2 3V o l.2 1N o.3 2保存方式得到优化,避免

25、了血标本的剧烈震荡情况,缩短了转运标本的时间等。干预后的标本回退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从而减少了病人二次穿刺的痛苦,缩短了诊断和治疗的时间,减少了检验工作量。3.2.2 1 M 3 S管理模式能降低动脉血气标本未扫描率 研究表明,标本扫描可标记标本的各个节点,追踪标本实时状态,从而可以主动发现延迟标本和丢失标本,极大地降低了标本丢失率,减少纠纷1 8。本研究采用1 M 3 S管理模式通过增强护士培训,提高护士操作过程中的规范化意识;通过增加标本采集前扫描核对的次数,增强护士风险防范能力,减少查对环节的失误。干预后动脉血气标本的未扫描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26、 5)。3.2.3 1 M 3 S管理模式能有效缩短动脉血气标本检验前T AT T AT指医生开出检验项目到发布检验报告的时间。包括医生发出申请急诊血气分析医嘱、工作人员采集血气标本、送检、检验中心签收、检验标本、审核检验结果、发布报 告这7个 时 间 点1 9。有 研 究 发 现,T AT时间越短,检验报告越及时,可为临床判断诊疗争取更多时间,从而避免临床投诉,提高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2 0。报告和实验室结果的延迟将延迟病人的诊断和治疗,研究显示,可使急诊室住院时间延长6 1%,治疗延迟4 3%2 1-2 2。此外国外研究常将T AT作为质量指标来评估检测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以及临床医生和病

27、人的满意度2 3-2 4。本研究通过1 M 3 S系统化思维模式的管理,规范后勤人员运送过程,缩短运送时间,减少标本运送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将检验前T AT由2 0.5m i n缩短到1 8m i 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3.3 1 M 3 S管理模式可促进团队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1 M 3 S管理模式强调统一协作、团结一致的团队精神。动脉血标本检验前质量涉及多个部门的合作,需要护理人员的采集、信息科的管理、后勤人员的保障、检验人员的接收等,任何一个部门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其质量。在持续质量改进过程中,每位工作人员既是管理者又是实践者,各部门之间相互

28、协作、相互配合是关键。通过培训和管理可使各部门工作人员对血气分析标本的意义和及时送检重要性的知晓率上升2 5,护士血气分析采集操作规范化、流程化。管理团队定期召开会议改善流程、缩短标本送检时间、提高动脉血标本的采集质量,最终制订符合实际的方案并实施,达到较好结果的同时,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提高工作效率。综上所述,动脉血气标本检验前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基于1 M 3 S管理模式在住院病人动脉血气分析检验前质量控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改善了动脉血气标本检验前质量,有助于医务人员临床工作技能和工作效率的提升。参考文献:1 L A R K I NBG,Z I MMAN C KRJ.I n t e

29、 r p r e t i n ga r t e r i a lb l o o dg a s e ss u c c e s s f u l l yJ.AO R NJ o u r n a l,2 0 1 5,1 0 2(4):3 4 3-3 5 7.2 P E R E I R AP.P a r t 2-I S O 1 5 1 8 9:2 0 1 2 M e d i c a ll a b o r a t o r i e s-r e q u i r e m e n t s f o r q u a l i t ya n dc o m p e t e n c e E B/O L.2 0 2 0-0 9-1

30、 0.h t t p s:/ww w.w e s t g a r d.c o m/i s o-1 5 1 8 9-2 0 1 2-r e q u i r e m e n t s-1.h t m.3 C HR I S T E N S E N M,CHE N F.A d v a n c e d a r t e r i a l b l o o d g a sa n a l y s i s i ns e p t i cs h o c k:aS i n g a p o r e a nn u r s i n gc a s er e v i e wJ.I n t e n s i v ea n dC r i

31、t i c a lC a r eN u r s i n g,2 0 1 3,2 9(2):7 0-7 7.4 秦绪珍,高君,朱力,等.影响血气分析结果的分析前因素调查J.临床检验杂志,2 0 1 7,3 5(6):4 6 7-4 6 9.5 刘艳,罗咏琴.血气分析仪检测方法和质量控制研究J.中国检验检测,2 0 2 1,2 9(1):9-1 2.6 D O R A Z I OP,MAN S OUR I S.I n t e g r a t e d q u a l i t y c o n t r o l: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a n dv a l i d a t i

32、 o no f i n s t r u m e n tf u n c t i o nc h e c k sa n dp r o c e d u r a l c o n t r o l s f o rac a r t r i d g e-b a s e dp o i n t-o f-c a r es y s t e mf o rc r i t i c a l c a r ea n a l y s i sJ.C l i nL a bM e d,2 0 1 3,3 3(1):8 9-1 0 9.7 谢霞,李乐之,李九红,等.1M 3 S护理管理模式在心血管外科I C U的实践J.护理学杂志,2 0

33、1 7,3 2(2 4):6 1-6 4.8 申海艳,刘卫红.1 M 3 S管理模式在手术安全核查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 0 1 8,3 5(1):7 2-7 4.9 S OO DP,P AU L G,P UR IS.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o fa r t e r i a lb l o o dg a sJ.I n d i a nJ o u r n a l o fC r i t i c a lC a r eM e d i c i n e,2 0 1 0,1 4(2):5 7-6 4.1 0 胥小芳,孙红,李春燕,等.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 要点解读J

34、.中国护理管理,2 0 1 7,1 7(9):1 1 5 8-1 1 6 1.1 1 罗洪源,沙永生.提高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准确率的干预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 0 1 8,3 3(1):4 5-4 7.1 2 袁慧,姚兴荣,马旭.动脉血气分析采血技术的质量控制J.中国护理管理,2 0 1 1,1 1(8):1 5-1 8.1 3 张秀明,温冬梅,袁勇.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质量管理与标准操作程序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 0 1 0:4 7-4 8.1 4 尹丹,高丽红.血气分析采集技术的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 0 1 9,4(4):1 9 7-1 9 8.1 5 梁丽婵,陈欣欣,

35、刘怡,等.应用P D C A循环降低儿科血液标本回退率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 0 1 6,2 3(2):7-9.1 6 G I M N E Z-MA R NA,R I VA S-RU I Z F,D E L MA R P R E Z-H I D A L GO M,e ta l.P r e-a n a l y t i c a le r r o r s m a n a g e m e n ti nt h ec l i n i c a l l a b o r a t o r y:a f i v e-y e a r s t u d yJ.B i o c h e m i aM e d i c a,2

36、0 1 4,2 4(2):2 4 8-2 5 7.1 7 夏红梅.动脉血气分析采集技术的护理J.全科护理,2 0 1 2,1 0(4):2 9 8-2 9 9.1 8 刘遵建,林萍.I S O 1 5 1 8 9质量管理体系下急诊生化标本周转时间持续改进及分析J.国际检 验医学杂志,2 0 1 7,3 8(1 9):2 7 8 7-2 7 8 9.1 9 权文强,田佳乐,戴燕,等.信息化管理实现检验标本周转时间的实时监控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 0 1 4,3 7(6):4 7 5-4 7 6.2 0 王猛,赵凌燕,林甜甜,等.基于信息化系统的持续质量改进在血标本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

37、志,2 0 1 8,2 4(1 3):1 2 4-1 2 5.2 1 HO L L AN DLL,S M I THLL,B L I C K KE.R e d u c i n gl a b o r a t o r yt u r n a r o u n dt i m e o u t l i e r s c a n r e d u c e e m e r g e n c y d e p a r t m e n tp a t i e n t l e n g t ho f s t a y:a n1 1-h o s p i t a l s t u d yJ.AmJC l i nP a t h o l,2

38、0 0 5,1 2 4(5):6 7 2-6 7 4.2 2 I A L ON GOC,P O R Z I OO,G I AMB I N I I,e ta l.T o t a la u t o m a t i o nf o rt h ec o r el a b o r a t o r y:i m p r o v i n gt h et u r n a r o u n dt i m eh e l p st or e d u c et h ev o l u m eo f o r d e r e dS T A Tt e s t sJ.S L A ST e c h n o l o g y,2 0 1

39、6,2 1(3):4 5 1-4 5 8.2 3 S I MON S E NA H,B AHLJ M C,D AN B O R G P B,e ta l.P r e-a n a l y t i c a l f a c t o r si n f l u e n c i n gt h es t a b i l i t yo fc e r e b r o s p i n a lf l u i dp r o t e i n sJ.J o u r n a l o fN e u r o s c i e n c eM e t h o d s,2 0 1 3,2 1 5(2):2 3 4-2 4 0.2 4

40、B H A T T RD,S H R E S T H AC,R I S A LP.F a c t o r sa f f e c t i n gt u r n a r o u n dt i m e i n t h e c l i n i c a l l a b o r a t o r yo f t h eK a t h m a n d uU n i v e r s i t yH o s p i t a l,N e p a lJ.e J I F C C,2 0 1 9,3 0(1):1 4-2 4.2 5 李美英,张绍果.品管圈在提高动脉血气分析标本及时送检率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 0 2 0,3 4(1 1):2 0 3 1-2 0 3 4.(收稿日期:2 0 2 3-0 1-2 9;修回日期:2 0 2 3-1 1-1 1)(本文编辑 李进鹏)5754全科护理2 0 2 3年1 1月第2 1卷第3 2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