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B超在肝脏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30338 上传时间:2024-03-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58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B超在肝脏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B超在肝脏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B超在肝脏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81 B 超在肝脏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任花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黄田医院,新疆 哈密 839103 摘要:摘要:目的 对罹患肝脏血管瘤的患者行 B 超诊断,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于 2021 年 4 月2023 年 4 月取确诊肝脏血管瘤患者 50 例,且为我院研究期间收入。研究采取分组对比方法,将 50 例研究对象均分为 2 组,行不同的诊断。即分别应用 CT 和 B 超为的诊断方式,对比其诊断效果。结果 由诊断结果得出,观察组定性诊断率为 8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68.00%(P0.05),物理诊断检出率为 12.00%,与对

2、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影像学诊断中大多数患者的内部回声均匀,边界清晰;对照组扫描结果显示出低密度。结论 对于罹患肝脏血管的患者,为了提高诊断有效性,可选择 B 超进行诊断。相比 CT 检查,B 超的检出率更高,且成像更加清晰,有效显示出血管瘤的占位性病变,诊断效果高。因此,可将 B 超检查广泛应用于肝脏血管瘤诊断中,以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关键词:关键词:B 超;肝脏血管瘤;诊断;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R73 0 引言 据统计,肝脏血管瘤发病率约为 20%左右,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女性群体发病几率约占 80%,通常发生在 3050 岁之间。该疾病是因肝脏内部大量动静脉畸形

3、血管团形成,属于一种先天性疾病,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表现。随着瘤体生长变大,症状逐渐明显,如可触及的腹部包块、胃肠道不适症状、因压迫临近器官而引起相应症状。当血管瘤压迫周围组织器官,可能会引起以下症状:压迫胆管时,可引起胆汁淤积、黄疸;压迫胃肠道时,可引起胃肠道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压迫食管下段,可出现吞咽困难症状;压迫门脉系统,容易引起腹水、脾大;挤压膈肌造成肺脏受压时,可引起呼吸困难1-4。由于肝脏血管瘤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变化,患者往往需要依靠体检检查发现,因此,体检检查手段在肝脏血管瘤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随着医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常见的 CT、MRI、B 超等在肝脏血管瘤诊断

4、中都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由于 B超和 CT 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等优势,在肝脏血管瘤检查中最为常用。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分别应用CT 和 B 超对肝脏血管瘤患者进行检查诊断,对比检查结果,以探讨其应用价值和效果。现将研究内容与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以 50 例肝脏血管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病理学诊断并确诊,研究与 2021 年 4 月开始,结束于 2023 年 4 月。研究将 50 例患者分别纳入观察组与对照组中,每组人数一致。对照组中,男:女=10:15,年龄为 3467(50.283.52)岁;观察组中,男:女=11:14,年龄为 3668(50.413

5、.3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均为确诊肝脏血管瘤患者;(2)符合 CT 或 B 超检查适应证;(3)临床资料完整;(4)检查依从性较好,能够有效配合完成检查;(5)知晓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书面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肝硬化病史;(2)处于妊娠期的女性;(3)合并精神系统障碍,或语言系统障碍以及意识不清的患者;(4)合并全身感染;(5)合并心、肾等脏器严重功能障碍患者。1.2 方法 检查前叮嘱患者需保持空腹,禁食至少 12h,以做好检查前的相应准备。对照组:进行 CT 检查,应用飞利浦公司生产的多层螺旋 CT,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上手举

6、起,加宽肋骨间的距离,使得肝区充分暴露出来,以方便检查与扫描。具体参数设置为:层厚510mm,螺距1.01.5,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82 表 1 两组检查结果对比(n,%)组别 例数 定性诊断 物理诊断 未检出 检出率 观察组 25 21(84.00)3(12.00)1(4.00)24(96.00)对照组 25 17(68.00)0(0.00)8(24.00)17(68.00)2-6.640 P-0.010 电压为 90120KV,扫描时间为 1.0s。对患者从下至上的扫描,上至膈顶,下至肝脏下界。以 2.53.0ml/s的速度为患者注射碘剂,进行增强扫描。观察组:彩色多普勒

7、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进行 B 超检查,指导患者取平卧位进行检查。设置诊断仪探头频率为 3.5mHz,按照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的顺序对患者行诊断扫描,多切面扫查患者肋间内部情况5。进而对肝脏部位进行扫查,以从左至右的顺序扫查肝脏的左右叶,进而将探头放置于患者右肋下缘,获取病灶结构、位置、大小、形态、回声等信息,观察病灶内部的血流情况。由放射科内两名或以上的医师共同展开诊断,确保诊断结果一致,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有效性。1.3 观察指标 在检查后对两组的定性诊断、物理诊断进行统计,计算并对比两组的检出率。结合影像学检查情况,进行具体的影像学表现及特征描述。1.4 统计学分析 此次所得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均用S

8、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作为表示方式,计数资料以(n,%)作为表示方式,分别对其实施 t 和2检验。依据 P 值评估数据差异,当 P0.05时,即数据存在差异。2 结果 2.1 两组检查结果对比 由表 1 可见,观察组检查结果为:21 例定性诊断,3 例物理诊断,共检查出 24 例,检出率为 96.00%。对照组检查结果为:17 例定性诊断,共检出 17 例肝脏血管瘤患者,检出率为 68.00%。对比得出,观察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2.2 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表现 观察组影像学诊断表现为:21 例患者显示为强回声,占所有患者的 84.00%,可见清晰边界

9、,内部回声较均匀,周边组织无声晕。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见,其血流丰富,流速比较缓慢。有 3 例患者检查结果表现出低回声,边界清晰,但内部回声不均匀。且于病灶后方可见声晕,因而无法实施定性诊断。对照组影像学诊断表现为:整体呈现低密度影,内部病灶面积越大,其中心呈现的密度就越低。3 讨论 肝脏血管瘤属于发生于肝脏部位的较为常见的良性病变,普遍认为,该疾病属于一种先天性疾病,多发于女性群体。女性青春期、怀孕、服用避孕药等因素下,血管瘤的生长速度会加快,因此,医学界认为,雌激素和孕激素对于肝脏血管瘤生长变化具有促进作用6。该疾病属于一种先天性疾病,是因肝脏内部大量动静脉畸形血管团形成,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表

10、现。医学研究发现,肝脏血管瘤并不是真正的肿瘤,更多的患者都是先天性疾病,是在胚胎发育时,因发育异常而引起的。后天因素中,血管瘤的产生主要与雌激素、孕激素紊乱有关,但在目前,雌激素、孕激素促进肝血管瘤生长的病理机制尚未明确7-9。总的来说,雌激素、孕激素水平较高的人群,其肝脏血管瘤生长速度一般较快,如孕期、青春期女性、口服避孕药以及接受雌激素和孕激素治疗的人群,一般都是肝脏血管瘤的危险人群。经临床研究发现,肝脏血管瘤大多是一些海绵状的血管瘤,瘤体可出现在肝脏的任何部位,一般常见于血管、包膜附近。大多数肝脏血管瘤患者并无明显的不适,早期症状缺乏典型性,往往难以发现。而随着血管瘤的增长,当血管瘤直径

11、大于 5cm 时,可触及腹部包块,同时伴随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吞咽困难等症状10。对于肝脏血管瘤患者而言,尽早确诊能够提高治疗和预后效果,有效控制瘤体生长,保证患者的健康。因此,有效的肝脏血管诊断方法尤为重要。在影像学技术快速发展下,各种检查手段逐渐丰富,临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83 应用于肝脏血管瘤疾病诊断中的手段也越来越多。在当前临床上,诊断肝脏血管瘤常用的手段有 CT、MRI和 B 超等,检查手段不同,特异性和准确性也存在差异11。MRI 诊断费用较高,在未明确诊断的情况下进行MRI 检查,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患者的接受度也比较低。与 MRI 检查相比,B

12、超和 CT 检查费用更低,因此,其在医疗机构的应用较多,也受到更多患者的青睐,普及推广的效果更 加 12-1 5。应用 CT 实施检查时,检查结果能够呈现患者血管瘤的瘤体结构、血流情况等,结合检查信息能够进行疾病诊断,同时也能够应用于肝脏肿瘤良恶性的鉴别中。但螺旋 CT 检查中会产生较大的辐射,无法进行病灶反复检查和确诊,容易出现漏诊情况。与螺旋 CT 相比,B 超检查能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其检查费用支出明显较低,且具有无辐射、无创伤的优势,体现出较高的应用价值。而且,B 超检查中按照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的顺序对患者行诊断扫描,多切面扫查患者肋间内部情况,在 B 超诊断下,能够清晰呈现病灶的结

13、构、大小、边界、回声、血流情况等,对于疾病的诊断与观察提供有力的依据,值得将其应用在肝脏血管瘤患者的诊断过程中15-17。基于此,本次研究将 CT 与 B 超检查手段进行对比,探讨诊断肝脏血管瘤的有效手段。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检出率为 96.00%,对照组为 68.00%,观察组较高,P0.05。在观察组影像学检查中,病灶边界清晰,回声均匀,血流丰富且流速缓慢;同时,有少数患者的回声不均匀,病灶后方出现声晕,因此无法对其实施定性诊断。对照组检查中,整体呈现低密度,在检查中发现,中心密度呈现与患者病灶面积有关。因此,B 超检查能够有效获取病灶结构、位置、大小、形态、回声等信息,观察病灶内部的血流

14、情况,为肝脏血管瘤的诊断提供有力依据。基于本次研究,临床对肝脏血管瘤患者进行检查诊断时,要想获得更高的检出率,提高诊断准确性,可应用 B 超进行诊断。研究中 B 超检查能够清晰的显示出肝脏血管瘤的形态、大小、位置、回声等情况,与 CT 检查相比清晰度更高,密度较高,同时能够呈现血流情况,保证检查的准确性。因此,B 超在肝脏血管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提高病变的检出率,为疾病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因此,可将其应用于临床疾病诊断中。参考文献 1孙林.螺旋 CT增强扫描与 MRI 诊断肝脏血管瘤的效果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3,7(04):166-168.2杨斌,徐丽,赵宇.螺旋计

15、算机断层扫描增强扫描与磁共振成像对肝脏血管瘤的诊断价值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9,32(04):332-333.3生嘎.B 超在肝脏血管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其研究进展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04):281.4张继芬.肝脏血管瘤患者运用 B 超诊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3):130-131.5汤蕙宇,崔力.B 超在肝脏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06):155-156.6陈志萍.B 超在肝脏血管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17):2388-2389.7段海珊,蒋黎,田青青,等

16、.原发性肝癌和肝血管瘤患者超声造影表现特点比较 J.实用肝脏病杂志,2023,26(3):420-423.8董少军,魏媛媛.B 超检查在诊断肝脏血管瘤方面的应 用 效 果 J.世 界 最 新 医 学 信 息 文摘,2016,16(67):201.9李广丽.超声造影与上腹部增强CT检查对肝血管瘤患者的诊断效能对比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医药,2023(4):4.10潘小美.原发性肝细胞癌与肝血管瘤在超声下的鉴别诊断研究进展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1(9):2.11刘晓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肝癌及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效果评价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3,7(2):1

17、82-184.12戚瑶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癌与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及准确性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2(12):4.13彭诚初,尹天宝,黄旭胜.宝石能谱 CT 诊断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瘤及肝脏血管瘤的价值J.中国卫生标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84 准管理,2021,012(014):43-46.14秦毅,杜宜秀,廖丹丹.B 超在肝脏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27):324.15戚星星,汤晓寅,王智,等.经皮 B 超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肝脏巨大血管瘤的可行性 安全性及疗效分析J.肝脏,2017,22(8):5.16刘安国,钟丽萍.B 超对肝血管瘤的诊断应用意义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8,23(02):2.17胡双琳.B 超在肝脏血管瘤的诊断应用进展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7,11(12):303-3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