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探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29863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探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探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探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思想理论研究472023.13_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学界围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展开了深入研究,在教育实践中也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一些现实存在的问题还比较明显,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协同育人综合机制,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一、完善领导组织机制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在高校思政课建设方面也取得积极成果。与此同时,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

2、的存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建设还面临诸多现实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领导组织机制,以彰显二者的协同育人效应。总体而言,学校各级党委要进一步提高政治觉悟,明确政治站位,增强主体责任意识,加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事实证明,学校党委只有在思想意识上真正重视这一工作,才能结合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新要求,遵循好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建设规律,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否则,就容易出现认识不足、定位不准等现实问题,无法实现二者的同向同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

3、调、有关部门和人民团体分工负责、全党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2。这一意见为继续完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领导组织机制指明了 方向。一是统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全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做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顶层设计,明确其在整个教育教学体系中的定位,制定统一、规范的指导性文件(包括实施方案、管理办法等),明确课程建设标准,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学大纲,做到统一部署、稳步落实。二是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之下,做好相关党政部门的组织协调工作,成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建设领导小组以及相应研究机构,做到分工合理、责任明确,围绕一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4、育目标,相互配合,发挥出协同优势,最终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协作的整体工作格局。三是切实提高领导干部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建设的领导和管理水平,树立新的领导和管理理念,通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并提出应对之策,从而有的放矢地展开具体工作。二、完善条件保障机制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离不陈宗章(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京邮电大学基地,江苏 南京210023)摘 要: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需要完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以提升课程建设

5、质量。具体包括完善领导组织机制、条件保障机制、资源整合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等。关键词: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探究思想理论研究48_开全方位的条件保障,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人才保障人是能动的主体,人才是推动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发展的核心要素。没有充足的、高质量的人才(具体包括管理人才、教育人才、技能人才等),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就会沦为空谈。特别是在网络化、信息化背景下,发挥网络信息技术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不仅要普遍提升教育教学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素养,体现出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还要

6、掌握必要的网络信息技术,体现出较高的技术素养。我们要着眼长远,通过专业培养、业务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培养高质量复合型人才。同时,加强思政课教师与其他专业课教师的交流、合作,增进优势互补,从而为提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总体建设水平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二)经费保障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人才培养、业务培训、平台建设、课程资源建设等诸多方面,需要管理部门在经费方面提供充分支持,以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通过多种渠道为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筹措经费,以往经费不足的问题得到根本好转。但在具体的实践工

7、作过程中,在经费的分配、使用等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障碍性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克服,既要保证经费的充足,又要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三)制度保障具体来说,就是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建设纳入一定的制度框架之中,实现其目标、内容、方法、过程、评价等环节运作的规范化、有序化和系统化。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完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顺畅运行的制度和规则体系,涉及领导关系的确定、相关机构的设置、制度规范的设计以及运行方式的择取等多个方面。3当前,部分高校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的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一是不能充分把握思政课建设的本质特点和运行规律,不能全面反映课程思政建

8、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要求,相关制度和规范建设相对滞后。如思政课教师与其他专业课教师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交流互通机制,阻滞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合作,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研讨、集体备课等活动,在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设计、环节安排等微观层面更难实现互通。二是在不同层面和不同程度上依然存在制度低水平建设的现象,缺乏问题针对性,未能充分把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际状况。同时,在制度执行过程中也存在执行力不足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立足教育教学实践,完善相关制度规范,为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提供制度保证。三、完善资源整合机制为提升协同育人效果,我们需要秉持开放、共享、合作的课程建设思

9、维,进一步完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资源整合机制。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给高校思政课建设带来了丰富的信息、媒介、平台和数字资源,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资源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调发展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然而,在现实性上,不同高校和专业在教学资源建设的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异,对教学资源的利用也没有实现有效的共建共享。如一些高校和专业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甚至形成了自己的课程品牌,他们不仅积极挖掘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在资源的共享方面也做出了积极努力。相反,一些高校和专业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既不能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更不能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

10、向同行,在资源建设方面相对滞后。我们需要切实加强资源整合机制建设,以打破高校之间、专业课程之间的壁垒,建立一种更为开放的、多样化的资源平台,促进相关资源的共建共享。这既可以降低教育教学资源重复建设的问题,也可以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集约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首先是实现思政课程内部资源整合。在高校系统内部,可以集中部分高校的优势资源,包括人才、课程、文献和技术资源等,借助一定的技术平台,加强思政课程资源库的数字化建设,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如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成立的“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聚集了北京思想理论研究492023.13_多所高校的力量,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有效整

11、合。该中心同时运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资讯平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文献支撑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数字化教学平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估平台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平台,并在六大平台的基础上打造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在实现资源整合、资源共建共享上发挥积极的示范效应。其次是打破专业课程的隔阂。围绕课程思政建设的一致目标,逐步在不同专业课程之间建立起合作关系,做到扬长补短,互通有无。不同专业课程蕴藏着不同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具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累起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现实问题的出现主要源于没有建立起彼此之间的

12、工作协同机制和资源共建共享机制。这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需要各高校、各专业课程能够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逐步展开。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建立科学分类机制。各高校需要结合学校特色,针对课程的性质、特点,展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在思政课之外,可以总体上从自然科学类、哲学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类等层次谋划课程思政建设。另一方面,以集体备课、经验交流、课题研究、资源数据库建设等方式,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挖掘这个最大公约数,建立一个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交流的机制,展开长期、有益的探索,为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做出努力。四、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考核评价具有重要的判断和导向功能。充分发

13、挥专家、管理者和受教育对象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把评价与反馈有机统一起来,有利于发现和解决问题,提升教学效果。总体来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考核评价机制还不健全,表现在考核评价缺乏灵活性、针对性,尚未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也比较单一等方面。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机制,首先就是要确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标准,同时制定完备的、可操作性强的指标体系。“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复杂性,考核评价标准的设定要把刚性与柔性结合起来。一方面要确立统一的考核评价标准,发挥出原则性、导向性作用;另一方面要结合不同专业课程的特点,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教育活动等,制定出体现个性化需求的考

14、核评价标准。在考核评价指标的设定上要综合考虑六个因素:教学主体,涉及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素养、教学观念和教学能力等;教学内容,应体现课程自身的知识性、思想性、针对性、时效性、层次性等,同时关注课程教学的内容设计、教案设计等;教学方法,包括课程展开的具体方法的类型、择取和使用情况等;教学载体,包括教学载体的具体形式、运用状况以及载体所承载的教学资源状况等;教学环境,主要指的是影响“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建设的物质性和精神性条件,如教学场所、基本设施、师生关系、学习氛围等;技术的运用,从信息化技术手段的使用、技术平台的运行与维护、技术的安全性保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总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

15、政”协同建设的考核评价体系应涵盖教学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使得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状况成为教学部门和教师教学质量考核的重要内容。4其次是要掌握科学的评价方法,保证评价过程的透明、公平、公正,从而产生出积极的评价效果。一是坚持目标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有机统一。有效的目标评价就是要依据不同的目标层次对其目标的合理性与达成度展开测定。在目标的设定上,既要有总体目标,也要有阶段性目标。不同专业课程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具体目标。过程评价就是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施过程中,对整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进行有效把握,以及时反馈信息,并根据信息反馈合理调节计划和方案。在完成课程建设的

16、整个过程之后,再对总体的效果进行结果性评价,以衡量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吻合度、达成度。二是坚持环节性评价与整体性评价、要素性评价与系统性评价的有机统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建设表现为一个整体,它由不同的具体环节所构成,包括目标和任务的定位与明确,计划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主体的发动与组织,方法手段的择取与应用,结果的总结与检查以及信息的反馈等。这一过程总体上反映了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思想理论研究50_程以及教育的内化与外化过程。这要求我们把环节性评价与整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建设还表现为一个系统,是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包括教学主体、对象、载体、环境、

17、方法等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对课程建设的评价既要立足系统自身,综合各个要素、各个维度,做出系统性的全面评价,又要结合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对构成课程建设的具体要素进行评价,如教师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程度、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性、教学载体的实际运行等。(三)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有机统一定性评价就是运用分类、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对评价对象做出描述性评价。大学生思政课建设归根结底要围绕人自身展开,需要教育者进入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关注他们的思想、观念、情感、心理等活动。事实上,人的精神世界是不能完全通过定量化的数据来呈现的,需要通过外在的观察、思考和经验做出一定的判断。定性评价带有主观性

18、,但不是随意的,在根本上要依据客观事实,使得评价活动合乎逻辑,体现特定的意义和价值。这样,“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彰显出人文关怀精神。但只有定性评价也是不够的,还需要运用数学、统计学等方法,按照一定的客观标准,把有关教育教学信息转化为定量化数据,并通过对该类信息数据的采集、整理和分析,更好地把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建设,提升协同育人的实际效果。定量评价具有标准化、精确化的特征,能够比较客观和直观地反映“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际情况。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也为课程建设的定量评价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我们应该利用好现有的条件,把定性评价和

19、定量评价有机结合起来,进而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建设展开更为全面和多维度的评价。五、结语全面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对于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长期工作,需要我们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通过综合机制的优化和完善循序渐进地展开,不可一蹴而就。参考文献: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2 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8.2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 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N.人民日报,2021-07-13.3 陈宗章.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探究 J.思想教育研究,2021(1):32-37.4 葛晨光,朱清慧,张水潮.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基本要求及实现路径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10):25-28.基金项目:南京邮电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思政课程 与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G01821JX6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空间转向视域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17BKS124)。(责任编辑:刘娟娟)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