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112∕T 141—2021 袋栽杏鲍菇生产技术规程(三门峡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82929 上传时间:2022-06-1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0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112∕T 141—2021 袋栽杏鲍菇生产技术规程(三门峡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DB4112∕T 141—2021 袋栽杏鲍菇生产技术规程(三门峡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DB4112∕T 141—2021 袋栽杏鲍菇生产技术规程(三门峡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DB4112∕T 141—2021 袋栽杏鲍菇生产技术规程(三门峡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DB4112∕T 141—2021 袋栽杏鲍菇生产技术规程(三门峡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65.020.20CCS B054112三门峡市地方标准DB 4112/T 1412021代替 DB 4112/T 141-2006袋栽杏鲍菇生产技术规程2021 - 10 - 14 发布2021 - 11 - 14 实施三门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 4112/T 1412021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场地选择.15设施建设.16栽培季节.27栽培基质.28品种选择.29菌种制作.210栽培技术.211采收.512转潮管理.513病虫害防控.6DB 4112/T 1412021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

2、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标准与 DB4112/T 1412006杏鲍菇生产技术规程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在“范围”中,将原版的规定和适用内容重新分类和确定,修订为“本文件规定了袋栽杏鲍菇生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场地选择、设施建造、栽培季节、栽培基质、品种选择、菌种制作、栽培技术、采收和病虫害防控”,“本文件适用于三门峡市杏鲍菇种植”;b)在“品种选择”,将原版“品种选择”内容重新描述,修订为“选择经省级以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会员登记的生物学效率高、抗逆性强、商品性状好的优良品种”;c)在“栽培技术”中,将原版中的“培养料配方、制袋、发菌期的管理、出菇方

3、式、出菇期管理”内容重新编序,修订为“培养料配方、料袋制作、发菌管理、出菇管理”四个内容并分别描述。本文件由三门峡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三门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三门峡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三门峡市陕州区农业农村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炯、姜宇、孙水娟、杨凤娟、张君、刘小奎、郭杰、杜适普、王亚光、武少杰、杨东旭、王婕、李佩芳、狄英杰、徐柯、贾晓艺。DB 4112/T 14120211袋栽杏鲍菇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袋栽杏鲍菇生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场地选择、设施建设、栽培季节、栽培基质、品种选择、菌种制作、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控。本文件适用于三门峡市杏鲍菇种植。2规范

4、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2728食用菌术语NY/T 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T 5010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DB41/T 1244食用菌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GB/T 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料袋在特制的塑料袋中,装入培养基质后接种前统称为料袋。菌袋长有杏鲍菇菌丝体的料袋。4场地选择选择地势平坦、有充足清洁水源、排灌条件良好、周围无污染源的地区做栽培场地

5、,其环境空气质量、土壤质量等自然条件符合NY/T 5010要求。5设施建设塑料大棚依据地势而建,南北走向为宜,外棚高2.5 m3.0 m,内棚高1.8 m2.0 m,内置培养架45层,底层距离地面20 cm30 cm,操作道宽0.6 m0.7 m,层宽0.45 m(单边操作)0.9 m(双边操作),遮荫度50%80%。DB 4112/T 14120212控温菇房依据地势而建, 在完全人工控制环境条件下可进行周年栽培, 一般单个出菇房面积在60 m2100 m2。6栽培季节春季出菇910月制原种,1011月制栽培种,12月底至1月上旬制栽培袋,3月中旬至4月上旬出菇。夏季出菇1112月制原种,

6、121月制栽培种, 12月底至1月制裁培袋, 6月上旬至7月利用控温菇房降温出菇。秋季出菇12月制原种,23月制栽培种,45月制栽培袋,控温越夏发菌,910月出菇。冬季出菇67月制原种,78月制栽培种,9月上旬制裁培袋,11月上旬至12月底利用控温菇房加温出菇。7栽培基质适宜杏鲍菇生长的基质原料有阔叶树木屑、玉米芯、棉籽壳、豆杆等,辅料有麦麸、豆饼粉、糖、复合肥、石膏、石灰、水等。要求原、辅料新鲜。8品种选择选择经省级以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会员登记的生物学效率高、抗逆性强、商品性状好的优良品种。大面积栽培前要进行出菇试验。9菌种制作按NY/T 528执行。菌种质量要求菌丝洁白浓密,生长均匀、健壮

7、;无病虫,无杂菌污染;菌龄适中,菌丝体紧贴培养容器内壁,无明显干缩。10栽培技术培养料配方10.1.1配方 1:木屑 74%,麦麸 24%,石膏 1%,糖 1%,石灰适量。10.1.2配方 2:棉籽壳 98%,豆饼粉 1%,糖 1%,石灰适量。10.1.3配方 3:玉米芯 80%,麦麸 10%,复合肥 8%,石膏 1%,糖 1%,石灰适量。10.1.4配方 4:豆秸 45%,玉米芯 35%,玉米面 10%,麦麸 5%,复合肥 3%,石膏 2%,石灰适量。10.1.5配方 5:棉籽壳 40%,木屑 20%,玉米芯 20%,麦麸 18%,石膏 2%,石灰适量。DB 4112/T 141202131

8、0.1.6以上配方含水量 57%60%,以手攥时指缝含水但不滴落为度。料袋制作10.2.1拌料按生产数量和配方中原、辅材料的比例称量各种物料,充分搅拌2次3次,然后加水搅拌,使原料吸水充分、原辅材料混合均匀、干湿均匀。10.2.2装袋采用质量好、无污染的17 cm x33 cm(0.040.05) cm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袋。每袋装湿料0.85 kg左右。料袋一头套环,塞无棉盖或棉塞。装袋应松紧适度,以手抓无明显凹形为度。10.2.3灭菌常压灭菌时,料袋竖直摆放在灭菌框内,灭菌框层架式摆放,不高于7层,底层料袋距地面不少于20 cm。开始快速升温,4 h6 h底层(由下往上数第二层)料袋中心温度

9、达100 时,保持18 h20 h,灭菌完成后焖置5 h以上。高压灭菌时, 料袋竖直摆放在灭菌框内, 灭菌框置于高压灭菌装置的多层架上。 高压0.11 MPa左右,温度113 118 ,保持8 h以上,或者高压0.15 MPa压力、126,保持2h以上。10.2.4冷却灭菌后的料袋出锅后, 直接送入消毒过的接种室或接种箱内冷却降温, 当料袋中心温度降至25 28 时及时接种。10.2.5接种料袋、 菌种和接种工具放入接种室或接种箱后, 按气雾消毒剂说明书要求用量对空间进行密闭熏蒸消毒。接种室熏蒸5 h,接种箱熏蒸30 min。按无菌操作技术规程要求接种。接种后的菌袋立即转移至培养室内。发菌管理

10、10.3.1培养室培养室要求干燥、清洁、通风良好。进菌袋前3 d,应提前对培养室清理、消毒。10.3.2摆袋气温低时菌袋不留间隙,气温高时菌袋间留3 cm5 cm间距,竖直放置。10.3.3温度10.3.3.1菌丝萌发期: 接种后 1 d6 d, 培养室温度应控制在 26 28 , 菌袋温度控制在 23 25 。10.3.3.2菌丝生长期: 接种 6 d 以后, 培养室温度应控制在 22 左右, 菌袋温度控制在 24 25 。10.3.3.3菌丝后熟期:接种后 20d 以后,培养室温度应控制在 20 以下。10.3.3.4当菌袋温度超过 26 时,应及时通风降温;若菌袋温度居高不下,要及时疏散

11、降温。DB 4112/T 1412021410.3.4湿度菌丝萌发期和菌丝生长期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 菌丝后熟期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80%。10.3.5光照暗光培养。10.3.6通风采用对流风的方式保持环境空气新鲜,通风时间和次数应根据设施、季节、温度等条件灵活掌握。一般菌丝萌发期适量通风,菌丝生长期每天上午10时和下午3时各通风20 min,菌丝后熟期每天上午9时、下午2时和5时分别通风30 min。10.3.7定期检查每天观测菇房温度、湿度和料温,及时调整菌丝生长条件。在接种后培养7 d12 d进行杂菌检查,发现有杂菌的菌袋及时挑出、处理。10.3.8菌袋成熟指标在菌袋温度

12、20 25 条件下,菌袋培养期一般为30 d40 d。当菌袋内表已长满白色的菌丝,有少量原基形成,并有杏鲍菇特有气味时,表明菌袋已经成熟。出菇管理10.4.1进棚经过后熟的菌袋进棚出菇前3 d,应先将出菇棚提前清理、消毒。选择晴朗或多云天气进棚排场。10.4.2排场10.4.2.1直立排袋出菇:取掉菌袋口的棉塞或套环,把袋口翻转至距离培养料表面上方 1cm 处,直立排放在地面上,作业面宽 1 m1.2 m,长 15m18m。走道宽 60 cm,用粗沙铺上,袋上盖无纺布或地膜。喷水只须向空中和地面喷,通风换气时要打开通风口,还要定期掀起无纺布或地膜。10.4.2.2层架式排袋出菇:取掉菌袋口的棉

13、塞或套环,把袋口翻转至距离培养料表面上方 1cm 处,袋口朝外平铺在层架上。层架式出菇空间利用率高,操作较为简便。10.4.3催蕾每天雾化喷水24次, 通风12次, 每次30 min40 min。 结合喷水和通风使菇棚温度保持在13 15 ,温差不能超过5 ,空气相对湿度90%95%。有适度的散射光,七阴三阳较为适宜。连续7 d15 d形成原基,再进一步分化形成幼蕾。10.4.4疏蕾当幼蕾生长至5 mm大小时开始疏蕾,一般每袋保留12个健壮、较大的幼蕾。10.4.5幼菇期DB 4112/T 14120215每天雾化喷水23次,每次喷水后要通风30min,喷水不能将水直接喷到幼菇上,气温低时要适

14、当关闭门窗,气温高时增加通风和喷水次数降温。结合喷水和通风使菇棚温度保持在15 18 ,空气相对湿度80%90%。适量散射光。10.4.6生长期每天雾化喷水35次,每次喷水后要通风20min,高温期增量,同时根据子实体的生长情况选择通风次数及时间长短,菇盖较小多通风, 菇盖较大减少通风。结合喷水和通风使菇棚温度保持在10 18 ,避免5 以上温差,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CO2浓度控制在0.20%0.25%。适量散射光。10.4.7成熟期减少喷水次数和喷水量,每天雾化喷水12次,每次喷水后要通风30min。控制菇棚温度15 18 ,空气相对湿度80%85%。适量散射光。11采收采收适期

15、菌盖张开平整,呈浅褐色,周围有纤维状网格,菌盖卷边未平展,孢子尚未弹射,此时为适宜采收期。采收时间11.2.1依气候而定宜选择早晨采收。遇阴雨天气或气温较高时,可提前采收。菇房温度在18 以上,需要及时采收;若菇房温度在10 以下,可稍推迟采收。11.2.2依品种特性而定高产群生品种,料面上生长的菇较多,可于菇盖直径4 cm、菇柄长8 cm时采收,采大留小;单生品种,子实体生长缓慢,出菇又少,应推迟采收。采收要求采收前24h不能喷水,先熟先采。采收方法采收时一手按住子实体根部培养料, 另一手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菇柄基部轻轻旋动拔起。 做到轻采快削,切面整齐,整菇采下,不带出培养料,不碰伤周围幼菇。

16、采后处理采收后要除去菇体上杂质,分级,包装销售,及时进行冷藏保鲜。装菇容器要干净,以保持菇体洁净。及时清理料面和落在地面上的菇根、死菇等残留物。12转潮管理DB 4112/T 14120216已经失水变轻的菌袋,应及时补水和营养液后,停止喷水,减少通风,养菌35d。13病虫害防控防治原则病虫害防控按DB41/T 1244执行。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综合运用农业、物理、化学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将各类病虫害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农业防治选用抗病性好、抗逆力强、适应性广的良种;采用科学的培养料配方;适时栽培;科学管理;搞好菇棚及周围环境卫生。物理防治人工捕捉害虫,人工去除病菇;菇棚周围挖深为50 cm的环形水沟防病虫迁入;所有通风口处安装4060目的防虫网;棚内上空每隔10 m15 m安装杀虫灯,或每100 m2安装58块15 cm25 cm的黄板诱杀害虫。化学防治农药使用应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严禁向菇体喷洒农药。产前结合场地整理进行消毒与灭虫,生产过程中应定期消毒与灭虫,受杂菌污染的菌袋应远离菇棚实行封闭式清除、销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建筑机械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