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一、“形”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项工作都要往实里抓、往细里做,要有形、有感、有效”。a他在二十大报告中又指出:“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
2、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离不开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充满日常生活的物形物感,离不开平凡无奇中的点点滴滴,精神生活要建立在物质生活之上,不涉及衣食住行、油盐酱醋、日用而不觉,就难以高质量铸牢共同体意识。也就是说,没有润物于无声的日常感,没有日常形物与伟大理想的连通,或者没有“格物致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不能做到“有形、有感、有效”,就不能高质量加强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形”,涉及感官,涉及古人所说的“格物”,就是指以“致知”为目的物形物觉。王阳明与朋友“格竹”七天七夜,希望感悟圣人之理,虽无果而终,b却凸显了“格物”在当时求知者心中的重要性,即便是知行合一,也离不开物形物
3、觉,离不开作为“行”之主体和对象的“外物”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肉身也是“外物”“皮囊”。礼记乐记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两会受权发布)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来源:新华网,2022-03-0521:43。日 冈田武彦: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上,杨田译,重庆出版社 2015 年版,第 72-75 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意通路径娜布其1.2 于春洋3(1.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院,2.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20;3.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摘要:中
4、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和生命力的共同体,拥有极为突出的形意交融精神,具体表现为求真务实、自强不息、革故鼎新、厚德载物等。形意交融精神是物感与心智联通的精神,既涉及万物存有、人心所思,也涉及心物合一,是形意互动、日日新的开放过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紧密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形意通的思想精华,格物致知,润物无声,真正做到有形有感有效。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格物致知;“形意通”;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65X(2023)01-0001-052023 年 1 期(总第 150 期)No1,2023()Gereral150No.满族研究
5、MANCHUMINORITYRESEARCH2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a人心感物,以音表达,组合有序,变化有方;挥动盾牌、斧、雉羽、牛尾等道具,以舞配音,称为乐。外物和内心是艺术产生的根源,还促成礼乐制的产生。在古代中国,礼乐很重要,礼乐制是人们衣食住行的规范,长幼贵贱以等级划分,孔子称春秋后期的乱局为“礼崩乐坏”。在日常生活中,意识也好,思维也好,当然离不开视觉和听觉,即便那些视听有障碍的人,也离不开触觉、味觉、嗅觉等感官功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不例外,离不开有
6、感、有形,离不开可以体验到的物质性,否则难以“有效”,更谈不上“高质量”。物质世界变化万千,充满物感,因“多”归“一”,因“异”而“和”,从实求知。“外物”不依赖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它们始终在外,若即若离,它们虽然不依赖于人们的主观意志,但必须通过内外传感而被认知。一方面,物形物觉是我们的物质生活基础,是我们对万物认知的根据。没有这样的物形物觉,我们就只能局限于坐而论道、谈天说地,无形、无感、无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努力,就变成了一厢情愿,既失去群众基础,也失去物质基础和客观根据。物质和物质现象之多样,是精神和精神现象之统一的基础;精神和精神现象之统一,是物质
7、和物质现象之多样的升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能脱离有形、有感的具体实践活动,不能脱离物质和精神的高度统一。民心相通离不开感情交流。手势、表情可以传达感情,视听艺术可以传达感情,诗歌也可以传达感情,例如音乐家用小夜曲表达狂热的爱情,用革命进行曲表达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b形象和符号是重要的感知媒介,具有直观的冲击力,和关联历史记忆,嵌入心理图式,是人类文化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成为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感官直觉和凝练表达。各族人民在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可歌可泣、可感可知的共同经历,使他们能够“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四
8、个与共”建立在各族人民骨肉相连、血浓于水、交往交流交融的亲身经历之上,感情笃深,基础牢固。“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就是要将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通过建筑、美术、标识、影视、艺术表演等媒介具象化地表达出来,构建完整、系统的视觉表达体系,使之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c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做到日常生活中的物形物觉和时代精神引领下的伟大理想齐抓并举,交互促进,开创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局面、新气象、新态势。二、“意”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土,共同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伟
9、大的精神。我国各族人民在疆土开拓、历史书写、文化创造的共同经历中,不仅培育共同精神,也以共同精神指引开拓、书写和创造了共同经历。共同精神在这个共同经历中得到“形物化”实现、创新发展、提炼升华,这是一个互为条件的“结构化”过程:中华民族精神是“疆土开拓”“历史书写”“文化创造”的“中介”,也是“结果”。d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当然离不开“自在之物”,即可听、可视、可嗅、可陈戌国撰:礼记校注,岳麓书社 2004 年版,第 271-272 页。波兰 沙夫:语义学引论,罗兰、周易译,商务印书馆 1979 年
10、版,译者的话,第 vii 页。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编: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民族出版社 2022 年版,第 96 页。在结构二重性观点看来,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征对于它们反复组织起来的实践来说,既是后者的中介,又是它的结果。英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译,三联书店 1998 年版,第 89 页。3尝、可触之物,亦即有形有感,但“自在之物”需要被“心领神会”,需要有主体的心理投射,需要主动“构建”,成为凝心聚力的精神纽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主体构建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个自在的过程,当然也不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而是一个从实求
11、知、美美与共、致中和的过程。缺乏“心领神会”和意识引领的“事实”只能算某种“自在事实”,或许是想象的、虚构的,甚至超乎想象。“意”,涉及思想,涉及价值观,当然也涉及共同体意识。“形”与“意”如“地”与“天”,物心交,地天通。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属于“形”方面和“意”方面的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从哲理上说,“形”“意”之间也存在内部“交往交流交融”,“形”不可能“无意”,“意”不可能“无形”,不过是“形现意隐”“意出形载”而已,“现出”背后有“隐载”的势能。仅从人本立场出发,形物属于符号学里的“质感”(quality),属于直觉,它不可避免地要与人的生活经验尤其是与身体记忆、主观意识,发生联系、产生
12、传通,也不可避免地上升为文化认知和精神价值:行车走路看到红黄绿,马上知道那是交通灯,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道理,进而知道交通规则是城市文明的组成部分,也知道遵守还是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利弊关系。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的引领下,我国各族人民的语言文化、民俗生活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呈现出日日新的大势。这种日日新的大势绝非发生在关起来的大门之内,绝非守旧,绝非排外,而是发生在敞开大门、跨语言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场景中。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是桥梁,是走廊,通向彼此承认、互敬互爱的重叠共识,民心相通生凝聚,情感共鸣铸认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从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意愿出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
13、线,有形有感铸牢这个共同体意识。缺少这样的主动性、主体性、创造性,缺少民族团结、美美与共、凝聚向心的意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成了“说说而已”,有意而无形。人类最终属于自然界,但人类毕竟有主体性、主动性,这种主体性、主动性让人类“卓尔不群”“笑傲江湖”,他们要加入认知世界的对象化建构,既“脚踩大地”,也“仰望星空”,积极向善,勇于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需要有物质基础,也需要主体建构,感情投入、思想引领、意志推动必不可少。“铸牢”需要有心智语法、“铸牢”语法,这种语法能够把各类物质要素、物感物觉、社会行动、私人情感、文化心理、伦理美德、哲学思想,积极正向地组织起来,变成共同话语、共
14、同理论、共同词汇、共享“模态”,最终落实为共同行动、共享成果,同时也让心智语法、“铸牢”语法与时俱进、“日日新”。“神不在天上,不在彼岸,而在政治变革和社会变革之中,所谓“神的启示”是通过人类解放和实现社会主义的理想而实现的。”a我们所认知的形物不是沉淀于经验中的静态、素朴的存在物,而是经过思辨不断加工、处于动态过程的“映像”。b时代发展,事物发展,认知发展,“铸牢”之心也要与时俱进。布洛赫说,广义的希望是人的意识特性,是总体客观现实的根本结构;狭义的希望是“尚未意识到的、尚未来到的真正的家乡”。c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这样一种“尚未来到的真正的家乡”,需要各族人民继续发扬中华民族伟大的奋斗精神
15、、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团结精神、伟大的梦想精神,共同奋斗、共同繁荣,早日步入“真正的家乡”。三、“铸牢”之“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形”“意”相通、“物”“心”相连、“形”“意”交融。“通”,涉及万物万象,包括各类人和群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各种实存都因“通”而“实”、因“通”而“存”,德 恩斯特布洛赫:希望的原理第一卷,梦海译,“中译本序”,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年版,第 11 页。德 恩斯特布洛赫:希望的原理第一卷,梦海译,“中译本序”,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年版,第 13 页。德 恩斯特布洛赫:希望的原理第一卷,梦海译,“中译本序”,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年版,第
16、13 页。4也因“联”而升华、因“联”而归一。有形、有感、有效是一个连贯的过程,有感以有形为前提,无形何以有感?有效以有感为前提,无感何以有效?形现而意在其中,意出而形载。管子心术上:“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姚配中注易乾:“化育万物谓之德”;古代五行之说:“德”是,“指一种相生相克循环不息,当运时能主宰天道人事的天然能力”。a西人郝大维、安乐哲在 孔子哲学思微 提到,牟特(Mote)把“德”字英译为“德性”“精神力量”“力量”“道德优越”“道德发生的力量”“德性”“道德力量”“存在和事物的自然力量”。b这样的翻译实在是捕捉到了该词的词源意义。万物万象因各自存储的势能及其发力而相互联通,物物相
17、指,事事交涉;万物万象也借助这样的势能和关联,生生不息,共生共存。这样看,把“道”和“德”放在一起,就很通顺:“道”有“规律”“事理”“宇宙万物本原”(“一阴一阳之谓道”)之义,“舟浮于水”“车转于陆”是“自然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万物万象中蕴藏着无限的关联势能,顺昌逆亡,既要顺势而为,也要因势利导。张光直先生在论证中国古代存在巫觋制度的时候,把“绝地天通”传说引为证据,指向一门关于“通”与“不通”的学问。中国古代文明中的一个重要观念,是把世界分成不同的层次,其中包括“天”和“地”。c中国古代许多仪式、宗教思想和行为的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在这种世界的不同层次之间进行沟通。d姑且不论张光直
18、先生的立论是否正确,也不论“绝地天通”的传说是否属实,“地天通”却是一个有关“形”“意”“通”的最佳隐喻乾坤阴阳,互补共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谁也离不开谁”、“多元一体”。国泰民安,民族团结,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这些都靠地天通、阴阳合,通合则生,不通不合则衰、则亡。中国古代传统注重“兼”“和”“通”“全”“易”,动中取静、静中有动、虚实结合、阴阳一体。“品值之大衡曰兼,曰和,曰通,曰全。合多为一谓之兼,既多且一谓之和,以一摄多谓之通,以一备多谓之全。兼和通全四者,其指实一,直所从言之异尔。兼和通全,亦即富有日新而一以贯之。”e我国各族人民需要加强交往交流交融,在“形”层面和“意”层面,不断
19、保持“通”“联”“融”,“不失其位”,只有在“通”“联”“融”的交互条件下,只有在“日日新”的活态创造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得到真正铸牢、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才能高质量构筑好。余论:“形”“意”“通”各司其位“形”“意”“通”交融同在,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路径,不可偏离,不可“弯道超车”,不可操之过急,更不可“一厢情愿”“简单粗暴”;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更要打牢民心相通、守望相助、润物无声的形物基础。古代先哲有言在先,要“格物穷理”“知行合一”,其中都包含如何处理好“形”“意”“通”关系的深刻思考。但凡事物缘起,皆由感而生:“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虽然
20、音由心生,但心由物动,最终还是物感物觉在起作用。因此,凡音之起,由人心感物而生也。我们要善于古为今用,守正创新,将先辈的智慧继承下来,为我所用,为公所用,为天下所用。人类社会生活充满物感物觉,充满物物相指,充满象征意义;“形”“意”“通”日新月异,参见汉语大词典第三册,“德”字条,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1070 页。郝大维、安乐哲:孔子哲学思微,蒋弋为,李志林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2 年版,第 161-162 页。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文物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4 页。楚昭王问大夫观射父:“尚书周书吕刑所说的重、黎使天地不通,这是怎么回事?如果不是这样,人还能登天吗
21、?”观射父回答说:“古时候司民、司神之官不会杂处。民众之中那些精明没有二心的人,而又能做到专一、恭敬、中正,他的智慧能够上下比度,他的通达能够广远明朗,他的洞明能够光照万物,他的耳聪能够听到四方,这样明神就会下附到他们身上,具备这种能力的男性叫做觋,具备这种能力的女性叫做巫。”陈桐生译注:国语,中华书局 2013 年版,第 620-623 页。参见曲枫:张光直萨满教考古学理论的人类学思想来源述评,民族研究2014 年第 5 期。张岱年全集,第三集,“品德论”(天人五论之四),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203 页。5变幻莫测,有挑战,有惊喜,有成功,有失意,有失败,当然也有波澜不惊或平
22、淡无奇。需要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给日常之感和丰富多彩留出位置,不能只讲自上而下、由内而外的“心”,不能只讲无“感”无“形”的“通”。只讲“感”,不讲“通”、不讲“意”,也是不行的。无“意”之感、无“通”之感,终究是误感、错觉、幻象。让“形”“意”“通”发挥各自的“位育”功能,发挥各自的关联交融的作用,立足平素,根据日常,增强“形”“意”“通”的协同作用,“增强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事业有底气,见效率,益众生,可持续,入未来。总而言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能走形物不连、地天不通的道路,只能走“形
23、”“意”“通”三联三融、守正创新的道路;要避免以“形”代“心”,避免“感”“心”不通,避免一失其位,三者皆伤:“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元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其位,即三者伤矣。故以神为主者,形从而利,以形为主者,神从而害”。中国古人“形”“意”“通”一体的思辨精神,可用于构建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用于有形有感有效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民族工作主线,不仅要在党员教育、干部培训和国民教育中寓意贯彻,也要在平凡的日常生活和润物无声中予以贯彻。我国各族人民要秉承“形”“意”“通”一体的思辨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建设前所未有的现代强国,不遗余力,团结奋斗。“形”“意”“通”各司其位,互补共生,不同而和,兼和相济,交融一体,这样的思路可以丰富和扩展新时代条件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理论,有利于找到可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办法、新路径,“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丰富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责任编辑: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