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走向技术具身:信息技术时代学习者主体性再认识.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25895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93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向技术具身:信息技术时代学习者主体性再认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走向技术具身:信息技术时代学习者主体性再认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走向技术具身:信息技术时代学习者主体性再认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电化教育研究走向技术具身:信息技术时代学习者主体性再认识邓敏杰1袁 李艺2渊1.河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袁 河南 新乡453007曰2.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袁 江苏 南京210097冤摘要 学界对伊德技术具身思想的态度是积极的袁但多在错误理解野技术冶之实质的同时袁仅以静态的目光看技术具身袁由此导致了关于学习者主体性认识出现局限性甚至是偏误遥 文章追溯海德格尔等人的存在论哲学去把握该问题袁发现其野技术具身冶实应理解为野走向技术具身冶遥 所言野走向冶乃是发生袁即存在发生袁且人的存在尧技术的存在及人与技术关系实际上是同一命题遥 因之袁以野走向技术具身冶为基本立场袁学习者主体性之要义包括主客二分的

2、超越尧生存过程的凸显和由实在论转向存在论等遥关键词 技术具身曰 走向技术具身曰 学习者曰 主体性曰 人与技术关系中图分类号 G434文献标志码 A作者简介 邓敏杰渊1985要冤袁女袁河南项城人遥 讲师袁博士袁主要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尧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研究遥E-mail院遥DOI:10.13811/ki.eer.2023.08.004理论探讨基金项目院2022 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野信息化环境下具身学习机理及发展路径研究冶渊项目编号院2022-ZZJH-186冤曰2022 年度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野职前教师智慧教学素养的具身培育研究与实践冶渊项目编号院2022-JS

3、JYYB-005冤一尧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袁在人文社科尤其教育研究领域袁在伊德技术具身思想基础上围绕人之主体性问题的技术具身越来越被关注遥 然而袁有些研究将技术简单理解为外物袁且将技术具身简单理解为作为活动主体的人与技术达成具身关系后所形成的一种状态遥当我们对始自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进行深入追溯时会发现袁 技术并不是外物或简单尧通俗意义上的技术实体袁 而是 野对我而言作为技术的技术冶袁且技术性存在是人之宿命袁是人与技术间不断达成的发生过程袁应该更明确地视为走向技术具身1遥 在探讨学习者主体性问题时应该如何理解野技术具身冶和野走向技术具身冶袁是我们考察信息技术时代教育问题袁也是思考

4、新时期素养教育如何有效落实时所需面对的一个基本问题遥文章聚焦于此袁在对技术具身再次追根溯源的基础上袁深入剖析走向技术具身及其价值意蕴袁获得对信息技术时代学习者主体性更为深入全面的认识袁为当前有关教育问题的思考引入新启发遥二尧目前学界对技术具身的认识目前学界对技术具身的研究袁主要在哲学尧传播学和教育学等领域遥 在哲学领域袁它最初是美国技术现象学家唐 窑 伊德提出的一个概念袁 用于描述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遥之后袁诸多学者对此展开了探讨袁普遍认为技术具身是伊德结合现象学存在论提出的一个关乎身体和技术的合题遥它作为人之技术性存在的贴切表达袁不仅规定了人之本性袁而且促逼技术达到了一种澄明的境界袁 使得人与

5、世界能够统一于技术向世界显现2袁并形成了身体与技术结合的当代文化3遥该理论强调了人与技术的融合与交互袁为许多部门科学提供了理论资源与思想启迪4遥如在传播学领域袁其基本态度是从技术哲学的成就中摘取技术具身袁并作为一个推动实践发展的因变量袁但并不对其进行更多的反思遥较为代表性的观点认为袁通过具身经验袁技术具身推动了阅读创新价值的实现5袁并成为考察智能262023 年第 8 期渊总第 364 期冤传播尧探讨人机共生的重要维度6袁尤其是 Vlog尧虚拟现实等作为智能化媒体时代的新技术及其应用7-8袁一定程度上是对具身在场以及行动与体验的一种彰显袁亦开启了移动传播的新时代9遥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袁野生活世

6、界的技术化冶已成为普遍接受的事实袁在教育领域亦是如此遥 人与技术具身关系的普遍存在袁 推动了教育领域的具身转向袁而且通过技术的具身性不仅可以实现学习者与学习环境的在场关系10袁同时也从实践层面促进了教育向真实生活世界的回归11遥 但目前大多数学者对技术的认知局限于表面或基于概念的想象而缺少对技术哲学的追溯袁即使有关注技术哲学的思考进展但仍理解欠深遥 例如袁多数学者在研究具身学习或剖析其理论基础时会引入伊德技术现象学袁指出人技之具身关系是人通过技术感知世界的最佳状态袁同时技术成为人之身体的自然延伸12袁并以通俗意义上的技术实体直接对照伊德所言的人技关系等13遥 相关认识一般缺乏对技术具身性形成原

7、因或过程的关注袁或将其简单归于交互技术的成熟14袁并未在发生思想基础上对人技关系进行深入考察遥 在作者看来袁目前这种对于技术具身的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袁它容易使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处于一种僵化性之中袁从根本上说是缺少关于存在论哲学之时间性的思考和理解袁这种认识的局限性显然对于思考信息技术时代学习者主体性以及促进新时期学习者发展等问题非常不利遥三尧概念厘清院何为野技术具身冶对技术具身认识的局限性袁关键在于对这一概念的理解遥 而对其的把握袁需要从哲学根源上进行追问与审视遥渊一冤技术具身概念的来源1.梅洛-庞蒂的具身哲学在人类认识发展历史上袁具身哲学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种理论保障遥 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袁

8、它尤其强调身体的重要性袁 批判传统的身心二元对立袁这一思想在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中得到比较充分的展开遥作为法国现象学代表人物袁梅洛-庞蒂在继承与发展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现象学的基础上袁认为身体始终和人在一起袁 是我们拥有一个世界的一般方式15袁因此袁现象学的首要之事就是对身体的研究袁进而确立了知觉的首要地位袁把知觉存在化袁赋予身体在哲学中的绝对优先地位袁使具身哲学走向成熟遥 他主张人是以身体去认识世界而不仅仅是心灵袁并基于身体的发现重新构造了传统的主体概念袁提出身体主体的概念袁重塑了主体性袁进而描绘了一幅人与世界打交道的图景遥梅洛-庞蒂通过对身体和心灵的重新思考袁提出身体主体概念袁消除了身心之间

9、的鸿沟袁实现了对传统身心及主客二元对立的超越遥2.海德格尔和伊德的技术哲学身体哲学的思考虽主要来自梅洛-庞蒂袁 但技术哲学领域所关注的野技术具身冶却多直接来自伊德的野人要技术冶关系理论袁认为人与技术关系亦即野作为身体的我冶 依靠技术与周围世界发生关系的不同方式遥他以知觉作为居间调节因素思考身体与技术发生关系的方式袁 具体地将人技关系细分为具身关系尧解释学关系尧他者关系和背景关系四种袁且它们构成一个连续统16遥 在伊德看来袁人与技术所达成的具身关系普遍存在袁于是袁在其研究阐述中袁都不断提及野技术具身冶或野工具具身冶遥需要说明的是袁 伊德主要关注的是人技关系袁是技术哲学的基本命题袁其所发展的技术哲

10、学袁更是对海德格尔技术哲学思考的延续遥海德格尔作为从哲学角度关注技术的先驱之一袁采用更加原初的存在论立场思考技术以及讨论人与技术的自由关系袁揭示了存在乃意义存在袁乃存在论视角中的存在发生袁同时指出存在即发生袁存在即生存遥 因之海德格尔的野存在冶实质上指向一个动态的过程袁应该将其理解为一个动词或动名词而不是名词袁从字面看袁表达为野去存在冶会更清晰揭示此层含义袁 其意义等同于那个准确的野存在冶遥对此而言袁去存在即去生存袁存在论主体性乃生存主体性袁在发生的视角中袁人乃发生中的人袁技术乃发生中的技术尧为人所揭示袁人在揭示技术尧揭示世界的同时袁也揭示自身遥在此立场上袁他认为此在具有在世界之中的本质性建构

11、袁即野在世界之中存在冶袁人与技术关系是寻视而非专题地消散于那组建着技术整体的上手状态的指引之中17遥 需注意袁一是此处所指技术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外物袁 而是存在发生中野对我而言作为技术的技术冶袁且是个性化的曰二是所述人技关系具有以上手为倾向的特征袁上手乃技术之宿命袁在手为上手过程中的逗留袁因之与技术的上手关系亦为人之存在论宿命遥以上手为倾向的人技关系特征袁正是文章后续所强调整体意义上的技术具身思想遥 海德格尔所言的人与技术袁是一种超越主客二分的主体性存在袁技术是对人而言的技术袁人的主体性存在是一种技术性存在遥伊德更加关注实践领域袁认为上手与在手的思想在指导实践时会有所不足袁他以技术作为人与世界

12、的居间调节物袁借鉴身体哲学从身体中提取出知觉作为27电化教育研究居间调节因素袁 将技术理解为 野对我而言作为它的它冶袁认为可以将人技关系充实为其他可能袁进而细分为四种关系袁 借此使人与世界的关联得以进一步澄明遥 这也有两种特征院技术乃发生中的技术或曰对我而言作为技术的技术曰必须在发生或走向具身的意义上理解四种关系袁技术具身乃一动态过程袁即本文所说走向技术具身袁是野我冶的存在本身遥 但野走向冶含义在既往教育学领域讨论中往往是被忽视的袁正如前文所述袁多忽视了存在的发生问题袁将技术视为通俗意义上的技术实体以及将技术具身仅作为一种静态关系的现象普遍存在遥海德格尔的存在即发生实际上是存在论之时间性的根本

13、问题袁而时间性问题就是海德格尔存在论超越古典存在论的核心遥而在处理人技关系细节的意义上袁海德格尔和伊德对时间性的分析仍然不够遥 作为技术现象学新发展代表人物的贝尔纳 窑 斯蒂格勒袁通过野人要技术冶存在结构或作用机制袁再次引入时间性袁 阐释了人与技术相互作用的细节或内在张力袁进而指出人之野去存在冶及人技关系转变背后的原初动力袁并因之喻示着人在面对技术时的野不安分冶特质1遥渊二冤技术具身内涵的初步分析1.分析路径信息技术时代技术具身已成为人的一种普遍的存在方式遥受麦克卢汉野媒体是人体的延伸冶思想的影响袁教育研究开始转向关注媒体袁并借助媒体传递知识遥 这带有早期工具理性技术哲学的朴素痕迹袁同时也可看

14、成是教育领域早期对技术与人关系认识的起点遥 针对该观点袁既然媒体渊技术冤是人身体的延伸袁那它和作为生存主体的人是什么关系钥即在人尧技术尧世界格局中袁媒体渊技术冤处在什么位置钥很明显袁麦克卢汉对这个问题缺少哲学思考袁并没有给出进一步的回答遥从技术哲学的视野看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袁需要从海德格尔尧梅洛-庞蒂尧伊德和斯蒂格勒等人所展开的人技关系中寻找最终解释遥 具体到伊德的思考袁已经使我们对技术具身的认识更加深刻遥自海德格尔存在哲学始袁存在即发生袁即意义的存在或发生袁而技术乃是在存在之中对我渊此在冤而言作为技术的那个渊意义上的冤技术袁是一种对人而言的经验实在而非外物遥进一步袁在野人要技术要世界冶格局

15、中袁世界是对此在而言的世界袁是作为此在的人在世界之中存在意义上的世界袁因之袁人技关系最终是人与世界的关系袁人与技术之二元对立的超越最终是人与世界二元对立的超越遥 在伊德由此打开的视野中袁所谓走向技术具身院横断面上指作为活动主体的人借助野对我而言作为技术的技术冶与世界打交道的存在状态曰在时间性的脉络上袁技术具身还涵盖了存在论主体不断向具身状态发展的存在过程遥2.三层内涵这意味着袁技术具身实则是走向技术具身袁其含义可以递次阐释为三层遥第一袁作为活动主体的人袁是一个完整的尧包含全部身心的人遥 在梅洛-庞蒂看来袁心理辩证法所描述的心理和生理处于一种和谐的整合关系时所彰显的便为心灵袁而身体则是作为这种生

16、理要心理结构的统一体而展现与存在的18遥 于是袁心灵和身体并不是两种实体袁人的存在也是一个心身统一尧完整的存在遥而作为活动主体的人袁也应是身心统一尧完整意义上的人袁正是通过人的意义存在袁实现了对传统身心二元的超越遥 第二袁作为野此身冶的人不断与世界打交道才能实现自身的存在遥 在存在论视角中袁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袁它并不是一个独立自存的概念或东西袁只有在主客体关系中才会有主体的发生或存在袁主体通过揭示世界也揭示自身袁也才会显现出发生意义上的主体性即生存主体性遥 因此袁对于主体性的考察必须在主客体关系发生中袁即从人透过对我而言作为技术的技术与世界相遇的过程中展开理解袁也只有在此基础上主体性才有意

17、义遥第三袁在主体的生存实践中以技术具身为特质袁对此可以在走向技术具身立场上按照四种关系来理解遥 进一步袁伊德认为人类的生存是由技术构造的袁人类的居间调节知觉已经取代了绝大部分的直接知觉袁但在实际的实践活动中袁针对某一具体的技术应用情境而言袁技术与人远离具身关系的状况依然存在遥而从生存实践全局来看袁作为主体的人与技术关系袁是以技术具身为发展倾向的袁且只有呈现出较高程度的透明度并能够野与人共生融合冶 的具身化技术的不断参与袁 才能有野能动的冶技术具身遥四尧源头再梳理院为何要谈野走向技术具身冶对技术具身概念的进一步理解袁需要再次结合伊德思想脉络集中梳理袁即需要站在发生或时间性的基础上深入进行袁其核心

18、思想则是走向技术具身 遥渊一冤伊德的连续统海德格尔通过上手和在手所表达的袁不仅有作为当下的状态袁 更重要的是有去上手的过程性实质袁即包含上手为指引尧在手为逗留之意义19遥 在时间性立场上袁存在乃动词或动词性名词袁其实质是野去存在冶遥存在与时间密不可分袁时间性构成了此在的源始存在282023 年第 8 期渊总第 364 期冤意义17袁因此袁此在的存在是基于时间性的20袁是一种时间性的展开袁进而其存在需要其野去存在冶遥 这正是一种当下的尧发生的思想袁亦是一种关于生存的思考遥伊德作为海德格尔思想的延伸者袁是在其存在与时间关系基础上展开的思考遥 在发生意义上袁伊德人技关系可理解为院 一是四种关系乃是存

19、在之关系袁二是人技关系的连续统意义遥即人技关系是野去存在冶中的关系曰它者尧解释学尧具身关系渊背景关系可视为是具身关系的极端应用情形冤袁 所呈现的人技关系可以构成一个连续的状态空间遥 与上手与在手思想相应袁伊德所述具身关系被认为是技术在直接经验中抽身而去的境况袁与上手状态相关联曰而它者关系则与在手状态之逗留有直接关联曰 解释学关系则居于之间袁是技术发挥居间调节作用以帮助人野看冶或野解释尧阅读冶世界遥伊德将野人要技术冶视为一般性的存在形式袁继而将其关系视为一个连续统16遥 即四种人技关系仅是典型存在袁受关系中的因素分配比例尧技术的对象性与透明性等影响袁 相邻状态之间还有很多复杂的尧中间的情形遥进一

20、步袁伊德所言野人要技术要世界冶关系的连续统袁可在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进行理解遥 在静态意义上袁人技关系状态有从一端的它者关系到另一端的具身关系连续分布的可能性袁进而揭示了人类经验技术的方式中连续的可能性遥 在动态意义上袁人技关系可以根据技术在人与世界之间所发挥居间调节作用的不同所导致的变化袁在连续统上尧在人技作用的张力线上发展或移动遥 这也说明袁人技关系状态可以从连续统的一端走向另一端袁或在两端间野游走冶遥 从实际情况看袁随着应用中的不同技术在不同时间的发生以及不同技术的对象性和透明性袁人技关系应该是多种状态的综合存在遥渊二冤野走向技术具身冶之野走向冶结合去存在思想及上述对连续统观点的揭示袁我们

21、可以深入理解野走向技术具身冶之野走向冶的内蕴遥所谓野走向技术具身冶袁是指在人与野对我而言作为技术的技术冶在人技关系连续统中或人与技术张力线上的实际发生遥 其中袁所言野走向冶可以有两层含义遥 一是袁在这个过程中袁作为此在的人以及作为世内存在者的技术的存在均是当下的存在或当下发生遥这既可以是当下的它者关系意义上的发生袁也可以是当下的具身关系意义上的发生袁亦可以是位于二者间某个位置上的解释学关系发生等遥 二是袁从它者到具身关系的发展过程是由诸多当下连续构成的袁在更广义的时间性即历史性立场上袁构成一种主体持续发展的脉络遥 无论它者或解释学关系袁均是走向具身关系过程中的逗留遥而逗留是人技关系在走向具身过

22、程中可能会存在或发生的情形袁并非将其视为被排斥的状态遥因此袁无论是海德格尔所言的存在袁 还是伊德所言的技术具身袁都揭示了人技关系是一种在时间性上展开的发生关系袁其演变过程是连续的袁是由诸多当下存在或当下发生的状态组成的遥渊三冤野走向技术具身冶的内涵阐释所言野走向技术具身冶袁实际上是对存在论哲学之野技术具身冶思想的完整揭示遥原有某种程度上窄化了的野技术具身冶多指向一种固定的存在状态袁并与上手状态作简单对应袁往往被理解为人技关系在走向技术具身过程中发展的方向和目标遥而这种理解往往缺失了发生性或曰时间性袁也就丢失了存在论真谛袁既无法刻画技术具身作为技术之宿命的实质袁又无法在存在之状态空间的意义上理解

23、连续统遥 因此袁思考中陷入一种基本生存方式的被窄化了的技术具身袁是缺失了发生思考静态地看问题的一种呈现袁致使人们容易将其与其他关系对立渊分离冤遥而加入时间性的思考之后袁得以恢复真相的野技术具身冶所揭示的内涵袁不仅含有具身关系作为存在状态之义袁而且包括人技关系的动态尧实然的演变过程遥因之袁文章对野走向技术具身冶的关注袁不是对原有野技术具身冶的否定袁而是对其更为深入尧全面尧准确地进行理解与把握遥 在上述基础上袁结合目前学界对技术具身的认识现状袁我们可以对野技术具身冶概念重新作如下把握袁 从而获得一个更为完整且易于接受的认识院从广义而言袁它涵盖了整个走向技术具身过程中所包含的全部状态袁 是人与技术随

24、着时间性的展开而相互作用状况的统称曰就狭义来说袁它指人与技术关系在走向技术具身过程中所达成的存在论关系状态遥五尧走向技术具身视角下的学习者主体性要义对学习者主体性的关注袁是进一步思考新时期教育相关问题的关键遥 基于现象学技术哲学立场袁我们所获得关于信息技术时代学习者之生存主体性的认识要义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院渊一冤对传统主客二分的超越对走向技术具身所揭示的人技关系的认识袁还要回到其存在论溯源遥自笛卡尔主客二分现象便普遍存在袁随后一段时间哲学发展也以如何超越主客二分为基调来展开遥 在学校教育情境下袁作为主体的人可以类化为教育者和学习者袁 客体则主要指学习内容袁以29电化教育研究往对学习者主体性的讨论

25、主要基于野学习者要学习内容冶展开遥 现象学作为哲学发展的第三条道路21袁其创始人胡塞尔通过意识的意向性解构了主客对立的自我主体袁海德格尔则继承与发展了胡塞尔的发生学思想袁通过时间性克服了对传统主客二分的认识遥 伊德以野人要技术要世界冶方式妥善处理了人与技术尧世界的关系袁实现了对主客二元对立的超越袁完成了对存在论主体性的塑造遥因此袁在走向技术具身的视角下袁呈现出野学习者要技术要学习内容渊学习成就冤或世界冶的存在发生框架袁为理解学习者主体性之超越主客二分提供了理论条件遥1.对技术作为对象的主客二分的超越在不断走向技术具身的过程中袁随着学习者与技术关系发生变化袁学习者主体性也会呈现出相应的变化遥技术

26、是对作为学习主体的学习者而言的所谓技术的技术袁学习者在与技术打交道的同时也被技术影响或塑造袁进而生成新的主体性遥其实袁这种思想在斯蒂格勒的野人要技术冶结构中给出了诠释袁某种角度可以认为是人在发明技术的同时袁技术也发明了人22遥2.对世界作为对象的主客二分的超越框架中所言世界即存在论之世界袁是意义发生的世界尧此在野在世界之中冶的世界袁与认识论相比较亦是构造的成就袁也只有在意义世界中袁自然尧生活或思想知识对作为此在的学习者而言才有意义遥正因为如此袁才有了在世界中存在的野对学习者而言作为技术的技术冶袁既阐释了世界之客观性问题袁又消解了二元对立认识遥上述框架既是对学习者在学习场域中技术性及时间性存在的

27、揭示袁亦是走向技术具身过程中对突破主客二分问题的阐释袁还是基于发生发展视角对技术具身的深入认识遥 而既往把握中袁容易将在手与上手对立袁陷入野非技术具身冶类似的思考袁这显然是缺失了时间性思考所致袁 也易陷入传统主客二分的思考遥在时间性的立场上袁学习者与对其而言作为技术的技术之间袁除了有它者尧解释学尧背景关系发生外袁走向具身关系是一种普遍且常态化的存在23袁这是走向技术具身之宿命的一种指引与驱使遥在关注学习者之走向的基础上袁要求教育者要正确面对信息技术时代的学习者袁深入系统地把握其与技术关系状态与过程之间的关联袁用发生发展的眼光看待学习者袁在技术性存在和连续统立场上理解每一个学习主体特定的技术具身

28、性遥渊二冤对主体生存过程的凸显1.生存主体性在存在哲学的立场上思考教育或学习问题时袁我们更加关注的是存在论主体性袁 亦是一种生存主体性袁 也是作为此在的学习者主体性的一种当然表现遥即技术具身性就是生存主体性本身袁走向技术具身中的主体就是主体本身遥 而且袁学习者的时间性存在是一种生成的时间性存在袁需要其不断地去存在遥 对每个主体而言袁虽然在技术存在或人技关系视角中呈现不同的综合存在方式袁但都是合理存在袁要在尊重的基础上予以面对遥 这种意义上的主体性袁其实是信息技术时代学习者的一种生存渊学习冤实践袁也是其在技术化世界中基本的生存渊学习冤方式袁正是在时间性的展开中学习者的主体性才得以重建袁进而能够得

29、以生存并且实现健康尧持续的发展遥2.对过程而非仅状态的重视由于发展是事物不断更新尧 进步变化的过程袁学习者发展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遥 因此袁对过程而非仅状态的重视是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的关键遥 于是袁在探讨学习者发展时袁对走向技术具身的重视及诸多当下的全局思考尤为重要遥 如人们通过眼镜看世界实现与世界相遇并体会当下存在的意义袁 若在窄化了的野技术具身冶视角袁无法真正消解人与技术的对立且无法展开完整的存在论图景曰而在野走向技术具身冶的立场上袁应该看到的是眼镜与人之完整动态真实的存在之真相袁看到眼镜这一对人而言世内存在者之全部上手或去存在过程袁内涵更加真实而丰富袁为教师思考如何推动学习者更快走向具身关

30、系状态提供了可能遥此外袁教育在遵循一般要义的基础上袁由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袁所关注或呈现的内容自然会有所侧重遥 随着时间性的展开袁学习者与技术关系会根据教育之任务和具体需要袁在走向具身的过程中展现其动态演变与价值追求遥3.不安分在学习者与技术关系的动态演变历程中袁既有走向之宿命的驱使袁也有各种逗留的纠缠袁亦有无本质尧不安分的推动遥 在野人要技术冶存在结构下袁由于先天的野缺陷冶存在导致的无本质袁学习者与技术相互规定尧相互交融袁呈现出天生的尧主动的尧变动不居的不安分特性袁促逼技术不断转化为其内在本质和自身力量袁进而促使能动性的主体得以成长与发展遥 而教育者对技术的关注

31、袁需在代入的视角中袁接受每个学习者之不同的野对学习者而非教育者而言作为技术的技术冶的立场展开袁理解其不安分特征袁借此引导学习者在适应不安分中获得成长遥即不安分是学习者实然的存在状态袁是其生存的必然袁应引导学习者在健康生302023 年第 8 期渊总第 364 期冤存中以积极的态度科学面对遥渊三冤由实在论转向存在论海德格尔把存在之本体的目光由实在论转向生存论袁这既是由物质实体本体论转向形成的非实体主义的存在论袁 更是对实体化策略背后的那个实存的尧存在意义上的主体性的一次新的关注遥现象学通过对自然态度的批判袁实现了对朴素实在论的拒斥24袁最终促使存在论现象学成为 21 世纪哲学发展的一种取向遥 伊

32、德认为技术并非仅是知觉的衍生袁更是人类身体的外化表现袁由此揭示的野人要技术要世界冶是对存在论的一种深入阐释袁也是人与世界打交道方式的一种形象描述遥而技术哲学之生存问题实际上是一般性的生存问题袁其所揭示的技术存在亦是一般存在遥 因此袁在走向技术具身的视角下袁作为此在的学习者通过与技术的关系不断演化袁不断走向技术具身成为其在信息时代的一种此在式存在遥而且袁海德格尔通过追问存在之真袁使得时间性明朗起来袁而其所指此在即实际生命袁作为此在的人野在世界中存在冶 亦是一种人及其生命活动与世界的原始的不可分性袁 继而表明了存在以及生命意义25遥伊德正是继承与发展了这种时间性思想袁将人之存在方式得以进一步展现遥

33、本文虽然是在技术哲学立场上论及海德格尔及伊德等人袁但其回归生命的思考却是对终极真相的逼近遥 与此关联袁我国学者叶澜一改西方之过度抽象袁回归到野人的生命冶的思考原点来理解教育问题26袁 指出在此意义上让教育焕发出生命活力袁才能体现出育人的本质袁此思考与海德格尔等人将一般性生命更进一步回溯到每一个具体的鲜活的生命的思考高度一致遥融合东西方哲学思想袁基于时间维度对技术具身的分析袁需要树立从学习主体到生命之存在的意识与观念袁才能更加彻底地剪除思考中可能存留的将人物化的痕迹袁进一步促进由实在论向存在论的转变遥 一方面袁从主体回归到具体的人遥在当前技术条件下袁自下而上地从关注每一个学习者开始思考问题袁而不

34、是过多地从一般性开始袁如此才能更加尊重每一个学习者袁 从其内部开发出生存活动或实践的学习潜力袁将学习转化为学习者之发展需要和自觉袁让教育充分绽放遥另一方面袁从生存回归到鲜活的生命遥在理解人的当下存在以及实际生存的基础上袁 从鲜活的生命出发袁将技术条件下的生命实践视为人之生命最为内在的规定袁以生命渊生活冤践行存在袁以生命之存在与之对话袁在教学活动中体现生存乃至生命的意义遥同时袁注重学习者在学习实践中的发展袁并为其提供生命关怀袁满足其成长需求袁促进信息技术时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持续尧健康的发展遥六尧结语文章以海德格尔尧伊德等人的技术现象学思考作为展开的学理依据袁为教育领域探讨学习者发展时为何谈及野走向

35、技术具身冶这一问题提供了清晰的说明遥置身信息技术时代袁 技术之于人的作用愈加彰显袁促逼人们越发关注技术具身遥但如果仅停留在原有狭义的野技术具身冶这种静态的尧僵化性的认识方式袁就很难理解与把握作为学习活动主体的学习者之发展的真实状况袁 也无法真正从现象学技术哲学中汲取营养袁促使新时期素养教育有效落地遥 而野走向技术具身冶及其视角的动态过程性实质袁是站在发生思想或时间性的基础上思考问题袁可以帮助我们走出仅仅关注技术具身状态以及这种看待事物的方式所导致的困境袁重新理解野人要技术要世界冶格局以及技术的居间调节作用袁为阐释新时期学习者之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力工具袁 亦为思考信息技术时代教育问题尧再建教育

36、理论等带来新契机遥参考文献1 邓敏杰袁李艺.信息技术时代学习者的主体性分析要要要基于技术哲学的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袁2020袁41渊11冤院20-26.2 文成伟袁廉佳.技术具身的澄明境界J.自然辩证法研究袁2017袁33渊5冤院26-30.3 BALSAMO A.Forms of technological embodiment院 reading the body in contemporary cultureJ.Body&society袁1995袁1渊3-4冤院215-237.4 杜丹袁陈霖.与野物冶交融院技术具身理论之于传播学研究J.现代传播渊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冤袁2021袁43渊3冤院8

37、2-86.5 华维慧.论技术具身与阅读之野真冶院从身体延伸到经验延伸J.编辑之友袁2020渊9冤院28-32.6 别君华.人机共生院智能传播的技术具身J.青年记者袁2021渊5冤院9-11.7 杜丹.Vlog院技术具身的展演与社会交往N.中国社会科学报袁2019-11-28渊009冤.8 孙强.视觉意向维度下虚拟现实技术具身关系研究J.东南传播袁2021渊2冤院6-10.9 徐天博.场景革新和技术具身开启移动传播新时代N.中国社会科学报袁2020-03-27渊005冤.10 王美倩袁郑旭东.在场院工具中介支持的具身学习环境现象学J.开放教育研究袁2016袁22渊1冤院60-65.31电化教育研

38、究11 张刚要袁李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院技术具身性的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袁2017渊1冤院7-11.12 陈醒袁王国光.国际具身学习的研究历程尧理论发展与技术转向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袁2019袁31渊6冤院78-88袁111.13 王辞晓.具身认知的理论落地院技术支持下的情境交互J.电化教育研究袁2018袁39渊7冤院20-26.14 李青袁赵越.具身学习国外研究及实践现状述评要要要基于 2009要2015 年的 SSCI 期刊文献J.远程教育杂志袁2016袁34渊5冤院59-67.15 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M.姜志辉袁译.北京院商务印书馆袁2001院194.16 唐 窑 伊德.技术与生活世

39、界要要要从伊甸园到尘世M.韩连庆袁译.北京院北京大学出版社袁2012院77-117.17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2 版.陈嘉映袁王庆节袁译.北京院商务印书馆袁2018院75-109袁326.18 张尧均.隐喻的身体要要要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研究M.杭州院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袁2006院32.19 海德格尔.存在论院实际性的解释学M.何卫平袁译.北京院商务印书馆袁2016院112.20 张弘.海德格尔的时间性观念与现代性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渊哲学社会科学版冤袁2009袁41渊2冤院1-5袁45.21 克劳斯 窑 海尔德.真理之争要要要哲学的起源与未来J.浙江学刊袁1999 渊1冤院12-1

40、8.22 贝尔纳 窑 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 1院爱比米修斯的过失M.裴程袁译.南京院译林出版社袁2012院150.23 邓敏杰袁张一春袁李艺.试论儿童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哲学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袁2019袁40渊9冤院26-33.24 罗嘉昌.从物质实体到关系实在M.北京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袁2011院258.25 吴国盛.时间的观念M.北京院商务印书馆袁2019院241-243.26 李政涛.追寻中国教育学重建的原点要要要野生命 窑 实践冶要要要叶澜学术思想及研究实践述要 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袁2005渊12冤院6-14.Moving towards Technological Embodi

41、ment:Reunderstanding the Subjectivity ofLearner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raDENG Minjie1,LI Yi2(1.Faculty of Education,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 Henan 453007;2.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Jiangsu 210097)Abstract The academic community has a positive attitud

42、e towards Don Ihdes thought oftechnological embodiment,but most of them mis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technology and only look attechnological embodiment from a static point of view,which has led to limitations and even errors in theunderstanding of learners subjectivity.This paper traces back to Hei

43、deggers ontological philosophy tograsp this problem,and finds that its technological embodiment should be understood as movingtowards technological embodiment.The moving towards mentioned is happening,that is,the occurrenceof existence.The existence of human,the existence of technology and the relat

44、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technology are actually the same proposition.Therefor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ving towardstechnological embodiment,the essence of learners subjectivity includes the transcendence of thedichotomy of subject and object,the prominence of the survival process and the shift from realism toexistence.Keywords Technological Embodiment;Moving towards Technological Embodiment;Learners;Subjectivity;Relationship of Human and Technology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