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名称: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年级学科七年级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重点:掌握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分析题意、找等量关系和列方程;难点:注意括号前面是负号时去括号,找出能够表示问题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二、教学目标1、 掌握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 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3、 进一步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4、 通过分析“顺逆水”和“配套”问题,进一步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角的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在新课前一天布置学生完成预习作业,对教材进行预习以及观看洋葱数学了
2、解基本概念。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会了运用移项、合并同类项来解一元一次方程,但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较复杂时,列出的方程也会较复杂,解方程的步骤也相应更多些,如下面的问题。二、探索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问题 某加工厂加强节能措施,去年下半年与上半年相比,月平均用电量减少2000度,全年用电150万度,这个工厂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多少度?分析: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上半年用电度数+下半年用电度数=1500000。设去年上半年平均用电x度,那么下半年每月平均用电多少度?上半年共用电多少度?下半年共用电多少度?下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2000)度;上半年共用电6 x度;下半年共
3、用电6(x2000)度。由此可得方程:6 x+6(x2000)=1500000这个方程中含有括号,怎样才能转化为我们熟悉的形式呢?去括号。去括号,得6 x+6x12000=1500000解得 x=13500所以这个工厂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13500度。思考:你还有其它的解法吗?设去年下半年平均用电x度,则6x+6(x+2000)=1500000解之,得x=11500所以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11500+2000=13500度。三、例题例1 解方程:3x7(x1)=32(x+3)解:去括号,得3x7x+7=32x6合并,得4x+7=2x3移项,得4x+2x =37 2x =10 x =5注意:
4、括号外面是负号时,去括号后,括号内的每一项的积都要变号。例2 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用了2小时;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行驶,用了2.5小时。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千米/时,求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分析:顺流行驶的速度、逆流行驶的速度、水流的速度、静水中的速度之间有什么关系?顺流的速度静水中的速度水流的速度;逆流的速度静水中的速度水流的速度。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是什么?顺水行驶的路程逆水行驶的路程。设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x千米时,那么顺流的速度是什么?逆流的速度是什么?顺流的速度是(x)千米时逆流的速度是(x)千米时。由些可得方程(x)2.5(x)由前面的解答,知x27所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
5、千米时。注意:要牢牢记住顺流的速度静水中的速度水流的速度;逆流的速度静水中的速度水流的速度。例3某车间22名工人生产螺钉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钉1200个或螺母2000个,一个螺钉要配两个螺母。为了使每天的产品刚好配套,应该分配多少名工人生产螺钉,多少名工人生产螺母?分析:当问题中的量比较多,关系比较复杂时,我们可以把量分成两类列表,从而使条件条理化,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螺母的数量螺钉的数量。由此,可列方程21200x=2000(22-x)由前面的解答可知x1022-x22-1012所以应分配10名工人生产螺钉,12名工人生产螺母。注意:列表法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有注意学习。四、课堂练习1、课本97面(1)、(2)。2、初一某班同学准备组织去东湖划船,如果减少一条船,每条船正好坐9名同学,如果增加一条船,每条船正好坐6名同学,问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同学?五、课堂小结1、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当括号外面是负号,去掉括号后,要注意变号。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3、例题解法一是求什么设什么,叫直接设元法,方程的解就是问题的答案;解法二不是求什么设什么,叫间接设元法,方程的解并不是问题的答案,需要根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求出最后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