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 代 年 轮SHIDAINIANLUN4武汉文 史 资 料 2023 年 第 10 期1953:“华师”初展风华轮印:1953 年 10 月 24 日,“华中高等师范学校”更名为“华中师范学院”,从此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直到“华中师范大学”享誉中外。今天,桂子山上的“华师”,成为武汉学子亲切而骄傲的称呼。1949 年武汉解放,高等教育服务于人民和建设,开始重组和转型。1952 年 10 月,中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发布(1952)教办字第 3548 号令,决定将原中华大学的一部分及湖北教育学院,与改制中的华中大学合并,另行筹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 年,高等教育部、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统一规定各
2、高等师范学校校名的通知,将“华中高等师范学校”更名为“华中师范学院”,至今整整 70 周年。“四水合流”创建新型大学华中高等师范学校,是从“公立华中大学”向“华中师范学院”过渡期间使用的名称,前后约一年时间。中华大学全称“私立武昌中华大学”,成立于 1912 年 5 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由国人独立创办的私立大学。1950年8月,由湖北省政府直接领导。1952 年 9 月 1 日,中南教育部决定:中文、化学两系学生和23 位教师调至公立华中大学;财经和水利专科调至武汉大学;会计等三科、化工专修科、土木专修科分别调至湖北省商业高级学校、湖北省高级工业学校、湖北省土木工程学校。校舍、图书、家具全
3、部转给华中大学。该方案表明,中华大学的主体并入了华中大学。湖北教育学院的前身,是 1931 年成立于武昌的湖北省立教育学院,为湖北省最高师范院校,1936 年因风潮而被迫停办,1941年学院恢复于战时省会恩施。1944年,国民政府将其改组为国立湖北师范学院。1945 年抗战胜利后,一度迁往沙市,但因办学困难引发过多次迁校风波。1948 年迁回武汉,1949 年由中南军政委员会接管,改组为湖北教育学院。1952 年,从湖北教育学院并入华中大学的有教育、中文、数学、付 强SHIDAINIANLUN时 代 年 轮5武 汉 文 史 资 料 2 0 2 3 年 第 1 0 期物理、体育、美术、音乐、戏剧
4、及俄文等九系学生共 339 人和教职工 150 余人。“改制中的华中大学”指的是私立华中大学和中原大学教育学院合并为公立华中大学,当时正在进行中。私立华中大学以1871 年的文华书院为源头,以 1903 年文华书院所设立的大学部为起点,在 1924 年以文华大学为基础而建立的教会大学,是中国近代史上 13 所基督教会大学之一,也是后来华中师范大学的主体。中原大学是中原军区 1948 年 8 月创建的一所革命大学,设有财经、教育、政治、文艺四个学院。1951 年 7 月 2 日,私立华中大学校长韦卓民,征得董事会的同意,向中南教育部发出公函,请求将学校改为公立。7 月 7日,中南教育部部长潘梓年
5、回信韦卓民,转告三点意见:一是教育部、中南教育部同意改为公立;二是改公立后,校名暂称“华中大学”,作为中南区培养高级中等学校师资的高等学府,从 1951 年起开始招收师范生;三是将中原大学教育学院合并入华中大学,以增强华中大学的力量。将华中大学改制为师范院校性质,既与华中大学自身具有的师范教育条件有关,更是出于全国高等学校整体布局的通盘考虑。华中大学具有师范教育的条件,是因为国民政府教育部在抗战时期曾明文要求,任何私立大学不准办教育系和教育学院,经韦卓民专程拜访教育部长陈立夫,陈立夫才“慷然应允华大继续办教育学院”。华中大学教育学院能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韦卓民费了极大心血。“出于全国高等学
6、校整体布局的通盘考虑”的背景,则是 1951 年 5 月 18 日,在政务院第 85 次政务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马叙伦提交关于 1950 年全国教育工作总结和 1951 年全国教育工作方针和任务的报告,要求各大行政区组建一所师范学院:“以各大学现有的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教育系和个别的文理学院为基础,加以调整,向着每一大行政区办一所师范学院,每一省或两三省办一所师范专科学校的方向发展,分别培养初高级中等学校的师资。”华中大学的改制动议、办学基础和中央教育部下达的任务,为中南教育部决定华中大学改制公立、定性师范提供了政策依据。为了快速推进两校合并,1952 年 7 月中旬,中南教育部正式成立“华中大
7、学改制委员会”。潘梓年为主任委员,华中大学校长韦卓民和中原大学教育学院院长王自申为副主任委员。改制后,党组织由原中原大学教育学院党员组成,王自申为党总支书记。中原大学校长潘梓年、中原大学教育学院院长王自申华中大学校长韦卓民、中华大学校长陈时时 代 年 轮SHIDAINIANLUN6武汉文 史 资 料 2023 年 第 10 期由此,华中大学在学脉上延续了华中大学,在体制上则承接了中原大学。1952 年 11 月 3 日,华中高等师范学校建校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会议产生了建校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由潘梓年、徐懋庸、王自申、郭抵、余文、卞彭、陶军、杨宜春、常春元、方衡、严士佳、王觉之、邵达成、高庆赐
8、、陈铁、何汉 16 人组成。会议还讨论通过了学校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教务长卞彭,副教务长陶军、高庆赐,总务长杨宜春,秘书主任郭抵(兼),人事处处长余文,图书馆馆长徐家麟,理论学习部主任常春元。1953 年 12 月 4 日,学校分党委正式成立,会上由武汉市高教党委书记罗明宣布由王自申、郭抵、邵达成、余文、何汉等 7 人组成华中师院分党委会,王自申任党委书记,郭抵任第一副书记,邵达成任第二副书记。1954 年 2 月 15 日,中南行政委员会教育局任命刘介愚为华中师范学院副院长。1954 年 3 月初,学院召开院党委会议,决定成立“中共华中师范学院委员会”。15日,中南局高校党委批复:同意华中师范
9、学院成立“中共华中师范学院党组(委员会)和总支委员会”,党委会由刘介愚、郭抵、陶军、余文、邵达成、高原、方衡 7 人组成,刘介愚任书记,郭抵任副书记。4 月 8 日,经教育部批准,中南行政委员会调广西大学校长杨东莼任华中师范学院院长。9 月 18 日,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教育部正式任命杨东莼为华中师范学院院长,刘介愚为副院长。1954 年 10 月 19 日,高等教育部、教育部、司法部等 7 个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大区行政机构撤销后中南区高等学校管理办法的联合通知,明确规定华中师范学院由教育部直接管理。学科布局突出“专门学院”华中大学的整个改制过程,始终围绕确立师范性质和完善学
10、科布局两个主要方面而展开。1952 年 5 月,教育部关于全国高等学校 1952 年的调整设置方案出台。该方案的核心是:“为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整顿与加强综合大学,发展专门学院,自1951 年起,全国高等院校根据国家建设的整个计划和各地区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始进行全面或重点调整。”华中大学属于“发展专门学院”之列,按学科和专业进行组合,需将有关师范教育的相关专业整合在一起,具体步骤是先组校、再分级,即学校组建完成后,由教育部对其办学实力进行评估,定为“学院”或“专科学校”。私立华中大学原为综合性大学,设有文、理、教育三院,设有中文、物理等九系与音乐、地理两组。中原大学教育学院设有政治、
11、历史、俄文、教育四系,并设有若华中高等师范学校校门SHIDAINIANLUN时 代 年 轮7武 汉 文 史 资 料 2 0 2 3 年 第 1 0 期干训练班。新组成的公立华中大学,对院系基本设置是:其一,取消“学院”建制,设立“系、科”为主的体制。“系”为四年制本科设置,“科”则为二年制专科设置。其二,向师范过渡。8 月 17 日,在长江日报公布系科设置:第一,设中文、外文、政治、历史、教育、物理、化学、生物、数学、体育等十系,及俄文、历史、政治、教育等专修科。以上专业从 1951 年暑期起开始招录师范生,非师范专业从此停止招生。第二,经济系并入武汉大学,原有学生按学时计划在华中大学完成学业
12、,学制改为三年。第三,与华中大学有密切关系的私立文华中学与原华中大学附属中学合并为华中大学附属中学,校名暂定为“文华中学”,恩旭小学改名为华中大学附属小学。此前的 1952 年 9 月和 1953 年上半年,广西大学生物系,广东省海南师范专科学校图画制图和音乐专修科,河南平原师范学院历史系,南昌大学师范部俄文科、文法学院教育系,华南师范学院历史系相继并入华中大学。与此同时,华中大学相继将经济商业系、地理组和外文系的英语组分别并入武汉大学、河南大学和中山大学。院系调整后,学校设有修业四年的教育、政治、中文、俄文、历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图画制图、音乐等十二系,及修业二年的教育、中文、
13、俄文、历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图画制图、音乐、艺术科等十二科。同时开设修业一年的高制或初制的历史、数学等十个班;另为培训中学师资,设有政治、教育师资训练班。相关系、科负责人分别是:中文系主任林之棠、副主任王凤,科主任薛诚之、副主任周学根;外文系主任骆传芳;历史系主任方衡,科主任熊庚甫,高训班主任王觉之,初训班主任喻存粹,调训班主任田家农;生物系主任李琮池,科主任苏宏汉,高训班主任毕列爵,初训班主任金律和;化学系主任李家光,科主任成序庠,高训班主任辜庆鼎,初训班主任张泽湘;物理系主任卞彭,科主任邱永喜,高训班主任邱鸿钧,初训班主任杨约翰;教育系主任黄溥,科主任王倘,调训班主任陈宣;数
14、学系主任李修睦,高训班主任齐永魁,初训班主任王玉彪;音乐系主任陆华柏,科主任刘正明;体育卫生系主任范宗光,科主任赵子和;图画制图系主任杨立光,科主任刘依闻;文干班主任常春元,政治班主任陈铁。更名为华中师范学院后,系科仍有几次调整。体育系系科两次调出。1954 年 7 月 16日,中南教育局发出关于华中师范学院体育系并入中南体育学院的通知,决定将华中师范学院体育系科,于 1954 年度第一学期与中南体育学院(现武汉体育学院)合并。到 1955 年 9 月 3 日,体育系计有教工 14 人、学生 36 人并入。1960 年恢复设立体育系,招收两届学生 80 名,1962 年再次停办,学生全部转入武
15、汉体育学院。华中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刘介愚、院长杨东莼时 代 年 轮SHIDAINIANLUN8武汉文 史 资 料 2023 年 第 10 期音乐与图画系科独立建院。1955 年,华中师范学院接教育部通知:经国务院批准,自 5 月 8 日起,以华中师范学院的音乐和图画系科为基础,成立武汉艺术师范学院,人事关系依然保留在华中师范学院。1958 年,武汉艺术师范学院与中南音乐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湖北艺术学院,两系正式从华中师范学院剥离。湖北大学数、理、化三系并入。1962年 7 月 23 日,根据中央“集中力量、缩短战线、提高质量”的要求,湖北省教育厅下发关于湖北大学数、理、化三系并入华中师范学院数、理、
16、化三系的决定,随后三系师生近 700 人并入华中师范学院。从 1970 年底到 1971 年初,武汉地区有关院校由于多种原因撤并,共有 638 人调入华中师范学院。其中,中南民族学院调入 254 人,湖北省教师进修学院调入 80人,湖北省函授学院调入 66 人,湖北大学(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调入 73 人,武汉测绘学院调入 80 人,武汉机械学院调入20 人,湖北省外语专科学校调入 43 人,湖北省艺术学院调入 5 人,其他大专院校调入 17 人。桂子山上开建美丽校园华中师范学院成立之初,校址仍在昙华林,即原来华中大学校园。由于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为解燃眉之急,学校先在原有校址上扩建。1952
17、年 11 月上级拨基建费 80万元,1953 年度基建费总计达到 103 万元,扩建教学楼 2 栋 20056 平方米,学生宿舍楼4 栋 3519 平方米。另有员工宿舍、绘画室、钢琴房、运动场、音乐系办公室、生物系试验室、奶牛场、印刷厂等,均为砖木结构,大部分为平房。这些建筑自行设计、自行施工,1954 年初基本完成。昙华林校区地处武昌城内东北角,四周为居民区与其他学校,旁边又有公路与铁路,无法向周边扩展,从根本上解决校舍紧张必须另选新址。1952 年 1 月,建校委员会请求另征建校用地。中南军政委员会最初决定将武昌喻家山以北地区 6000 亩划拨作为新校园。学校加紧勘测等前期工作,至 195
18、3 年 7 月拟出平面布置草图及兴建计划方案,送呈中南文委及中央教育部审核。1953 年 11 月,中南文委批准基建费 220 万元,学院立即积极准备,开始订购材料、委托设计,力争尽快施工。1954 年 2 月 14 日,学校向武汉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办理购地手续时,城建委认为,喻家山校址在武汉都市规划最边远地区,交通不便,水电等市政建设均较困难,要求另觅新址。几经磋商,最后中南文委、武汉城建委及学院共同决定,在武汉大学以南、南湖以北地区另行划拨土地。最终,武汉市政府将武昌猪头山、桂枝山(两者合称现在的桂子山)连接珞狮路,东至卓刀泉,北抵珞喻大道,南跨龙家湾、陈家湾至南湖滩头的华中师范学院校门(昙
19、华林校区)SHIDAINIANLUN时 代 年 轮9武 汉 文 史 资 料 2 0 2 3 年 第 1 0 期成片土地划给学院,面积为 3000 亩。猪头山是与市郊接壤处的一片杂草丛生的乱坟场。桂枝山是一座青石山,成了学院建设就地取材的采石场,也是 1958 年兴建武汉长江大桥的主要采石场之一。此后,几经土地规划部门勘测,武汉市地产和城建部门核定,明确南湖至猪头山未开垦的成片荒滩及山岗、昙华林的校址和地产、千家街的附属中学校址和地产等,归华中师范学院所有和管理。由于选址变动,停止原设计工作,变更水电工程合同,大批大口径水管退货。一切从头开始,重新测量钻探,重新进行总平面布置及设计。在完成 70
20、00 余座坟墓的迁移后,于 1954 年 9 月 5 日起正式开始土方工程施工,工程由武汉市建筑三公司承建。新校址面积共 3000 余亩,学院各系科及工农中学、附属中学分别建设,各成独立单元。学院本部教学行政区建筑约 13 栋,学生生活区建筑约 30 栋,教工生活区建筑约 80 余栋,主要建筑均采用民族风格形式。为了广泛征求意见,发挥群众智慧,学校专门组织了建筑委员会,负责协调组织、监督施工。从 1954 年开始施工,到 1958 年止,建筑总面积达到 122368 平方米,盖起教学大楼 5 栋、学生宿舍 6 栋、风雨操场 1 栋、饭厅 3 栋,以及教工宿舍若干。大图书馆、行政大楼及其他教学用
21、房也相继建成。投资总额是 1616 万元,其中基建费 597 万元,占36.9%。解放前,私立华中大学只有 37203 平方米的基建面积。解放后,学院仅四年时间就完成了 122368 平方米的基建面积。各类校舍陆续落成,但校园内的道路不太匹配。东西主干道是一条人工辟出的碎石路,南北方向到街道口仅有一条从西北门进校的碎石干道,不仅路面狭窄,而且坡陡路滑,出入十分不便。加上北大门马路对面的武汉测绘学院破土兴建,更增加了通行难度。1958 年暑假前后,全院师生经过 3 个月的日夜苦战,开辟了北大门进校干道的路基。为了抢在新生入校之前基本修通,数千师生员工日夜不停“三班倒”,歇人不歇工具,许多人手上都
22、起了血泡。1956 年 5 月 31 日,新学年开学前,学院先将俄语、物理两系及政治系各教研室(组)搬到桂子山校区。随着校舍的逐步落成,昙华林校区各系陆续迁入。夏秋之交,新校园初具规模,富有民族特色的 3 栋教学楼、6 栋学生宿舍、3 栋食堂已经矗立,其他项目都在按计划施工。校舍面积增至66267 平方米,为建院初期的 4.7 倍。第一期工程竣工后,1956 年 9 月 7 日,中文、历史、政治、教育四系学生 1500 余人迁入新址开学。第二期工程竣工后,1957年 9 月 17 日,其他各系迁入新址上课。由此,包括留在昙华林的图书馆、卫生保健室、后勤系统及所有学生,基本上搬迁到风景秀丽的桂子
23、山校区。昙华林大部分教学用房,归学院印刷厂管理使用;其他房屋及原有宿舍,统一改为教职工宿舍。桂子山校园建设初期,山上除灌木草丛之外,树木很少,更没有草坪。每逢刮起大风,飞沙走石,行人睁不开眼睛,不到几分钟,石桌石凳便被一层沙土覆盖。为了绿化、美化校园和根治风沙,在刘介愚、郭抵、杨宜春等领导的带领下,数千名师生员工在校园大力植树造林,遍植草坪,开辟苗圃。由于山上土质贫瘠,加之沙石难存水分,稍大的树木都得带上很大的泥土团一起栽下,精心培育才能成活。经过几十年的接力耕时 代 年 轮SHIDAINIANLUN10武汉文 史 资 料 2023 年 第 10 期耘,曾经的荒山野岭,变成今天桂子山校园的树木
24、成荫、桂子飘香、鲜花盛开。2016年,贯通学校东西方向的桂中路,评为武汉市“最美校园路”。师资力量追求“大学之谓”华中师范学院建院初期,教师队伍主要来自华中大学、中华大学、湖北教育学院和中原大学,集中了四个学校的骨干。1953年,学校有在职教师354人,其中教授59人、副教授 36 人、讲师 106 人、助教 153 人。几乎每个系的系主任都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在业界有较大的影响,是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如:中文系的林之棠、俄文系的薛诚之、教育系的黄溥、物理系的卞彭、数学系的李修睦、化学系的成序庠、生物系的李琮池、图画制图系的杨立光、音乐系的陆华柏、体育系的范宗先。他们长期担任所在系科的主任,薛诚
25、之和李琮池担任系主任均超过 30年,保证了教师队伍建设的品质和连续性。有的系师资力量非常雄厚,如中文系有林之棠、高庆赐、方步瀛、杨潜斋、邵子风、陈宣、胡雪、熊庚甫、谢善继 9 位教授,教育系有黄溥、王倘、韦卓民、王壁如、袁伯樵、戴惠琼、严士佳、李超英、朱希亮、詹剑峰、宋隆任11位教授,体育系有范宗先、赵子和、陈奎生、曾子忱、曾仲鲁 5 位教授,这在新中国初期的全国高校中是非常少见的。学生人数骤增,教师人数总体偏少,部分教师的业务能力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教学要求。学校为此加大了培养的力度,培养方式大致包括选送外校学习与校内培养两种。1953 和 1954 两年,选送教师到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
26、、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校学习进修,共计培养教师53人。学校自行培养,已任课者共 111 人,仍在培养中者有77人。所谓校内培养,基本采取“边学习,边工作(指助教范围内工作)”的原则。在新教师入校以后,各系组织辅导小组,依据需要随班听课,参加辅导批改作业和实验,由老教师分工负责定期个别或集体解答问题。一般情况下,由专任老教师有系统地为新教师授课和辅导。校内培养计划最多以两年为期。若由于任务紧迫,入校即需开课者,则课余仍按计划随同其他新教师一起学习。为此,在教务处下成立一个科,专门组织全院的师资培养与科学研究工作。除了上述培养方式之外,还增加一些辅助措施:夜校培养。1952 年 12 月,
27、学校成立政治理论夜校,系统提高教师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和教育科学水平。1954 年 10 月,经武汉市委批准,马克思列宁主义夜校开设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和中国革命史两个专班,为期一年,参加学习的教师达 90%以上。截至 1956 年底,全校 282 名助教中,担任教学工作的达 83 人,担任教学辅导工作的共 135 人。这批新教师成为学校的一支有生力量。图书馆、田径场和大礼堂SHIDAINIANLUN时 代 年 轮11武 汉 文 史 资 料 2 0 2 3 年 第 1 0 期聘请苏联专家授课。1954 年 9 月 29 日开始,聘请了10名苏联专家来院授课。其中,波洛托夫、瓦赫吕舍夫自华中高等师范
28、学校时就在本校工作,波洛托娃是由湖北教育学院合并到本校时调转来的,伊林和聂瓦错娃是从华中工学院和中南财经学院聘请来的,其他 5 位均系从乌兰浩及牙克石特聘请来的。他们除了给学生授课外,还负担向本校教师传授苏联教学方法和给教师开设俄语课的任务。与此同时,院内还采取招收在职研究生班的培养办法,集中培养和提高助教的业务能力。到 1956 年底,参加进修班学习的助教达 34 人。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1954年12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柏林大学教中国近代史的学者贝喜发博士,应邀到学校作关于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工作的报告,并在报告后邀请武汉大学与本校有关教师举行座谈。1956年 6月,苏联生物学家谢孔来校讲
29、学。此外,还有苏联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专家库兹涅佐夫等来校讲学。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师资,全面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促进了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和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大楼”和“大师”的结合,促使多元合流的“华师”绽放活力,呈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大学之谓”。华中师范学院更名之时,时值共和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局之年。经过五年建设,到第二个五年计划的 1959 年,体育、音乐、美术三系调出后,学校设有政治教育、教育、汉语言文学、外语、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十个系,学生共计 5539 人。学生人数为 1953 年的 3 倍多,是私立华中大学的 12 倍多。教师有 504 人,人数为1953
30、 年的两倍,为私立华中大学的 12 倍多。1959年,学校基建总投资786万余元,已有建筑面积 13 余万平方米,为私立华中大学的 10 倍多。学校设有实验室 36 个,重要仪器设备 5000 余件。图书馆藏书 62 万余册,为私立华中大学的 7 倍多。学校设有附中、附小、幼儿园等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共计 3009 人,其中教师 124 人,学生 2773人,职工110人。学校还大力发展函授教育,函授生有 14740 人,为 1956 年创办初期的11 倍。今天的“华师”,已在 1985 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 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华师人一代又一代,秉承“求实创新、立德树人”的校训,践行“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精神,扎根中国大地立德树人,是培养了60万共和国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站在新的起点上,华师人将坚守育人初心,深耕教师教育,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为助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砥砺前行。华中师范学院校门(桂子山校区)付强,华中师范大学档案馆(校史馆)馆长、校史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