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主题文章THEMATIC ARTICLES1949年至1978年广州的“新村”建设研究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New Villages”in Guangzhou(19491978)文/陈健聪 彭长歆 CHEN Jiancong PENG Changxin陈健聪/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彭长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图分类号:TU241.2 文献标识码:A摘要:文章以广州“新村”为观察视角,对19491978年广州居住区建设的发展脉络与住区对城市发展和居住生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提出该时期
2、广州“新村”与广州的城市建设有密切的联系。19491978年广州的“新村”是根据国家发展政策和经济情况,及岭南地区的气候特点,以节省造价为目标,因应不同人群的生活习惯和居住需求而设计和建设的,类型和形式丰富。广州的“新村”满足了工人、水上居民、华侨、知识分子等人群的居住需求,促进了广州城郊发展,与之配套的公共设施也深刻地改变了人民的居住方式和生活方式,对19491978年广州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关键词:近现代建筑、城市住宅、19491978年、广州、住区建设、新村Abstract:This article takes the“new villages”in Guangzhou
3、as a perspective,and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si-dential area construc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urban de-velopment and living life in Guangzhou from 1949 to 1978.During this period,Guangzhous“new villages”were de-signed and built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policy and economic situation
4、,as well as the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ngnan region,with the goal of saving costs and in response to the living habits and housing needs of local people.Guangzhous“new villages”met the housing needs of workers,water dwellers,overseas Chinese and intellec-tuals,an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5、 of Guangzhous sub-urbs.The public facilities of the“new villages”also pro-foundly changed the peoples way of living and lifestyle,and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Guangzhou.Keywords: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urban housing,19491978,Guangzhou,settlement const
6、ruction,New Village013主题文章THEMATIC ARTICLES一、引言19491978年广州建设了一批以“新村”命名的居住区,为当时的工人、水上居民、归国华侨、知识分子等不同人群提供居所。建国初期随着广州城市经济恢复与各行业的发展,广州市区人口数从1949年的142万增长到1959年的超235万1,城市建设所需的劳动力和紧张的住房需求矛盾使得工人新村的建设模式在广州得到延续。在全国首个福利性质的工人居住区上海曹杨新村启发下,1952年广州首个工人新村“建设新村”落成,随后的几十年又陆续建设了一大批以“新村”或“村”命名的居住区。由于广州多元的人文属性,这些“新村”服务于
7、工人、水上居民、华侨、知识分子等人群,类型更为丰富,不同类型的新村存在一定的共性,而在住区分布、规划和建筑设计等方面又有所差别。至今,有关广州新村的研究已有一定的积累,以颜紫燕2、刘华钢3、胡冬冬4、陈锦棠5等为代表,关注广州新村的发展历程、类型特征,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既有研究少有关注新村与广州城市发展的内在联系,对居民生活配套的相关内容也缺乏深入研究,导致孤立地看待“新村”这一空间形态出现的弊端。本文认为,19491978年广州的“新村”与城市建设和发展有更深层次的联系。这些新村的建设不仅为各阶层劳动人民解决了安居生活的基本需求,居住建筑的设计结合岭南地区气候特点发展出独特的类型和形式,相
8、关的公共福利设施也改变了居民的生活方式。不同时间建设的新村体现了当时广州城市发展的方针和政策,为配合城市远郊发展而建设的居住区促进了城市的扩张,深刻影响了广州城市的布局和发展,对广州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二、建国初期的居住问题与广州新村的类型广州城区的居住问题早在民国时期已经出现。20世纪初广州城市工商业兴旺,吸引了大批人前来务工,到20世纪30年代广州城市居民人口已超过100万。而当时广州城市住房并未随人口增加而增多,住房供不应求导致地价和房租上涨,城市低收入阶层因无法承受高额的房租而露宿街头。当时的广州市政府意识到向市区平民提供住房的必要性,在1931年建成广州市平民宫,后
9、续又建成一批劳工住宅及平民福利设施6。1949年后,广州市人民政府重视解决城市不同人群的居住问题,先后建设了大批的新村。这些新村不仅解决广州工人阶级的居住困难问题,也为水上居民上岸定居、海外华侨归国投资和教育及文艺界知识分子居住提供了合适的居住环境。类型多样的居住区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丰富了广州的居住建筑设计,也为广州城市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工人新村广州工人新村的建设极大地缓解了19491978年住房短缺和城市人口增长的供需问题。1949年后,广州响应“为生产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的方针将广州建设为生产性城市,开始大力发展工业。为解决工业发展需要大量人口所带来的住房困难问题,195
10、0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市政建设计划委员会(后称“广州市工人福利建设委员会”)成立。最初的工人新村是由政府统筹建设的市政工人新村,随着工厂的建设和发展,转变为工厂向政府申请用地和拨款自行安排建设的模式;但由于工厂居住区建设零散、难以管理,后又改为由房管部门统一收集工厂或单位的建设申请,再统一规划和建设居住区分配给各单位。工人新村占广州“新村”建设的很大部分,贯穿整个时期,有十分丰富的住宅类型和设计。2.水上居民新村水上居民新村是由政府出资帮助水上居民上岸定居而兴建的。水上居民又称“疍家”,世代生活在水上,以小木艇或靠岸搭建的小木棚为家,主要聚居在广州珠江两岸及河涌支流,解放前已有水上居民14665户
11、,6.8万多人7。1954年,周恩来总理出席国际会议后回程途经广州,专程到珠江河南岸、白鹅潭等地探访生活在艇上的水上居民,看见他们生活条件艰苦,提出政府要逐步帮助他们迁到岸上居住,并指示“要把水上小学搬到岸上去办,而且要办好”。从1956年014主题文章THEMATIC ARTICLES1 建设新村1950年代历史图像 3 滨江新村1960年代历史图像 2 五一新村1950年代历史图像4 石油化工厂生活区1970年代历史图像开始,广州市委和市人民政府每年拨款帮助水上居民上岸定居;在周总理的支持下,1960年国家拨下1200万元专款用于兴建水上居民新村;到1971年建成房屋28万平方米,使113
12、19户、47000多水上居民上岸定居8。3.华侨新村华侨新村是在1949年后大批海外侨胞希望回国贡献力量的背景下筹建的。广州自古以来对外交流频繁,作为我国的南大门是华侨归国的首选地之一。为了鼓励华侨回国兴办公益事业与建筑房屋,解决归侨住房问题,1954年广州市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上决定筹建广州华侨新村,同年7月中央侨务扩大会议也做出“关于便利华侨建筑房屋与兴办公益事业”的指示。华侨新村选址在市区东北郊的黄花岗附近的一片山岗,为了让华侨归国后尽快适应国内生活,华侨新村的建设标准相对较高,用料讲究,平均造价在95元/m2,有4种独院式住宅可供选择。华侨新村建成后,先后吸引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认
13、购,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随后政府相继在天胜村、大北路、逢源路、云桂路等地兴建各类华侨住宅,成为广州市亮丽的风景线。4.知识分子新村广州也为知识分子建设了一批标准相对较高的居住区。由于解放前的战乱以及大批青年投奔革命,广州的学校数和在校学生数减少,校舍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解放后国家重视教育,广州争取团结教职员,关心他们的生活待遇,拨款为高等学校建教师宿舍9,1955年在现今越秀区兴建了全市首批标准较高的知识分子新村。早期建设的知识分子新村多位于市区,除了为教师兴建的居住区,还有提供给文艺工作者的新村,如位于流花湖旁的湖边新村等;随着更多高校的兴建,知识分子的住区也跟随高校一同建设。有别于华侨新
14、村,位于市区的知识分子新村住宅多是单元式的,平面形式与工人新村的相近,标准相对较高;市郊的知识分子新村由于建设用地较多和地形复杂等因素,初期也建设了较多的独院式住宅,后来随着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知识分子人数增多,新建的住宅开始采用多层的单元式住宅。知识分子新村的建设帮助各个高校教学的开展,为提升国民素质提供重要的基础。015主题文章THEMATIC ARTICLES19491978年广州建设的各类新村满足了当时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让人们可以免除居无定所的困扰,更加积极热情地投入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在促进工业建设、提升城市环境、发展教育事业等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三、广州“新村”的建设选址与新的
15、城市功能区广州新村建设受国家政策和城市规划等多方面的影响,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程。建国初期建设的新村多为平房,随着国家政策变化节省造价与节约用地成为居住区建设关注的重点,广州“新村”的建设也呈现区位由近郊到远郊、占地由多到少、层数由少到多的变化趋势,其发展可分为以下4个阶段:第一阶段:广州新村建设的起步期(19501953年)。解放后,党和国家提出了把消费型城市转变为工业型城市的政策要求,为应对工业建设的需要,广州迫切需要为大批工人提供住所。该时期广州城区的范围较小,如今的西村、黄华乡、河南沙园等地都仍属于郊区。这一时期成立的广州工人福利建设委员会统筹建设了一批工人新村,在“以工代赈”的
16、政策下号召失业人员组成工赈队,在城郊及部分铁路沿线建设了建设新村(图1)、凤凰新村、和平新村等十几个工人新村,建成约480栋住宅,暂时解决了部分工人的居住问题。在没有明确城市规划指导的情况下,该阶段以解决市区工人居住刚需为目标,用地相对灵活。因此,这些工人新村的建设用地规模较大,建筑布局大多以简单的行列式为主,有一部分住宅会结合地形布置成周边式10。因资金有限,住宅建设按照“坚固、实用、经济以及照顾多数”的原则,多为1层高坡屋顶平房,少部分为2层,共设计了5种标准住宅模式,降低施工难度。在新村规划中也有考虑运动场、花园和公共食堂等公共设施,但由于资金缺乏很少得到实施。第二阶段:新村建设快速发展
17、期(19541958年)。该时期新村类型变得多元化。由于国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城市工业化成为建设发展的主导。广州贯彻“为生产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的方针,按照当时的城市总体规划在旧城区周边发展工业区,建设了西村、鹤洞、南石头(图2)等工业区,后来在东部城郊的员村及黄埔港也开始建设工业区。为配合工业生产,工人新村一般随工厂而建,并就生活区编制详细规划,以达到“有利生产、便利生活”的目标。该时期的工人新村由各工厂负责建设,新村占地规模减小,且分布较为零散,不利于公共福利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新村配套多依靠旧城区以及分布在城市干道上的大型公共设施,造成居民生活上的不便。工人新村的住宅层数增加至34
18、层,空间配置多参考前苏联的建设标准,导致居室面积过大、造价过高,出现了“合理设计、不合理使用”、甚至几户人合住一间房的情况。这一时期,广州市政府及各主管部门还先后为知识分子、华侨建设居住区,如竹丝新村、盘福新村及华侨新村等,主要分布在市区以及高校附近。这些居住区的配套设施较为完善,有幼儿园、绿地公园等,住宅标准也比较高,多为独院式或单元式。第三阶段:新村建设向城市远郊发展的时期(19591965年)。该时期广州市政府开始统筹新村建设,住宅开始寻求突破和转变,重视节约用地和降低造价。期间,在“大跃进”运动(19581960年)和“把广州市建设成为华南的工业基地”的指导方针影响下,广州市政府在员村
19、、黄埔、庙头组织建设三个新工业区;1961年在“八字方针”的指导下,城市建设方针调整为“具有一定重工业基础,以轻工业为主的生产城市”,确定城市空间布局为“四团两线”(“四团”指老城区、芳村、员村、黄埔,“两线”指广花公路、广从公路)11。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后,政府重视农用地的保护,为了加快各工业区组团的建设,主张将原本分散的工厂生活区进行统一规划。随着工厂发展和员工增多,不少新村也继续建设扩张。配套设施在这一阶段也逐渐完善,注重将居民日常使用的公共设施布置在住宅组内,形成基本生活单元。华侨新村筹划天胜村作为二期建设用地,并在市区零星建设了供华侨居住的住宅楼。1960年国家陆续拨专款为水上居
20、民兴建新村,最先建成016主题文章THEMATIC ARTICLES5 19491978年广州新村建设分布6 各时期新村规划布局及公共设施配套的变化017主题文章THEMATIC ARTICLES了河南石冲口码头后的住宅区,后来在滨江路(图3)、素社、芳村等地也兴建了水上居民新村,帮助了大批水上居民上岸定居。由于用地紧张,出现一个新村内有不同人群的住宅楼的情况,如南园新村、素社新村等。新村住区布局和住宅形式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以“新街”命名的沿城市干道布置的居住区。住宅的层数提高至56层,进一步增加容积率以节约用地。员村新村作为城市远郊居住区建设的“试验田”,建设了以底层商铺住宅为主的“员
21、村一条街”和具有岭南特色的天井式住宅。第四阶段:以发展远郊、改善市区为方针的新村建设和改造时期(19661978年)。在特定历史时期“先生产,后生活”的影响下,19661972年广州市居住区建设基本停滞。对住宅建设的标准和造价进一步降低,多层住宅大多是一梯多户的外廊或混合式的廊式住宅,基本生活配套设施也被压缩,如交电新村、福今东住宅区等12。1973年后,随着市郊东部的广州石油化工总厂(图4)和黄埔新港等项目的实施,带动了一批郊区居住区的建设。这时居住区建设提出“新区抓配套,旧区抓改造”13,新建的远郊居住区更重视配套设施的建设,而市区早期建设的新村也陆续开始进行改造。由于技术进步及节约用地的
22、意识进一步加强,这一时期的住宅层数增加至68层,如建设新村和小港新村拆除部分平房新建了78层的住宅楼。而市区建筑密度过大,且日照间距没有明确的规范约束,导致部分住宅的居住体验不佳。总体来看,广州在“建设生产性城市”的指导方针下,新村的建设发展经历了“解决刚需,快速扩张”、“有利生产,就近布置”、“统一规划,集中布置”、“发展远郊,改造市区”4个主要阶段,在解决市区的居住问题的同时也帮助广州向东部的员村、黄埔等地建设扩张工业区(图5),远郊生活区配套设施的完善也使得居民生活有了更好的保障。四、新村的规划布局与公共福利设施19491978年广州新村的住宅规划以有利采光和通风的行列式布局为主,住区公
23、共配套设施的布局和建设在不同时期有较大的变化,是逐步发展完善的。1950年代早期广州的新村没有明确的分级,新村由多个住宅群组成,配套设施较少;1950年代末开始按“住宅区-街坊-住宅群”三级规划新村,主要公共设施布置在坊外;进入1960年代,前苏联的小区规划思想引入国内,新村的规划分级变为“居住区-小区-住宅群”三级,按等级配套公共设施,居民生活更为便利(图6)。1.新村的规划布局广州地处我国南方,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得住宅的通风与隔热更受重视,新村的住宅布局以行列式为主。“一五”时期在全面学苏的指导下,我国北方城市的新村多模仿该时期前苏联流行周边式布局,但这种四周围合的住区在南方容易产生通风不畅
24、、采光不佳等问题,因此广州的新村很少采用周边式布局。广州行列式布局的住宅一般朝南北向布置,根据用地地形、周边道路等条件适当调整住宅的朝向。早期的新村规划以规整的“兵营式”排布为主,如建设新村(图7)和小港新村等;后来住区建设提倡“利用坡地、不占良田”,为了获得更好的通风和采光,同时避免呆板、丰富住区空间,结合地形、朝向、道路等因素采取将住宅间隔错落排布的交错行列式布局形式14,石油化工厂生活区(图8)、黄埔新港生活区都应用了这种策略。新村规划遇到地形比较复杂的用地时,住宅布局会因地制宜采用顺应地形的自由式布局,如华侨新村(图9)和华南农学院职工住宅区等。也有少数居住区会在主要街道采用周边式、在
25、住区内部采用行列式的混合式布局,为的是在主要街道形成较为完整的建筑沿街面,幸福新村、员村新村、大北新街(图10)等都采用了这种策略。2.新村公共福利设施的配套广州规模较大的新村在规划时多有考虑公共福利设施的配套,但是在国家资金不足和城市住房紧张的情况下住宅建设具有更高的优先级,新村的公共福利设施是随着城市建设发展逐步完善的。018主题文章THEMATIC ARTICLES7 行列式布局-建设新村平面图(1978年)8 交错行列式布局-石油化工厂生活区规划平面图9 自由式布局-华侨新村规划平面图 10 混合式布局-大北新街平面图019主题文章THEMATIC ARTICLES建国初期,广州市政府
26、优先对城市旧有的公共设施进行改造,重视教育、医疗卫生设施的配套,也新建了一批运动场、工人文化宫等文娱体育设施。这些大型的公共设施多集中布置在城市干道或几个新村之间,服务半径较大,而其他生活服务设施则依靠附近的旧城区解决,对居民生活造成一定的不便。基立新村、南园新村所在的云桂路(现前进路)在建国初仍是城郊的一片荒地,1960年代初已建设成为广州河南较大的住区组团。基立新村始建于1953年,是广州市早期建设的工人新村之一;南园新村在1958年建设,居住有工人、水上居民、华侨。这一时期政府集中力量建设了一批大型公共设施,云桂路上先后建设了广州市第二工人文化宫、南园酒家和晓港公园等设施,成为当时居民进
27、行文娱活动的重要场所。但是住区内部生活配套设施较少,居民需要走上一两里路到周边购买日用品,生活不便利的状况直到后来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才有所改善。1959年国家推行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提倡“街道应以生产为中心搞好生活福利工作”,居住区以公共食堂、幼托为中心布局,促进了住区公共设施的建设。到1960年代,工厂数量增多导致职工住区分布零散,该时期广州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了分区规划,将分散的居住区连片统一规划,规划时将居民常用的生活设施布置在住宅组内,优化公共福利设施的配套,方便居民使用。1960年代初,在国家的专项拨款资助下市政府继续推动水上居民上岸居住,除兴建住宅外还配套学校和商店,以及解
28、决他们的就业、生活和教育问题15。1965年建成的滨江新村是当时广州城区最大的水上居民新村之一,新村内部设置为居民服务的公共设施,如百货店、粮油店等生活服务设施以底层商铺的形式布置在新村的中部,菜市场和综合商店考虑运输方便及减少对居民的干扰设置在新村的西部(图11)。滨江新村半径1km内有市二宫、邮电局、银行、百货商店等区级服务中心,配合新村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当时居民反映配套设施满足需要,便利生活16。1960年代后广州远郊的新村也开始重视配套设施建设,优先完成相关基本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以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广州城市远郊工业区在发展初期同样缺少公共配套设施,居民的生活用品需要回到市区购买,
29、导致一些工厂员工宁愿在市区住也不愿搬到新工业区。员村工业区在当时属远离市区的郊区卫星城,在居住区的规划建设和设施配套上与市区的新村有所区别,是当时广州居住区建设的“试验田”。1950年代员村附近工厂不多,1958年建成的罐头厂住宅区没有市场等服务设施,居民购买生活物资需要到周边乡村的供销合作社,来回路途需一两个小时,居民对此意见较大17。1960年代员村工业区开始快速发展,员村新村的规划也注重生活配套,丰富的公共设施除了服务新村居民还需要考虑周边的村民18。员村工人文化宫是员村片区主要的综合性文娱及教育宣传场所,考虑广州生活习惯还设置了茶楼等设施,是当时周边居民重要的生活娱乐场所。此外,员村新
30、村中部还建设了试验性的“员村一条街”(后称员村新街)。参照上海1959年建设的闵行一条街,员村新村在“先成街,后成坊”的建设方针下,以“一条街”的形式将商铺和其他服务设施布置在沿街住宅底层,以快速形成完整的街道立面和提供完善的服务。员村新街顺应地形东西向布置,连接起了两侧的住宅区,在核心区域还通过11 滨江新村公共设施分布图020主题文章THEMATIC ARTICLES12 员村新村公共设施分布图13 19491978年广州新村与公园分布021主题文章THEMATIC ARTICLES控制两栋建筑的形态围合出一个广场空间。员村新街两侧的住宅以34层的底层商铺住宅和公共建筑为主,建筑的形式丰富
31、多样,方便居民生活的同时也保证了沿街面的完整(图12)。后来建设的文冲生活区、黄埔新港生活区等郊区居住区更注重配套设施的分级规划,优先将生活配套设施布置在住区中心,方便远郊居民的生活。3.新村与城市绿化广州重视居住区的园林绿化配套,街坊绿化被列为城市绿化的组成部分,在新建的住宅区内部进行绿化种植19。在中央“绿化祖国”的号召下,广州在“一五”时期重点进行主要街道及新村街坊的绿化,1958年提出“整顿长堤,路树成荫,楼满花果,绿化广州”的要求,积极发动群众在宅前屋后种植花木,并修建了河南滨江大堤,美化了城市环境。郊区建设的新村也重视居住区绿化规划,这些新村一般利用住区周边的丘陵地设置游园,并在住
32、宅群内留出一定的绿地作休憩和疏散用地。广州除了在居住区内部推动绿化工作,还建设了一批服务于工业区居民的公园绿地。解放前广州的公园较少,解放后人民政府重视园林绿化建设,贯彻园林绿化为生产、人民生活服务的方针,19501965年修复和建设了类型多样的公园共18个,公园面积从25hm2增加至639hm2,其中包括了为工业生产服务的公园。这些公园分布在新区和工业区附近,在公园选址上尽量缩短与居住区的距离,并成为工业区的防护绿地,满足工人业余时间的文化休息生活,为附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20,如东郊、晓港、黄埔海员、蟹山等公园都是服务周边工业区市民的绿化场所(图13)。这些新建的公园贯彻“适用、经济、
33、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原则,多选用旧有公园、山丘洼地、河涌湖沼等基础绿化条件较好的地段作为建设用地,按先绿化、后美化的步骤逐步提高公园绿化水平。东郊公园(现天河公园)位于员村工业区北侧,在规划中主要服务员村工业区及石牌高教区的居民。公园始建于民国时期,当时称作石牌林场,建国后由广州市建设局接管并进一步绿化,1957年曾称“森林公园”,随着员村工业区的逐步建设,1960年定名为“东郊公园”,成为员村新村重要的公用设施。公园起初设施较少,园路以砂石路为主,植物种类十分丰富;1975年起市政府向公园拨款,园内陆续建成了游船码头、避雨亭、饮冰室、溜冰场等设施,逐步提升了公园的形象。五、总结综上,19
34、491978年广州的新村首先解决了广州工人、水上居民、华侨、知识分子等人群的居住问题;不同类型的新村有其特殊的发展脉络,对广州的工业区、珠江沿岸、高校等方面的发展有积极作用,促进广州城市建设和扩张;其次,新村适应岭南气候的住区规划及建筑设计改善了人们的居住体验;逐步完善的住区公共设施类型丰富,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最后,围绕新村建设的公共园林以及新村内部的绿化成为广州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善了城市环境,至今仍产生积极的影响。广州新村建设至今已过去近半个世纪,由于当时的建造材料和技术条件限制,大部分新村的住宅已进入它们生命的末期。这批福利性质的住宅是建国至改革开放前广州城市居民生活安居的重要载
35、体,象征着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艰苦奋斗的精神,回顾新村的建设历史,梳理其发展脉络以及它们与城市发展的关联,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全面地认识广州城市及居住的发展与变化。022主题文章THEMATIC ARTICLES参考文献1 广州市统计局.广州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2 颜紫燕.19491990年广州住宅发展史D.华南理工大学,1991.3 刘华钢.当代广州城市住宅建设与发展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7.4 胡冬冬.19491978年广州住区规划发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5 陈锦棠.形态类型视角下20世纪初以来广州住区特征与演进D.华南理工大学,2014.
36、6 彭长歆.为城市低收入者设计广州近代平民住宅建设J.建筑史,2015(02):127-137.7 陈泽泓.水上居民迁居上岸与改造木屋区/广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广州近现代大事典M.广州出版社,2003:534.8 苏宝义.建国35年以来广州城市住宅建设的发展J.住宅科技,1984(08):4-8.9 何辛.广东教育50年 1949-1999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4.10 徐晓梅.广州市最早建设的工人新村建设新村/广州城市规划发展回顾编纂委员会.广州城市规划发展回顾 1949-2005 上卷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6:47.11 潘安.广州城市规划发展历程/广州城市规划发展回
37、顾编纂委员会.广州城市规划发展回顾 1949-2005 上卷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6:33-38.12 苏宝义.建国35年以来广州城市住宅建设的发展J.住宅科技,1984(08):4-8.13 莫俊英.广州生活居住区发展回顾/广州城市规划发展回顾编纂委员会.广州城市规划发展回顾 1949-2005 上卷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6:149-151.14 国家建委建筑科学研究院城市建设研究所.城镇居住区规划实例2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111-125.15 曾生.曾生回忆录M.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1992.16 国家建委建筑科学研究院城市建设研究所.城镇居
38、住区规划实例1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118-122.17 广州市城市建筑设计院.广州市居住建筑调查/建筑工程部设计总局.城市及乡村居住建筑调查资料汇集 第一集M.北京:建筑工程出版社,1959:61-108.18 国家建委建筑科学研究院城市建设研究所.城镇居住区规划实例1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103-107.19 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州市志(卷三)M.广州:广州出版社,1995:563-564.20 金泽光,郑祖良,何光濂,余植民.广州园林建设(1950-1962)M.广州:广州市建设局市政工程试验研究室,1964:9.图片来源图1 见参考文献10图2、3、4 引自广州市设计院建院50周年纪念作品集图5、13 1978年广州市范围参考1978年广州市历史影像图集;1978年广州市建成区、水系、公园绿地等参考广州市志(卷三),作者改绘图6 作者自绘图7 作者根据1978年广州市历史影像图集改绘图8 见参考文献14第118页图9 引自建筑设计十年1949-1959图10 见参考文献15第186页图11 根据参考文献15改绘图12 根据参考文献17改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