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部素质教育2023 年 11 月第 9 卷第 22 期DOI:10.16681/ki.wcqe.202322014作者简介:李彩虹(1981),女,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育教学。注:本文系 2022 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任务驱动+精准文献 提升大学生专业素养的实验教学模式探究”(编号:2022GXJK207);2022 年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研究生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医学分子生物学及技术”(编号:2022SFKC061);广东医科大学 2022 年度校级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探索融合课程思政元素的 互联网+一体化生化实验教学模式”(编号:1
2、JG22145);2021 年度广东医科大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研究专项项目(编号:2SZ21008,2SZ21043,2SZ21046)。摘要: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现教书育人与育德的统一,文章从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把握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两个方面探析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思政建设。关键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课程思政;指导思想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6401(2023)22-0055-04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9 年 3 月 18 日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该重要讲话中指出
3、“人生的 拔节孕穗期 关键时期是青少年阶段,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因此在此阶段要加强思想品德培养和建设。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程”1。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教师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青年人才心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进而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理念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2。要认识到课程思想政治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教学发展新阶段的头等大事,重视课程思想政治教育
4、教学,如此才能深刻理解育人先育德,注重传道授业解惑与培育德才兼备人才的有机统一的重要性。基于新时期的教育教学理念,目前我国高校正在积极展开课程思政建设,努力探索教书育人与育德的有机融合,虽然课程思政教学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建设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相关的课程思政教学主体忽视了对课程思政建设理念、责任意识的加强,原因一方面在于相关管理部门或管理者忽视课程思政教育实施路径的建设,而往往只依赖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相关院系和部门,其他课程专业部门仅承担了相应的专业课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在于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薄弱,仅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忽略了思政内容的融合和教学。其次,因为授课内容和学时
5、的限制,专业课时不够用,专业课程任务繁重,专业课程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时往往忽视了对思政资源的自主性挖掘与创造性应用。同时,一些专业课教师先天理论储备不足,对思政元素理解不深、认识不透,缺乏完备的课程思政技巧,难以在教学实践中得心应手地应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理念,可见专业课程教师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此外,很多高校关于课程思政的指导更多偏重各种文件和会议,较少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3,而由于缺乏具体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案、没有明确考核指标,也没有积极推动校内各个教学院系与各专业课程教师之间的协同合作育人,导致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在实施过程当中无法很好地发挥自身教书育人的作用。因此,
6、新时期,教师必须重视加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履行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使命。广东医科大学国家线下一流课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在新时期的传道育人建设也将始终贯彻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传授有机结合的原则,为贯彻落实教育部 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 的精神,深入积极地从本课程各个章节知识点中挖掘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明确高校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立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思政建设探析李彩虹1,2,丁航1,2,张志珍1,2,刘勇军1,2,汪宗桂1,2,马卫列1,2,陈维春1,2,张海涛1,2*(1 广东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
7、研室,广东 东莞,523808;2 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重点实验室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广东 湛江,524023)树人4。概言之,要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累教育教学工作经验,探索出全方位、全覆盖和全过程的育人道路。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以期把思政教育顺利融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推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现育德与育才的统一。一、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首先要明确“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及指导思想。即教师必须深入了解、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及教育部于 2020 年 5 月发布 高等
8、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中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医学类专业课程要在教学中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注重加强医者仁心教育,在培养学生精湛医术的同时,教育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尊重患者,善于沟通,提升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提升依法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5-8。教师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学校高水平医科大学的建设目标,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核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切
9、入点,重视个人能力的培养及思想品德的教育和修炼,以培养热爱人民的好医生为导向9,立足“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教学,以推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思政建设创新发展为重点,构建主线清晰、定位精准、理念先进、体系完备、队伍精干、模式创新、重点突出、措施到位的思政教育体系,实现本课程教育目标与课程思政内容的有效结合,建设具有医学特色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培养具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深厚的人民情怀、高尚的职业道德、卓越的科学精神、创新的品质、国际化的视野、良好的理论基础、扎实的实践能力、厚实的人文素养,且能为卫生健康事业和经济社会
10、发展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把握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在明确课程思政建设指导思想和目标的基础上,要从多个角度把握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具体如下所示。(一)教师素养的提高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的主力军是教师,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充当极其重要的角色。专业课教师在学校中接触的学生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最快。因此,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和措施来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和政治觉悟,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育人思维能力,加强教师挖掘课程思政资源的能力和意识。育人者先育己,要想把课程思政充分融入教学,教师首先要做到言传身教,通过示范性教育,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医务人才10。高校教师要引导青年学生自觉服
11、从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要使其认识到我国在部分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差距,要静下心来不断去突破技术难点,攀登科学高峰,踏踏实实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因此,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要通过群内讨论、线上交流、学习强国等途径,始终保持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学习和教育,进而不断提升课程教师的思政素养,以增强其思政育人能量。(二)拓展教师思维,开拓教学方式在当今的信息技术世界,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故教师需要与时俱进,掌握各种先进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只有首先拓展自己的思维,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为了拓宽思维,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向学生讲授生物化学与分子
12、生物学专业知识时,可以根据所授知识点的特点,引入目前社会新的热点话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基于专业知识的讨论与分析,让学生合作探讨当今热点事件,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其从案例分析中学到相关的思政知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学和医学交叉融合的基础学科,教师可以基于理论知识本身,联系日常生活和临床举例,让学生更好地结合生活、临床常识去学习理解该课程的知识,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接受人文知识的熏陶,用知识武装自己。教师只有自己先试先行,以自身为榜样和例子,才能找到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跟上时代的步伐和主旋律。课程思政
13、不是简单的机械说教,而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生观等以合适的方式、方法有机地融入生物化学与西部素质教育2023 年 11 月第 9 卷第 22 期西部素质教育2023 年 11 月第 9 卷第 22 期分子生物学专业教育,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基本的美德和素质,并注重将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和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教师要善于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合适案例实施思政教育,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想共鸣,并通过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启发学生,使学生理性认识课程思政,从而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变得更加长效有力,以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效果11。(三)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丰富教学载体,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在“互联
14、网+”时代背景下,学生基本上都是人手一部智能手机,是自媒体时代最活跃的参与者之一,也是对新兴信息和前沿知识最为关注的群体12,这就为改变传统教育形式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和机会。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的专业知识同网络移动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彻底改变了课程学习的轨迹,创新了课程教学载体,教师不用再坚持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向微信公众平台上传视频、教学案例和网络链接等各种学习资源,以方便学生在各个时间段进行在线或离线学习13。这不仅具有传统面对面学习的优势,还能提供在虚拟社区中互动的便利,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教师的主动性14,基于此,学生学习
15、时可以共享学习资源,突破传统课堂教学中固有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并积极调动学习主动性。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的流媒体、多媒体传播等前沿科技也进一步丰富了课程建设的内容、形式和模式,能帮助教师更好地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15,提高“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思政建设水平,真正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通过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向学生分享小视频 乳糖也很甜,该视频融合生化教学中乳糖操纵子的相关理论知识,通过动画与文字、音乐传递无私奉献、生命至上、舍生忘死的崇高的精神,展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相关人员的光辉事迹。临床医生如“葡萄糖”,那么人民警察、小区保安等其他一切为卫生安全事业作出贡献的人们
16、就像“新的碳源”小乳糖,而分子生物学中原核生物特定情况下乳糖操纵子的作用不可或缺。视频创新融合了生化理论知识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相关人员的伟大事迹,通俗易懂,积极宣扬正能量,向人们传递了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团结和人民的伟大,不但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视频、诙谐调皮的音乐中学到了难懂的理论知识,还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国家的感恩之心。(四)引入具体案例,传递育人力量“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的专业知识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教师在教学时要找准教学内容和思政元素的结合点,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引入具体案例,从不同方向和角度挖掘其蕴含的思政元素,如民主与博爱、思维方式和洞察能力、职业道德、家国情怀、科学
17、能力、职业素养等,传递育人力量,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同时,自然而然地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在讲解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引入 1965 年我国科学家经过多年的努力合成了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多肽类生物活性物质牛结晶胰岛素,为我国多肽合成制药工业打下了牢固基础的案例,它被认为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的又一重大科研成果,教师可借此以老一辈科学家的奉献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在讲解物质代谢部分章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树立营养与健康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在糖脂代谢的联系部分,可以挖掘物质的转化知识,提示学生过多脂肪的来源的本质因素,潜移默化地让学生
18、明白控制饮食、加强锻炼的生化道理。在讲解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技术和原理的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科研基础及当今科技前沿,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进入前沿科学的世界,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等。习近平总书记 2022年 4 月 25 日在中国人民大学的讲话再次强调了青年人对于时代发展的重要性。聚焦当下,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而作为新时代的医学生,不仅肩负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使命和担当,也承载着祖国人民健康的未来和希望,需要牢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誓言,重视医学精神和责任担当的培养,让祖国的前途命运和民族复兴伟大梦想与自己个人奋斗、理想有机结合起来,奋勇担当,扎根人民,奉献国
19、家。(五)完善评价方式,体现课程思政的作用当前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尚存在不足,因此完善评价方式也是课程思政建设过程当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此才能有效体现课程思政的作用。将课程思政要求融入教师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可更充分地体现出课程思政对教师和学生的意义16,能使教师主动将思政元素引入课程教学实施过程,将立德树2023 年 9 月 27 日,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工作推进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成立了中国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发布了卓越工程师培养核心课程、能力标准、工作指南,并就深化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构建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体系进行了深入研讨。怀进鹏指出,党中央高度重视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习近
20、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对加强工程教育、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提出明确要求。近年来,有关各方突出重点、同题共答,扎实做好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试点,持续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组织机制创新,持续加强全链条全要素标准体系建设,广泛汇聚教育、产业、政策多方资源,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取得重要进展。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全面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局高度,准确把握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战略意义,全力落实卓越工程师培养各项任务。怀进鹏强调,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问题,指导校企做好学生入企转段培养工作;要强化责任,不断完善中国特色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体系。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
21、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人的根本任务实实在在地落实,人人都争做育人大先生,培养具有坚定信仰和民族自豪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国梦奉献力量。在学生评价中,应充分关注学习态度和出勤率等指标,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并使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具有充分的认知。教师要通过研讨会、问卷调查和微信公众平台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的反馈及学生对实施思政教学的课程的认同感17-18,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并结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的特点,设计授课内容,挖掘思政元素,以便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目标,努力实现全员育人的目的。三、结语思政教育是一项需要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在国家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背景下,
22、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通过积极的行动,客观理性地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把生化专业领域的知识之美展示给学生,同时结合课程和医学专业的特点,与德育相结合,在学科前沿做学生发展的“提灯人”,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力求将学生培养成品行端正、乐观生活、有理想、有抱负的专业人才,让学生清晰认识到作为一名医学生,不但要有精进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丰富的专业素养,以党的理论结合实际,不忘初心,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为临床工作服务,为广大患者服务,牢记使命,勇挑民族复兴重任。参考文献:1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EB/OL.(2019-03-
23、18)2023-04-18.https:/ 朱清,赵艳,李楠,等.病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实施与效果评价J.高教学刊,2022,8(2):177-180,184.3 甘晶,陈浩,于天英,等.“食品工艺学”课程思政的探索及实践J.食品工业,2022,43(6):294-299.4 高树珍,白欣宇,赵欣,等.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背景下 染料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J.黑龙江纺织,2021(4):35-37.5 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2):50-58.6 赵越,徐芹,许丽.“妇产科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
24、,2022(18):89-92.7 教育部关于印发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的通知EB/OL.(2020-05-28)2023-04-18.https:/ 吉广庆,陈富丽.新时代医学院校思政课体系的构建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13):20-25.9 袁文君.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研究D.吉首:吉首大学,2020.10 王瑜,叶子明.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以工程造价专业 安全生产技术与环境保护 教学为例J.房地产世界,2021(22):29-31.11 林雅珠,洪霞,向月.健康评估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22,40(13):35-37
25、.12 郝一霏.融入互联网自媒体素材的综合英语课程思政研究J.阴山学刊,2022,35(3):102-107.13 张薇,高伟.基于德医双修医学人才培养的生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化工,2021,48(17):278-279.14 程子轩,王佳宁,梅海霞.微信公众号在教学服务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19(4):192-193.15 胡婧.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外语专业第二课堂建设路径探析J.海外英语,2022(4):90-92.16 吴学军,陈翠玲,周芝佳,等.课程思政在高职畜牧兽医专业 猪生产 课程教学中的实施J.现代畜牧科技,2022(1):40-41.17 赵静静.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路径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22(10):173-176.18 黄楚清,陈小珏,张莹露,等.粤北采茶戏融入地方高校思政教育的学生认同感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22,8(19):43-46.通讯作者:张海涛(1970),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生物化学教学。(E-mail:)。西部素质教育2023 年 11 月第 9 卷第 22 期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工作推进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