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动商”理念下的高校特殊教育体育教学改革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22673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商”理念下的高校特殊教育体育教学改革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动商”理念下的高校特殊教育体育教学改革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动商”理念下的高校特殊教育体育教学改革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71Total No.512JOURNALOFJILINPROTITUTEOFEDUCATION(总第5 1 3 期)第3 9 卷Vol.40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9,20232023年第9 期动商 理念下的高校特殊教育体育教学改革研究王霏摘要:“动商”是一种能够反映人的适应力以及运动能力的概念,并且能够直接反映其运动天赋,代表了人全面发展的能力,是近几年提出的新理念。动商的水平,是人的社会属性最直接的体现。体育教学是特殊教育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内容及手段,能够有效促进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动商理念视角下,对高校特殊教育学生开展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及研究,对特殊教育学生的体质

2、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诸多问题。本文通过探讨高校特殊教育学生的体育教学目标以及对策和改革方案,以期促进我国的特殊体育事业朝向全面化、可持续化的发展。关键词:“动商”理念;高校特殊教育;体育教育;教学改革doi:10.16083/ki.1671-1580.2023.09.030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6 7 1 1 5 8 0(2 0 2 3)0 9 0 1 7 1 0 6“动商”一词,由王宗平教授首次提出,这一概念一经提出,获得了专家学者以及媒体的广泛关注。动商理念的提出,改变了人们对于体育的理解,使更多人注重自身的运动能力。但通过调查可知当前高校学生普遍存在身体机能较

3、差,运动能力发掘不足,甚至身体机能过早退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与动商缺乏关系密切。当前,我国的高校体育教育及特殊教育正在不断进行改革,但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制约,当前大多数特殊教育高校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在高校特殊教育的体育教学方法及学生的体育思想培养方面存在缺失。将动商理念与高校特殊教育中的体育教育进行融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并且促进高校的特殊体育教学改革。一、动商的概念动商是一种能够综合概括人的运动能力的理念。运动是与生俱来的能力,但因为个体之间收稿日期:2 0 2 3-0 3-0 8基金项目:2 0 2 3 年度吉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课题 动商理念导

4、向下高校特殊教育体育拓展训练的实践研究(JJKH20230659SK)作者简介:王霏(1 9 7 8 一),长春大学,讲师,硕士。172存在差异性,个体的动商也具有差异。近几年,随着对动商研究的不断深入,动商的含义也得到了拓展,涵盖了个体的身体机能、运动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动商在广义上来讲,是通过生命体形式进行的运动商数,动商概念并不仅仅局限于运动方面,还含有更广的社会适用性,能够代表个体在完成社会活动以及交际时的能力,既包括体育运动事项,也包括学习和工作等方面的能力。此外,动商还涵盖个体在进行社会生活生产中所具备的毅力以及完成工作学习的效率等。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特殊教育的理论也不断发展,

5、动商理念的提出能够为特殊教育的创新改革提供更多方案,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更快适应社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基于动商理念的对于高校特殊教育的体育教学改革十分重要。二、有关特殊教育的概念(一)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是对于特殊对象开展的教育。发展特殊教育,能够有效体现以人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有效促进教育公平。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化以及规模逐渐扩大,有关鼓励身体条件许可的伤病残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相关政策的落实使高校特殊教育中的体育教育问题得到了更加广泛的重视。特殊体育教育是大学公共体育课中的替代课程,因此其课程名称并不统一,以往传统的课程名称是“体育保健课”,但此名称不能突出

6、课程的对象特点,忽略了课程的实践性。采用大学特殊体育这样的课程名称,能够有效体现课程的对象属性以及运动实践性。(二)特殊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从动商理念的角度来看,特殊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对于特殊群体的学生来说,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是身体机能的恢复以及提升,第二是残障后遗症的防治,第三是对于患有精神障碍学生的认知能力及运动能力的开发和提升,第四是对于学生自立能力及社会能力的培养。特殊群体学生与普通学生相比,参与人际交往活动的信心以及身体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通过特殊体育教育参与体育锻炼以及康复等形式,能够有效帮助特殊群体的学生恢复身体状况,从而获得自信心及自立自强的良好品质,为将来面对学习及社会生

7、活打下良好基础。(三)对于特殊体育教育群体学生的分析1.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首先,学生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与学生自身身心状况相关的知识,其中包括自身病残弱的原因,表现在特定条件下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参与体育运动时的心理以及出现紧急状况应当如何处理;第二是有关自身的康复知识,其中包括学生自身应当采取何种康复治疗,曾经参加过或正在进行何种康复治疗,在进行康复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参加体育对于康复的作用;第三是学生希望参与到特殊体育运动项目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自已的身体状况,适合什么样的体育运动,希望参加什么样的体育运动,以及对于希望参加的体育运动对自身身体的作用是否了解。通过

8、让学生对自身情况进行分析,才能够清楚自已的身体状况并进行主动思考,从而去了解自身与特殊体育之间的关系。在有一定的了解后,学生才能够主动思考体育课程中的这些运动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来讲是否合适,自己能否适应这样173的运动强度,并且这类运动训练能够为自已提供何种帮助,要参与这类运动训练需要进行何种心理以及生理上的准备等。体育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意愿以及学生具体的身体情况和适应能力进行个体性教学规划,从而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2.对特殊群体学生进行体质分类对于特殊群体学生来说,体质状况差异性较大。从运动指导的角度出发,可以将学生概括为三类,首先是单纯的运动功能障碍,主要包括先天以及后天因素所导致的肢体

9、残疾以及运动功能障碍,或者是因伤病导致的一过性运动功能障碍。此类学生的运动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局部,其他运动功能以及身体素质与普通学生并无质的差异,这类学生的非功能障碍区仍然可以开展正常强度的体育运动。第二种是由于其他疾病或者术后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这类学生日常运动功能表现正常,但对于剧烈的体育运动来说承受能力较差,对于这类学生开展运动指导时,应当注意强度的选择,把握好运动训练的度。第三类是体质较弱的学生。与前两类学生相比,此类学生的体质状况较好,身体素质与普通学生存在的差异较小,其差异之处仅仅是运动能力相对来说较差,无法适应正常公共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这类学生可以参加常规的体育锻炼,在日常课程训

10、练中,循序渐进地提高锻炼强度,从低强度,从时间短的训练项目逐渐向中强度以及高强度过渡,从而有效提高这类学生的运动素养以及身体素质。3.特殊学生的运动状况分析要对特殊群体学生的运动能力情况进行精准把握,运动能力主要包括运动操作能力以及运动适应变换能力两个方面。其中,运动操作能力主要包括运动结合能力、分化能力、平衡能力、定位能力和运动节奏感。运动适应变化能力主要包括平衡能力,定位能力,节奏感,反应能力以及变换能力。特殊群体与普通学生相比具有一定特殊性,不能够一概而论。特殊体育教育就是要对于特殊群体学生的实际运动能力进行充分了解,并经过针对性分析,在硬件以及软件方面为进行特殊群体学生的运动以及康复的

11、介人做准备。4.特殊群体学生对于参加特殊体育运动的态度分析可以通过设计特殊群体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态度评价量表来更加深人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以及学生的身体现状。与普通学生相比,特殊群体学生有更强的自尊心,更为细腻敏感,对于融人正常社会有着更高的期待,同时也期盼得到社会的接纳和认同。如果在教育中对于学生的心理需求没有充分重视,就容易导致新的心理问题出现。因此,了解特殊群体学生的真实感受并关注这部分学生的运动态度,才能够更加全面立体地掌握特殊群体学生生活、学习的状况,从而更好地进行特殊体育教育的优化设计。(四)特殊体育教学内容与目的1.特殊体育教育的内容教学课程包括理论以及实践两个方面。特殊体育课程教学

12、的理论任务是培养特殊体育意识,其中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是对于特殊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可行性的研究,第二是有关特殊体育教育的保健以及运动指导,第三是有关特殊体育教育的专业技术性指导。要想培养学生形成对特殊体育的兴趣,首先要对特殊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有深刻认识,其次要对特殊体育教育的效果进行强化,以此作为教育的支撑。学生形成了兴趣并且有可行性的教学方案,特殊体育课程的开展便更加顺利,并且最终能够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自主意识。因此,在开展特殊体174育教学课程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实践任务是增强其特殊体育效果。效果主要体现在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康复等方面,因此,要求在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不仅要实现全面锻炼,还要突

13、出对于病损部位功能的恢复训练,从而实现学生更高层次的运动发展。2.特殊体育教育的目的特殊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体现在社会化以及终身化两个方面。其中,社会化包括自主性、参与性以及社会性三个方面。自主性,参与性是指特殊群体的学生能够自发地,对于自我进行调整,从而实现自我改变,达到认识自我、发挥自我能力的目的,积极参与到学习及社会活动中。社会化主要表现在特殊群体的学生在经历过高等教育的学习后能够实现,身体、心理以及道德水平上的适应社会以及服务社会。终身化主要包括健康、康复以及技能三个方面。终身化是指特殊群体的学生在进行特殊体育教育之后,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条件,身体机能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从而能够掌握

14、适合自已的体育技能,并将这项运动技能培养为终身的运动习惯。特殊体育教育的具体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开展体育锻炼,康复学习以及适应社会三个方面。但是,适应社会这一方面却常常被大众忽视。在特殊体育教育中实施社会适应,主要是通过对特殊群体学生开展体育教学课程,与作为志愿者的普通学生进行体育互动,开展体育信息交换,从而获得理解以及信任,最终得到全体学生的认同。通过让特殊群体回归社会,实现“去特殊化”。通过实施社会适应,实现特殊群体学生与普通学生的互动协作,监督对抗评价,从而实现信息交流。信息交流的顺畅程度越高,就越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之间的信任理解,其中的特殊就会被逐渐认可,从而成为每一个人都能

15、够接受的自然的个体差异,建立起两者之间平等的关系,消除特殊群体与普通群体学生之间的隔阅,实现相互融合。三、如何实现特殊体育教学的发展(一)教材的编写在开展特殊体育教育的过程中,编写教材是实现课程教学规范化的重要环节。教材主要包括理论及实践两个部分,理论部分作为必修课程,分为上下两部分,适用于不同学年的教学。理论部分的上篇,应涵盖一般的体育保健内容,例如体质以及健康概论、生理知识概论、运动解剖概论、体育卫生以及运动损伤的防治等。下篇应主要讲述特殊体育保健的内容,包括特殊体育的概论,运动处方以及医疗体育等。教材当中的实践部分可以作为选修,主要包括对于不同身体状况学生的体育运动方案的规划以及专业的个

16、性化的运动指导。(二)加强特殊体育教育中的实践开展特殊群体学生的体育教育是必要的,同时也是可行的。对于每一名特殊群体的学生来说,都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找到一个安全有效的体育锻炼方式。因此应当将特殊体育教学中的运动实践环节作为课程教学的主体内容,实现大学体育教育以突出实践为特点的回归。此外,应当充分认识到,有部分学生具有从事正常体育运动的条件,因此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合理的运动实践计划,从而引导学生向更高的运动层次前进。175(三)优化特殊体育教学的设施1.特殊体育教学的网络化在开展特殊体育教学的理论课程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满足教学需要。要想充分利用特殊体育的现有资源,就要实现实体网络的构

17、建。通过搭建实体网络平台,将特殊体育教学中的重难点用清晰易懂的文字、视频以及盲文等方式进行共享。通过实现体育教学资源的共享,不仅能够满足普通学生的需求,还能够让特殊群体学生与普通学生进行相互了解。学生还可以在课前提前进行预习,从而在开展课程实践时将自已的精力集中在感兴趣以及重要的运动项目上。此外,还要建立关系网络,主要是指由心理咨询室、医院、志愿者以及法律团队等构成一个支援网络。仅仅依靠特殊体育教学是无法将特殊群体学生与正常的教育和社会进行融合的,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各方协作,从而实现特殊体育教育从教学到课程的顺利衔接以及开展。2.特殊体育教学设施的专业化以及无障碍化在动商理念下开展的特殊体育

18、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应当是无障碍化和专业化的,这是最基础、最常规的要求。首先要保证特殊群体学生能够无障碍化通行,其次要保证特殊体育教育所应用的设备器材的无障碍化以及专业化。此外,还可以建立体育支援教室,并在其中设置专业化的视听读设备,从而保证特殊群体学生在参与特殊体育教学时的硬件设备能够达到无缝对接,这一方式也能够满足普通学生的需求,这样才能够真正让特殊群体学生普通化、正常化、去特殊化。(四)规范特殊体育教学秩序对于规范特殊体育教学秩序,主要应解决三个重点问题:首先是特殊体育理论教学的完整性。对于大多数特殊群体的学生来说,他们并没有全程参与特殊体育的教育,因此这部分学生对于特殊体育的理论教学体

19、系掌握并不完整。可以为这部分学生发放完整的理论教材,让学生对其中的教学内容进行自学,补充自身未学习到的内容。第二是如何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要尽量将课程安排在与其他课程不冲突的时间,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能够全身心地参与特殊体育教学以及体育锻炼。第三是有关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对于特殊群体的学生来说,要减少其学业评定的压力,更重要的是参与特殊体育教学的过程,并非结果。四、结语通过将以上三者融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动商水平,并且有效实现教师对于高校特殊教育和体育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使得体育教学能够提高大学生的体育适应能力,塑造更加健康的人格。动商与智商和情商一样,都是影响个体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动商理念之

20、下,对于当前特殊教育高校大学生的健康状况提出新的发展思路,从而为高校特殊教育、体育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借鉴参考文献1焦新辉.动商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J.体育世界(学术版),2 0 1 8(1 0).2杨傲淞.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J.体育视野,2 0 2 2(0 5).176辰责任编辑:王3李井海.试论动商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 0 1 6(0 4).【4 光华.动商理念下高校网球选项课教学改革研究 J.体育视野,2 0 2 1(2 0).5黄东亚.疫情常态下动商理念对高校体育的影响研究 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0

21、0 6).6李云霄.动商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解析 J.当代体育科技,2 0 2 0(0 9).7 何宾.提升动商全面发展-高校体育课程教改的探索实践 J.2021(0 5).8任廷锋.终身体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研究 J.当代体育科技,2 0 1 7(3 2).Research on the Reform of Physical Teaching in College Special Education under theConcept of Dynamic QuotientWANGFeiAbstract:Dynamic quotient is a concept reflecti

22、ng peoples adaptability and athletic ability.It can directlyreflect their athletic talent,representing peoples ability of all-round development,which is a new concept put for-ward in recent years.The level of dynamic quotient is the most direct embodiment of human social attributes.Physical teaching

23、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and means of education for students in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s,which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ynamic quotient concept,thispaper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for special edu

24、cation students in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analyzes the physical condition of special education students,and finds variousproblems.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goals,countermeasures and reform plan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forthe college special education students,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pe-cial sports in China.Key words:dynamic quotient concept;college special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education reform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