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赣州市2012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Mobile:13767723010,QQ:460133817,E-mail:13767723010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图1所示为某地不同时间的昼夜长短变化比例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长),据图回答1-3小题。 1.该地产生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是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 C.地球的公转 D.地球是静止不动的 2.夏至日,该地的昼夜长短情况如乙图所示,则该地位于 A.北极圈及其以北 B.南极圈及其以南 C.赤道 D.北回归线 3.当全球昼夜长短如甲图所示,则太阳直射点位于A.北回归线 B.南回归线 C.赤道 D.北极圈【解
2、析】此题图的设计颇具新意,将昼夜长段短比例不是显示在地球上,而是通过条块来表示。昼夜长短的变化是由于地球的公转而产生的,当阳光直射在赤道上时,全球昼夜平分(如甲);夏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乙即为极夜);就南北半球而言,当阳光直射哪个半球,则该半球昼长夜短(如丁),另一半球则夜长昼短(如丙)。【答案】1.C 2.B 3.C “因地形,因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请结合图2和图3所示信息完成4-6题。 4.若图3所示地区有古长城经过,最有可能的线路是 A. B. C. D. 5.若在图3所示地区修筑公路,最合适的线路是 A. B. C. D. 6.有关图3甲
3、乙两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地在乙地的西南方向 B.甲乙两地的温差为1.2 C.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200米 D.甲乙两地适宜发展种植业【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运用。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来定向,我们一般习惯于“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看地图,因此答题时,可将试卷转个向,使指向标的箭头指向上方向,即可判断甲在乙的西南方向。从图中可以算出等高距为100米,甲乙相对高度为200米。根据气温的垂直递减规律,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故甲乙两地相差1.2。从等高线海拔高度及弯曲等分布状况,知甲乙为山地,不宜发展种植业,可发展林业。从图2中可见,长城修筑在山脊上,因此在
4、图3中为山脊,最有可能有古长城经过。为山脊,为山谷,在山腰上。道路的修筑应沿等高线修筑,这样道路才平坦,所以图中最合适。【答案】4.B 5.A 6.D【评价】此题联系古诗文和长城景观图,是一道佳题。但等高线地形图应标注比例尺,或许更耐推敲。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在中考总复习导学P63:“两山间公路应选择在鞍部穿过”,这说法不正确,如改为“翻山公路应选择在鞍部中穿过”或许更恰当。在2012年金太阳(天下无卷)模拟示范卷一有道题,如下:这(2)中问从B处(鞍部)修建公路是否可行,答案为可行。那什么地方不能修建公路呢?陡崖处也可修路,如川藏公路、东非大裂谷的一些公路等,关键看公路的走向与其目的地,通过
5、图B处的公路从哪去哪?没有说清,所以无从回答。图4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关于图4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甲为秦岭,位于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上 B.甲山脉以南的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是华北平原,是内蒙古高原 D.太行山脉为东北-西南走向 8.图4展现的农业劳动场景,主要分布在图中的A. B. C.和 D.【解析】太行山为第三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以东是华北平原,以西是黄土高原。甲是秦岭,为东西走向山脉,以北为暖温带,以南为亚热带。此题考查山脉的走向及山脉是构成地形区的骨架的相关知识,还考查了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答案】7.C 8.D读图5,回答9-10题。 9.关
6、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是我国最寒冷的地区 B.甲省区太阳能、地热能、水能资源丰富 C.牦牛和细毛羊是甲、乙两省区的优良品种D.甲、乙省区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的河谷,农作物单产量低 10.有关图中地理事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为黄河,发源于唐古拉山脉 B.为岷江,是长江的支流 C.我国最大的湖泊位于甲省 D.长江、黄河共同流经丙省区【解析】图示主要区域为我国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是我国夏季的低温中心。该区域有我国的两大牧区,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优良品种主要有牦牛和藏绵羊等。种植业为河谷农业,主要农业区有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河谷地区
7、海拔较低,气温较高,风力较小,更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由于积温低,生长过程长,有利于养分的积累,单产高。青藏地区因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能丰富;河流多,落差大,水能丰富;高原上,地势高,地形较平坦,风能丰富;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热能丰富。青藏地区是我国多条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答案】9.B 10.A【评价】青海河流多,水量丰沛,山大沟深,落差大,水能丰富,是我国水能资源的“富矿”带。但地热能主要在西藏雅鲁藏布江谷地一带,因为这里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结合部。查多方权威资料,暂未发现青海地热能丰富的说法。读我国某地区地形类型比例(表1)和土地利用现状图(图6),回答11-12题。
8、11.该地区最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A.平原 B.丘陵 C.中、低山 D.高山 12.该地区耕地比重过高,容易造成 A.土地沙漠化 B.酸雨 C.全球气候变暖 D.水土流失【解析】由表中可知丘陵比重最大,丘陵地区地形起伏较大,坡度较大,易造成水土流失。【答案】11.B 12.D 13.图7漫画“举不动了”反映的问题是 A.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B.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以上 C.众多的人口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D.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解析】“我举不动了”反映的是地球的承载能力有限,不是具体的某个地区的问题,所以不能选ABD。【答案】13.D 14.关
9、于对亚洲的认识,请你指出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亚洲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B.亚洲的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C.亚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D.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15.有关西亚的叙述,错误的是 A.西亚位于两洋、三洲之地,地理位置重要 B.西亚石油资源丰富,伊朗是最大的产油国 C.西亚宗教复杂,阿拉伯人主要信仰伊斯兰教D.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西亚主要的灌溉农业区【解析】亚洲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流入海洋。亚洲是七大洲中跨纬度最大,面积最大的大洲。跨经度最广和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是南极洲。因为亚洲地域辽阔,地形起伏大,亚洲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所以气候
10、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沙特阿拉伯是西亚最大的产油国。【答案】14.D 15.B二、 综合题(共3小题,共20分) 16.(7分)“金砖五国”是指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如图8中序号所示)。五国在全球各区域经济圈中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读图8回答下列问题。 (1)五国中,完全位于南半球的是_,热带面积最广的是_。(填序号) (2)五国中,_是我国最大的陆上邻国(填序号),该国的A_山脉位于亚欧分界线上。 (3)地处印度半岛,从六大板块划分来看,属于_板块,喜马拉雅山脉是该板块与_板块挤压碰撞形成的。 (4)的_(矿产)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它是我国在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图中的B_海峡是
11、两国海上交通咽喉。 (5)所在的大洲因大部分位于_之间而被称为“热带大陆”,_气候在该洲分布最广。(6)被称为“世界原料基地”,在该国_流域的_,被称为“地球之肺”,_是我国从该国进口的主要矿产,农产品中_和甘蔗的产量居世界首位。【解析】“金砖国家”“BRICs”是由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四国的英文名称首字母缩写而成,由于“BRICs”发音与砖块(bricks)相似,故称为“金砖四国”。2010年12月南非加入后,其英文单词变为“BRICS”,并改称为“金砖国家”。“金砖国家”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总面积的27%,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3
12、%,经济发展快,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巴西,世界原料基地。巴西拥有世界上最高的铁、铜、镍、锰、铝土矿蕴藏量,另外,通讯、金融等新兴产业也呈上升趋势。中国,世界工厂。中国堪称世界最具发展活力的经济区域,引进外资额最高,成为全球最大企业集团的生产基地。印度,世界办公室。美国最大的1000家公司当中,四分之一的企业使用在印度开发的软件。印度药业也在全球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俄罗斯,世界加油站。俄罗斯地大物博,能源丰富,石油和天然气丰富。 南非是非洲最大经济体和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其国内生产总值约占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对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南非是非洲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
13、费国,也是最大的黄金、铂和钯生产国,在世界市场的地位不容忽视。略。【答案】(1) (2) 乌拉尔 (3)印度洋 亚欧(4) 黄金 马六甲 (5)南北回归线 热带草原 (6)亚马孙河 热带雨林 铁矿 咖啡或香蕉、剑麻 17.(8分)请根据图9-图11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图9中连云港至乌鲁木齐是我国东西向铁路干线_线,沿此线从连云港出发,首先经过铁路枢纽_,然后在与_线相交,到达西安后可参观我国十大旅游景点之_,继续西行经过省会城市_。最后到达乌鲁木齐,沿途的降水量具有_的变化规律。 (2)ABC所代表的山脉中,既是阶梯分界线又属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的是_,(填字母)图10所代表的气
14、候类型分布于该山脉以_。 (3)所代表的省区中,有两个商品粮基地分布的是_(填序号),其农作物的熟制为_。 (4)图11反映的是图9中四省区2009-2010年大豆种收情况统计图,从图中可看出四省区大豆的播种面积都在_,但只有_省(写出省名)的产量在下降。 (5)图9中甲乙两大工业基地共同濒临_海,在发展条件上,它们具有_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共同优势。(6)所在省区是我国_族(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地形具有_的特点。【解析】图中铁路线东西走向的是陇海-兰新线,南北走向的是京广线。沿陇海-兰新线西行,距海洋越来越远,依次经过了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地区,降水呈现自东向西逐渐减少的趋势。A是大兴安
15、岭,B为阴山,C是昆仑山。A是内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也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也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阅读气温与降水量图,关键抓住三个值:(1)气温上,看0和20,月平均气温低于0为寒冷,高于20为炎热,在0-20之间为温暖;(2)降水上,看100毫米和50毫米界限,月降水量超过100毫米为多雨,少于50毫米为干燥。图中显示的气候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答案】(1)陇海-兰新 徐州 京广 秦始皇陵兵马俑 兰州 递减(自东向西递减) (2)A 东 (3) 一年一熟 (4)减少 吉林 (5)渤 煤、铁、石油(矿产) (6)维吾尔 三山夹两盆 18.(5
16、分)中央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以瑞金为中心的赣南、闽西和粤北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2011年年底江西、福建和广东三省联合编制了中央苏区振兴规划上报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以求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请结合图12回答问题。 (1)赣南位于_省南部,西靠_(写省简称),东隔_山脉与闽西为邻,南与_省相连。 (2)图中铁路干线A为_线,它和赣龙铁路使赣州成为江西对外联系的前沿阵地。 (3)赣南是革命老区,为中央苏区的中心,区内_市是“红色故都”,兴国县是全国著名的“_”。(4)中央苏区振兴规划将促进赣南经济提速发展。这里物产丰富,有_之乡寻乌,脐橙之乡_,世界钨都_。【解析】略。【答案】(
17、1)江西 湘 武夷山 广东 (2)京九 (3)瑞金 将军县 (4)蜜桔 信丰 大余三、 探究题(共2小题,共5分) 19.毛泽东沁园春雪“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此诗反映了我国哪个区域的景象?请从地理角度分析为什么“大河上下,顿失滔滔”。(2分)【解析】通过毛泽东诗词来考查学生地理知识,进行学科渗透,使地理的学习更具趣味性。此题如果学生能理解词义,是很容易回答的。从词目“雪”和句中“长城”“大河”应该知道描述的是北方地区。【答案】北方地区(1分) 冬季气温低,河流有结冰期(1分) 20.据美国媒体2012年4月4日报道,美国中部地区接连遭遇两轮龙卷风的袭击,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龙卷风是在冷暖气流相遇,暖空气急速上升时产生,通常出现在地形平坦开阔的平原或海上。请结合所学分析美国中部盛行龙卷风的原因。(3分)【解析】美国中部平原是世界上龙卷风发生最多的地方,这与中部大平原地形平坦广阔,没有东西走向的山脉阻挡,因此来自墨西哥湾的暖气流和北冰洋的寒冷气流在大平原上交绥,产生龙卷风。【答案】东部和西部是南北走向的山脉(1分),中部是平坦广阔的平原(1分),冷暖气流交汇形成(1分)7用心 爱心 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