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0 年高中化学奥林匹克北京地区预选赛试卷 (共 8 页) - 1-
2020 年高中化学奥林匹克 北京地区预选赛试卷
(2020 年 6 月 18 日下午 17:15-19:15)
· 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属区、县、学校必须填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处者按废卷处理。
· 竞赛时间 2 小时。迟到超过 30 分钟者不得进场。开赛后 1 小时内不得离场。考试结束后,把试卷 (背面向上)放在桌面上,立即离场。
· 竞赛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使用黑色或蓝色圆珠笔、签字笔、钢笔答题,使用红色笔或 铅笔答题者,试卷作废无效。
·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及直尺等文具。
·试卷按密封线封装。
可能用到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如表:
Cl
35.45
Pd
106.42
H
1.01
O
16.00
C
12.01
S
32.06
Cr
52.00
Mn
54.94
Fe
55.85
Cu
63.54
N
14.01
R = 8.314 J ·mol– 1 ·K– 1 ;温度 T (K) = 273 + t (℃)
第 1 题 选择题(30 分) (单选或多选,每题 5 分)
(1)居家生活时若白色衣物不慎沾上了碘酒,以下物质中对于去除碘酒污渍无效的是
A.纯碱 B.食盐 C. 84 消毒液 D.维生素 C
(2)下列有机物作为杀菌消毒剂时,利用其氧化性的是
A.过氧乙酸 B.戊二醛 C. 苯酚 D. 酒精
(3)锂离子电池以嵌锂化合物为电极材料,通常是嵌锂钴酸盐和嵌锂石墨,电解液是 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的锂盐,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通过 电解液从一个电极移动到另一个电极。如在放电过程中,电池半反应为:
Li(1-x)CoO2 + xLi+ + xe = LiCoO2 。如果电
池充电过度,其中一个电极上会生成金属
锂,形成极大的安全隐患。以下判断正确
的是:
A.放电时, Li+从钴酸盐中脱嵌
B.放电时,钴元素化合价升高
C.充电时, Li+从石墨电极移向钴酸盐
D.充电过度,石墨电极生成金属锂
2020 年高中化学奥林匹克北京地区预选赛试卷 (共 8 页) -2-
(4)近期,我国研究人员报道了温和条件下实现固氮的一类三元NiFeV 催化剂,下图为 其电催化固氮的机理示意图。以下关于该电催化机理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A.反应在酸性条件下进行
B.反应过程涉及了 N2 的电化学氧化
C. 1 个 N2 分子反应生成 2 个 NH3 分子
D. 反应分多步进行,中间产物为几种不同的氮氢化物
(5)具有光激发异构化性能的化合物可用作信息存储的材料。典型的是偶氮苯的光致顺反 异构化(如下图所示),下列正确的是
A.顺式偶氮苯比反式的能量低
C.二者相互转化都需要光驱动
B.反式偶氮苯分子的极性大
D. N 原子周围有孤对电子
(6)理论预测 Cs (铯)可以与 F 形成 CsF5 分子,其与 XeF5 互为等电子体,根据价层电
子对互斥理论判断 Cs 周围的价电子对数为
A. 4 B. 5 C. 6 D. 7
第 2 题 回答下列问题(25 分)
(1) 某同学利用塑料瓶、 铁钉和废电池中的石墨棒等废旧材料 自制“消毒液发生器”(如图)。加入含 5% NaCl 和 1% Na2CO3 的电解液,用旧手机充电器作电源电解数小时,得到约含 1% NaClO 的消毒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消 毒液发生器”的原理;②为促进NaClO 的生成并减少有毒气体
的释放,采取了哪些措施(列举两条)?
铁钉
塑料瓶
电解液
石墨棒
–
电源
+
胶封
2020 年高中化学奥林匹克北京地区预选赛试卷 (共 8 页) -3-
(2) 氟代硼铍酸钾晶体 (KBe2BO3F2 )能够将激光转化为 176
纳米波长(深紫外)激光,从而可以制造出深紫外固体激光
器;实验室可用 BeO、 KBF4 和 B2O3 在 700oC 左右灼烧获得
氟代硼铍酸钾多晶料(晶胞如右图所示,其中氧原子略去),
并放出 BF3 气体。
问题:①写出生成 KBe2BO3F2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②指出图中
代表硼原子的字母。
(3)写出 B2H6 的结构式和 BF3 的电子式; BH3 不存在, BF3 能存在,说明原因。
(4) Ag 在 HI 中可置换出 H2 ,而在 HCl 中不能。请简述原因。
(5) 某种离子晶体具有 A1 型密置堆积结构, 其密置层排列方式如右图,其中白球代表阴离 子 X, 黑球代表阳离子 Y。在层间形成的完全 由 X 离子包围的正八面体空隙中,填充了另 一种阳离子 Z。 ①请写出该晶体的化学式; ② 以 Y 为顶点,画出该晶体的一个晶胞。
第 3 题(12 分) 可从电解精炼铜时产生的阳极泥(含 Au、 Pt、 Pd 等)中提取贵金属。用
王水(浓盐酸:浓硝酸 3:1)处理阳极泥后得到溶液 1,通过如下过程得到贵金属单质或化
合物。
(1) 金、 铂与王水反应分别生成氯金酸 (HAuCl4 )、 氯铂酸 (H2PtCl6 ) 和氯钯酸 (H2PdCl4 ) 以及一氧化氮,请写出铂溶解的化学方程式: 。
(2)①X 和 Y 通过过滤得到,写出 X 和 Y 的化学式: 。
②写出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
③溶液 2 加入适量氨水可生成沉淀 Z,氨水过量的目的: 。
(3) Z 为平面正方形构型,所含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Pd : Cl : N : H = 1 : 2 : 2 : 6。画出 Z 的可能结构。
2020 年高中化学奥林匹克北京地区预选赛试卷 (共 8 页) -4-
第 4 题(10 分) CO2 的固定利用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带来的环境问题。
已知:键能数据
C=O
799
C—O
343
H—O
463
C—H
413
H—H
436
共价键
键能(kJ·mol– 1 )
(1)在催化剂作用下, CO2(g)和 H2(g)反应生成 CH3OH(g)和 H2O(g)。
①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②该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达平衡后,欲提高 CO2 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答 2
种) 。
(2)可以利用光电池将 CO2 和 H2O 转化为 HCOOH 和 O2, CO2 在电极表面发生的反应
为 , 该极为(填“阳极”或“阴极”)。
(3)常温常压下以纳米二氧化钛(TiO2 )膜为工作电极,酸性条件下电解 CO2 可以得到聚
乙烯,该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
第 5 题(12 分) 某小组探究 Cu 与 HNO3 反应,发现有趣的现象。室温下,溶液A 遇铜片即 产生气泡,而相同条件下 3 mol ·L– 1 稀硝酸(溶液 B)遇铜片短时间内无明显变化,一段时
间后才有少量气泡产生。
浓硝酸
铜片
..
反应片刻后的绿色清液
倒入水中稀释
铜片
蓝色溶液 A
其中 c(HNO3) = 3 mol ·L– 1
立即产生气泡
(1)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分析溶液 A 的成分后,同学们探究溶液 A 与铜片能够立即发生反应的原因。
①假设 1: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实验验证:向 B 中加入少量硝酸铜,溶液呈浅蓝色,放入铜片,没有明显变化。 结论:假设 1 不成立。
②假设 2: NO2 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Ⅰ.方案 1:向放有铜片的 B 中通入少量 NO2 ,铜片表面立即产生气泡,反应持续 进行。有同学认为应补充对比实验:向放有铜片的 B 中加入数滴 5 mol ·L– 1 硝 酸,无明显变化。补充该实验的目的是 。
Ⅱ.方案 2:向 A 中鼓入 N2 数分钟得溶液 C。相同条件下,铜片与 A~C 溶液反应
速率 v(A) > v(C) > v(B) 。该实验能够证明假设 2 成立的理由是 。
2020 年高中化学奥林匹克北京地区预选赛试卷 (共 8 页) -5-
③经检验, A 溶液中还含有少量 HNO2。 实验证明 HNO2 也对该反应也有催化作用, 操 作和现象是:向含有铜片的 B 溶液中 。
结论: NO2 和 HNO2 对铜与硝酸的反应有催化作用。
(3)结合NO和 NO2 的结构解释NO在金属表面得电子的能力弱于NO2 的原因: 。
(4)请推测 Cu 与稀硝酸反应中NO2 和 HNO2 参与的可能催化过程:
i. Cu + 2NO2 + 2H+ = Cu2+ + 2HNO2 ii.
iii.
第 6 题(8 分) 为测定某型号不锈钢(含铁、铬、锰等)
各元素的含量, 某研究组采用原子吸收光谱进行了如下实
验。首先测得已知铁含量的溶液的吸光度制作标准曲线
(如右图),推得铁的含量 C (mg/L)与吸光度 A 的关系
为 A = 0.1078C+ 0.0072。
(1)将质量为 0.1148 g 的钢样在浓硝酸中消解,冷却、除去不溶物后配制成500.0 mL 溶液 (钢样中的所有铁均转化为 Fe3+ ,铬转化为 Cr3+ ,锰转化为 Mn2+ )。另取该溶液 10.00
mL,稀释至 500.0 mL。测得溶液的吸光度为 0.421 (吸光度仅与 Fe3+浓度有关)。
①溶液配制过程中,所用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移液管和 。
②稀释的目的是 。
③不锈钢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是 。
(2)取 0.3647 g 该不锈钢样品,类似处理后,经络合滴定,测得该样品中Cr3+、 Mn2+ 的总 物质的量为1.144 mmol。另取 0.1848 g同一样品溶于硝酸,所得溶液用过硫酸钾(K2S2O8 )
处理,将 Cr3+氧化为 Cr O2, Mn2+氧化为 MnO 。煮沸分解剩余的过硫酸盐,冷却、
2 7 4
过滤后,用 0.05683 mol ·L– 1 FeSO4 标准溶液滴定,消耗 34.70 mL。
①写出 K2S2O8 氧化 Mn2+ 的离子方程式 ;
②不锈钢样品中铬的质量分数是 。
2020 年高中化学奥林匹克北京地区预选赛试卷 (共 8 页) -6-
第 7 题 ( 10 分 ) 已 知: 谷 氨 酸 的 结 构 简 式 为 , 其 盐 酸 盐 ( )的 pKa1 = 2.13, pKa2 = 4.32, pKa3 = 9.95。
(1)谷氨酸分子中,氨基相邻位置上的羧基酸性比另一个羧基 (填“强”或“弱”), 简述判断依据: 。
(2)在某 pH 值下,氨基酸主要以净电荷为零的两性离子形式存在, 此时的 pH 值称为该氨 基酸的等电点。等电点时谷氨酸主要存在形式的结构简式为 ,其等电点时的 pH 为。
(3)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一钠(C5H8NO4Na);谷氨酸二钠不具有鲜味。生产味精适宜 的 pH 值约为。
A. 2 B. 4 C. 7 D. 10
(4)味精不宜在高温烹饪条件下使用,因其受热会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焦谷氨酸钠,失 去鲜味。请写出焦谷氨酸钠的结构简式: 。
(5)谷氨酸的熔点为 205 ℃,其熔点比一般有机酸高,主要原因是。
第 8 题(8 分) 用 Cu/SiO2 催化香茅醇制取香料香茅腈的反应及机理如下:
(1)写出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写出香茅醇的结构简式,并用*标明香茅醇中的手性碳: 。
(2)①的反应类型是 。
(3)中间体 A 的结构简式是
(4)先用 Cu(NO3)2 和 Na2SiO3 溶液热浴中混合, 过滤, 洗涤, 干燥, 得到 xCuO·ySiO2 ·zH2O,
再经通氢气热还原制得 Cu/SiO2 催化剂。
i.热浴的作用是;
ii.还原过程升温不够高会使得还原不充分,制得的催化剂活性偏低,原因是。
2020 年高中化学奥林匹克北京地区预选赛试卷 (共 8 页) -7-
第 9 题(10 分) 某金属 X 的氧化物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该晶体属于立方晶系,晶胞参数
a = 429.5 pm,晶体密度为 6.00 g ·cm−3。
(1)通过计算,推断该金属氧化物的化学式。
3 1 1
(2)已知:其中一个黑球所代表离子的分数坐标为( , , ),
4 4 4
写出其余三个黑球的分数坐标。
(3)写出该晶胞的结构基元和点阵类型。
(4)计算 X−O 的间距。
第 10 题(25 分) 某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X 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提示:①Bn:苄基 C6H5CH2—
③TsOH: 对甲基苯磺酸
②TMSCN: (CH3)3SiCN
④H 的结构式为:
(1) A 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 ;
(2) B 的分子式为 ,不饱和度为 ;
(3) C 生成 D 的反应类型属于 反应;
(4) 已知 F 分子式为 C5H12O2 ,分子中含有醚键,其核磁共振氢谱只有 2 组峰, F 的结构 简式为: ,由 E 制备 G 的目的是 ;
(5)得到单一构型的化合物 H 至关重要,具体实验方法是:消旋化合物在异丙醚溶剂中重 结晶分离提纯获得 H,则 H 中磷原子的立体构型是 ;
(6)在 G 生成 I 的过程中,离去基团是 ,使用共振式以及必要的化学用语解释原
因
。
2020 年高中化学奥林匹克北京地区预选赛试卷 (共 8 页) -8-
(7) A 可以由 D-(-)核糖 (C5H10O5 ) 合成, 具体合成路线如下。 写出核糖的 Fischer 投影式,
以及 J、 K、 L 的结构简式。
(8) B 属于吡咯并三嗪类杂环化合物,下图给出了一条制备该类衍生物V 的路线。
①给出 P、 T、 U 的结构式。
②由 Q 制备 S 的过程中,试剂 R 是一种试剂(填“亲电”或“亲核 ”)。
③写出由 M 和 N 合成 O 的反应的机理(用箭头表示电子的流动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