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基于微课的农村初中信息技术个性化学 习的实践与研究
摘要: 伴随时代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变革, 在教育领域中,微课教学方法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欢迎,微课教学有着便捷性、 实用性等诸多优势,学校也在此投入了大量的教育资源,但由于各个学校的情况 条件不同,在微课教学的应用上水平也不尽相同,为了保证微课教学的高效性, 在开展微课教学时要根据学校和学生情况进行科学设计。基于此,本文对初中信 息技术课程中微课教学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对实际的学科教学工作 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关键词:微课;信息技术;预习;学习兴趣;复习
前言: 近年来在教育行业中学科改革是目前主要的工作目标,这一教育工作 的变革与开展,主要原因在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尤其是初中 信息技术课程,很多知识点很抽象复杂,而通过微课教学可以使知识具象化,它 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可整合教学资源,保证学科教学的有效开展。 伴随微课教学越来越受重视,为了能够提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及质量,建议 全面推行微课教学。
一、微课应用于课前,为预习提供指导
为了使学生能够了解到更多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点,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及积极性得以显著提升,教师需要告知学生做好预习的必要性。要求学生在正式 上课之前需要积极进行预习,习惯预习这种学习方法,教师要充分利用微课引导 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预习,在微课的引导之下,来帮助学生积累较多的学科理论、 信息技术技巧等,以使学生能够掌握较多的学习经验,促使学生的素质水平得以 显著提升 [1]。为了能够使学生的预习行为更为规范,教师需要做好教案编撰,应 以微课内容为依据,对学习重难点内容,学习流程及学习目标做好标注,以此来
确保学生的学习流程及学习目标更为完善,确保预习更具针对性,不断的积累自 主学习的经验。例如,在《声音》一课的教学中,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为要求学 生需要明确了解声音产生于物体振动,介质是促进声音传播的最为关键性因素, 但是真空无法传递声音。经过本科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实验的操作技能,并 做到有目的的进行观察,完成了对学生物理知识能力及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正式 上课之前,教师会制定预习课件,结合课文内容,为学生制定微课软件,微课中 的实验包括笔帽发声、直尺发声、橡皮筋发声音叉发声、水发声等声音的产生实 验。同时,还会提前制作声音的传播实验,实验为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声音的 传播速度,将与声速相关的小故事为学生进行讲解。将以上微课的时间控制在 10 分钟之内,以为学生日后能够更为方便的对课程知识点进行复习,培养学生的自 主预习知识能力。教师已通过在微课中为学生设置实践项目,使学生的学习流程 及实践任务更为明确,可帮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课前预习中来,学生课堂学习积 极性显著提升,学习效果突出,并且学生课后可自行运用微课进行相关技能练习, 帮助学生积累较多的实践经验。
二、微课应用于课中,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阵地,在新课改要求下,将培养学生的重点内容放 在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增强学生合作意识上。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始前,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将课堂师生关系和微课等进行有效的协调,保证学生在 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微课教学方式需要按照如下顺序开展教学工作 [2] 。首先, 运用微课来对探究任务进行优化布置,以此来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调动,保 证学生预习的有序及科学进行。当微课教学内容结束之后,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 的方式对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及操作技巧进行讨论和分析,并且能够自主操作和总 结实践当中的问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提问和讨论,以促使学生的思维更为活跃, 使课堂教学质量得以显著提升 [3] 。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师生之间应积极主动参与到 沟通和交流中来,教师需要再次为学生进行微课视频播放,将操作技巧关键点为 学生进行总结和操作,使学生能够顺利的完成对知识的记忆,从而优化学生的素 质发展。例如,在《动画制作》一课的教学中,在刚开始上课阶段,教师会将微 课为学生进行播放,学生经过观看的过程,学生可了解到太阳的移动过程,明确 掌握“动画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及其相关步骤,掌握关键帧及层的具体意义。
教师应告知学生“动画补间”动画的具体操作方法及操作技巧。教师需要给学生 提供独立对教材进行阅读的机会,运用相关的操作流程及教材中的插画,学生能 够具备自主分析“动画补间”动画制作步骤及方法的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到 制作太阳从左边向右边移动动画操作步骤及方法的讨论中来,掌握 flash 动画软 件的具体操作方法,并要求全小组的成员均需要参与到太阳移动动画画面制作中 来。之后教师需要以各个小组中学生所展现出来的动画成品为依据,运用微课来 给予学生以指导,学生需掌握“动画补间”制作方法,明确动画的制作原理,使 学生能够掌握上述关键知识点。经过上述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比较多的学习经验, 给予学生以自如及准确的指导,可将微课的导学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学生实践操 作能力显著提升。
三、微课应用于课后,提升课程复习效果
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新知识速度的能力有所差异,因此在同一时间和 空间内不同学生对于信息技术操作和掌握上也会有所差异,初中生在课后若不能 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知识复习及操作技能练习中来,那么对于自身所学的知识就无 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4]。对此,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培养学生 的信息素养,教师要督促学生在课后应主动使用微课进行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完善个人的知识体系,这样不但能够体现减负增效的理念,同时也能够实现信息 技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在《多媒体作品制作流程》一课教学中,教师会 引导学生参与到多媒体作品实践操作中来,但是经过学习的过程,笔者发现学生 在素材采集、加工及作品集成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因此,针对 上述问题,笔者鼓励学生在课下应多观看与此相关的微课视频,并运用微课来制 作多媒体作品,并要求学生可结合自身的实际学习需要,对微课视频进行反复观 看。为了能够给予学生以科学的指导,教师会使用钉钉及微信来给予学生以科学 的指导,帮助学生突破操作瓶颈,积累较多的学习经验。
结论: 在现阶段教育领域中,微课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模式,同时它 也推动了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和创新,作为初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微课的作用和 价值,打开格局和思路,对于信息技术教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完善的设计,将微 课融入到各个环节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当中,从而实现信息技术课堂的高效打造。
参考文献:
[1]郭文芳.农村学校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学周 刊,2022,1(1):130- 131.
[2]赵善蓬.微课在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新通 信,2021,23(14):179- 180.
[3]黄陈辉,石秋香.基于微课的初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 中 国新通信,2022,24(4):92-94.
[4]马进海.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 育,2022,8(9):148- 151.
本文为河北省保定市教育技术研究立项课题 《基于微课的农村初中信息 技术个性化学习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成果,(课题编号为 bddj202206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