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天柱民中高三月考文科综合卷.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8198514 上传时间:2025-02-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0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柱民中高三月考文科综合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天柱民中高三月考文科综合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柱民中月考文科综合卷 一、选择题(共140分) 下图为华北某小镇略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城镇依托矿产资源,调整工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你认为最适宜在该城市布局的工厂是( ) A.建筑材料厂 B.化肥厂 C.冶炼厂 D.电镀厂 2、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若该城镇规划一处新住宅,你认为较合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天气系统图,回答3——4题。 3、图A的天气系统剖面是沿图B中( ) A.①线绘制的 B.②线绘制的 C.③ 线绘制的 D.④ 线绘制的 4、图B所示天气系统 ( ) A.为南半球的锋面气旋 B.P处气温高于Q处气温 C.多出现在副热带地区 D.多出现在海洋上,陆地一般不会出现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河流的一段,读图回答5——6题。 5、若上图中的河流为长江的一段,此时以下叙述可信的是 ( ) A.我国华北地区风沙肆虐 B.亚洲高压此时最为强盛 C.墨累一达令盆地处在剪羊毛忙季 D.长江口附近海水的盐度达一年内的最大值 6、沿 ab 线所作的河床剖面图是( ) 读“甲、乙两工厂万元产值主要成本百分比”比较表,回答7——9题。 7、下列工业部门与甲、乙两工厂最吻合的是 ( ) A.服装工业、化学工业 B.有色冶金工业、食品工业 C.水产品加工工业、电子工业 D.纺织工业、石油加工工业 8、关于甲、乙两工厂劳动力成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工厂所属工业类型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相当 B.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使甲、乙两工厂劳动力成本比例上升 C.甲工厂属于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工人的工资水平低 D.乙工厂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高 9、下列关于甲、乙两工厂所属工业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从总体上看甲类工业受地域条件的限制逐渐减弱 B.乙类工业在我国正逐步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C.甲、乙两类工业发展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要求相同 D.自然条件对甲、乙两类工业均无明显的影响 读“我国某乡镇农业产值结构规划图”,回答10——11题。 10、该地区可能位于 ( ) A.江汉平原 B.松嫩平原 C.宁夏平原 D.成都平原 11、该乡农业产业结构有利于( ) A.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B.推动农业地域专业化生产 C.促进乡村城市化的整体发展 D.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 12、19世纪60年代中国农副产品出口不断变化,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不包括( ) A、扭转了中国外贸入超的局面 B、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C、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D、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商品化 13、《南京条约》中的“五口”,是英国人基于“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且临近富饶的江浙”等理由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 ) A、便利英国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 B、便利英国掠夺中国劳动力办厂 C、表明英国的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D、表明英国要向中国大量投资 14、下列各项中,介绍西藏风土人情,建议防范外敌入侵的著作是( )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资政新篇》 D、《康輶纪行》 15、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园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这里的“两度劫”发生在(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6、下列应该属于1915年流行词汇的是( ) A、八国联军,南昌,阿Q B、三民主义,武昌,退位 C、中国共产党,长征,改造 D、新青年,实业救国,抵制日货 17、近年,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公布的蒋介石1917年~1931年的日记,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关注。这些日记涉及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其中包括( ) A、北伐战争 B、西安事变 C、淞沪会战 D、开罗会议 18、下列历史文献中,顺应了近代化发展趋势的有( ) ①《海国图志》 ②《天朝田亩制度》 ③《资政新篇》 ④《孔子改制考》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维新变法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是同一背景下出现的政治运动,他们未能走到一起共同挽救民族危亡的根本原因是( ) A、资产阶级维新派脱离群众 B、义和团的“灭洋”具有盲目排外性 C、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D、追求的最终目标存在本质的不同 20、民主革命时期反帝斗争以国内战争形式表现出来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21、中共“二大”指出:“中国社会的性质,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此做出的决定不包括的是( ) A、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B、确定当前革命的任务是民主革命 C、明确中心工作是领导农民运动 D、确定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战略 22、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在华北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的军事行动是( )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大捷 D、忻口狙击战 23、下列关于解放战争的进程,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相继发动了重点进攻和全面进攻 B、解放战争的战略反攻,成为战争胜利的转折点 C、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 D、渡江战役推翻了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 24、我国政府批拔大量经费用于太空探测研究。这些经费作为财政支出( ) ①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②反映了政府的政策 ③是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形式 ④用于经济建设,直接促进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5、我国投入巨资进行太空探测研究,其政治意义在于( ) A、对科技发展有重大作用 B、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的国际影响力 C、可以为地球以后的能源来源作准备 D、可以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解决“三农”问题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回答26—27题。 26、我国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增长表 年份 增长幅度(%) 2004年 6.8 2005年 6.2 2006年 7.4 2007年第一季度 14.9 注:2007年第一季度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幅已超过城市居民收入的增幅。上表表明了( ) A、我国已很好地解决了农民增收问题 B、我国农民收入已超过城市居民 C、我国农民的实际收入逐年提高 D、我国农民2007年第一季度的收入增幅空前绝后 27、“种田不用交公粮,没钱也能上学堂,千元以下有低保,生了大病党来帮。”这首歌谣表明了( ) A、我国社会救助网络遍及城乡 B、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发展观 C、我国将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 D、解决“三农”问题是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 近年来,互联网有长足的发展。回答28—29题。 28、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商店雨后春笋般地纷纷开设,网上购物已成时髦。这表明了( ) A、发展虚拟经济是经济建设的方向 B、网上购物正在取代现实的商品流通 C、第二产业的发展有了新的形式 D、现代服务前景广阔 29、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民的猛增,无照无证违规经济的网吧也乘势滋生。各地工商、公安等部门依法予以坚决查处和取缔。这表明我国行政机关( ) A、依法行使经济职能 B、依法行使政治职能 C、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D、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胜利召开。回答30—32题。 30、中共十七大将以前确定的“GNP与2000年相比,2020年翻两番”的目标,提升为人均GDP翻两番,作出这一修改的根本依据是( ) A、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我国将在2020年总体上建成小康社会 C、我国综合力大幅度提高 D、我国外汇储备已居世界第一 31、中央十七大要求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下列属于财产性收入的有( ) ①房租收入 ②工资薪金 ③岗位津贴 ④国债利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2、为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应当( ) A、坚持多劳多得的按劳分配原则 B、坚持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 C、严格控制物价上涨水平 D、维护和发展资本市场 尊重汉字,尊重汉语。回答33—35题。 33、当前在商品广告中故意用错别字或谐音字乱改乱套成语的现象比比皆是。如博大“晶”深、大智若“娱”、百“衣”百顺等。这种现象的最大危害在于( ) A、损害了消费者的安全权 B、为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笼打掩护 C、不利于大众,特别是不利于青少年形成民族文化意识 D、不利于汉语、汉字的净化、纯化 34、对乱改成语的现象,有学者提出了“汉语保卫战”的口号,要求“尊重汉字,尊重汉语”。从政治常识角度来看,语言的重要性在于( ) A、是人们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 B、是民族认同和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 C、是有音节、有意义的符号系统 D、有无语言是人和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 35、我国工商部门决定,对乱套用成语的广告将不予核准登记。这表明我国政府部门( ) A、运用法律手段维护祖国语言的规范性 B、运用行政手段维护祖国语言的纯洁性 C、运用经济手段制裁对祖国语言的践踏 D、运用综合手段打击对祖国语言的侵害 二、综合题(160分) 36、下图是我国两区域简图,读图回答问题。(共36分) (1)①河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和 ,②河河口的城市是 市;甲区的重要粮食产地,自东向西依次为 平原和 平原;乙区的重要粮食产地,自北向南依次为 平原和 平原。(12分) (2)填表比较甲、乙两区域主要农作物的差异。(8分)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甲 乙 (3)简要评价甲、乙两区域发展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12分) (4)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乙区对全国粮食生产的贡献率持续下降,请简述产生该变化的原因。(4分) 37、(一)提出问题、探究问题从中获得感悟,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1)在近代中国“争取民族独立,追求社会民主”的历史潮流中,有许多可以深入探讨的话题,请你根据示例,从下列话题中任选一个,并简述选取的理由。(2分) 答案示例:辛亥革命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选择话题:①新文化运动 ②中共二大 (2)请以辛亥革命为例,谈谈中国人民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为“争取民族独立,追求社会民主”进行了怎样的抗争? (二)历史上国民党和共产党的两次合作,曾经对国家的进步和民族的复兴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指出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列举两党共同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发展的三件重大历史事件,概括国民革命运动的重大成就。(6分) 通过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旗帜的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中国人民赢得了百年来第一次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4)指出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为促成国共合作做出的努力。(6分)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4分) (三)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评论道:康有为所著《新学伪经考》“实思想界之一大飓风也”,《孔子改制考》“其火山大喷火也”。康有为的认识是对“所谓‘别黑白定一尊’之观念,全然解放”。 (5)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康有为的上述著作为什么是一种思想上的解放?维新变法运动期间,维新派在思想解放方面还开展了哪些活动?产生了怎样的作用?(10分) (6)新文化运动是怎样去反封建思想的?并且给予评价。(6分) 38、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核心战略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是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材料一:2006年,国家公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该纲要确定了我国科技发展的若干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前沿技术和研究计划。 为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财政部2007年安排科技投入174亿元,并建立和完善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制度;国家发改委加大对引进技术和设备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支持力度;商务部安排专项经费,建设一批出口创新基地,有关部门正在加快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 (1)根据材料一,从国家履行职能角度,说明我国怎样才能实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材料二:要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目前,随着我国财力的增强,财政用于保障民生和公共性事业的比重在不断加大,表明我国正着力建立以民生为导向的财政政策体系。 2007年中央财下预算支出安排 项目 “三农”支出 教育支出 医疗卫生支出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金额(亿元) 3917 858.54 312.76 2019.72 比去年增长(%) 15.3 41.7 86.8 13.19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常识,说明我国财政政策体系以民生为导向的原因。 材料三: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统计显示,2007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仅为51.1%,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9.9%,消费仅为35.7%;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002年达到峰值以来一路走低,由45.7%降到38.6%;工业化进程加快和经济高速发展带来能源和资源的高消耗,产生严重的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 (3)结合材料三,运用所学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请你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合理化建议。 39、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读某区域农业地域的演变过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共20分) (1)I所属农业地域类型是 。图中显示的地理发展过程实质上是 。判断理由是 。(6分) (2)该区最大的农产品批发中心应位于 (填写数字),理由是 。(4分) (3)分析图示区域6月中、下旬常出现的天气特征及原因。(10分) 材料二 七七事变爆发后,为了保存国家建设力量,国民政府决定大规模的将工厂内迁,并得到民族资产阶级的支持与配合。至1940年底,经政府协助内迁的厂矿有448家,机器设备70991吨,技工12164人。此外,自动迁移之工厂亦有百多家,合计共达600余家。大批自动化的厂矿迁入后方,大大地促进了大后方的经济发展。 在工厂内迁过程中,广大民族资本家以民族利益为重,共赴国难。工人阶级不怕牺牲,克服艰险,承担拆迁运输的任务,显示了伟大的力量。在内迁运动中,国民政府的协助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武汉的积蓄西迁中,当局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办法,为工厂顺利迁入后方提供了保证。——中国现代史地图集 (4)抗战爆发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布局和产业结构上具有哪些特点?(6分) (5)结合材料二说明企业内迁产生了哪些影响?内迁过程中各界的表现说明了什么?(6分) 材料三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稳步建立农村牧区社会保障制度,使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得到实惠。 从2007年起,自治区全面推开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争取两年内覆盖全部农村牧区人口。1996年推行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以来,全区100万农牧民参保,共积累资金1.16亿元;从2006年起,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共同投入资金1.5亿元,在全区范围内将家庭每年人均纯收入农区低于625元、牧区低于825元的特困农牧民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每人每年补助不低于360元;自治区实施了“敬老工程”,新建、改扩建敬老院264所,新增院民6781人,集中供养1.6万人;残疾军人抚恤金、烈属定期抚恤金、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生活补助金和在乡老复员军人生活补助金都有了大幅度提高。 (6)材料三反映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哪些基本内容?在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何意义? (7)简要说明内蒙古自治区建立农村牧区社会保障制度,关注农牧民生计的政治学依据。 参 考 答 案 1——11 A B D B C A C D A B D 12~23:A、C、D、D、D、A、C、D、C、C、B、A 24—35 ABCBDA ACCDCBB 36、 (1)积雪融水 上海 三江 松嫩 江淮 太湖 (12分) (2)(8分)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甲 小麦 甜菜(大豆、亚麻) 乙 水稻 油菜(棉花) (3)甲区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广大,但热量条件不足;乙区水热资源丰富,复种指数较高,但人均耕地面积小。(12分) (4)非农业用地比重上升;种植业结构的调整。(4分) 37:(1)新文化运动与民主、科学思想的弘扬;中共二大与第一次提出完整的民主革命纲领。(2)政治上: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经济上:鼓励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思想上:提出三民主义,宣传民主共和。(3)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历史事件:形成革命统一战线;建立黄埔军校;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出师北伐;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重大成就: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4)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召开瓦窑堡会议,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发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奠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领导一二九运动,宣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国共合作抗日的序幕。七七事变后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国共合作;改编红军为八路军和新四军,提交国共合作宣言。抗战胜利历史意义:见教材。 (5)原因:康有为否定了封建守旧势力反对变法的理论依据,树立孔子改革形象,是对传统思想认识的颠覆。作用:在社会上宣传了维新变法思想;促使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推动了变法运动的高涨。(6)见教材。 38、(1)履行政治职能,加快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创新;履行经济职能,统筹规划,搞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运用财税政策,安排专项经费,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为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履行对外交往职能,为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履行对外交往职能,为自主创机关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履行对外交往职能,扩大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大对引进技术和设备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支持力度,促进我国的自主创新。 (2)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财政政策体系以民生为导向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要求,财政政策体系以民生为导向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中央财政预算大力支持解决基本民生问题,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 (3)依靠科学技术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科技、效益、就业和环保的统一。(从其他角度作出合理分析的,可酌情给分)。 39、(1)水稻种植业(2分) 城市化(2分) 郊区农业的出现(2分) (2)4(2分) 4 处为货物集散地(2分) (3)连续性阴雨天气(或高温多雨)。原因:6月中下旬,来自低纬海洋暖湿气流与来自高纬的气流势力相当,致使形成的锋面雨带徘徊不前,在此滞留的时间长,形成连续性的一个月左右的降水天气过程。 (4)不平衡,集中于东部,特别是沿海沿江地区和铁路沿线。轻工业为主,重工业有所发展。 (5)有利于改变中国工业不合理的布局,有利于补充战时军需,开发建设战时后方经济,支持抗战。全民族团结抗战、民族凝聚力。 (6)基本内容:①社会保险。材料中自治区全面推开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和推行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属于社会保障制度中社会保障的内容;②社会救济。材料中自治区建立和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属于社会保障制度中社会救济的内容;③社会福利。材料中自治区实施的“敬老工程”属于社会保障制度中社会福利的内容;④社会优抚。材料中自治区对残疾军人、烈属、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和在乡老复员军人的优待抚恤属于社会保障制度中社会优抚的内容。 在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企业深化改革求;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性措施。 (7)政治学依据: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必须维护人民的利益;②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能;③对人民负责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政府机关必须关心人民的生计,保障和捍卫人民的利益;④内蒙古是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区,建立农村牧区社会保障制度,关注膛牧民生计,是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