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记承天寺夜游中考题.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195036 上传时间:2025-02-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承天寺夜游中考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记承天寺夜游中考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记承天寺夜游中考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记承天寺夜游中考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记承天寺夜游中考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记承天寺夜游中考题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C怀民亦未寝(睡觉)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2用现代汉语翻译“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3分)3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句,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 。(3分)4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的心境。(2分)5、解词。(1分):念()6、翻译句子。(2分)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译文:7、品

2、析文中划横线句子的妙处。(2分)答: 8、本文写作时,苏轼已被贬黄州。当时,他备受监视,近乎流放。揣摩文章最后一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分)答: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念无与为乐者念:相与步于中庭步:10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翻译:11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引发李太白思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弯月,触动李后主亡国之痛;此文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3分)答:12、选文的作者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同属“ 八大家”之列。(2分)13、“闲人”一词,

3、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2分答:14、用“”标示下列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1分)盖竹柏影也1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念无与为乐者念:相与步于中庭步: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译文: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译文:17、作者在文中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怎样的世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4分)作者描绘的世界:作者的心境: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译文:20、“积水空明”、“藻、荇交横

4、”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答:21、本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你认为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微妙而复杂的感情?(3分)答:2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分)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庭下如积水空明()23翻译句子。(3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译文:24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月色人户(窗户)B念无与为乐者(想到)C怀民亦未寝(睡觉)D相与步于中庭(一起)2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2分)A庭下如积水空明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B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C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

5、没有竹子和松柏?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是缺少像我俩这样闲极无聊的人啊。26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欣然起行”一句写出了作者赏月的兴奋喜悦之情。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和对人生的感慨。C苏轼“念无与为乐者”的“乐”与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的“乐”在思想内容上有着相同的意味。D本文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了一个“闲”字。2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月色入户户怀民亦未寝寝2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译文: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译文:29.本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你认为表达了

6、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30、选文的作者(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同属“( )八大家”之列。(2分)31、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32、用“”标示下列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1分)盖竹柏影也3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念无与为乐者 念:相与步于中庭 步:3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译文: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译文:35、作者在文中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怎样的世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4分)作者描绘的世界:作者的心境: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7、 阅读己亥杂诗回答问题1、本诗中诗人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得到启发,富有哲理的句子是: , 。(2分) 2、“浩荡离愁白日斜”句中的“离愁”应怎样理解? (2分) 3、本诗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不得已辞官还乡时的无限愁思,而最后两句却表达了他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积极思考,这里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 4、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分) 5、下面是对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的理解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前两句诗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诗人豪放洒脱的气概。B、后两句诗以“落红”为喻,隐含着诗人对渺茫前途的幽怨。C、这首诗将政治抱负与个人志向融为一体,通过抒情、叙事、议论

8、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为振兴国家而奉献自己毕生精力乃至生命的豪情。6.怎样理解诗中的离愁?(2分)7.为什么不说夕阳斜而说白日斜?(2分)8.作者拿 自况,表达了。(2分)9.诗歌中流露出了诗人的两种情感:舍和不舍。诗人想舍的是什么?不想舍的又是什么?(2分)10.诗中“吟鞭东指即天涯”中的“吟鞭”指 。“落红不是无情物”中,作者以 比喻 。“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3分)11.古诗中写花的名句不少,请写出二句你积累的有关“花”的诗句来。(2分) 答案: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这里的“离愁”不是离家怀念亲人的凄苦之情,而是离别京城,离别

9、自己的事业,离别自己赖以报国的岗位的那种悲苦心绪,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情。 3、寄托了为培育人才以维护自己崇高理想而献身的情怀。 4、是说落花不是无情的,化作春泥也要守护着新花。这是飞花的独白,也是诗人内心的写照。运用比喻,表明诗人的心志,虽然辞了官,仍然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为了国家和黎民百姓,不惜献身化为春泥风险全部的力量。 5、 B6。诗中的离愁是指当时作者离别亲朋好友,愤然辞官回家所产生的对亲朋好友的依依不舍之情。7.这里不说夕阳而取白日,正好与作者当时的心情相吻合,也隐喻当时国势渐颓的社会现实。8.落红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9.诗人想舍的是当朝者的黑暗与腐朽,不舍的

10、亲朋好友和国家的前途命运10.诗人的鞭子 落红 自己 始终要为国家、为社会效力1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对诗句的理解:句:在无边无际的离愁中,眼看夕阳又西下了。句: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马鞭东指,从此便同朝廷远隔了。两句: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有新花生长,作者以落花自比,寄托了要培植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的怀抱。己亥杂诗共315首。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鸦片战争的前一年,当时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写就巨型组诗。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作者当时愤然辞官,离别

11、亲朋好友,愁肠百结,真可谓“浩荡离愁”。“浩荡”一词,除了说明愁绪之浓,还蕴蓄着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对当政者的愤然、对人民生活的担忧等各种复杂的思想感情,同时我们还可以想象作者辞官之时拂袖而去的情景。“白日斜”是说作者带着离愁南归,因为愁绪郁积在胸中,所以感觉上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已日薄西山。这里不说“夕阳”而取“白日”,正好与作者当时的心情相吻合,也隐喻当时国势渐颓的社会现实。“吟鞭”是指诗人的马鞭,“东指”点明了此行的目的地-故乡(浙江)。“即天涯”是说距离故乡还很远。从这一句,我们可以想见:诗人在傍晚时分,立在马上,面向故乡,翘首以盼,随兴赋诗,百感交集。此时诗人在想什么呢?想落红护花。

12、“落红”即落花,全句的本义是说从树上飘落的花瓣并不是无情之物,而是依附地表,腐烂成泥,化作精魂,养育来年的春花。作者借自然的循环法则来自比,表示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这富有哲理的一句话,传达出诗人“不在其位,亦谋其政”的难能可贵的精神,表明了诗人无比坚定的决心,成为千古名句,激励着多少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答案:32分A43分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53分(即“庭下盖竹柏影也”) (1分)概括:庭中月色(或:月色如水、月色空明)(2分,只要能扣紧“月”来概括即可给满分,其余酌情给分)62分旷达(答“豁达”也给2分;答“怀才不遇”、“愤愤不平”、“乐观”等给1分;答“

13、闲适”、“热爱自然”不给分)7、考虑、8、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就一起到庭院中散步。9、“积水空明”用比喻的手法写出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写竹柏之影参差错杂。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清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意思对即可)10、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人身的感慨;被贬的无奈寂寞;虽屡遭贬谪,但仍乐观豁达。(至少说出两种情感,意思对即可)3、1念:考虑、想到步:散步、漫步(每空0.5分)4、2月光照在院中,如积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5、3文中苏东坡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又将松柏影比喻成水中藻、荇。(答将月色比喻成一泓

14、空明的积水即可给分);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情:既有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又有赞赏自己与朋友情趣高雅的自得等。(答出如何巧喻月色得1分,答出表现的心情,言之成理得2分)答案:4、苏轼,唐宋。(答完全正确者得1分;否则,不得分) 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6、盖竹柏影也7、考虑,想到散步(或漫步、走、行走)8、(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窗户(十分优美),我高兴地起来走出户外。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9、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自我排遣的旷达(或虽遭贬谪依然旷达)答案:19、遂:于是,就寝:睡觉但:只3分,每题1分)20、月光照在庭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

15、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3分,意思符合即可)21、写出了月光清澈透明的特点。(2分,意思符合即可)22、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3分,意思符合即可给分)答案:17.高兴地想形容水的澄澈18.只是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清闲的人罢了。19.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解析: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是名家名作,考查的是课内重点文言文知识。17题考查的是解释加点的词语,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18题考查的是翻译句子,要注意重点词语的对译,还要保证句子通顺、无语病。答案:7A8D9C答案:10.门睡觉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11.答案:月色洒满庭

16、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大体对即可。12.答案:本文表达了作者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其中有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也有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评分:有“悲喜”或“复杂”之意即可得满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答案:4、苏轼,唐宋。(答完全正确者得1分;否则,不得分)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6、盖竹柏影也7、考虑,想到散步(或漫步、走、行走)8、(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窗户(十分优美),我高兴地起来走出户外。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9、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芙妙境界。自我排遣的旷达(或虽遭贬谪依然旷达)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