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南大学历年交通工程学试题第一章 绪论1、简述交通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你以为我国交通工程近期应重点研究哪些问题,试据其中一个问题详述其详细研究内容。第二章 交通特性三、(1993年)我国的自行车交通存在的重要问题是什么?可采取哪些措施处理这些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各有何特点?四、(1994年)何谓“交通量“、”年平均日交通量“、”平均日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第30小时交通量“?试述交通量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特性六、(1995年)何谓“地点车速”、“区间车速”、“行驶车速”、“设计车速”、“区间平均车速”、“时间平均车速”? 八、(1998年)何为车头时距,其在通行能力研究中有哪些重要作用?
2、交叉口的服务水平一般依照哪些指标进行划分,你以为交叉口的服务水平应依照什么指标进行划分,为何?十一、()十三、()何谓行驶车速和区间车速?各有何用途?重要调查措施有哪些?十五、()何为时间平均车速和空间平均车速,各有什么用途?二者有何关系?12十七、()某双向两车道公路,5月13日星期二测得日交通量为14770辆/日,五月份月变系数为0.98,星期二的日变系数为0.97,设计小时系数为0.125,方向不均匀系数为0.6,单车道通行能力取800辆/小时,则该公路双向需修成。a二车道b四车道c六车道 d八车道二十、()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后的交通量之比称为_a.
3、 高峰小时系数 b. 高峰小时交通量c. 高峰小时流率 d. 高峰小时流量比二十一、()车辆行驶旅程与通过该旅程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之比称为_。a. 地点车速 b. 行驶车速c. 行程车速 d. 临界车速二十二、()某双向道路,两个方向的交通量分别为400辆/小时和600辆/小时,该道路的方向不均匀系数Kd应为_a. 40% b. 60% c. 50% d. 66.7%二十六、()在一条24km的公路路段起点断面上,于6分钟内测得100辆汽车,车流是均匀连续的,车速v20km/h、试求流量(q)、平均车头时距(ht)、平均车头间距(hs)、密度(k)以及第一辆车通过该路段所需的时间。2
4、8、()一批驾驶员按一试车方案各以同一速度沿道路驾车行驶,又分别从雷达测速计和在道路行驶的行程时间统计,算各自的车速及平均车速。假如所有车辆行驶的速度由车上经校正的示速表表白并不一样样,则前者得到的是时间平均速度,后者得到的是空间平均速度。30、()何谓交通密度,怎么表示?有何用途?重要调查措施有哪些?第三章 交通调查一、(1993年)何谓行车延误、固定延误、停车延误、行驶延误、排队延误、引道延误?影响延误的原因是什么?三、(1997年)何谓行车延误?试述各种延误的定义及调查延误有何用?四、(1997年)何谓OD调查?简述OD调查的目标、内容与步骤。OD调查重要有哪些措施,有何特点,OD调查资
5、料有何作用?五、(1998年)交叉口延误一般分为哪几个,重要有哪些调查措施,交通口延误有何作用?六、(1998年)OD调查在交通规划中有何作用,重要有哪些调查措施?各种措施有什么特点,适合用于什么条件?七、(1998年)依照流动车法的原理推导出对应的计算交通量、平均行车时间、平均行驶速度公式,阐明流动车法有何优点和不足?十一、()写出流动观测车法计算交通量、平均行程时间、平均车速的公式,并阐明体现式中各自参数的含义。10十二、()何谓OD调查?简述重要调查类别与措施十三、()在一条车流中有30的车辆以60公里/小时的稳定速度行驶,有30的车辆以80公里/小时行驶,其他40则以100公里/小时行
6、驶,一观测车以70公里/小时的稳定车速随车流行驶5公里时,有17辆车超越观测车(指超越观测车数减去被测试车超越数),在观测车以同样速度逆车流行驶5公里时,迎面相遇的有303辆车,试问: a. 车流的平均车速和流量是多少?(12分)试求有多少辆车以100km/h行驶的车超越观测车?(6分)用上述观测法得到的是时间平均车速还是空间平均车速?(2分)十四、()对于过境车辆(起讫点均在调查区外),应当用_措施调查其出行情况?a. 家访 b. 创造信片法 c. 路边问询 d. 电话问询十五、()测试车在长5km的路段上往返行驶共12次,观测数据列于表中,求东行、西行车流量、运行时间与车速。用测试车法测得
7、的数据行驶时间t与测试车对向行驶的来车数x(辆)测试车被超车次数减去测试车超车数y东行6次 平均4.6min西行6次 平均4.7min90.585.02.0-1.0十六、()测试车在长1500米的路段上,往返行驶12次,观测数据列于下表,试求道路上的车流向东和向西行驶的流量和车速。L=1500m东西西东t(秒)XYZt(秒)XYZ1215.38820210.5100502220.28531220.281233198.17303192.870014193.46612207.477125199.66821196.784406211.78240224.3903117、()空间占有率、时间占有率19、
8、()有关分隔核查线,系列论述不正确的是 a必须位于铁路中心线上 b用以查核调查资料的准确性 c必须将调查区域提成大体相等的部分 d常位于主干道路的中心线上20、()何谓行驶车速和行程车速?各有何用途?调查措施是什么?21、()何谓行车延误?其用途与调查措施有哪些?第四章 道路交通流理论一、(1992年)某路段的统计,平均每年有2起交通事故,问此路段来年发生事故5起的概率是多少?又某交叉口骑自行车的人,有1/4不遵守红灯停车的要求,问5人中有2人不遵守交通要求的概率是多少?(15分)二、(1992年)某交叉口信号周期为40秒,每一个周期可通过左转车2辆,如左转车流量为220辆/小时,是否会出现延
9、误(受阻),如有延误,试计算占周期长的百分率,无延误则阐明原因(设车流抵达符合泊松分布)。(20分)三、(1993年)某高速公路拟建立收费站。已知车辆是随机抵达收费站的,其抵达率为辆/小时,每辆车交费所需时间符合平均时间为6秒的指数分布。在采取多路排队多通道服务情况下,请用详细计算指标比较阐明在应当收费站设2个、4个及6个收费口的效果。四、(1994年)某停车场,抵达车辆数是50辆/小时,停车场的服务能力为80辆/小时,其单一的出入道能容纳5辆车,问此出入道是否适宜?五、(1994年)若在5公里长的公路上随机40分布辆汽车,求任意500米路段上有5辆以上的概率。六、(1995年)某信号灯交叉口
10、的周期t=95s,有效绿灯时间g=45s。在有效绿灯时间内排队的车流以800辆/小时的流量抵达交叉口,在有效绿灯时间外抵达的车辆要停车排队。设信号灯交叉口上游车辆抵达率=360辆/小时,服从泊松分布。求使抵达车辆不致两次排队的周期所占的最大百分率。七、(1995年)某无信号灯控制的交叉口,重要道路的双向交通量为N=1500辆/小时,车辆抵达符合泊松分布,车流允许次要道路车辆穿越的车头时距t=5秒,次要道路车流的平均车头时距to=3秒。求次要道路车流能穿越重要道路车流的交通量。八、(1996年)在某高速公路的入口匝道口,因意外情况关闭了tr=0.15h。已知车辆以均一的抵达率=800辆/h抵达匝
11、道,而入口开启后排队的车队以均一离去率=1200辆/h离开匝道。试计算因为匝道口关闭而引起的:单个车辆的最长延误时间tm;最大排队车辆数Q;排队疏散时间to;排队连续时间tj;受阻车辆总数n;平均排队车辆数Q;单个车辆的平均延误时间d;车时总延误D。九、(1996年)已知某交叉口的定期信号灯周期长80s,一个方向的车流量为540辆/h,车辆抵达符合泊松分布。求:计算具备95%置信度的每个周期内的来车数;在1s,2s,3s时间内有车的概率。十、(1997年)车流在一条单向双车道公路上畅通行驶,速度为100km/h,因为突发交通事故,交通管制为单向单车道通行,其通行能力为1200辆/h,此时正值交
12、通高峰,单向车流量为2500辆/h。在发生交通事故的瓶颈段的车速降至5km/h,通过1.0h后交通事故排除,此时单向车流量为1500辆/h。试用车流波动理论计算瓶颈段前车辆排队长度和阻塞时间。十一、(1998年)依照对某实际观测数据的拟合,得到了如下速度(S)-密度(D)关系:S=54.9e(-D/163.9) D50S=26.8Ln(162.5/D) D50当D=50时,流量应有两个,分别为多少?这种关系有什么特点,反应了何种交通现象?十二、(1999年)车流在一条单向双车道公路上畅通行驶,速度为90km/h,其通行能力为每车道1000辆/h,单向车流量为1500辆/h。因为施工,交通管制为
13、单向单车道通行,在交通管制段车速降至10km/h,通过1.0h后施工完成,公路恢复单向双车道通行。试用车流波动理论计算施工段前车辆排队长度和阻塞时间。十三、在交通连续流模型中,假定流速与密度之间的关系式为,试依据两个边界条件,确定系数a、b值,并导出速度与流量,以及流量与密度的关系式。10十三、()在速度(V)密度(K)关系中,包括如下线性模型和指数模型设畅行速度Vf=90km/h,阻塞密度Kj=120km/h,试分别求出两种关系式对应的的极大流量、临界密度、最佳密度。并对两种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十四、()何为连续流,何为间断流,连续流和间断流各有什么特性?简述交通连续流与间断流的重要运行特性及
14、有效指标1连续流(也就是连续流设施):没有外部固定原因影响的不间断流2间断流:有外部固定原因影响的周期性交通流 连续流特性:1总体特性:交通量 行车速度 车流密度是表征交通流特性的三个基本参数 能反应交通流的某些特性变量(我以为这也是连续流的有效性指标):极大流量Q-V曲线上的峰值;临界速度即流量达成极大时的速度;最佳密度即流量达成极大时的密度;阻塞密度车流密集到所有车辆基本上无法移动(V=0)时的密度;畅行速度车流密度趋于零,车辆能够畅行元阻时的平均速度.2数学描述:速度与密度关系流量与密度关系流量与速度关系 间断流特性:信号间断处的车流:车辆进入交叉的第一个车头间距较大,第二车头间距比第一
15、车头间距略短,第三车头间距比第二车头间距更小一点,依次类推。车辆开启过程所导致的影响随即续车辆的到来,逐渐减弱,直到某一时刻车辆在穿过停车线时已完全加速。这一时刻能够观测到大小接近的车头间距。核心变量:饱和交通量比率和损失时间在停车或让路标志处的车流:在停车或让路标志处的引道上,司机必须作出某些判断,以选择主干道车流中适宜的间隙穿过车流。有效性指标:在间断流中,速度和密度等指标不足以表征服务水平,在某一地点,存在周期性的停止,停车的次数和延续时间是表征间断流服务水平的有效伎俩。)某高速公路基本路段速度(v)与密度(k)进行研究,得到下列关系式:v=57.5(1-0.008k)计算:(1)自由流
16、速度(Vt) (2)阻塞密度(Kj) (3)速度(v)与交通量(Q)的关系 (4)交通量(Q)与密度(k)的关系 (5)在改路段得到的最大流量(Qm)及此时所对应的车速值(v)?17、()在交通连续流模型中,假定流速与密度之间的关系式为,试依据两个边界条件,确定系数a、b值,并导出速度与流量,以及流量与密度的关系式。十八、()通过高速公路特定路段数据采集、统计,并分析得出速度(V)与密度(K)的两个修正公式:V=57.5(1-0.008K) (1)V=61.2e0.015K (2)试就上述两个公式,分别回答如下问题:a. 找出自由流速度(Vf)及最佳密度(Km) (8分)b. 推导流量速度及流
17、量密度的函数关系式 (8分)c. 确定路段的最大流量值(Qm) (4分)十九、()车头时距分布能够用拟合。a. 负指数分布 b.二项分布c.泊松分布 d.负二项分布二十、()当速度采取Greenshields线性模型,如下体现式正确的是_a. b. c. d. 二十一、()某设左转专用道的信号灯控制十字交叉口,设左转专用相位,信号周期为40s,每七天期内可通行左转车3辆,假如左转车流为220辆/小时,是否会出现延误?假定车辆抵达符合泊松分布,这种延误在周期中所占的百分比是多少?二十二、()设车流的速度与密度的关系为V881.6K,若要限制车流的实际流量小于最大流量的0.8倍,求速度的最低值和密
18、度的最高值。(假定车流的密度最佳密度Km)26、()什么叫车流波动理论?回波速度体现式是什么?在交通工程中有什么作用?第五章 道路通行能力一、(1993年)已知某十字交叉口,其东西干道一个方向有3条车道分别供左转专用、直行和直右混行;南北干道一个方向有2条车道,分别供直左混行和直右混行。车种百分比,大车:小车=2:8,车头时距为2.65秒。信号灯周期为125秒;绿灯时间,东西向为70秒,南北向为50秒。路口折减系数取0.9。东西方向的左转车与右转车分别占该进口交通量的15%和10%;南北方向的左转车与右转车各占该进口交通量的15%。设该交叉口不影响对向直行车的左转交通量为134辆/小时;直右车
19、道上允许的右转交通量为185辆/小时。请按停车线法计算应当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二、(1994年)何谓高速公路合流部分、分流部分的通行能力?应怎样计算?三、(1996年)道路路段通行能力按性质可分为三种,试述其定义和确定措施四、(1996年)何谓“服务水平”?划分服务水平等级的依据是什么?试对美国所划定的六个服务水平等级进行扼要的描述,并分析其合理是否?五、(1998年)某交叉口,东西干道一个方向有2条车道,南北干道一个方向有3条车道,各车道的车流方向如图所示。车种百分比为大车:小车=1:1,车头时距为3.26秒。信号灯周期为120秒;绿灯时间,东西向50秒,南北向为65秒。第一辆车起动,通过
20、停车线时间为2.3秒。路口折减系数为0.9。东西方向的左转车与右转车各占该进口交通量的15%,南北方向的左转车和右转车分别占该进口交通量的20%和10%,左转车影响系数为0.925。设该交叉口不影响对向直行车的左转交通量为109辆/h,直右车道上允许右转交通量为150辆/h。请按停车线法计算该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6、()高速公路交叉段重要包括哪些形式,有何运行特性,其通行能力受哪些原因影响?七、()双车道一般公路路段车流有何运行特性,其服务水平重要依照哪些指标进行划分,为何?十、()高速公路单向车行道的设计通行能力公式为:试阐明各个符号的含义。14十二、()影响交织区交织运行的参数有哪些?、十
21、三、()何谓服务水平,其分级是按什么指标划分的?你以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双车道二级公路、信号交叉口服务水平评价分析用什么指标合理?设计时各应采取何种服务水平等级?答:服务水平是交通流中车辆运行的以及驾驶员和乘客所感受的质量量度。服务水平的划分指标: 1 行车速度和运行时间2 车辆行驶时的自由速度(畅通性)3 行车延误、停车次数或排队长度、行车4 安全性(事故率和经济损失)5 行车舒适性和乘客满意程度6 经济性(形式费用)7 负荷系数高速公路基本路段、匝道根本连接处、交织区均采取二级服务水平。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匝道根本连接处、交织区可减少要求采取三级服务水平;十四、()已知某交叉口(如右图),
22、东西干道一个方向有三个车道,南北支路一个方向有一条车道。受车流不均匀性及非机动车、行人干扰的折减系数为0.9。信号灯管制交通配时:周期T120S,绿灯tg52S,绿灯亮后,第一辆车开启,通过停车线的时间为2.3S。车种百分比大车:小车为2:8,车辆平均通过停车线的时间为2.65S。东西方向左转车占该进口交通量的15,右转车占进口交通量的10;南北向左转、右转各占该进口交通量的15。求该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十五、()对同一道路交通条件而言,基本通行能力(C基)、也许通行能力(N可)与实用通行能力(N实)之间的关系。a. N可N基N实 b. N可N实N基c. N基N可N实 d. N基N实N可十九
23、、()在公路设计中,对高速公路基本路段、匝道根本连接处、交织区均采取 级服务水平;不控制进入的汽车多车道公路路段在平原微丘处采取 级服务水平;混合交通双车道公路路段采取 级服务水平。21()、四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2500055000辆,六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各种汽车折合成小汽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 辆,八车道一般能适应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 辆22、()何谓车辆换算系数?对于路段、信号交叉口、环形交叉口,该值是否相同?你以为该值应当怎样确定较为合理?23、()下列通行能力中,何者不受道路及交通条件限制?基本通行能力24、()何谓服务水平
24、?划分指标是什么?对于高速双车道、城市信号交叉口的划分指标各是什么?应采取什么等级?25、()简述交通量、服务交通量、通行能力的区分与联系,及道路通行能力的作用第六章 道路交通规划一、(1992年)简述城市交通规划的类型、内容、程序与重要作用。(20分)二、(1999年)交通分派重要有哪些措施,各种措施有何特点,适合用于什么条件?三、()出行分布预测重要有哪些模型,各种模型有何特点,使用于什么条件?五、()在交通调查区域中预估到其中几个交通区的交通发生和吸引量将有大量的变化,另外,若干现实状况尚未任何出行的交通区也将有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交通需求预测采取何种交通分布措施较为适宜?aa重力模型法
25、b弗雷特法c平均增加率法d均衡增加率法六、()非平衡交通分派的措施有哪些?各自合用条件?七、()一个新规划的城市中,假定各交通区间的出行量和起点交通区所产生的出行量及吸引到终点交通区的出行量成正比,并且和交通区间出行时间的平方和成反比,交通区间出行时间均为10分钟,三个交通区产生量、吸引量以及CA将来出行分布量如下表,试作出行分布计算,得x= ,y= ,z= 。 交通量吸引量产生量A24003600B1600C40005000终点交通区ABC起点交通区AX起点交通区BY起点交通区C208Z八、()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法,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功效是什么?分别采取哪些常用的重要模型?各种模型有何特
26、点及合用条件?第七章 交通安全一、(1992年)简述交通事故的定义与重要指标并就其是否合理予以简评。(15分)二、(1995年)试述影响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四、交通事故现场调查重要有时间、 、 和 调查。5、(),宁合一级公路的一个路段上发生36起交通事故,路段总长22公里,平均日交通量为4500辆/日,则该路段每百万车公里事故率为6、()针对我国交通安全现实状况,从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智能工程、道路运输中选择一个方面详述该怎么减少交通事故第八章 道路城市交通管理一 ()何谓交通信号面控制系统,按其功效划分重要有哪几个类别?其基本原理是什么?二 ()单向交通管理有哪些类型,有何特点,适合用于什么
27、条件?三 ()何为绿波交通,其重要控制参数是那些,其效果重要受哪些原因影响?四 ()何谓交通需求管理?何谓交通系统管理?各有哪些重要方略?16五 ()交通标志设计的三要素是。a. 颜色、形状、图案 b. 相位、周期、绿信比c. 流量、速度、密度 d. 颜色、形状、图符六、()SCOOT、SCAT、TRANSYT系统的优化参数及其各自优化原理及参数优化措施?七、()SCOOT系统是指_a 绿波系统 b 交通网络优化技术c 脱机控制系统 d 联机选择式控制系统八、()简述单向交通种类及优缺陷十一、()干道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的基本参数指 、 与 。十二、()单向交通是指道路上的车辆只能按一个方向行
28、驶的交通。可分为固定式单向交通、 、 、 。十三、()道路交通主标志按作用可分为警告标志、 、 、指路标志、旅游区标志和 。25、()道路交通标志的三要素 ;计算机行车速度不小于等于80km/h的道路上,外形尺寸取圆形直径100cm,正方形边长 ,矩形长宽为120,行车速度小于的道路上,外形尺寸取圆形直径,长方形边长为26、(),中,对交通信号网实行实时协调控制的自适应控制系统是,优选配时方案的重要步骤为:子系统的划分与合并、配时参数优化、 、 、绿时差方案选择五部分。27、()何谓交通需求管理(TDM)?针对交通需求管理不一样层次(或阶段)应分别采取哪些详细方略与措施?28、()从交通规划和
29、政策的观点出发,通过如下措施处理城市交通问题其相对优缺陷是什么? (1)扩展交通设施通行能力 (2)干预土地利用和交通系统开发 (3)目标在于激励个人出行行为发生变化的政策29、()选择交叉口信号控制的标准流量为 高峰小时交通量第九章 停车场的规划与设计一、()实际停放车累积次数与车位容量之比称为c。 a. 停车密度 b. 停放车指数c. 停放周转率 d. 停放饱和度二、()停车调查的措施有连续式调查、 和问询式调查;停车需求预测可归纳为建立土地利用与停车产生率的关系模式的基于类型分析法的 模型,建立停车需求与城市经济活动、土地使用等多原因有关的基于有关分析法的 模型及基于停车与车辆出行关系的
30、出行吸引模型。3、()试分析我国大(特大)城市停车存在哪些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你以为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方略和措施来改进。第十章 道路交通与环境保护一、(1996年)道路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影响有哪几方面?道路交通噪声源是什么?噪声强度与何有关?控制噪声的重要措施有哪些?二、()交通工程中用以衡量声压大小的标准有SPL、dB(A)及L10,各自含义为: 、 和 。第十一章 计算机交通模拟技术第十二章 智能运输系统1. ()简述智能运输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2. ()ITS是指_d_。a. 交通需求管理 b. 交通系统管理b. 交通管理 d. 智能运输系统3、()智能运输系统可分为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 、 、运行车辆调度管理系统、先进的乡村运输系统、 和自动公路系统。4、()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有信息控制中心,通信系统和 三个大的系统组成。该系统的服务功效有车内途径诱导系统,车内驾驶人员服务信息系统、车内道路标志信息系统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