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内乘法(二)解决问题例5教学设计巫山县朝云小学 丁尚武【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4页例5及做一做,第85页第6题。 【教学目标】1.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2.学生经历思考交流的思维过程,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学习的愉悦。【教学重难点】重点: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会解题方法的多样性。 难点:引导学生如何多样化分析、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
2、学生导学单、学生练习卡【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观察,小组中讨论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不同的解决方法,体现方法多样化,从而选择最优算法,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在探索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常见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性素质。【教学过程】一、复习1.师生对口诀。2.看图列示计算。(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笑脸)要求:列式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思考的。(设计意图:复习1进一步巩固学生口诀,为课堂中学生计算的熟练性和准确性作准备,复习2一共有多少个笑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二、探究新知(一)情景引入,整理
3、信息1.出示教材第84页例5的主题图。2.读题,说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知道有2名教师和30名学生。 (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1.数学问题是什么?(坐得下吗?)2.分析问题师:要判断能不能坐下?需要知道哪些信息?生:需要知道有多少人坐车和客车有多少个座位。有多少人坐车?30+2=32(人),32人坐车,也就需要32个座位。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要判断“坐得下吗”关键是要求出客车有多少个座位。(设计意图:通过主题图创设情境,学生在情境中收集信息并提出问题,体现新课标要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培养学生的兴趣,感受数学问题在生活中的存在。学生在寻找问题并探索的过程中,把学习的难点相应分散,更有利于后面学
4、习过程中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提高探究效率)3.解决问题小组合作,求出座位数。小组合作要求:仔细观察,说说这些座位的排列有什么规律。怎么求出座位数?把你的想法在座位图上画一画。根据画图的方法列式计算。你们组还能采用其它方法求出座位数吗?(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交流,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并同时引导学生用适当的方式理解数学问题。组织引导各小组提出不同的方法,发现新的思路、方法,并给予及时评价和指导)4.汇报展示。小组派代表展演,并说一说解题思路,师板书。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引导生用不同的方法解题)师板书。47+5=33(个) 48+1=33(个)27=14(个) 27
5、=14(个) 14+14+5=33(个) 28=16(个) 28=16(个) 16+16+1=33(个)587=33(个)(设计意图:遵循“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理念,通过放手让学生去思考、交流、讨论、合作等自主学习方式,探索发现解题策略,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多样化。5.比较并判断,坐得下吗?师:知道了坐车人数,也求出了客车座位数,现在你能判断“坐得下”吗?怎么判断?学生和老师一共32人,说明需要32个座位,客车有33个座位,3233,所以坐得下。6.小结:都是求座位数,为什么能有这么多种方法呢?抽生表述,师总结: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不同,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利
6、用了乘法和加法(或减法)的意义,以及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7.优化算法通过刚才的谈论和分析,我们发现这么多种方法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些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小组内说一说。引导学生再次对思维过程进行分析,巩固新知。(设计意图:将小组共同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全班共有,激励创新,拓展思维。呈现学生的不同解法,让学生在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后,享受成功的快乐。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良性循环。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实现课堂的高效。)三、巩固与拓展1.教材第84页做一做(课件出示)教师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同时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学生进行解答教师巡视,找不同解决方法进行
7、板演。横向观察:每行6个的有4行,每行5个的有2行。纵向观察:每列6个的有5列,最后一列有4个。整体观察:所有行都算6个,最后一行多算2个,最后减2个。64+52=34(个)65+4=34(个)66-2=34(个)3534不够(设计意图:通过同类型的题型的训练,认识同样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解答,不仅拓展学生的思维,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教材第85页练习21第6题。读题,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小亮有40个车轮,小火车有6节车厢。生:车头用了8个车轮。生3:每节车厢需要用6个车轮。(你是怎么知道的?)数学问题是什么?(能组装出一列有6节车厢的小火车吗?)师:判断能不能组装关键是要求出什么?生:一共需要多少个车轮。独立解答。反馈展示。方法一:66+8=44(个) 40 32 坐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