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花非花教学设计(3).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156754 上传时间:2025-02-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非花教学设计(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花非花教学设计(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花非花教学设计(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花非花 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用柔美、统一的歌声演唱歌曲花非花,感受并表现音乐内在、含蓄的“朦胧美”。2、在已有的和弦经验基础上,尝试为歌曲编配合适的和声。3、通过齐唱、和弦人声配唱,展现焕发作品的美,体会不同的演唱形式所营造的不同音响效果。2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对和弦有了一定了解,能够在老师的手势下唱和弦,并用常见的和弦为歌曲配唱。在这一时期的孩子开始处于变声期,需要对于这些孩子给予关注,引导他们轻声演唱。3重点难点 尝试为歌曲编配合适的和声,体验感受不同音响效果带来的美感。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1、和弦听辨游戏 师:先来听一听我们的老朋友,用动作表示。(教师钢琴弹和弦,学

2、生用动作表示。)师:接下来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吧,陈老师在钢琴上即兴的弹一段旋律,请同学们随着音乐恒拍在空间中有能量的行走,音乐中陈老师会不时的弹一组和弦,请你用动作表示听到的和弦? (教师即兴在钢琴上弹奏旋律,学生在空间中随音乐恒拍行走,在每一乐句末教师弹奏和弦,学生听辨相应的和弦做出动作反馈。训练学生的和声感)活动2【导入】2、唱和弦找伙伴 师:现在请同学们选择和弦中任意一个音唱出来,然后去找和你一样音高的小伙伴。师:请用眼睛和耳朵观察并思考怎样保持声部均衡?(教师在学生演唱过程中做出指挥手势的提示帮助学生调整)活动3【讲授】3、和弦配唱 师:现在请看陈老师的手势按声部用“lu”唱和弦。注意

3、节奏。第一遍手势;第二遍钢琴,老师唱花非花加入,师生合作。活动4【讲授】4、新歌呈现、黄自介绍 师:刚才老师在你们的和弦上铺的这条旋律好听吗?你们有没有听到过?这首歌曲是我国伟大的音乐家黄自先生为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所谱写的旋律。师:让我们安静聆听,品味歌曲带给我们的意境和情感。(欣赏歌曲第一遍)师: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怎样的一个意境?生:(自由回答)师:同学们说的非常棒,“花非花,雾非雾”,那是一种似花非花,似雾非雾的捉摸不定的感觉,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人或事物,但他们总是如春梦、朝霞般短暂易逝、难持长久,带着这种伤感之情,唐代诗人白居易写下了这首具有“朦胧色彩”的传世之作,表达对消逝了的美好

4、的人与物的追念与惋惜之情。师:同学们,现在我们还小,可能还很难体会古人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深层次的情感,但是我们可以依托黄自先生的音乐旋律,去品味作曲家对这首词的感悟和理解。活动5【活动】5、歌曲体验丝巾律动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音乐不但可以听,还可以触摸。现在让我们拿出口袋中的纱巾,你觉得怎样的触摸方式,最能表达这首音乐带给你的感觉?生:(自由尝试)师:你觉得丝巾应该怎样做呢?为什么动作这么轻柔?生:因为音乐表达的是一种比较含蓄的情感,师:是的,与我们平时听到的歌曲不一样,它的情感是含蓄,内在的,有控制的,让我们一起用有控制的触摸方式去体会这种含蓄的情感。(音乐连续播放4遍)活动6【讲授】

5、6、歌曲学唱 师:现在,让我们将律动的感觉转化到歌唱上,用歌声来表现音乐情感,(曲谱出现,清唱)师:在刚才的律动中我们感受到了情感的张弛,通过演唱曲谱,有没有发现,作曲家是通过哪几个关键的音符将音乐的推动感表达出来的?(三处大跳)生:练习演唱注意音准,有控制的表达。(教师提示腰部气息拉住,)师:让我们完整来演绎一下。(第二遍再加歌词)活动7【活动】7、和弦编配讨论 师:同学们非常棒,已经用我们柔和统一的歌唱有感情地表达了歌曲的意境和情感。但是齐唱总显得单薄了一点,我们可以用怎么样的方式使歌曲丰富化,让它更能产生一种朦胧、缥缈的意境呢? 生:(配和弦,)师:是呀,在以前的课中,我们经常为一些歌曲

6、配唱和声,获得不一样的听觉体验。但是今天,我要挑战一下大家,将为旋律配和声的任务交给你们来试一试,有没有信心?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对级的和弦有了一定的了解;其实,配和声一个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观察每小节旋律的主干音和哪个和弦相似。一般来说,吻合度越高的听觉上就越和谐。师:现在让我们分成三组来讨论?师:大多数情况下,歌曲的开头和结尾都应该用主和弦。先根据旋律中的主干音(强拍或长音)的倾向性来编配和弦。(不同的地方用唱来感受)完整地演唱,品味配上和弦后带来的丰满的听觉效果。活动8【讲授】8、拓展 师:不同的和声,可以带给我们不同的音响效果,现阶段,我们只是学了最简单的三个和弦,音乐中还有很有色彩、有意思的和弦,一首歌曲用了一些不同的和弦,带给人的听觉也是不同的;请你听陈老师在哪里用了不是一四五级的和弦,当你听到我不是用刚才编配的级和弦,请你举起手;不一样的和弦会带来怎样不同的影响效果?(教师弹奏)生:第4小节和第6小节师:回味,这里用了六级和弦(和声不同,效果不同;让学生聆听不同的的和声效果不同)活动9【讲授】9、结束语 师:今天的音乐课,我们感受了黄自先生又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并尝试为它配上简单的和弦并演唱和声,希望在课后同学们可以尝试为自己喜欢的简单旋律编配和弦唱一唱,丰满的和声一定会带给你无比美妙的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