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1、 学会画三角形的三条高,掌握三角形的稳定性。2、 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3、 三角形的的稳定性与生活生产紧密联系,学生更加充分地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二、教学重点:学习画三角形的高。三、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的三条边与三条高的一一对应性。准备:发道具(绳子,吸管)、大尺子、ppt、视频、点击笔四、教学过程(一)发现问题,疑问导入。1、你能找到图中(ppt)的三角形吗?(指一指,一个人,前排)2、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问题想问一问吗?预设:为什么要用到三角形?3、你真是一个是一个善于提问的孩子,那么今天我们就
2、一起来认识一下三角形,看看通过学习,能否解决刚才同学们的疑问。(二)认识三角形的基本性质:1、 首先,请同学们动手画一个三角形,边画边想,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提问,ppt展示答案)2、 刚才,同学们都画了,现在,老师也来画一画,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我是怎样画?3、我是怎样画的?(预设:三条线段)4、那你知道了什么是三角形了吗?(预设: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5、 什么是“围成”?请同学们看看,这就是三条线段,(摆开口三角形),是这样子吗?(预设:不是)6、那要怎样?请同学口述(教师示范,摆一摆),端点连接。是的,所谓“围成”就是: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贴板书)。7、
3、为了方便,分别用ABC表示三个顶点的名字,于是这个三角形就叫做三角形ABC)(三)阅读自学,引导探究。1、三角形有高吗?什么是三角形的高?现在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第60页,自己学习一下,三角形高的,尝试将重点句子画出来。(预设: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 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2、 找同学来画一画。你觉得画高需要注意些什么?(预设:1虚2符3写高)3、 一个三角形只能画一条高?尝试画一画。4、你画了几条?(预设1:一条。预设2 :2条。预设3:3条。)5、ppt见证真理,展示答案(三条)。6、为什么三角形有三条高?(预设1:因为它有三条边。预设2:因为它有三个顶点)(四)练习强化 1、高底对应练习(下图): 2、P60,做一做(五)验证稳定性:1、 四人小组为单位制作三角形和四边形(绳子串吸管),观看视频。2、选取6个作品展示展示,你有什么发现从形状上比较,四边形不一样,三角形一样3、拉一拉,得到结论:具有什么样的特性?(预设:稳定性)(贴板书)(六)总结巩固: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七)作业:第65页练习十五,第1题。 四、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