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较大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重点难点: 在理解数位、计数单位等概念的基础上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具准备:小棒 计数器 课件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找邻居 ( 12 14) (18 16) (9 12)2.送小松鼠回家(1) 比13多1的数是( ) (2)比16少2的数是( ) (3)十位上是1的数有哪些? (4)18是由( )个十和( ) 个一组成的。 (学情分析: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和新颖的图片,吸引学生对新知的渴望。)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5(1)老师出示例5,请学生回答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学
2、生汇报交流不同的比较方法。可以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用小棒图来比,看小棒的捆数,左边有4捆,右边3捆,所以42大于37。可以从数的组成来比较:42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37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组成,所以42大于37也可以根据数的顺序来比:42在37的后面,所以42大于37还可以用计数器来比较大小。(2)教师提问:怎样比就能很快知道哪个大,哪个小? (学生完成)(3)练习反馈:比大小 67( )78 17( )28 29( )29 89( )98 24( )50 87( )562出示课件:比较23和25(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题,教师最后总结。计数器演示比较大小。利用数位顺序
3、表比较大小。3提问:这两个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当十位上的数相同时,该怎样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小组讨论)师:可以看最十位,十位大这个数就,这个数就大;十位相同看个位。但是比较大小的方法很多,方法不是单一的。4反馈练习:(1)64( )63 80( )87 54( )56 90( )80知识提升90( )100 67( )76 66( )65 58 98 60 79 38 ( )( )( )( )( ) 5学生自己总结收获,教师总结全课。三、板书设计 数的大小比较 42( )37 23( )25比较大小的方法:(1) 数位多的数大于数位少的数。(2) 数位相同,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下一位数大的那个数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