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以内的数比较大小教学设计 田五小 赵志玲 教学目标: 1、知道两个两位数比较大小时十位上大的那个数比较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个位上的数,能用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经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探究过程,从中获得价值体验.。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能用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探索并总结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 计数器 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十位是7的两位数有( )。 2、比79多1的数是( )。 比79少1的数是( )。3、74是由
2、(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二、新授 教学例5(1)出示小棒图。 师:左边有多少根小棒?右边有多少根小棒?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2 37 师:42里有几个十?37呢? 生:42里有4个十,37里有3个十 师:两边的小棒,哪边的多?42和37两个数比较,哪个数大? 比较哪边的小棒多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100以内的数比较大小(板书) 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方法一:看小棒图比较大小方法二: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方法三:计数器数位比较大小 探究要求:请小组代表说一说你是怎么比较42和37的大小的? 请学生代表发言,老师再做说明,42和37相比较,42大,37小,我们用“”来表示它们的关系。 师:
3、42和37比大小,先看十位,十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教师总结:先比较十位,十位大的数就大(板书) (2)出示计数器 师:仔细观察想一想应该怎样比较左右两个数的大小。生:观察思考同桌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23 25 师:23和25这两个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当十位上的数相同时该怎么比较呢? 学生讨论,请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十位相同再比较个位,个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板书) 三、巩固提升 出示计数器图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做完后集体订正总结。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道怎么比较大小了吗? 两位数的比较方法: 先比较十位,十位大的数就大; 十位相同再比较个位,个位大的数就
4、大 五、布置作业:课本P44的“做一做”第1题、第2题教学反思:在数学活动中, 通过比较小棒、计数器上的两个数的大小。调动学生的一切感官,让学生充分的动口、动手、动脑达到有效的学习,体现儿童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特点,便于学生归纳、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 在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学的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所以我采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组织教学。新课的铺垫和展开都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尝试探究解决整十数、两位数、十位相同的两位数。这样设计,一方面便于了解学生对于本节课的掌握情况,找准教学起点,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自主发现规律,总结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当堂训练练习题我力求做到开放且有梯度所以我设计了层次练习,基本练习和提高练习。主要培养学生的想像、猜测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参与知识获得的全过程。 不足之处: 在教学中只注重了学生比较数大小方法的多样化,没能引导学生找出比较数大小的最好方法,如果方法的多样化与方法的最优化能达到统一教学效果会更好,并且为以后比较更大的数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