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8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地 理 试 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卷共有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读表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1表中所列四种温室气体中,CO2对全球气候变暖“贡献”最大,主要原因是( ) ACO2的年增长率大于其它温室气体 BCO2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比其它温室气体短 CCO2的温室效应强度比其它温室气体大 DCO2的浓度远高于其它温室气体2温室气体使全球气候变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使地面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增多 B使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增加
2、- C使太阳活动增强,从而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多 D使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3有利于我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合理措施是( ) A大量进口石油,减少煤炭使用量 B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 C严格限制钢铁、核工业的发展 D禁止乱砍滥伐,积极植树造林图1为某地海岸景观图,读图回答45题。4图2 中各点位于图1景观所在区域的是( )5下列自然地理事物的主要成因与图1海岸形态的主要成因相同的是( ) A亚马孙平原 B北美五大湖 C大堡礁 D夏威夷群岛读图3回答67题。6图3所示河流的下游所在国家石油资源丰富,并且有大批劳动力输出的是( ) Aa Bb Cc Dd7关于图3所示区域的叙述,
3、错误的是( ) A甲乙均盛产棉花 B乙位于板块交界处 C丙图所示的海域石油污染严重 D丁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读图4、图5,判断89题。8南纬2040地带和北纬2040地带的人口在世界总人口中的比秀差异悬殊,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海陆分布 D经济水平9六大洲中,非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人口占全洲总人口的比例是最低的。关于其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非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的比例较小 B非洲沿海地带相当部分地区属于不利人类生存的热带沙漠和热带雨林气候 C非洲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内陆高原的气候条
4、件比沿海低地更适于居住 D非洲海岸线平直,港湾少,沿海地带与内陆相比,交通更不方便 图6为几个城市某年的土壤水分盈亏变化图(不同折线表示不同城市的土壤水分盈亏),读图回答1011题。lO关于南方地区四个城市土壤水分盈亏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武汉全年水分盈余的时间最长B南京全年水分盈亏变化最大C昆明全年水分亏损时间最长D广州全年水分盈余最多11关于拉萨和阿克苏土壤水分盈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越低,拉萨水分亏损越多 B拉萨夏季受到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影响,水分盈余 C阿克苏水分盈亏与气温变化大致呈负相关 D阿克苏全年受副高控制,降水少,水分亏损 图7是我国某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图8
5、为该省某地区甲河水系示意图,读图表材料回答1213题。12甲河下游地区是重要的耕作区,当前限制其农业发展的突出自然因素是( ) A土壤贫瘠 B光照弱 C水源不足 D热量不足13甲河流域为缓解当地的生态危机,积极试验各种林农结合的生态农业,表2为部分试验的效益成果。其中,林农生态模式的每亩净收益最高的是( ) A B C D 图9为中国可利用风能时数分布图,读图完成1416题。14与化石燃料相比,风能具有的优点是( ) 清洁、可再生 电站投产后,发电成本低 能量密度大 发电量稳定 A B C D15我国风能的空间分布特点大致是( ) A东多西少 B南多北少 C平原多、高原山地少 D从东南沿海向内
6、陆递减,再向西北递增16东南沿海可利用风能等时数线密集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植被 读表3,回答1719题。17该地区旱灾严重,其旱情的季节变化特点是( ) A全年干旱 B以冬春连旱为主 C以夏秋连旱为主 D春早和初夏干旱,以春早为主18为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该地区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网,其护田林树种可能是( ) A杨树 B马尾松 C红松 D沙拐枣19该地区2004年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 ) A夏季风势力更强 B城市为居民供暖时间可能缩短 C初霜日来得早,危害越冬作物 D水热更充足,农业收成好 图10所示为某地在二分、二至目的日落时刻(北京时间)及方
7、位,读图判断2022题。20图中甲处的方位是( ) A东 B西 C南 D北21当太阳于方位处落下之日,该地昼长为( ) A9小时 B12小时 C14小时 D20小时22太阳于方位处落下之日,某人在正午时测得其身高恰好与影长相等,则该地位于( )A准噶尔盆地 B青藏高原 C海南岛 D三江平原第卷(非选择题)23(9分)图11为某区域示意图,图12反映图11中的P地河谷剖面,P地河谷剖面的形成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图13反映图11对应的湖泊情况。读图回答问题。(1)图11的河流流向是_;P地附近的地质构 造是_。(2分)(2)若在P处建大坝,对Q处河流的水文特征可能产生哪些影响?(2分)(3)S
8、城市的海滨浴场游客云集的季节,湖泊蓄水范围接近图13中a、b的_,从科伦坡驶往孟买的轮船航向与洋流流向的关系是_。(2分)(4)简要评价R地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分)24(11分)读图表材料,分析回答有关喀斯特地貌的问题。 材料:驰名中外的风景名胜区桂林市,目前已建的水电站达550座,在建与待建的还有100多座。正是由于看到了水电站项目所带来的财政收入,小水电项目开始“遍地开花”。经济参考报)2006年2月11日(1)我国北方有些地区也有深厚的石灰岩分布,为什么没有形成像桂林山水那样典型的喀斯特地貌?(4分) (2)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区中,不少地区成为农业贫困区。分析喀斯特地貌对农业生
9、产的不利影响。(3分)(3)桂林地区大力开发小水电,可能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至少答四点) (4分)25(12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沙坡头位于宁夏中卫县黄河之滨,包兰铁路在此经过(图16)。这里地处沙漠边缘,为防御流沙对铁路的侵袭,科研人员利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铁路沿线的流动沙丘上扎设草方格沙障(图15),建成了一条宽500600米、长16千米的挡风墙。挡风墙有效防御了风沙的袭击,它使包兰铁路自1958年通车起,一直畅通无阻。(1)图16中A是_沙漠,B是_山脉。(2分)(2)列举二条经过B山脉的地理分界线。(2分)(3)图15所示的草方格沙障为什么能够起到固沙
10、、挡风的作用?分析这种固沙方式不能 在我国西北风沙危害地区普遍推广的主要原因。(3分) (4)据图中提供的信息,简要分析包兰铁路选线的主要区位因素。(5分)26(11分)图17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学生夏令营在图示区域进行了野外天文、地质、植被、聚落等综合考察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同学们沿图中的登山线路行进,观察到沿途植被垂直变化不大。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2)同学们把夜晚宿营地点选在图中A处,从图中提供的信息简述理由。(1分)(3)某同学建议在图中C处建一火情嘹望台,你认为此建议可采纳吗?_。 若用现代化的手段动态监测山林火灾,最好采用_技术。(2分)(4)若
11、考察小组在D处突遇泥石流,四条逃生线路中最佳的是_。 某同学因私自外出,在B处迷了路,请你给他指出独自走出困境的最佳路线。(3分)(5)简要分析图中E城镇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3分)27(13分)图18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及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甲国对中国的投资,尤其是对丙半岛的投资迅猛发展,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层次不断提高。 材料二:休闲渔业是一种依托渔业设备、渔业生产场地、渔业产品、渔业经营活动、渔业自然环境、人文资源等,与现代旅游相结合的新型交叉产业。20世纪60年代,乙国渔业的发展经历了从沿岸到近海,从近海到远洋的扩展和高速发展时期,但到了7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乙国渔
12、业进入一个减船和渔业结构调整的大转变时期,政府提出了“面向海洋,多面利用”的发展战略,并采取各种措施,发展休闲渔业。(1)2006年12月21日甲国决定将行政首都迁至本国的中部。请从地理角度简要分析甲国决定迁都的主要原因。(2分)(2)近年来,甲国企业纷纷在丙半岛投资建厂。试分析丙半岛吸引甲国企业投资的有利区位条件。(4分)(3)丙半岛承接甲乙两国产业转移,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促进作用?(2分)(4)乙国发展休闲渔业的理由有( )(多选,每选对一项得一分,对错混选本小题不给分)(3分) A世界石油价格上涨,远洋渔业捕捞成本提高 B主要沿海国先后实施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管理 C周边海域的渔业资源衰
13、减 D受厄尔尼诺影响,渔业产量下降(5)近来为保障能源安全,我国在图中ABC等地规划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简要分析其选址的共同区位条件。(2分)2008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4分) 1D 2D 3B 4B 5B 6B 7D 8C 9D 10B 11C 12C 13D 14A 15D 16C 17D 18A 19B 20D 21A 22A二、综合题(5大题,共56分) 23(9分) (1)由南向北流(1分) 背斜(1分) (2)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小(1分);河流含沙量减小(1分) (3)a(1分) 逆流(1分) (4)该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14、(1分);终年温和多雨,光热不足(1分);不利于谷物生 长,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1分) 24(11分) (1)北方水热条件比南方差,流水的溶蚀作用比南方弱(2分);北方大部分地区植被 覆盖率比南方低,流水溶蚀强度比南方小,不利于北方有深厚石灰岩分布地区的喀斯特地貌发育(2分) (2)喀斯特地貌的地表崎岖,可耕地少(1分);土层薄,土壤肥力低(1分);地表水缺 乏,旱情严重(1分) (3)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库区淹没森林与土地;诱发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采石会破坏喀斯特地貌原有的自然景观等(每答对一点得1分,共4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5(12分) (1)腾
15、格里(1分) 贺兰山(1分) (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和 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的分界线(2分,答对二点即可) (3)这种沙障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1分);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 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1分) 成本高,费工大(1分) (4)大致沿黄河河谷平原修建,地形平坦,施工条件好(2分);沿线经过许多城镇和宁 夏平原等灌溉农业区,客货运量大,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3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6(11分) (1)沿线相对高度不够大,水热状况垂直分异不显著(2分) (2)位于鞍部,地形相对平坦开阔(1分) (3)不可采纳(1
16、分) 遥感(1分) (4)(2分) 顺河谷的溪水流向走(1分) (5)地形平坦(1分); 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1分); 水运便利(1分)27(13分) (1)分散大城市职能;开发内地国土资源,实现韩国经济的均衡发展;考虑国防安全的 需要(共2分,答对两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地理位置邻近;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相对较低;土地价格相对较低;消费市场广 阔;便利的海运和发达的公路运输,交通便利;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4分,答对1 点得1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缩短产业升级时间 (2分,答对二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4)ABC(3分)(答对一个选项得一分;对错混选本小题不得分) (5)临海,海运便利(1分);靠近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消费市场广阔(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