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化和液化一、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二、能力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2.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概括,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做液体沸腾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实验能力.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夏天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变干了;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一会就干了;地上的水和衣服上的水到哪里去了?二、进行新课1、汽化和液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 师湿衣服无论是在温度高的夏天,还是在温度低的冬天,都能变干,这说明什么?为
2、什么晾晒衣服要把衣服展开并放在通风处? 结论: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是比较缓慢的汽化现象;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流动的气流快慢有关;液体表面流动的气流越快蒸发越快;液体蒸发快慢还与液体温度有关.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2、蒸发蒸发:是一种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a.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b.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c.液体表面流动的气流越快蒸发越快。(2)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有致冷作用。你能解释这些现象吗? 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人身体上有水,皮肤上的水分蒸发,水在蒸发过程中需要吸热,就要从人的皮肤
3、吸收热量,使体温下降,所以感觉特别冷。天热时,由于狗没有汗腺,不能靠出汗散热,只得伸长舌头,大口喘气,靠加快呼吸,增加蒸发量来散热。想想做做问:1在沙漠中中的仙人掌针状的叶子有什么用?2小明喝开水时,向水面吹气,这样喝起来就不太烫。这是为什么?生答:沙漠里缺少水,减少水分的蒸发; 加快蒸发,蒸发有制冷作用。 3、沸腾探究水的沸腾问:我们每天要喝开水,开水是水烧开,也就是水沸腾,现在回忆一下烧水时的有关情况,提出问题:水开了为什么要冒气?水烧开需要哪些条件?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水熬干了,水去哪里了?方案:.把冷水倒在烧杯里,将烧杯放在铁架台上的石棉网
4、上,杯上盖上中心有孔的硬纸板,把温度计穿过纸板孔并使玻璃泡浸入水中,用酒精灯给盛了冷水的烧杯加热,当水温至90 时,每隔30 s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2 min为止.(学生们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强调温度计和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学生记录数据。)水沸腾时的特点:水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水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撤掉酒精灯水不沸腾,说明液体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热。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总结: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热。师液体沸点与大气压有关,以后要学.像我们用的高压锅,锅内气压高于1标
5、准大气压,所以高压锅内水的沸点也高于100 。而高原的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所以高原上水的沸点低于100 ,因此在高原上是煮不熟肉的,是吃不到火锅的。记住酒精的沸点78 、水银的沸点357 。结论:液体沸点与大气压有关。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海拔越低,气压越高 ,沸点越高。4 、液化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液化时气体会放出热量。气体液化有两种途径:(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想想做做纸锅烧水回答:水100 就沸腾,沸腾后温度不会变化,而纸的着火点大约是183 ,所以水沸腾而纸锅不会燃烧。延伸思考:100 水蒸气的烫伤与100 开水的烫伤,哪个更严重?三、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了液化
6、和汽化。汽化有两种形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过程要吸热。液化过程要放热。液化的两种途径:(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四、布置作业:练习册五、板书设计1.汽化和液化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2蒸发蒸发: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a.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b.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c.液体表面流动的气流越快蒸发越快。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有致冷作用。3.沸腾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在沸腾过程要吸热。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加热。4.使气体液化的两种途径:(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