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密度知识的应用学习目标1、 掌握密度测量的原理及具体方法。2、知道量筒的使用方法。3、了解密度测量过程中减小误差的方法。学习重点:1、测量液体或一些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密度。2、公式的变形。 学习难点:空心问题。学习过程:一、量筒的应用:(1)用量筒测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步骤如下:在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水而所对应的示数为V1;把固体浸没在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中,读出此时水面所对应的示数为V2,则待测固体的体积V= 。(2)你认为在上述操作过程中,怎样把握注入量筒内水的多少才是“适量”的?答: 。书本学生实验:测量金属螺母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1、实验原理: 。2、实验仪器: 。3、量筒(量杯)的
2、使用:书本信息快递;4、实验步骤:1、 。 2、 。 3、 。 4、 。5、实验数据:6、实验分析:二、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我们可以用测量密度的方法来鉴别物质。例:市中学生运动会的金牌质量为29.5克,体积为5.2厘米3,它是真金的吗?是什么材料做成的?三、密度知识的应用: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例题:例1:有一体积为30厘米3的铜球,质量为89克,则该铜球为实心吗?空心部分体积有多大?若在空心部分装满水,则注入水后球的总质量是多少?例2:有一卷铝线的质量是5.4kg,横截面积是2mm2,求它的长度。课后习题:活动一:测量物质的密度1、自主思考:可以先测出金属块的 来鉴别物质
3、。要测量 ,必须测出它的 和 。质量用 测量,体积如何测量呢?2、组内交流:你的思路和做法信息快递:量筒的使用方法(1)量筒是测量 的工具,其单位是 ,符号为 ,1mL = cm3;1L = mL常用的体积单位:1 m3 = dm3 1L = dm3 = cm3 = mL(2)观察量筒,最大测量值为 mL,分度值为 mL。(3)使用量筒时,应将其放在 ,读数时,应使视线与 。3、设计与实验(1)实验原理 。(2)实验器材 。(3)实验步骤:a用调好的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为m 。b量筒内加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为V1 。c将系有细线的金属块放入量筒内,浸没在水中,读出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为V2。d
4、金属块的体积为V= 。e将数据填入下表并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金属块的质量m/(g)水的体积V1 /(mL)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V2 /(mL)金属块的体积V /(mL)金属块的密度(g/cm3)此金属块可能是由 组成。4、评估与交流(1)引起实验误差的因素有哪些?(2)如果先测量金属块的体积,再称出金属块的质量,计算密度,对测量结果有何影响? (3)若金属块的密度与密度表中的某种物质密度相同,能否确定就是该物质?为什么? 活动二:惠安是“石雕”之乡。小星取一小块样石,通过实验来测定石块密度。(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
5、调节。(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样石的质量,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质量为 _g。用量筒测出样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体积为_ _cm3样石的密度为_ _gcm3。(3)在加工过程中,该石块的密度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活动三:(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如水)的密度1、如何设计实验方案?方案一: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再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然后将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V;最后算出水的密度。方案二:先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然后将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倒一部分也行)测出水的体积V;再测出烧杯中剩余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
6、2;最后算出水的密度。哪种方案误差较小?写出水的密度表达式(用测得的数据表示) 误差较大的方案,测出的密度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 2、思考:称量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时,为什么不直接将量筒放在天平上称量。 活动四: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1、自主思考:由密度公式 可得,m= ,V= 。2、市场上出售的某种食用调和油,瓶上标有“5L”字样,已知这种调和油的密度为0.92103Kg/m3,则该瓶油的质量是多少千克?3、求一个容积为0.27m3的水缸并盛满了水,(1)求这缸水的质量。(2)如果上述这缸水全部结成冰,冰的质量为 ,这是因为 。通过密度表查出冰的密度是 ,计算冰的体积是多少m3?阅读生活、物理、社会了解密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