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科物理课堂类型新授课课题第六章 第五节 机械能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及其影响因素2、初步建立机械能、机械能守恒思想3、用决定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及动能和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来解释生活中的问题4、了解水能和风能的利用(2) 过程与方法:1.学生在经历观察演示物理现象中提高观察能力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借助形象思维认识抽象事物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2、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将科学用于生活和实践的意识重点认识动能、
2、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及其影响因素、初步建立机械能思想难点动能和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来解释生活中的问题教学资源学生用实验器材:学生四人一组,斜面、木板、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纸盒教师演示用实验器材:铁架台、钩码、滑轮、细线、滚摆、斜面、平滑木板、小车、纸盒、沙盘、小钉桌、不同质量的重物、刻度尺、弹簧等教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观看投影上6副的图片,找出他们是否能对别的物体做功领?1、运动的足球2、高处的石头3、运动的汽车4、拉开的弓5、空中的打桩机6、被压缩的弹簧归纳:(1)物体能够(对别的物体)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物体能做的功越多,它的能量就越大。(2)怎样判断物体是否有能量?看它能
3、否做功。学生;回答学生;都能对别的物体做功的本领。学生的分类方法很多种用实物图片,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心里上对能量初步的区分。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一、各种能1能量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做功的本领叫做能。单位:焦耳(J)说明:具有能的物体不一定正在做功。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3、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4、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4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它的单位是:焦耳二、动能和势能的影响因素1、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1)提出问题:运动的物体具有的动能跟什么有关呢?2)创设情境促使学生猜想:师:帮助学生引导归纳出重力的影响本质就是质量,高度的影
4、响本质是速度。师:思考如何把做功的本领进行转化成可以观察,测量和比较的东西?3)学生实验:实验一:保持质量不变,速度不同,比较推动物块的距离。师:思考如何做到控制速度不同实验二:保持速度不变,改变质量,比较推动物块的距离。师:思考如何做到,两次的速度的相同?质量速度动能4)决定动能大小因素A 质量相同,速度越大,小球对木块做的功越多,动能越大;B 速度相同,质量越大,小球对木块做的功越多,动能越大。结论: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的速度有关。2探究影响势能大小的因素:(1)重力势能1、创设情境促使学生猜想: A. 爬得越高,摔得越狠;B.高空的雨点落到脸上,会打得生疼,而浴室中房顶上的水滴落
5、到脸上时却不会感到疼痛;C冰雹能把农作物砸烂,雨却不能;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 、 有关。2演示实验1:模拟打桩,3分析实验:质量相同时,物体被举得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被举得高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结论: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被举高的高度和质量有关。(2)弹性势能实验2:弹簧弹开小车结论:弹性势能大小与形变的大小有关。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1、演示实验2:铜球碰鼻吗? 2、学生实验:单摆实验观察摆球的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思考:摆球在摆动过程中具有何种形式的机械能?摆球从A到B摆动的过程中,速度_,动能_;高度_,重力势能_。物体增大的动能从何而来?重力势能减小到哪
6、里去了?结论: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摆球从B到C摆动的过程中,速度_,动能_;高度_,重力势能_。结论:物体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3、演示视频:弹簧弹开小车中的能量转化A分析:弹簧压缩:小车速度,弹簧形变,是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弹簧恢复:小车速度,弹簧形变,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B归纳:动能和弹性势能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学生讨论:生活中还有那些事例表明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上述事例中,如果没有摩擦和空气阻力,结果又会如何?(机械能守恒)实际事例中损失的能量到哪里去了?(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四、生活中的机械能应用利用图片、视频介绍水能、风能1水能的利用。(1)、图片展示利用水能的例子如水车等
7、。(2)、水能自然界中的机械能。(3)、水能的利用水电站(剖面图、原理)机械能转化电能。(4)、修筑拦河坝的目的:提高上游水位,使水获得更多的势能,有利于转化成更多的动能,带动水轮机转动,就有更多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2风能(1)、风能的特点:我国风力资源丰富,不会污染环境,但不稳定,也不便于储存。(2)、风能的利用:风力发电站(参阅彩图)也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学生完成课堂检测学生根据情境猜测后可能得出: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重力以及物体的高度,速度有关。学生设计实验:生甲:研究动能与质量关系应控制速度相同,怎么控制速度相同呢?生乙:可以控制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落下。结合生活实例进行合理猜想
8、观察实验,分析归纳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完成课堂检测师释放粉笔,生分析粉笔下落过程动能和势能的情况。学生观察并分析小车运动过程中能的转化请学生列举生活中动,势能转化的实例,老师和学生共同分析.如自行车下坡、荡秋千、高空掷物、荡秋千等。观察视频,了解风能引出各种能量的概念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通过对抛粉笔的分析建立学生的形象知识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设计表格、分析、归纳能力引发学生探究,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能力通过介绍人类对水能、风能的利用,使学生认识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课堂检测课堂检测1你能说出这些物体具有什么形式的能吗?1)击穿木块的子弹2)撑杆跳在空中
9、静止时的伊辛巴耶娃3)空中翱翔的鸟2、滑雪运动员脚踩滑雪板从高处滑下,在此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_,势能_(填“变大”或“变小”)3、一架飞机在灾区上方水平匀速飞行,并不断向灾区空投救灾物资,则飞机在这个过程中,动能_,势能_(填“变大”或“变小”)4、下列哪个物体没有弹性势能( )?A、压缩的弹簧 B、踏上运动员的跳板C、变瘪的橡皮泥 D、躺着人的弹簧床5、如图所示,小妍把铁球拉近刚好贴着自己的鼻子,松开手后,头保持不动,铁球由a点沿弧线abc运动到C点,然后从c点往回摆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球位于c点时动能最大 B铁球位于b点时势能最大C铁球摆回时不可能碰伤鼻子D改用铜球会碰伤鼻子6、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是椭圆的,在运行过程中发生重力势能与动能的相互转化。当卫星在近地点时,能最小,能最大;在远地点时,能最大,能最小。7、请你分析这些物体的能量转化游乐场的过山车、撑杆跳的运动员、皮球落地弹起将知识迁移到生活及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意识。小结大家通过本节课的活动,你有哪些感受?有哪些收获?小结汇报,板书设计 6.5 机械能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量 与物体的质量、运动速度有关 势能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具有的能量 与物体的质量、被举高度有关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具有的能 与物体形变大小有关作业同步三级跳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