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课题: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教学:目的1、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2、 会应用规律解决相关问题。重点:难点:关键: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提出问题、连接实物电路;组织调控学生有序进行探究实验。学情分析学生初步了解电路和电流的概念及认识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会正确使用电流表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后,由学生大胆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讨论、交流评估的过程,初步领会科学实验的方法。只要有学生动手实验并归纳出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教法学法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适时点拨。演示法 、讨论法、类比法教学准备两种规格(25V和
2、38V)的小灯泡各两只(共4只)、开关一个、电源(3V)、导线若干、学生电流表三只及多媒体教学平台。步骤:师生双边活动二次备课一、情景引入,约5分钟学情预设:学生按电路图连接电路。连接完成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观察灯泡的亮度。学生回答: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来,经过灯泡,流回电源的负极。同学们将桌上的两个灯泡、一个开关、电源和导线按教材P49页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灯泡发光,说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流的方向是怎样的呢?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二、学导并举、约20分钟合作探究一 探究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有什么关系1、学情预设:学生思考问题,讨论整理自己的猜想和理由。(即IA、IB、IC的关系)
3、。可能:IAIBIC;IAIBIC提出问题;教师提出问题:流过A、B、C各点的电流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2、猜想假设请同学们猜测并说明理由;同学们的猜想哪个正确呢?需要我们用实验来验证。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动脑思考,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3、 设计实验学情预设: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设计实验方案并阐述方案。有不同方案的小组提出本组的方案,其它组的学生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请各小组利用所给的器材来设计实验步骤,测量的数据以及测量的方法等等,设计实验方案并且进行交流。(教师强调测量完成后换另外一组小灯泡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确定实验方案,强调电流表的使用。4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IAIBIC结论第一次
4、IAIBIC第二次IAIBIC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思维程序,锻炼自主、合作、探究的基本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必需的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5数据分析6 归纳总结,教师根据各小组总结的结论引导学生完善规范的表述结论。7 评估、交流。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反思,具有对完成的任务进行评估的意识,并了解评估的方法。二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和各支路的电流有什么关系。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多数同学的实验做得最准,向你们的大胆猜测和成功的验证表示祝贺!其他同学的敢于猜想,敢于发表意见,同样值得我们学习。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关系的猜测和实验,我们来猜测和探究并联电路电流之间的关系。(重复以
5、上七个教学程序)本课小结由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设计意图:培养总结意识,养成对所学内容及时巩固、消化、梳理的习惯。三、当堂训练,约13分钟1、如图所示,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 闭合后,电流表A1 的示数为0.3A,则通过小灯泡L1的电流是多少安?电流表A2 的示数是多少安? 2 、根据图中所示电路图,在闭合开关后,如果电流表A2 的示数是0.5A,电流表A1 的示数为0.3A,则通过小灯泡L2的电流是多少安?L1L2AAAAA1A1AA2A2A1四、总结提高,约3分钟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五、作业,约1分钟必做题:书P51-52页1、2、3选做题:书P51-52页4课后反思:板书设计: 第五节、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