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熔化和凝固课题:熔化和凝固(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 了解晶体的凝固点; 了解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理解晶体的凝固点; 理解晶体凝固放热。2. 技能目标 通过两个实验数据、图像比较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能利用凝固放热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感知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及施教策略 重点:对熔化过程中现象观察及结果分析 施教策略:让学生亲自做实验,获取感性知识;利用图像法可较为直观地分析得出熔化的特点。 2. 教学难点及突破方法
2、 难点:冰和松香的熔化实验 克服方法:加强实验指导在实验中观察要细致认真,即要注意杯中的冰及松香状态的变化,又要注意发生这些变化时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同时要注意几点:尽可能用纯净的碎冰;温度计玻璃泡要插入碎冰中间偏下位置,不要碰到杯底和杯壁;有条件应取0以下的冰。设计思路凝固现象在生活中常见,但凝固过程的规律,学生并不了解,所以本节采用逆向思维来进行教学。学会用图像法研究物理量变化。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对有关现象作出解释,达到做中学、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学资源多媒体电脑 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 学 过 程点 评教师引导活动学生探究活动复习引入前面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了蜡烛块和冰块的熔化条件和熔化规律,本节
3、课我一起来研究一下熔化后的物质如果冷却,它们将由液体从新变成固体,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之为凝固,液体在凝固过程将会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呢?物质凝固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图象利用 “逆推”法,讨论蜡烛块和冰块在冷却时将会出现的温度变化和状态的变化练习:根据图象判断凝固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师:学生讨论出物质在凝固过程的状态师:和物质熔化过程一样,不同液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变化也不一样(教师板书:液体凝固成非晶体温度降低;液体凝固成晶体温度不变)学生讨论。物质凝固师:我们把液体凝固成晶体时的温度称之为凝固点。(教师板书:液体凝固成晶体时的温度称之为凝固点)同学们可以看出液体凝固成晶体时的凝固点和晶体熔化成液体时的
4、熔点在数值上是相等的多媒体展示师生共同阅读熔点(凝固点)表师:液体在凝固成晶体或晶体时需要什么条件呢?物质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那冷却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呢?验证实验蜡烛油滴在手背上师:液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师:液体凝固成非晶体有何条件师:液体凝固成晶体又有何条件多媒体展示1、北方的冬天,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可防止地窖里的粮食被冻坏,这是为什么?2、在严寒的冬天,员工为了防止花圃中花被冻坏,在晚上都要给花圃的水渠中灌满水这是为什么? 多媒体展示:(1)0的水放在0的房间内,水会凝固吗? (2)2的水放在-2的房间内,水会立即凝固吗? (3)0的水放在1的房间内,水会凝固吗? 学生分析凝固的温度
5、特点(液体凝固成非晶体温度降低;液体凝固成晶体温度不变)学生猜想学生实验并汇报:手背吸收蜡烛油的热量变热,同时蜡烛凝固学生讨论并回答1、 液体凝固成非晶体条件:放热2、 液体凝固成晶体条件:A温度达到凝固点B放热学生分析并回答学生分析并回答(4)把盛有水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图所示,把整个装置放入-15的环境中,当烧杯中的水有大半凝固时试管中的水 ( ) A凝固一部分 B全部凝固 C一点也不凝固 D无法判断 (5)一般来说,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保持0,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分析并回答熔化凝固的应用多媒体展示:1、熔化凝固应用的例子(1) 冷冻食品可以保鲜(2) 高烧病人利用冰袋降温(3) 把塑料颗粒熔化后制作塑料盆(4) 将熔融状态的玻璃制作成玻璃板、师:熔化和凝固会对我们产生不利影响吗?师:如何避免呢?生:柏油路变软路上结冰。生:略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逆向思维”的方法,知道了熔融态的晶体和熔融态的非晶体在 凝固过程中的规律,并且我们熟练的利用这些规律解决和解释了生活中有关的问题和相关想象。我想,只要我们同学敢于探索,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作业布置作业反馈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