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图形 哈尔滨市友协第三小学校 徐婧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意义。2、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3、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1、对立体图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2、使学生顺利完成从实物图到一般模型的抽象过程。教学难点: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具准备1、每小组自备形状各异的实物、积木等。2、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立体模型。教学过程一、 导入出示小叮当图 问:小朋友们看,这是谁?小朋友们喜欢小叮当吗?小叮当有许多小宝贝,你们都认识吗?教师出示几样物体,学生辨
2、认。二、操作感知 形成表象 初步建立空间观念1、分一分“可是这些小宝贝太乱了,小叮当想让能干的小朋友们帮帮忙。和同桌讨论一下,你们认为哪些是相同的分成一堆,看看能分成几堆?一堆堆整理放好。”(分好之后不要动,让你学具安静的呆在自己的位置上,我看谁是最会管理学具的小能手)2、议一议说说你们是怎么分的。3、指名汇报讨论情况,其它组小朋友要注意听他们是怎么分的.有什么不同意见吗?”4、 再分一次“这组小朋友把小宝贝分得很清楚,他们把形状相同的分在了一起,分成了4堆。你们也会和这组小朋友一样,按形状来分吗?现在谁来把老师的这些宝贝也按形状分一分呢?5、 为什么这样分呢?(四四方方,长长的,圆圆的)6、
3、 出示课题“同学们真厉害!把原来乱七八糟的物体都分好啦。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物体。 教师板题 认识物体7、起名字刚才同学们把形状相同的物体分成了4堆,可是他们都还没有名字呢!小朋友们都有好听的名字,小叮当的小宝贝也想有个名字。谁能根据他们的形状,给每一堆物体起个名字呢?教师用展示出平面图 并配以名字 正方体 长方体 圆柱 球8、认一认“大家起的名字真好!现在请同学们在小脑袋里记下这些图形和名字。 每个人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拿在手上,仔细看清它们的样子。”“拿了正方体的请举起来,是长方体的请举起来,你认为是圆柱的举起来,拿到球的小朋友举高点。”9、师举起正方体和长方体 “这两兄弟长得太像了!老师都把
4、他们两搞混了!有什么好办法能认出他们呀?”教师拿出模型让学生区分两者,再拿出一个圆柱和球玩一玩 摸一摸 滚一滚和小组小朋友说说你又发现了什么?指名汇报10、教师举物体 全班一起说是什么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好,现在请小朋友们轻轻地把学具放在桌子上.”11、看谁摸得准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好吗/教师找个学生示范:请一个小朋友蒙上眼睛,教师拿出一个物体,学生摸摸后并说出它是什么形状的。12、联系生活“游戏好玩吗?下课以后小朋友们再继续玩好吗?”教师出示室内图 “现在请大家看,这里有幅图,画的是哪里呀? 那有什么东西是今天我们学过的形状?”指名回答:你们在家里、教室、学校、大街上还看到过什么东西是这些形状的啊?三、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哪几种图形?小朋友们真能干!认识了那么多种图形,回到家里把今天学到的告诉爸爸、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