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数字电视6.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098008 上传时间:2025-02-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电视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数字电视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字电视是与模拟技术相对应,从技术特征讲是指电视节目的采集、制作、编辑、播出、传输、接收的全过程都采用数字技术。与原来的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有高清晰的电视画面,可与DVD相媲美;有优质的音响效果,由于采用了数字技术,使得数字电视的伴音更趋逼真;有抗干扰功能,数字电视受其它电器的干扰很小,因此画面稳定;扩展功能多,可增加上网、点播等。其具体传输过程是:由电视台送出的图像及声音信号,经数字压缩和数字调制后,形成数字电视信号,经过卫星、地面无线广播或有线电缆等方式传送,由数字电视接收后,通过数字解调和数字视音频解码处理还原出原来的图像及伴音。 数字电视的原理及功能 有线数字电视广播平台系统由如下部分组成,即数字卫星接收机、编码器、复用器、数字数据广播器、QAM调制器、准视频点播服务器、条件接收和用户管理系统、节目管理系统、电话回传系统、因特网连接、有线传输网络、用户机顶盒和PC接收卡等。 数字电视的用途   在数字电视中,采用了双向信息传输技术,增加了交互能力,赋予了电视许多全新的功能,使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获取各种网络服务,包括视频点播、网上购物、远程教学、远程医疗等新业务,使电视机成为名副其实的信息家电。   数字电视提供的最重要的服务就是视频点播(VOD)。VOD是一种全新的电视收视方式,它不像传统电视那样,用户只能被动地收看电视台播放的节目,它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更多的选择权,更强的交互能力,传用户之所需,看用户之所点,有效地提高了节目的参与性,互动性,针对性。因此,可以预见,未来电视的发展方向就是朝着点播模式的方向发展。数字电视还提供了其它服务,包括数据传送、图文广播、上网服务等。用户能够使用电视现实股票交易、信息查询、网上冲浪等,使电视被赋予了新的用途,扩展了电视的功能,把电视从封闭的窗户变成了交流的窗口。 数字电视的优点 1、与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有以下几个优点: (1)收视效果好,图像清晰度高,音频质量高,满足人们感官的需求。  (2)抗干扰能力强。数字电视不易受处界的干扰,避免了串台、串音、噪声等影响。  (3)传输效率高。利用有线电视网中的模拟频道可以传送8—10套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节目。  (4)兼容现有模拟电视机。通过在普通电视机前加装数字机顶盒即可收视数字电视节目。  (5)提供全新的业务。借助双向网络,数字电视不但可以实现用户自点播节目、自由选取网上的各种信息,而且可以提供多种数据增值业务 2、数字电视技术与原有的模拟电视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l)信号杂波比和连续处理的次数无关。电视信号经过数字化后是用若干位二进制的两个电平来表示,因而在连续处理过程中或在传输过程中引入杂波后,其杂波幅度只要不超过某一额定电平,通过数字信号再生,都可能把它清除掉,即使某一杂波电平超过额定值,造成误码,也可以利用纠错编、解码技术把它们纠正过来。所以,在数字信号传输过程中,不会降低信杂比。而模拟信号在处理和传输中,每次都可能引入新的杂波,为了保证最终输出有足够的信杂比,就必须对各种处理设备提出较高信杂比的要求。模拟信号要求 S/N>40dB,而数字信号只要求S/N>20dB。模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噪声逐步积累,而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基本上不产生新的噪声,也即信杂比基本不变。  (2)可避免系统的非线性失真的影响。而在模拟系统中,非线性失真会造成图像的明显损伤。  (3)数字设备输出信号稳定可靠。因数字信号只有"0"、"l"两个电平,"l"电平的幅度大小只要满足处理电路中可能识别出是"l"电平就可,大一点、小一点无关紧要。  (4)易于实现信号的存储,而且存储时间与信号的特性无关。近年来,大规模集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的发展,可以存储多帧的电视信号,从而完成用模拟技术不可能达到的处理功能。例如,帧存储器可用来实现帧同步和制式转换等处理,获得各种新的电视图像特技效果。  (5)由于采用数字技术,与计算机配合可以实现设备的自动控制和调整。  (6)数字技术可实现时分多路,充分利用信道容量,利用数字电视信号中行、场消隐时间,可实现文字多工广播(Teletext)。  (7)压缩后的数字电视信号经数字调制后,可进行开路广播,在设计的服务区内(地面广播),观众将以极大的概率实现"无差错接收"(发"0"收"0",发" l"收"l"),收看到的电视图像及声音质量非常接近演播室质量。  (8)可以合理地利用各种类型的频谱资源。以地面广播而言,数字电视可以启用模拟电视禁用频道(taboo channel),而且在今后能够采用"单频率网络"(single frequency network)技术,例如 l套电视节目仅占用同 1个数字电视频道而覆盖全国。此外,现有的 6MHz模拟电视频道,可用于传输 l套数字高清晰度电视节目或者 4-6套质量较高的数字常规电视节目,或者 16-24套与家用 VHS录像机质量相当的数字电视节目。  (9)在同步转移模式(STM)的通信网络中,可实现多种业务的"动态组合"(dynamic combination)。例如,在数字高清晰度电视节目中,经常会出现图像细节较少的时刻。这时由于压缩后的图像数据量较少,便可插入其它业务(如电视节目指南、传真、电子游戏软件等),而不必插入大量没有意义的"填充比特"。  (10)很容易实现加密/解密和加扰/解扰技术,便于专业应用(包括军用)以及广播应用(特别是开展各类收费业务)。  (ll)具有可扩展性、可分级性和互操作性,便于在各类通信信道特别是异步转移模式(ATM)的网络中传输,也便于与计算机网络联通。  (12)可以与计算机"融合"而构成一类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成为未来"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电视的分类 数字电视可以按以下几种方式分类:  (1)按信号传输方式分类:可以分为地面无线传输(地面数字电视)、卫星传输(卫星数字电视)、有线传输(有线数字电视)三类。  (2)按产品类型分类:可以分为数字电视显示器、数字电视机顶盒、一体化数字电视接收机。  (3)按清晰度分类:可以分为低清晰度数字电视(图像水平清晰度大于250线)、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图像水平清晰度大于500线)、高清晰度数字电视(图像水平清晰度大于800线,即HDTV)。VCD的图像格式属于低清晰度数字电视(LDTV)水平,DVD的图像格式属于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SDTV)水平。  (4)按显示屏幕幅型分类:可以分为4:3幅型比和16:9幅型比两种类型。  (5)按扫描线数(显示格式)分类:可以分为HDTV扫描线数(大于1000线)和SDTV扫描线数(600~800线)等。 数字电视的相关技术 (1) 数字电视广播流程及实现手段 数字电视广播,其信号流程包括制作(编辑)、信号处理、广播(传输)和接收(显示)几个过程。  目前用于数字节目制作的手段主要有:数字摄像机和数字照像相机、计算机、数字编辑机、数字字幕机;用于数字信号处理的手段有:数字信号处理技术(DSP)、压缩、解压、缩放等技术;用于传输的手段有:地面广播传输、有线电视(或光缆)传输、卫星广播(DSS)及宽带综合业务网(ISDN)、DVD等;用于接受显示的手段有: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液晶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器、投影显示(包括前投、背投)等。  视频编码技术主要功能是完成图像的压缩,使数字电视的信号传输量由995Mbit/s减少为20~30Mbit/s。视频编码计算时主要有以下客观依据:(1)图像时间的相关性。视频信号由连续图像组成,相邻图像有很多相关性,找出这些相关性就可减少信息量。(2)图像空间的相关性。例如图像中有一大块单一颜色,那么不必把所有像素存贮。(3)人眼的视觉特性。人眼对原始图像各处失真敏感度不同,对不敏感的无关紧要的信息给予较大的失真处理,即使这些信息全部丢失了,人眼也可能觉察不到;相反,对人眼比较敏感的信息,则尽可能减少其失真。(4)事件间的统计特性。事件发生的概率越小,则其熵值越大,表示信息量越大,需分配较长的码字;反之,发生的概率越大,则其熵值越小,只需分配较短的码字。  与视频编解码相同,音频编解码主要功能是完成声音信息的压缩。声音信号数字化后,信息量比模拟传输状态大得多,因而数字电视的声音不能象模拟电视的声音那样直接传输,而是要多一道压缩编码工序。 音频信号的压缩编码主要利用了人耳的听觉特性。(1)听觉的掩蔽效应。在人的听觉上,一个声音的存在掩蔽了另一个声音的存在,掩蔽效应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心理和生理现象,包括人耳的频域掩蔽效应和时域掩蔽效应。(2)人耳对声音的方向特性。对于2KHZ以上的高频声音信号,人耳很难判断其方向性,因而立体声广播的高频部分不必重复存贮。   (2)数字电视的复用系统 数字电视的复用系统是HDTV的关键部分之一。从发送端信息的流向来看,它将视频、音频、辅助数据等编码器送来的数据比特流,经处理复合成单路串行的比特流,送给信道编码及调制。接受端与此过程正好相反。  模拟电视系统不存在复用器。在数字电视中,复用器把音频、视频、辅助数据的码流通过一个打包器打包(这是通俗的说法,其实是数据分组),然后再复合成单路。目前网络通信的数据都是按一定格式打包传输的。HDTV数据的打包将使其具备了可扩展性、分级性、交互性的基础。  付费电视是现在和将来电视发展的一个方向。复用器可对打包的节目信息进行加扰,使其随机化,接收机具有密钥才能解扰。   (3)数字电视的信道编解码及调制解调 数字电视信道编解码及调制解调的目的是通过纠错编码、网格编码、均衡等技术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通过调制把传输信号放在载波或脉冲串上,为发射做好准备。我们目前所说的各国数字电视的制式,标准不能统一,主要是指各国在该方面的不同,具体包括纠错、均衡等技术的不同,带宽的不同,尤其是调制方式的不同。  数字传输的常用调制方式有:  正交振幅调制(QAM):调制效率高,要求传送途径的信噪比高,适合有线电视电缆传输。  键控移相调制(QPSK):调制效率高,要求传送途径的信噪比低,适合卫星广播。  残留边带调制(VSB):抗多径传播效应好(即消除重影效果好),适合地面广播。  编码正交频分调制(COFDM):抗多径传播效应和同频干扰好,适合地面广播和同频网广播。  数字电视方兴未艾 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数字电视发展前景 世界通信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将引发整个电视广播产业链的变革,数字电视是这一变革中的关键环节。伴随着电视广播的全面数字化,传统的电视媒体将在技术、功能上逐步与信息、通信领域的其它手段相互融合,从而形成全新的、庞大的数字电视产业。这一新兴产业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各发达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已分别制定出由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过渡的方案和产业目标。数字电视被各国视为新世纪的战略技术。数字电视成了继电信引爆IT之后的又一大“热点”。    电视数字化是电视发展史上又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数字电视不但是一个由标准、设备和节目源生产等多个部分相互支持和匹配的技术系统,而且将对相关行业产生影响并促进其发展。 中国数字电视产业方兴未艾,数字电视产业链尚未形成,但发展前景十分看好。2002-2015年,中国数字电视市场规模将由400亿元扩张到5000亿元,2010年中国数字电视接收机市场规模将达到2050万台。 报告显示,由于中国数字电视标准尚处于制定当中,中国数字电视完整的产业链尚未形成,数字电视产业呈现方兴未艾的局面。中国数字电视的网络运营、技术服务、内容服务和用户各环节在现阶段呈现不同特点。 中国数字电视的网络运营面临竞争格局转换。数字电视在运营上更强调市场和营销,这与模拟电视时代的频道和广告运营十分不同。数字电视时代,中央级的广电将会丧失模拟时代的利益独占优势,在有线传输上受到地方广电的卡制。而地方广电因为控制着有线通路和终端用户而获得较大优势。数字电视的技术变革,将使中国广电的格局发生变化。 然而中国数字电视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电视系统的数字化不可能一步到位,只能是有选择、分阶段进行。从数字电视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数字电视发展将经历三个阶段:机顶盒、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SDTV和高清晰度数字电视HDTV,这三者将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并存。 数字电视的发展 电信0803 范瑛 0807050305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