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专题13-以中国区域为背景综合题.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8098000 上传时间:2025-02-0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3-以中国区域为背景综合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专题13-以中国区域为背景综合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高考题】 (2017•新课标Ⅲ卷)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类,适宜在16℃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图7)。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1)根据支流的分布特征,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8分) (2)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8分) (3)说明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6分) 【答案】 (1)分布特点:该流域降水北多南少。原因:地处大陆内部,气候干旱。但北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山体高大,能拦截水汽。 (2)支流发源于高山地区,水质好;纬度高,加之受高山融雪影响,水温低;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 (3)生长繁殖的环境要求特殊,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 【解析】 (3)分析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主要从其特殊的生长环境来分析,白斑狗鱼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繁殖速度慢,所以白斑狗鱼产量低。 考点:降水分布及成因,白斑狗鱼繁殖条件和产量低的成因。 【点睛】额尔齐斯河是中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源出中国阿尔泰山西南坡,山间两支源头。喀依尔特河和库依尔特河汇合后成为额尔齐斯河,自东南向西北奔流出中国,一路上将喀拉额尔齐斯河、克兰河、布尔津河、哈巴河、别列则克河等北岸支流汇入后,流入哈萨克斯坦境内斋桑湖,再向北经俄罗斯的鄂毕河注入北冰洋。 (2017•天津卷)13.(20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据表中数据推测,该省境内河流结冰期约为个月。(2分) (2)说明图11中a点上游河段的水文特征。请回答两项(结冰期长除外)。(4分) (3)据下列表格要求,提取图12中信息,评价白山市发展旅游业的条件。(8分) (4)图11所示地区生产的矿泉水远近闻名,销量较大。矿泉水生产企业若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可能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6分) 【答案】 (1)6 (2)流量较大;含沙量较小;流速较快;流量和水位的季节变化较大。 (3) 列举信息 条件评价 有利 拥有5A级旅游景区(长白山天池等) 旅游资源质量高(知名度高;有特色) 有朝鲜族民俗村、长白山大峡谷等 旅游资源种类多(有自然景观,也有人文景观) 部分景点位于主要交通线附近 部分景点交通的通达性好 不利 多数景点不临近铁路、高速公路(旅游点分布较偏远) 有些景点交通的通达性较差(旅游活动耗时较长;花费较多) 一般旅游景点多 多数旅游景点吸引力较差 城镇级别较低 接待能力较差(基础设施较差) 东北地区冬季寒冷漫长 旅游季节较短 (4)矿泉水资源遭破坏;地下水位降低;地表径流减少;湿地面积减少;植被遭破坏。 【解析】 (2)本题主要考查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结合区域的气候、植被覆盖率、地形等特征,从水量、水位变化、含沙量、结冰期、水能方面进行分析。读图分析可知,a河发源于吉林省东南部的长白山,该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河流的补给量大,流量大;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因此河流的流量和水位季节变化也大;长白山森林茂密,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较小;a河上游流经长白山区,地形崎岖,落差大,水流流速较快,水能丰富。 (3)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要依据图示信息,结合游览价值(包括旅游资源的质量、地域组合、集群状况)、交通的通达性、距离市场的距离、旅游区的接待能力和环境承载力等因素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和“白山市主要旅游景点的分布示意图”可知,白山市有长白山天池等5A级旅游景区,旅游资源质量高;区域兼有朝鲜族民俗村人文景观、长白山大峡谷等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种类多;部分景点位于主要交通线附近,交通的通达性好。但是也可以看出,多数景点不临近铁路、高速公路,交通通达性较差,导致旅游活动耗时较长、花费较多;该地知名旅游景点少、一般景点多,吸引力较差;白山市城市等级较低,基础设施较差,旅游接待能力较差;地处冬季寒冷漫长的东北地区,旅游季节较短。 (4)本题主要考查区域水资源过度开发所产生的问题。矿泉水生产企业扩大规模,直接导致矿泉水资源不断减少,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可知,矿泉水资源减少,进而会造成地表水减少和地下水水位下降;而地表水体和地下水的变化,又会影响区域的湿地、植被以及生态环境。 考点:影响航运的因素及表现、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区域资源过度开发产生的问题。!网 【点睛】本题以我国的吉林省为背景区域,以区域旅游景点的分布和水运旅客发送量相关数据为材料,考查结冰期对航运的影响以及表现、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和矿泉水资源过度开发产生的问题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第(1)题,要明确表格数据为累积量,结冰期河流不能通航,因此累积数据为0或不变时的时间段为河流的结冰时段;第(2)题,要结合区域的气候、植被、地形等特征,从流量、水位变化、含沙量、结冰期、水能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主要依据区域特征,结合游览价值(包括旅游资源的质量、地域组合、集群状况)、交通的通达性、距离市场的距离、旅游区的接待能力和环境承载力等因素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分析;第(4)题,要结合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进行分析和解答。 (2017•江苏卷)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2017年4月1日国家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距北京100多千米),它是我国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材料二图17为“深圳、浦东和雄安区位示意图”。 材料三图18为“我国1980年三次产业构成图”。 (1)改革开放后,1980年国家首先选择深圳建立经济特区。简述我国当时的产业状况及深圳经济特区最主要的区位特点。_______(4分) (2)为积极参与全球分工,1992年国家选择浦东设立新区,旨在将浦东新区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核心区。与深圳特区相比,浦东新区的区位优势有_______。(4分) (3)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相比深圳、浦东的区位,分析雄安新区的空间位置特征及凭借的基础设施条件。______(4分) (4)雄安新区的设立与深圳、浦东的成功经验,充分体现的地理科学重要思想是_______。(1分) 【答案】 (1)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大于第三产业邻近香港(2)滨江临海;水陆空交通发达;依托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大(3)离北京、港口有一定距离快速交通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 (4)因地制宜 【解析】 (3)读图可知,雄安新区离北京、港口有一定距离;随着快速交通的发展和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雄安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4)雄安新区的设立与深圳、浦东的成功经验,充分体现了地理科学因地制宜的重要思想。 考点: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点睛】雄安新区位于中国河北省,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规划范围涵盖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等3个小县及周边部分区域。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此设立国家级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千米,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千米,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千米。雄安新区定位二类大城市。设立雄安新区,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2017年高考模拟题】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密卷(一))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 图示区域分布有青藏高原上的重要农业区,该农业区所在的谷地流域面积仅占青海全省面积的2.2%,耕地面积却相当于全省的56%,并养育了全省人口的61%。 (1)对图中字母A所在的山脉进行描述。  (2)结合图中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情况,概况图示地区降水的分布特征。  (3)根据图文信息,判断图中字母B代表的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并分析该线闭合区域降水出现差异的原因。  (4)图示区域分布有青藏高原上的重要农业区,请判断该农业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并根据所学知识简述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答案】 (1)该山脉为祁连山,为西北-东南走向,是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分界线(柴达木盆地和河西走廊分界线)是青海省和甘肃省分界线或是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分界线。 (2)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山区降水增多。  (3)400mm 东南暖湿气流沿山地迎风坡抬升形成丰富的地形雨。 (4)河谷农业。优势条件:处于河谷地带,谷地平坦,利于耕作;地势较低,热量相对丰富,日照时间长,利于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积累,紧邻河谷,灌溉水源较充足土壤较肥沃。 (3)联系图中等降水量线数值规律,结合上题分析,字母B代表的等降水量线位于祁连山山区,东南暖湿气流沿山地迎风坡抬升形成丰富的地形雨,受地形雨的影响降水偏多,所以B代表的数值是偏多的400mm。 (4)湟水谷地位于青藏高原上,属于河谷农业,河谷地带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主要包括热量、地形、水源和土壤等条件。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密卷(二))2.读材料和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雄安新区,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定位是重点承接北京疏解出的与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无关的城市功能,包括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 材料二 根据中央部署,雄安新区的设立,旨在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材料三 雄安新区有两个关键词不可忽视:一是新发展理念,一是融合发展。新发展理念意味着,建设雄安新区将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铺底,以高端高新产业拉动,“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融合发展意味着,加强同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等城市的融合发展,同北京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在功能上有所分工,实现错位发展。 (1)结合材料一分析雄安新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2)概括分析雄安新区设置的地理背景。 (3)分析雄安新区发展方向。 【答案】 (1)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地理位置优越;立体化的交通便捷通畅、坐落于华北最大的湿地白洋淀周围,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土地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 (2)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利于区域的分工和合作;缓解城市交通,污染等问题。 (3)创新发展理念,发展生态、绿色、环保、高端高新产业;加强与 周边城市的融合,实现错位发展;依托白洋淀湿地,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因地制宜的编制城市规划。 (1)从材料里挖掘信息,“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 (2)从材料二提示,中央部署,雄安新区的设立,旨在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即可知雄安新区设置是为了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缓解城市交通,污染等问题。 (3)结合“一是新发展理念,一是融合发展。新发展理念意味着,建设雄安新区将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铺底,以高端高新产业拉动,“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融合发展意味着,加强同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等城市的融合发展,同北京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在功能上有所分工,实现错位发展。” (福建省泉州市2017届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模拟卷(三))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风沙地貌发育普遍且典型,河岸两边有让人过目不忘的沙坡地独特景观。以河漫滩为依托,沿山坡爬升,常形成高差大于200米的爬升沙丘。是一条流淌在沙漠上的江,简称为“沙江”,两岸河谷平原宽广,形成辫状水系,中游汇集了几条主要支流。流域内沙漠化土地面积占流域土地总面积13.1%,且沙漠化具有继续发展的趋势。这里阡陌相连,人烟稠密,是西藏最主要的和最富庶的农业区。左图示意雅鲁藏布江,右图为“沙江”景观。 (1)比较雅鲁藏布江上游和下游补给差异,并分析原因。 (2)分析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多形成辫状水系的原因。 (3)说明雅鲁藏布江河谷爬升沙丘形成的过程。 (4)说明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近年土地沙化面积增加的原因。 【答案】 (1)上游地区海拔高,受高山阻挡,降水少,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下游西南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降水较多,且周围多高大山脉,以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补为主; (2)洪水期含沙量大;洪水流出山口,河谷比较开阔,地势平坦,河流流速变缓,泥沙沉积形成沙洲;流域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期宽阔的河道沙洲凸显形成辫状景观。 (3)在冬春干旱季节,河流水位低,河漫滩及沙洲上的细沙裸露,受河谷地形影响,风力强劲, 把堆积在宽谷地带的细沙,吹送到江岸山坳或坡上。学…… (4)从上游及支流带来大量泥沙在中游河段沉积,沙滩面积扩大;冬春干旱季节,风力作用扩大沙化面积;中游河段人口密集,农业发达,过度开垦导致土地沙化增加; (1)根据雅鲁藏布江流经区域的气候等条件可以判定,该河上游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这是因为上游地区海拔高,受高山阻挡,降水少;该河下游以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补为主,这是因为雅鲁藏布江谷地面向西南开口,使得西南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且周围多高大山脉,降水较多。 (2)辫状水系多形成于平坦开阔的河流中下游地区。雅鲁藏布江洪水期含沙量大;洪水流出上游出山口,进入比较开阔的河谷,这里地势平坦,河流流速变缓,泥沙沉积形成沙洲;流域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期宽阔的河道沙洲凸显,形成辫状景观。 (3)沙丘形成于堆积作用。在冬春干旱季节,河流水位低,河漫滩及沙洲上的细沙裸露,受河谷地形影响,风力强劲,把堆积在宽谷地带的细沙,吹送到江岸山坳或坡上。 (4)结合上题,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沙土来自于流水的搬运及风力的吹蚀、堆积作用。近年土地沙化面积增加,是因为从上游及支流带来的泥沙在中游河段沉积量增加,沙滩面积扩大;中游河段人口密集,农业发达,过度开垦导致土地沙化增加;冬春干旱季节,风力作用扩大沙化面积,最终导致沙漠化土地的扩展。 (陕西省汉中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松茸是世界上珍稀名贵的天然药用菌,分布于海拔1600--3200米没有任何污染和人为干预的的原始森林中,孢子必须和松树的根系形成共生关系,同时需要依赖柏树、栎树等阔叶林提供营养支持,才能形成健康的子实体。松茸在出土前,必须得到充足的雨水,出土后必须立即得到充足的光照。我国香格里拉产区是松茸产量最高的地区,年产量约占中国松茸总产量的70%,以及全球总产量的33%。 材料二:金沙江是长江上游河段,占长江干流全长和总落差的55%和95%,水能资源的富集程度极高,是我国水能理论蕴藏量最大的河段。未来有可能规划建成中国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最大水电基地。 材料三:下图为“金沙江下游河段梯形水电站规划及香格里拉松茸产区示意图”。 ⑴结合材料分析该地松茸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⑵描述金沙江所流经山区自然带的主要特征并分析成因。 ⑶结合材料分析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的不利条件。 ⑷有人认为应增加香格里拉地区松茸产量,也有人认为应该限制当地松茸产量,对以上两种观点你支持哪种,为什么? 【答案】 ⑴高山地区气候温凉,雨季降水充足,湿度大;海拔高,大气透明度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植被茂盛,多松树、栎树,可提供营养支持;高山地区虫害少;生态环境好,污染小。 ⑵垂直地域分异明显,垂直带谱完整,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原因:海拔高,相对高度大;纬度较低,热量丰富。 ⑶地质条件不稳定,地震多发;地质灾害频发,多滑坡、泥石流等;技术要求高,工程难度大;资金投入多,当地经济较落后;当地人口稀少,对电力需求少;距离东部用电需求量大的地区较远,输电成本高。 ⑷增加产量的理由:松茸价值高,国际市场需求量大;采摘、加工、运输等产业随之兴起,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就业岗位,提高当地居民收入。 限制产量的理由:因为对生长环境要求很高,增加产量会对松茸的生长环境造成破坏;增加产量会导致松茸资源枯竭。 【解析】 (2)金沙江所流经山区自然带的主要特征及成因主要从地形对自然带的影响角度考虑。金沙江流经地区海拔高,纬度低,垂直地域分异明显,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3)根据材料提示,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的不利条件主要从地质、地势、交通基础条件和市场需求等方面回答。 (4)该题为开放性试题,支持增加松茸产量,则从松茸产业会促进香格里拉地区经济发展,从松茸产业对居民收入以及其他产业带动作用角度分析,松茸价格高,国际市场需求量大,经济价值高,发展松茸产业可以把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松茸的采摘、加工、运输等产业兴起,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农产品保鲜技术的发展。限制当地松茸产量,则从增加松茸产量导致松茸资源枯竭。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等方面分析。 【点睛】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热量,光照,温差,降水;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季风等气候因素,不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要求不同的气候条件,而气候条件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一个地区农业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因素。水分:年降水量小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除有灌溉水源外,一般不能发展农业。地形:不同的地形区,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有利于实现农业的水利化和机械化,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地耕作不便,且不易于水土保持,但适宜发展畜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分布垂直化,多样化。土壤: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种类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 (2017年高考原创押题卷(二))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伊犁河谷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黄土分布地区之一。该谷地黄土分布广泛,呈条带状,黄土厚度自西向东先逐渐增厚后变薄,黄土颗粒自西向东逐渐变细。下图中,图甲为伊犁地区地形地貌图,图乙为伊犁地区黄土层分布状况。 (1)说明伊犁河谷的地形特征对气候的影响。 (2)根据材料推断伊犁河谷黄土层的成因并说明理由。 (3)分析伊犁河谷易发生地质灾害的自然原因。 【答案】 (1)伊犁河谷两山(脉)夹峙,向西呈喇叭口形敞开,有利于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进入,降水较多;地势东高西低,有利于水汽抬升,形成地形雨;地形起伏大,气候垂直分异明显;北面有高山阻挡冬季风,冬季相对温暖。(答出三点即可,共6分) (2)成因:风力沉积。 理由:该地地处西风带,盛行偏西风,而沙尘主要产生于该地上风地带(中亚沙漠的东部);黄土层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上游的河流阶地、丘陵及山麓地区,河流下游黄土层较薄甚至没有;黄土颗粒从西向东逐渐变细。以上情况说明该地的黄土层多不是流水沉积而成,而是风力挟带沙尘遇到山地阻挡沉积形成的。 (3)地形以山地为主,坡度较大;地质条件复杂,地壳活动频繁;春季积雪融水量大,夏季山地降水丰富;黄土分布广泛,土质疏松,易受流水侵蚀。(答出三点即可,共6分) 【解析】 (广东省七校联合体2017届高三第三次联考)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罗布泊位于我国新疆的东南部,海拔780米,曾经形成了巨大的湖泊,20世纪60年代后湖水减少、逐渐干涸,下图为罗布泊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罗布麻茶由罗布麻叶、花制成,具有调节血压、延缓衰老等许多功效,罗布麻主要生长在罗布泊范围的塔里木河、孔雀河沿岸,罗布泊范围的罗布麻是全国最好的,有效成份高于其他地区罗布麻70多倍。 材料三 罗布泊盐湖面积10350平方公里,集中了钾资源约1.18亿吨,品质极好。在罗布泊腹地座落着世界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右图6示),年产120万吨硫酸钾,2008年建成至今,已累计生产优质钾肥906万吨,使原本钾资源严重匮乏且需求又大的中国,变成为国际钾肥市场的价格洼地。2012年,罗布泊又发现超大规模的镍矿床,预计可有200万吨镍金属,有望成为西北一个新的大型镍矿生产基地。 (1)分析罗布泊20世纪60年代后逐渐干涸的主要原因,及其对本区自然生态的影响。 (2)请结合材料推断该地罗布麻的生长习性。 (3)分析罗布泊能成为世界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的原因。 (4)你是否赞成在罗布泊建成西北一个新的大型镍矿生产基地? 说明理由。 【答案】 (1)近几十年来,塔里木河两岸及湖区人口激增,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载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致使塔里木下游河道干涸,最终使罗布泊断水。 对自然生态影响:失去湖水的调节作用,当地小气候将变得更加干旱;随着干旱加剧,周围荒漠化现象会更严重,湖区广布盐碱地;湖泊地区会因强烈的风蚀出现雅丹地貌;植被覆盖率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 (2)适宜于沙质盐碱地(耐盐碱)(答“沙漠盐碱地”或其他近似答案也可得分),耐寒、耐旱、耐风沙(答“耐寒、耐旱”也可得分),昼夜温差大。 (3)钾盐资源资源丰富、品质好,原料丰富(仅答“原料丰富”不得分);钾盐资源资源分布集中,易开采;我国及世界钾盐需求量大,市场广阔;(仅答“市场广阔”不得分) 国际钾肥市场的价格洼地,价格低,竞争力强;(仅答“价格洼地”不得分) (4)观点一:赞同。罗布泊有大规模的镍矿床,矿产资源丰富;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或“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观点二:不赞同。当地经济落后,资金、技术、设备不足,影响工程进度;对当地生态环境破坏大,导致沙漠化更严重;当地气候恶劣、水源不足,施工困难。 【解析】 (1)罗布泊20世纪60年代后逐渐干涸的主要原因主要从罗布泊水源角度分析。罗布泊位于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其水源来自于塔里木河,由于人类活动的增加,对于塔里木河的水抽取过多,导致流进罗布泊的水量减少,进而干涸。罗布泊干涸对本区自然生态的影响主要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角度分析。从水分的变化对其它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对于气候的影响看,由于罗布泊干涸,失去湖水的调节作用,当地小气候将变得更加干旱。从对于周围土壤的影响看,随着干旱加剧,周围荒漠化现象会更严重,湖区广布盐碱地;从对地貌的影响看,湖泊地区会因强烈的风蚀出现雅丹地貌;从对生物的影响看,植被覆盖率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 (4)是否赞成罗布泊建成西北一个新的大型镍矿生产基地属于开放性题目,赞成与不赞成言之有理即可。赞成主要从镍矿建设对于当地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角度考虑。由于罗布泊有大规模的镍矿床,矿产资源丰富,建设大型镍矿生产基地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或“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可以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所以赞成。 不赞成主要从当地建设条件及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角度分析。由于当地经济落后,资金、技术、设备不足,影响工程进度;对当地生态环境破坏大,导致沙漠化更严重;当地气候恶劣、水源不足,施工困难等方面看,不赞成该地建设大型镍矿基地。 (【全国百强校】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2017年高考考前仿真卷(一))7.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贡嘎雪山(29°35′N,101°52′E)海螺沟景区位于川西横断山区,以雪山、云雾、冰川、森林、阳光、红石、温泉闻名遐迩。在海拔2100~3800米之间,有著名的贡嘎山海螺沟红石滩。夏季的海螺沟潮湿多雾,宛如仙境。远远望去,沟谷中的冰川融水因富含矿物质,形成一条奶白色的河流,河流两侧的河滩石头表面,撒满红色“涂料”,似一条“红毯”。经科学家研究,这种红色“涂料”实际上是一种藻类——乔利橘色藻,该藻类喜潮湿的地表,有一定的耐低温性,而在光照条件好的向光一侧,红色会更显鲜艳。 图1 贡嘎山的地理位置及景区示意图 材料2  冰川变化多域气候变化有关,而且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多呈现出滞后性。贡嘎山区冰川纬度较低、面积较小,属于季风海洋性冰川,滞后时间一般不超过10年。下表为“贡嘎山区(康定站)1958年-2009年年气温与降水年际变化”以及“1974-2010年贡嘎山区冰川面积变化”。 图2 贡嘎山区(康定站)1958年-2009年年气温与降水年际变化 (1)根据材料分析海螺沟“红石”形成的自然条件。 (2)结合材料2简述贡嘎山区冰川面积的变化特征,并推断成因。 (3)根据材料列举一种贡嘎山区旅游开发过程中需要防范的地质灾害,并分析其成因。 【答案】 (1)此处潮湿多雨雾,导致岩石表面潮湿,满足橘色藻喜湿的生长习性;冰川融水提供丰富的矿质元素,为藻类提供营养;此处海拔较高,光照条件好,橘色藻颜色艳丽;此处位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温泉水提高了岩石表面温度,适宜橘色藻生长。 (2)10分变化特征:贡嘎山地区冰川总面积在不断减小;但不同时段退缩速率有所不同,1973-1989年退缩较快,1989-2001年退缩幅度最慢,2001-2010年退缩最快。 原因: 1958-1973年缓慢升温与降水量减少,对应于1973-1989年冰川退缩率为1.08km²/年,是3个阶段中退缩较快的; 1973-1989年升温趋势不明显(出现温度较低值)且降水量增加,对应于1989-2000年冰川退缩速率为0.34km²/年,是3个阶段中退缩最慢的; 1989-2000年较快升温趋势且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对应于2000-2010年冰川退缩速率为1.11km²/年,是3个阶段中退缩最快的。 (3)4分泥石流。 此处冰川发育,长期以来积累大量冰川沉积物;夏季降水(或冰川融水)较多,加之气候变暖,冰川消融加剧,泥石流发生的频率大增。 (或地震。此处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 【解析】 (3)贡嘎山区旅游开发过程中需要防范的地质灾害主要是泥石流、地震。因为这里的冰川积累了大量冰川沉积物;夏季气温高,冰川消融快、降水较多,冰川消融加剧,泥石流发生的频率大增。因为此处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 (【全国市级联考】华大新高考联盟2017届高三5月教学质量测评)8.油橄榄主要种植在地中海沿岸地区,以“高产、优质、高效益”闻名,所产橄榄油是世界优质食用油的代表,也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我国自20世纪中叶开始引入,目前南方有多省种植,其中地处秦岭和大巴山之间的陇南山区为主要的油橄榄生产基地。专家建议中西部山区大力推广油橄榄种植。下图示意我国油橄榄适种区域。 (1)结合原产地的气候特点,推测油橄榄的生活习性。 (2)从气候和地形的角度分析,与南京附近适种区相比,陇南山区种植油橄榄的主要优势条件。 (3)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试为陇南山区油橄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问题②:试说明中西部山区大力推广种植油橄榄的重要意义。 【答案】 (1)原产地为地中海气候,其气候特点为夏季炎热干旱,冬季暖湿多雨。油橄榄具有西高温;、喜光、耐旱、怕低温冻害等特点。 (2)陇南地处秦岭和大巴山之间,距海较远,加上受山地阻挡,夏季降水较少,光照更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油橄榄品质的提升;地处河谷不易散热,夏季高温期较长且稳定,热量丰富,适宜油橄榄的生长(或答南京附近夏季受梅雨、伏旱、台风等影响,高温期不稳定);冬季有北部山地阻挡冷空气(寒潮、冬季风、气温相对较高,有利于树木越冬)(或答南京附近易受寒潮影响,低温冻害时有发生);陇南山区地势坡度较大,利于排水。 (3)问题①: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或引进优良品种;改进生产技术,加强对油橄榄深加工及副产品的开发利用,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建立行业标准和规范,打造知名品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适度扩大生产规模,建设优质高产油橄榄生产基地,实现国模效应;加强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加强政策引导和技术、资金支持力度;拓宽销售渠道,如电商平台,开拓国内外市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的发展特色旅游业。问题②:推广油橄榄的种植和加工,可增加就业机会,可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可以促进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发展;带动特色农产品、观光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当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油橄榄为经济作物,经济价值高,可以加快当地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好的绿化荒山和保持水土的生态功能。 【解析】 明显,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品质提升,降水少,光照充足。从地形看,北部为大巴山,冬季南下的冷气流对陇南山区的影响小,不易受到寒潮的影响。同时,地形相对较为封闭,为谷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更加有利于油橄榄种植。 (3)陇南山区油橄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主要从加大投入、提高知名度、因地制宜发展相关产业、延长产业链、扩大规模等方面考虑。陇南地区油橄榄单位面积产量较小,出油率较低。该地油橄榄产业发展,需要加大科技投入,引进或培育良种。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发展交通,加强与外界的联系。 中西部山区大力推广种植油橄榄的重要意义主要从油橄榄种植对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有利影响考虑。从社会效益来看,种植油橄榄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可以促进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发展。从经济效益看,可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带动特色农产品、观光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当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油橄榄为经济作物,经济价值高,可以加快当地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从生态效益看,具有很好的绿化荒山和保持水土的生态功能。 【点睛】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1)地势高低 根据对流层气温的变化规律,在同一纬度地带,地势越高,气温越低,降水在一定高度的范围内,是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加,在达到最大降水高度后,随高度的升高降水减少。 (2)地形起伏 高耸的山脉往往成为低层空气流动运行的障碍,它可以阻滞北方的冷空气和南来的暖空气又可使气流的水份大大损耗,在山脉两侧高大的山脉往往成为气候的分界线。 例如中国的秦岭。 (3)地形分布 地形分布会改变某地的气温分布,也会使某种气候只局限分布于某一狭窄的区域。 例如北美洲西海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在沿岸狭长的地带,而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能够分布到大陆内部,分布的面积广阔,就是与“西欧平原面积广,山脉呈东西走向、相间分布,从而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暖湿西风深入大陆内部”有关。 (4)地形类型 在同一纬度的地区,由于地形类型的不同,使得影响气候的因子也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例如那曲冬季是由于青藏高原地势高的影响而温度特别低,而同纬度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南京市则温度较高,说明地形类型的差异对气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5)山坡方向 山脉的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气温与降水有明显的差异,山地的迎风坡(指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在山脉的迎风坡,暖湿气流被迫抬升,容易成云致而。背风山坡因空气下沉,气温升高,降水就少)比背风坡多雨,向阳坡比背阳坡气温高。由于山坡方向对气候各要素发生显著影响,而且对气候也就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我国的长白山就呈现出这种明显的现象。 (【全国市级联考】广西柳州市2017届高三4月(三模))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山东省省会城市一一济南市,被千佛山、鹊山、华山等山环绕,东、北、南三面环山,处于盆地之中,因境内泉水众多,被称为“泉城”。市区内有大明湖、小清河、玉清湖水库等湿地,成为少有的集“山、泉、湖、河、城”于一体的城市,自古就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济南市位于济南都市圈的中心位置,近几年济南市承接大量高科技产业,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这就使得一些资源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周边德州、聊城等市转移。图6为山东半岛济南都市图示意图。 (1)比周围城市相比,济南市冬季气温较高的原因。 (2)试简述济南市产业转移对德州市产业结构带来的影响。 (3)说明济南市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主要优势条件。 (4)德州市将承接济南市的某大型水泥厂,你认为是否合适,并说明理由。 【答案】 (1)盆地地形,风力小,空气不易流通,热量不易散失;位于盆地,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受北面山脉阻挡,冬季受寒潮影响小;市区河、湖、水库等湿地面积大,气温调节作用强。 (2)产业结构升级:德川的三大产业结构比重将发生变化,第二、三产业结构将提高;第一产业结构比重则有所下降。 产业结构优化:使三大产业比例趋于合理;形成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等。 (3)济南市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集中,劳动力素质高;交通方便,拥有航空港、高速公路和铁路等立体交通格局;产业基础雄厚,配套环境好;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阔。 (4)答案一:合适。德州市土地、劳动力价格低;能促进德州市的经济发展,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答案二:不合理。德州市位于济南市冬季风的上风向,能影响济南市的空气质量;水泥厂属于严重污染的企业,会影响德州市的大气、水等环境质量,造成环境污染;德州市比济南市消费市场小;德州市比济南市交通条件差。 【解析】 (1)根据材料,济南三面环山,是盆地地形,风力小,空气不易流通,热量不易散失。位于盆地,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受北面山脉阻挡,冬季受寒潮影响小。市区河、湖、水库等湿地面积大,气温调节作用强。 (4)德州市土地、劳动力价格低。承接产业转移能促进德州市的经济发展,利于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从经济发展角度分析,合适。德州市位于济南市冬季风的上风向,水泥厂有大气污染,能影响济南市的空气质量。水泥厂属于严重污染的企业,会影响德州市的大气、水等环境质量,造成环境污染。德州市比济南市消费市场小,德州市比济南市交通条件差。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不合理。 点睛:济南与周围地区的气温差异,主要从地形、下垫面的影响分析。了解产业转移的方向,对转入区的影响,推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也可能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主要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高素质人才方面分析,交通、产业基础、市场等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全国市级联考】安徽省合肥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茶具有降脂、减肥、助消化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