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应用题》
教学设计
黄陵县隆坊镇中心小学 教师: 杨 玲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个数多几或少几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启迪思维。
(1)○○○○○ (2)□□□□□□□□
△△△ ☆☆☆☆
比一比,说一说,说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多多少?少多少?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一一对应比较)
二、创设情境,迁移导入。
出示红花图(课件):小红(12朵)、小明(8朵)
引导学生发言,教师谈话导人新课。
师问: 小红所得红花是多还是少呢?
生答: 小明得到的红花多,
师小结:在比多少时,一定要一个标准才能比较。例如小红和小明比,象这样的比较方法在生活中运用很广。
这节课我们和小朋友一起来学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板书课题)
三、探究新知,理解算理。
1.小结,谈话导入例3
刚才,我们知道两数比较时,要先知道谁和谁在比较,谁多,多的数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它和少的数同样多的,还有它比少的数多的部分}。这多的部分,应该怎样计算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例3,研究怎样计算多的这部分。
2教学例3。
①课件出示例3,看图。师问:这道题说了一件什么事?
②找出条件和问题。
学生轻声地再读一遍题,找出己知条件和问题各是什么?再在黑板上出示相对应的示意图。
③想解题思路。
师问:谁与谁比?谁知小红的红花可以分成哪两部分?
请学生上来分一分(画虚线),指指这两部分。学生回答时,教师写"跟小明一样多"部分,这道题的问题是什么?也就是图中的哪一部分?
从12朵里去掉哪一部分就是小红比小明多的朵数?让学生指着图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同座互相说一说。
④列式计算。
用什么方法计算呢?如何列式呢?
板书:12-8=4(朵)
为什么这样算?算式中的12表示什么?8呢?4呢?(揭开多的4朵红花图)
⑤检查。
与课件对照一下,算式列对了吗?有没有算错?单位名称写对了吗?再口答。
5.小结方法。
解题时要弄清谁和谁比?要算出谁比谁多几,就要从多的数中去掉它和少的数同样多的部分,我们用减法计算。
出示歌诀:两数比大小,
先把大数找。
大数分成两部分,
去掉同样多,
多几少几就知道。
6、小结。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都是用减法,大数减小数。
四、课间韵律操
五、反馈练习,加深理解
1.课件出示,完成练习做一做。(在教师指导下完成)
你能一下子看出谁多谁少吗?怎么做?
先读题,找出条件与问题,谁与谁比?谁多?红星星可以分成哪两部分?
要求红星星的颗数比绿星星多几?怎样计算.指名说解题思路,再动笔列式计算,最后集体检查对错。
2.课件出示练习题,教师指导。(见课件)
六、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生齐读课题)知道了这类题解题方法是:从多的数中去掉它和少的数同样多的部分,就是多出或少的部分。我们用减法计算。
七、布置作业
课后1、2、3、4、5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