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取与舍中长才智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第4课时)武汉市汉阳区楚才小学黄青教学内容:在日常的生活中,分东西有两种情况,一是恰好分完,没有剩余,第二种就是分完后还有剩余。有剩余的情况更多的在我们生活中出现。为了加强对有余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教材中设计了很有现实意义的素材,为学生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清晰的线索和可操作的思路。在例5与例6中,教材还是用“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这样的三个步骤来提示学生进行有序的思考,完善而严谨解决问题。在“做一做”与课后练习中,又设计了不同层次的情景问题,让学生能结合现实生活或者题目中的具体情境抽象出数学问题,并能提出数学问题,
2、从而提高对数学问题的敏感。教学目标:1加深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余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能体验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受数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 目标解读: 以上教学目标是在学生已学习表内除法、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确定的。结合学生上次春游的经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最多”与“至少”,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商+1法”或“舍余法”来确定最后的决定,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感受到数学知识学以致用的特性。教学
3、重点: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况对“余数”进行合理取舍。教学准备: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感受“教室里的图书最多要5个盒子才能全部摆好”,你对这句话怎样理解的?2、复习有余数的除法。(1)括号里最大能填几?(2)你能口算吗?2汇报交流,(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探究新知(一)提出问题并弄清题意。1课件出示例5:2弄清题意:(1)你知道了什么?(2)你怎么理解“每条船最多坐4人”, “至少要租多少条船”。(3)你去公园坐过这样的游船吗?结合自己的经历,简单说说你打算怎么租船?(二)独立尝试解决问题1学生尝试解题,教师巡视。2展示学生的几种解决办法:(1
4、)画图:前5条船,每条船坐4人,最后一条船上坐2人,要租5+1=6(条)船(2)数字:4,4,4,4,4,2,就是:4条4人船和一条2人船,5+1=6(条)。(3)列式:224=5(条)2(人)还多出的2人,应该再租一条船,共要租“5+1=6(条)”船。3比较,理解“商+1”。(1)明确要“商+1”。算式中得到了“5条”,有同学就回答“租5条船够了”,你觉得呢?关注余数:余下来的2人怎么安排?(2)比较,掌握“列式表示”的方法。整理出计算过程,独立完整的解答过程:算式、结果、单位、答。再次感受余数在这道题中的影响。(三)确认结果他们至少需要6条船,解答正确吗? 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检验?可以这样说
5、:5条船最多只能坐20人,所以要坐22人至少要6条船。还可以说:6条船,有64=24(个)座位,座位数大于人数,所以所有学生都可以上船去游玩了。三、巩固运用1、类似练习题:第67页“做一做”的第1题有27箱菠萝,王叔叔每次最多能运8箱。至少要运多少次才能运完这些菠萝?理解题意。思考并独立解答。想一想:结果要像例题那样“加1”吗?2、变式练习题:第67页“做一做”的第2题 (1)小丽有10元钱,买3元一个的面包,最多能买几个?理解题意。思考并独立解答。讨论:余下的钱,还够再买一个面包吗?结果要像例题那样“加1”吗?(2)用这些钱能买几个4元的面包?说说理由。3、拓展可以略作拓展,引导学生思考:不
6、管哪种安排住房的方法,都要保证每只小动物都能住下,所以对于算式的余数要重点关注。你对于空床位怎么理解的?四、小结,总结收获这节课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在解答这些问题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地方呢?我们要学会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处理余数,有过类似经历的,结合自己的经历,做出正确的判断,每经历过的也别怕,仔细读题,想清楚余数到底是取还是舍。教学反思开课时,“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了解学生对现实生活中“最多”一词的解读,最多,至少是本节课的关键词,能结合情景正确理解关键词对本节课的学习很有帮助,只要学生有相类似的生活经验,都能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大能填几”,是针对有余数的除法竖式中试商环节的巩
7、固练习,意在提高学生用乘法口诀试商的熟练度。口算,学生能根据口诀口算除第一道,便能快速的计算出第二道的余数,意在余数的书写与计算。出示立体后,审题这一环节对解决问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理解关键语句、关键词语是很好的突破点。对于“每条船最多坐4人” 与“至少要租多少条船”这两句话,他们是相互联系的,每条船坐满,最后租的船就最少。学生若仅仅是单独解释这两句话,可引导学生将他们结合到一起来理解,还可渗透一点点成本控制、合理分配资源等等指导思想。在学生独立尝试解答时学生可能出现画图解决的、列式计算的等几种情况,对于画图解决的,引导学生尝试列出算式,使表达更规范统一,对于列算式的,引导他思考对余数的处理
8、方法以及关注船的数量。在例题的解决过程中,按照“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的三步骤来进行,先根据关键语句结合生活经历理解题意,再独立尝试解决,在全班展示的过程中比较、优化和完善自己的解答过程,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剩余2人”的解决办法,从而体会到“商+1”在这个情景中的必要性,最后检查结果并回顾整个过程,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希望他们能用这样的方法顺利解决类似的情景问题。在巩固所学知识时,通过几个不同的情景,让学生进一步学会关注余数,余数的取与舍,商是否加1这些问题要仔细考虑,要在不同的情景才用不同的决策来确定答案,不要有定性思维。学生通过回顾这节课所学,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并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了相关问题,一定能做出清晰而正确的决定,或者能给大人们提供一些很好的建议,做到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