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7∕T 5214-202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混凝土技术规程(山东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80799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PDF 页数:49 大小:58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7∕T 5214-202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混凝土技术规程(山东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DB37∕T 5214-202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混凝土技术规程(山东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DB37∕T 5214-202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混凝土技术规程(山东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DB37∕T 5214-202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混凝土技术规程(山东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DB37∕T 5214-202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混凝土技术规程(山东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前言前言根据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的通知(鲁建标字201717 号)的要求,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本规程。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原材料要求,混凝土性能,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质量控制,混凝土的质量检验、评定及验收。本规程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至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无影山路 29 号,邮政编码:250031,联系电话:0

2、531-85982601,邮箱:)。主编单位: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建科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参编单位: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济南轨道中铁管片制造有限公司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青建集团股份公司威海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金鑫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预制分公司青岛中航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员:王勇威蔡贵生商金华刘晓清周默王胜王奋简刚李宝印祝善鹏郭蕾杨少伟鲁统卫李业龙刘桂宾张洁宋瑞旭朱中华主要审查人员:王成国叶正茂林定权万成梅杨宏飞王志娄德利张坤杨建兴目次1 总则.12 术语.23 基本规定.34 原材料要求.44.1 水泥. 44.2 矿物掺合料.54.3 细骨料

3、. 64.4 粗骨料. 74.5 外加剂.84.6 拌合用水. 114.7 其他. 125 混凝土性能. 135.1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135.2 混凝土力学性能.135.3 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136 混凝土配合比. 166.1 一般要求.166.2 配合比设计.166.3 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177 混凝土质量控制. 197.1 一般规定.197.2 预制构件混凝土质量控制.197.3 现浇混凝土质量控制.207.4 冬期施工质量控制.207.5 雨暑期施工质量控制.217.6 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质量控制.218 混凝土的质量检验、评定及验收.228.1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检验.

4、228.2 混凝土力学性能检验.228.3 混凝土长期性能与耐久性能检验.238.4 混凝土现场检验.238.5 混凝土质量评定及验收.24本规程用词说明. 26引用标准目录. 27附:条文说明. 29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12 Terms.23 Basic requirements.34 Materials requirements. 44.1 Cement.44.2 Mineral admixture.54.3 Fine aggregate.64.4 Coarse aggregate.74.5 Chemical admixture.84.6 Water.

5、114.7 Others.125 Technic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135.1 Properties of freshly mixed concrete.135.2 Mechanical properties.135.3 Long-term properties and durabilities.136 Mix proportion of concrete.166.1 General provisions. 166.2 Mix design.166.3 Concrete with special requirements.177 Quality control

6、of concrete.197.1 General providions.197.2 Precast concrete.197.3 Cast-in-place concrete.207.4 Concreting in winter.207.5 Concreting in rainy summer.217.6 Concrete with special requirements.218 Quality inspection, assessment and acceptance of concrete. 228.1 Properties inspection of freshly mixed co

7、ncrete.228.2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spection of concrete. 228.3 Long-term properties and durabilities inspection of concrete.238.4 Field inspection of concrete.238.5Assessment and acceptance of concrete.24Explanation of wording. 26List of quoted standards.27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291 总

8、则总则1.0.1 为保证山东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混凝土质量,加强轨道交通工程混凝土原材料选取、配合比设计、生产、施工和验收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做到技术先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用结构混凝土,包括地下结构含围护结构、高架结构、道床结构与附属地面建筑结构的主体结构用现浇混凝土和预制构件混凝土。1.0.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用混凝土,除应符合本规程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2 术语术语2.0.1 天然砂natural sand自然形成的,经人工开采和筛分的粒径小于 4.75mm 的岩石颗

9、粒,包括河砂、湖砂、山砂、淡化海砂,但不包括软质、风化的岩石颗粒。2.0.2 机制砂machine-made sand岩石、卵石、矿山尾矿或工业废渣经除土、机械破碎、整形、粉控等工艺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 4.75mm 的岩石颗粒,但不包括软质、风化的岩石颗粒。2.0.3 试浇筑 trial casting在混凝土正式浇筑前进行的浇筑,通过检验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和力学性能来验证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保证混凝土正常浇筑。2.0.4 日常检验 routine inspection按照预定的频次和要求,对被测对象某些指标的周期性检验活动。2.0.5 全项检验full inspection依据相关标准和要求

10、,采用指定的方法对被测对象所有技术性能指标进行逐项检验的活动。33 基本规定基本规定3.0.1 轨道交通工程混凝土应满足设计、施工等综合性能要求。3.0.2 混凝土应具有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在设计工作年限内应满足结构承载和正常使用功能要求。3.0.3 轨道交通工程主体结构使用年限应满足设计使用年限。 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应根据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所处的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进行确定。混凝土的环境类别和作用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T 50476 的有关规定。当混凝土结构构件受到多种环境类别共同作用时,应分别满足每种环境类别单独作用下的耐久性要求。3.0.4 轨道交通工程混

11、凝土强度等级宜符合表 3.0.4 的规定。表表 3.0.4 混凝土主体结构设计强度等级混凝土主体结构设计强度等级工程部位桩基地下连续墙二衬室内梁、 板、柱室外墩、 柱、盖梁预应力梁盾构管片高架结构C30/C35C40C50/地下结构C30C35C40C40/C50C5044 原材料要求原材料要求4.1 水泥水泥4.1.1 水泥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4.1.2 水泥的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 的有关规定。4.1.3 水泥比表面积宜控制在 300m2/kg 350m2/kg。4.1.4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不宜大于 29%。4.1.5 水泥的碱含量不应大于 0

12、.80%。当骨料具有碱骨料反应活性时,采用的水泥碱含量不应大于0.60%,C40 及以上强度等级混凝土用水泥的碱含量不宜大于 0.60%。4.1.6 水泥熟料中铝酸三钙不应大于 8.0%。 当混凝土结构所处硫酸盐化学腐蚀环境为 V-D 及以上时,宜选用熟料中铝酸三钙含量小于 5.0%的硅酸盐水泥。4.1.7 当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为氯盐环境时,水泥的氯离子含量不宜大于 0.06%,不宜采用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4.1.8 水泥的进场温度不宜大于 60,不宜使用温度超过 60的水泥拌制混凝土。4.1.9 水泥应按不同生产厂家、品种、强度等级分别存储在专用仓罐内,存贮时间不宜超过三个月,超出三个月应复

13、检,复检合格后才能使用或降级使用。4.1.10 不得使用有结块的水泥,不同生产厂家、不同品种和强度等级的水泥不得混用。4.1.11 水泥的检验应符合表 4.1.11 的要求。表表 4.1.11 水泥的检验要求水泥的检验要求序号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要求日常检验检验频率全项检验检验频率1凝结时间GB/T 1346进场每批次必检1、新货源;2、 同一厂家同品种、同规格的水泥达 3 个月,抽检不少于1 次。2安定性3标准稠度用水量4强度GB/T 176715细度GB/T 1345-6碱含量GB/T 176-7不溶物-8烧失量-9三氧化硫-10氧化镁-11氯离子GB/T 176-12比表面积GB/T 8

14、07413熟料中铝酸三钙含量GB/T 176-4.2 矿物掺合料矿物掺合料4.2.1 粉煤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 中级及以上的有关规定,宜选用 F 类粉煤灰。4.2.2 粉煤灰的需水量比不应大于 100%。4.2.3 粉煤灰的烧失量不应大于 5%。4.2.4 配制 C50 及以上强度等级混凝土时,宜选用 F 类级粉煤灰。用于拌制大体积混凝土时,不得采用 C 类粉煤灰。4.2.5 粉煤灰的氨释放量不应大于 0.1%。粉煤灰进场前应进行混凝土预拌试验,不得使用在搅拌及生产过程中释放强烈氨味的脱硝粉煤灰。4.2.6 粉煤灰中的氧化钙含量不应大于 10%。4.

15、2.7 粉煤灰中的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 0.02%。4.2.8 粒化高炉矿渣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 的有关规定,应选用 S95 及以上级别的矿渣粉。4.2.9 矿渣粉中的氧化镁含量不应大于 10%。4.2.10 硅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砂浆和混凝土用硅灰GB/T 27690 的有关规定。4.2.11 其它矿物掺合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 18376 的有关规定。4.2.12 矿物掺合料的检验应符合表 4.2.12-1表 4.2.12-3 的规定。其它矿物掺合料执行相应标准。表表 4.2.12-1 粉煤灰的检验要求

16、粉煤灰的检验要求序号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要求日常检验检验频率全项检验检验频率1细度GB/T 1596进场每批次必检1、新货源;2、同一厂家同规格产品达 3 个月,抽检不少于1 次。2需水量比GB/T 15963烧失量GB/T 1764含水量GB/T 15965三氧化硫GB/T 176-6氧化钙GB/T 176-7游离氧化钙GB/T 176-8二氧化硅、 三氧化二铝和三氧化二铁总质量分数GB/T 176-9氯离子含量GB/T 176-10密度GB/T 208-11安定性GB/T 1346-12释放氨的量GB 18588-13活性指数GB/T 1596-14半水亚硫酸钙含量GB/T 5484-15

17、碱含量GB/T 176-注:采用干法或半干法脱硫工艺排出的粉煤灰应测半水亚硫酸钙含量。碱含量值用于计算混凝土中的总碱含量。表表 4.2.12-2 矿渣粉的检验要求矿渣粉的检验要求序号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要求日常检验检验频率全项检验检验频率1密度GB/T 208进场每批次必检1、新货源;2、同一厂家同规格产品达 3 个月,抽检不少于1 次。2比表面积GB/T 80743活性指数GB/T 180464流动度比GB/T 180465含水量GB/T 180466三氧化硫GB/T 176-7氧化镁GB/T 176-8烧失量GB/T 18046-9氯离子含量GB/T 176-10玻璃体含量GB/T 180

18、46-11放射性GB 6566-12碱含量GB/T 176-注:碱含量值用于计算混凝土中的总碱含量。表表 4.2.12-3 硅灰的检验要求硅灰的检验要求序号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要求日常检验检验频率全项检验检验频率1总碱量GB/T 176-进场每批次必检1、新货源;2、同一厂家同规格产品达 3 个月,抽检不少于1 次。2含水率GB/T 1763烧失量GB/T 176-4二氧化硅含量GB/T 276905氯离子含量GB/T 176-6需水量比GB/T 276907活性指数GB/T 276908放射性GB 6566-9抑制碱骨料反应性GB/T 27690-10抗氯离子渗透性GB/T 27690-4.

19、3 细骨料细骨料4.3.1 细骨料宜选用细度模数为 2.33.0 的 2 区中砂,其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设用砂GB/T 14684 中 II 类砂及以上的有关规定。4.3.2 细骨料应谨慎选用矿山尾矿、工业废渣生产的机制砂或者混合砂,不得使用山砂、海砂及风化严重的多孔砂。4.3.3 细骨料的检验应符合表 4.3.3 的规定。表表 4.3.3 细骨料的检验要求细骨料的检验要求序号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要求日常检验检验频率全项检验检验频率1颗粒级配GB/T 14684每批次抽检1、新货源;2、同料源、同品种、 同规格的骨料使用达 6 个月,抽检不少于 1次。2含泥量GB/T 146843泥块

20、含量GB/T 146844石粉含量GB/T 146845云母含量GB/T 14684-6轻物质含量GB/T 14684-7有机物含量GB/T 14684-8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GB/T 14684-9氯化物含量GB/T 14684-10坚固性GB/T 14684-11表观密度GB/T 1468412松散堆积密度GB/T 1468413空隙率GB/T 1468414碱骨料反应GB/T 14684-15放射性GB/T 6566-16吸水率GB/T 14684-17含水率GB/T 1468418机制砂压碎指标GB/T 14684-4.3.4 细骨料应符合我国环保和安全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不应对人体、

21、生物、环境及混凝土、砂浆性能产生有害影响。4.4 粗骨料粗骨料4.4.1 粗骨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设用卵石、碎石GB/T 14685 中类及以上碎石的有关规定。4.4.2 粗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粒形良好、质地坚硬的碎石。不宜选用单级配的粗骨料,宜采用二级配或多级配组合使用。4.4.3 粗骨料的碱活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技术规范GB/T 50733 的有关规定。当骨料存在潜在的碱-硅酸盐反应危害时,应采取能抑制碱-硅酸盐反应的有效措施;当骨料存在潜在的碱-碳酸盐反应危害时,不应用作混凝土骨料。4.4.4 粗骨料中不得混入烧结物等影响混凝土性能的有害物质,也不得混入粉煤灰、水泥

22、和外加剂等粉状材料。冬季施工时不得含有冰、雪。4.4.5 粗骨料应存放在封闭式大棚内, 分类储存, 不得混堆。 高温季节, 骨料使用温度不宜大于 28。4.4.6 粗骨料的检验应符合表 4.4.6 的规定。表表 4.4.6 粗骨料的检验要求粗骨料的检验要求序号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要求日常检验检验频率全项检验检验频率1颗粒级配GB/T 14685每批次抽检1、新货源;2、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骨料使用达 6 个月,抽检不少于 1 次。2含泥量GB/T 146853泥块含量GB/T 146854针、片状颗粒总含量GB/T 146855有机物含量GB/T 14685-6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以SO3

23、计)GB/T 14685-7坚固性GB/T 14685-8岩石抗压强度(碎石)GB/T 14685-9压碎指标GB/T 1468510表观密度GB/T 1468511堆积密度GB/T 1468512松散堆积空隙率GB/T 1468513吸水率GB/T 14685-13碱集料反应GB/T 14685-14放射性GB/T 14685-15含水率GB/T 1468516氯离子含量TB/T 3275-4.5外加剂外加剂4.5.1 减水剂宜选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减水剂和引气剂的性能和使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 的有关规定。4.5.2 膨

24、胀剂的品种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膨胀剂GB/T 23439 的有关规定。用于海水或有侵蚀性水的混凝土工程,不得使用含氧化钙类的膨胀剂。4.5.3 防冻泵送剂的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防冻泵送剂JG/T 377 的有关规定。4.5.4 防水剂的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砂浆、混凝土防水剂JC 474 中的有关规定。4.5.5 防腐剂的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防腐剂JC/T 1011 的有关规定。4.5.6 钢筋混凝土阻锈剂的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混凝土阻锈剂JT/T 537 的有关规定。4.5.7 外加剂的性能检验应符合表 4.5.7-1表 4.5.7-7 的规定

25、。表表 4.5.7-1 减水剂的性能检验要求减水剂的性能检验要求序号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要求日常检验检验频率全项检验检验频率1减水率GB 8076每批次抽检1、新货源;2、使用同厂家、同品种产品达 3 个月,抽检不少于 1 次。2泌水率比GB 80763含气量GB 8076表表 4.5.7-1 减水剂的性能检验要求(续)减水剂的性能检验要求(续)序号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要求日常检验检验频率全项检验检验频率4凝结时间之差GB 80765坍落度 1h 经时变化量GB 8076每批次抽检1、新货源;2、使用同厂家、同品种产品达 3 个月,抽检不少于 1 次。6抗压强度比GB 80767收缩率比GB

26、8076-8氯离子含量GB 8076-9总碱量GB 8076-10含固量(液剂检)GB 807611含水率(粉剂检)GB 807612密度(液剂检)GB 807613细度(粉剂检)GB 807614pH 值GB 807615硫酸钠含量GB 8076-表表 4.5.7-2 引气剂的性能检验要求引气剂的性能检验要求序号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要求日常检验检验频率全项检验检验频率1减水率GB 8076每批次抽检1、新货源;2、使用同厂家、 同品种产品达 3 个月,抽检不少于 1次。2泌水率比GB 80763含气量GB 80764凝结时间之差GB 80765含气量 1h 经时变化量GB 80766抗压强度

27、比GB 80767收缩率比GB 8076-8相对耐久性GB 8076-9氯离子含量GB 8076-10总碱量GB 8076-11含固量(液剂检)GB 807612含水率(粉剂检)GB 807613密度(液剂检)GB 807614细度(粉剂检)GB 8076-15pH 值GB 807616硫酸钠含量GB 8076-表表 4.5.7-3 膨胀剂的性能检验要求膨胀剂的性能检验要求序号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要求日常检验检验频率全项检验检验频率1细度GB/T 23439每批次抽检1、新货源;2、使用同厂家、同品种产品达 3 个月,抽检不少于 1 次。2凝结时间GB/T 23439表表 4.5.7-3 膨胀

28、剂的性能检验要求(续)膨胀剂的性能检验要求(续)序号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要求日常检验检验频率全项检验检验频率3限制膨胀率GB/T 23439每批次抽检1、新货源;2、使用同厂家、 同品种产品达 3 个月,抽检不少于 1次。4抗压强度GB/T 234395氧化镁含量GB/T 23439-6碱含量GB/T 23439-表表 4.5.7-4 防冻泵送剂的性能检验要求防冻泵送剂的性能检验要求序号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要求日常检验检验频率全项检验检验频率1减水率JG/T 377每批次抽检1、新货源;2、使用同厂家、 同品种产品达 3 个月,抽检不少于 1次。2泌水率比JG/T 3773含气量JG/T 37

29、74凝结时间之差JG/T 3775抗压强度比JG/T 3776坍落度 1h 经时变化量JG/T 377728d 收缩率比JG/T 377-750 次冻融强度损失率比JG/T 377-8氯离子含量JG/T 3779总碱量JG/T 377-10含固量(液剂检)JG/T 37711含水率(粉剂检)JG/T 37712密度(液剂检)JG/T 37713细度(粉剂检)JG/T 377表表 4.5.7-5 防水剂的性能检验要求防水剂的性能检验要求序号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要求日常检验检验频率全项检验检验频率1泌水率比JC 474每批次抽检1、新货源;2、使用同厂家、同品种产品达 3 个月,抽检不少于 1次。

30、2凝结时间差JC 4743渗透高度比JC 474-4抗压强度比JC 4745吸水量比JC 4746收缩率比JC 474-7密度(液剂检)JC 4748氯离子含量JC 4749总碱量JC 47410细度(粉剂检)JC 47411含水率(粉剂检)JC 47412固体含量(液剂检)JC 474表表 4.5.7-6 防腐剂的性能检验要求防腐剂的性能检验要求序号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要求日常检验检验频率全项检验检验频率1凝结时间JC/T 1011每批次抽检1、新货源;2、使用同厂家、同品种产品达 3 个月,抽检不少于 1次。2抗压强度比JC/T 10113膨胀率JC/T 1011-4抗蚀系数JC/T 10

31、11-5膨胀系数JC/T 1011-6氧化镁JC/T 1011-7氯离子JC/T 1011-8比表面积JC/T 1011-表表 4.5.7-7 阻锈剂性能检验要求阻锈剂性能检验要求序号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要求日常检验检验频率全项检验检验频率1含固量JT/T 537每批次抽检1、新货源;2、使用同厂家、同品种产品达 3 个月,抽检不少于 1次。2含水率JT/T 5373密度JT/T 5374氯离子含量JT/T 537-5水泥净浆流动度JT/T 5376pH 值JT/T 5377总碱量JT/T 537-8硫酸钠含量JT/T 537-9砂浆减水率JT/T 53710细度JT/T 53711钢筋的耐盐

32、水浸渍性能JT/T 53712盐水干湿循环环境中钢筋锈蚀面积百分率比JT/T 53713钢筋在砂浆中的耐锈蚀性能JT/T 53714混凝土凝结时间差JT/T 537-15混凝土抗压强度比JT/T 537-16混凝土抗渗性JT/T 537-17盐水浸烘环境下混凝土中钢筋的锈蚀面积百分率比JT/T 53718混凝土氯离子迁移系数比JT/T 537-19混凝土渗透高度JT/T 5374.5.8 其它外加剂应符合相应标准的有关规定。4.6 拌合用水拌合用水4.6.1 混凝土拌合用水和养护用水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 的有关规定。4.6.2 未经处理的海水不得用于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

33、混凝土。4.6.3 混凝土生产企业设备洗刷水、生产废水不宜用于预应力混凝土、装饰混凝土和暴露于腐蚀环境的混凝土;不得用于使用碱活性或潜在碱活性骨料的混凝土。4.6.4 混凝土拌合用水的检验应符合表 4.6.4 的规定。表表 4.6.4 拌合用水的检验要求拌合用水的检验要求序号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要求全项检验检验频率1pH 值JGJ 631、新水源;2、 地表水每 6 个月检验一次,地下水每年检验一次。2不溶物JGJ 633可溶物JGJ 634Cl-JGJ 635SO42-JGJ 636碱含量JGJ 637水泥凝结时间JGJ 638水泥胶砂强度JGJ 634.7 其他其他4.7.1 在多风、低湿

34、、高温环境中施工的混凝土,宜在新浇筑混凝土表面喷洒水分抑制蒸发剂,其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塑性阶段水分蒸发抑制剂JG/T 477 的有关规定。4.7.2 混凝土拆模后,可在硬化混凝土表面涂刷或喷洒养护剂,其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泥混凝土养护剂JC 901 的有关规定。4.7.3 混凝土脱模剂的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制品用脱模剂JC/T 949 的有关规定。4.7.4 地下连续墙等开裂风险较大的混凝土结构宜使用合成纤维或钢纤维, 纤维材料应有良好的分散性, 且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水泥混凝土和砂浆用合成纤维 GB/T 21120 和 混凝土用钢纤维 YB/T151 的有关规定。4.7

35、.5 在车站等高 CO2浓度环境中服役的混凝土, 拆模后可在混凝土表面喷涂抗碳化防护涂料, 其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用成膜型涂料JG/T 335 的有关规定,且 28d 抗碳化深度比不应大于 20%。5 混凝土性能混凝土性能5.1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混凝土拌合物性能5.1.1 混凝土拌合物应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5.1.2 混凝土拌合物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泵送混凝土的压力泌水率不宜大于 40%。5.1.3 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坍落度经时变化量不应影响混凝土的正常施工。5.1.4 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应满足运输、浇筑和养护工艺的要求,并通过试验确定。5.1.5 混凝土拌合物的含气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

36、混凝土耐久性要求。当设计无明确要求时,混凝土入模时含气量宜为 2.0%4.0%。5.1.6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0 的有关规定。5.2 混凝土力学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5.2.1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应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5.2.2 混凝土强度等级划分为:C30、C35、C40、C45、C50、C55、C60。5.2.3 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 的有关规定。5.3 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5.3.1 混凝土的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应满足结构和设

37、计要求。5.3.2 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应根据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所处的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进行确定。5.3.3 混凝土结构部位对应的环境类别及环境作用等级最低要求应符合表 5.3.3 的规定。表表 5.3.3 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及环境作用等级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及环境作用等级结构部位环境类别环境作用等级高架结构桩基除冰盐等其他氯盐环境/一般环境C/B室内梁、板、柱一般环境IB室外墩、柱、盖梁化学腐蚀环境D预应力梁一般环境IB地下结构桩基除冰盐等其他氯盐环境C地下连续墙迎土/水面除冰盐等其他氯盐环境部分C,局部D背土/水面一般环境IB二衬一般环境IB室内梁、板、柱一般环境IB表表 5.3.3

38、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及环境作用等级(续)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及环境作用等级(续)结构部位环境类别环境作用等级地下结构预应力梁一般环境IB盾构管片外弧面除冰盐等其他氯盐环境C内弧面一般环境IB5.3.4 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 5.3.4 的规定。表表 5.3.4 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等级划分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等级划分等级T-T-T-T-T-碳化深度 d (mm)d3020d3010d200.1d10d0.15.3.5 氯盐环境下,混凝土的氯离子迁移系数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5.3.5-1 的规定;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电通量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5.3.5-2 的规定。表表 5.3.5-1 氯

39、盐环境下混凝土抗氯离子性能指标(氯盐环境下混凝土抗氯离子性能指标(10-12m2/s)设计使用年限作用等级氯离子扩散系数(56d)DRCM100 年D5E350 年D8E4表表 5.3.5-2 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 56d 的电通量(的电通量(C)设计使用年限混凝土强度等级电通量100 年C301500C30 C451200C50100050 年C302000C30 C451500C5012005.3.6 应根据硫酸盐侵蚀环境的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抗硫酸盐等级。 处于硫酸盐侵蚀环境中的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等级应符合表 5.3.6 的规定。表表 5.3.6 硫酸盐侵蚀环境下混凝土抗

40、硫酸盐侵蚀性能等级硫酸盐侵蚀环境下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等级环境作用等级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等级 56dV-CKS90V-DKS120V-EKS1505.3.7 应根据冻融环境确定混凝土的抗冻等级。冻融破坏环境下,混凝土抗冻等级(快冻法)应符合表 5.3.7 的规定。表表 5.3.7 冻融环境下混凝土抗冻性能指标冻融环境下混凝土抗冻性能指标环境作用等级抗冻融循环-CF300-DF3505.3.8 应根据工程部位确定混凝土单位面积上的总开裂面积, 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5.3.8的规定。表表 5.3.8 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指标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指标工程部位地下连续墙二衬梁、板、柱、墩、盖梁

41、高架结构单位面积上的总开裂面积(mm2/m2)700地下结构单位面积上的总开裂面积(mm2/m2)4007007005.3.9 混凝土 28d 干燥收缩率不宜大于 0.03%。5.3.10 有防水要求的混凝土抗水渗等级不应小于 P8。5.3.11 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 的有关规定。6 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6.1 一般要求一般要求6.1.1 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所处环境条件、环境作用等级和施工工艺等进行设计,并通过计算、试配、调整、检测和试浇筑后确定。6.1.2 混凝土中应根据

42、需要适量掺加能改善混凝土性能的优质粉煤灰、矿渣粉、硅灰等矿物掺合料或复合矿物掺合料。硅灰的掺量一般不宜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 8%,且宜与其它矿物掺合料复合使用。6.1.3 混凝土的碱含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无具体设计要求时,混凝土原材料中引入的碱含量不宜大于 3.0kg/m3。6.1.4 混凝土原材料中引入的氯离子总量不应大于胶凝材料重量的 0.08%,预应力混凝土中引入的氯离子总量,不应大于胶凝材料重量的 0.06%,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 的有关规定。6.2 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设计6.2.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

43、 的有关规定。6.2.2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283 的有关规定。6.2.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采用工程实际应用的原材料。6.2.4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配制,在满足施工和易性和强度等级外,应将工程设计文件规定的混凝土耐久性能指标和长期性能指标作为控制目标。6.2.5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 混凝土最小胶凝材料用量不应低于 300kg/m3, 其中最低水泥用量不应低于 220 kg/m3。配制抗渗混凝土时,最低水泥用量不宜低于 260kg/m3。混凝土最大水胶比不应大于0.55。6.2.6 混凝土含气量和平均气泡间距系数应符合表 6.2.6

44、的规定,且含气量最大值不宜超过 6.5%。表表 6.2.6 混凝土含气量和气泡间距系数混凝土含气量和气泡间距系数环境条件中度饱水环境饱水环境盐或化学腐蚀环境含气量(%)4.56.06.0平均气泡间距系数(m)300250200注:混凝土拌合物的含气量与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有关,可视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适量调整含气量限值。表中含气量对于 C50 混凝土可以降低 0.5%,对于 C60 混凝土可以降低 1%。6.2.7 配制抗裂防渗混凝土宜选用具有较低收缩率比的聚羧酸类高性能减水剂, 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并严格控制;采用膨胀剂配制抗裂防渗混凝土时,根据使用环境和结构部位,通过试验确定膨胀剂品种和掺量。

45、6.2.8 不同环境条件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掺量应按表 6.2.8 选择。表表 6.2.8 不同环境条件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掺量范围不同环境条件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掺量范围环境类别矿物掺合料种类水胶比0.4水胶比0.4碳化环境粉煤灰40%30%矿渣粉50%40%氯盐环境粉煤灰30%50%20%40%矿渣粉40%60%30%50%化学侵蚀环境粉煤灰30%50%20%40%矿渣粉40%60%30%50%盐类结晶破坏环境粉煤灰40%30%矿渣粉50%40%冻融破坏环境粉煤灰30%20%矿渣粉40%30%磨蚀环境粉煤灰30%20%矿渣粉40%30%注:1 本表规定的矿物掺合料掺量时指单掺一种矿物掺合料

46、的适宜掺量范围。当采用多种掺合料复合掺用时,混凝土中掺合料总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 50%,不同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可参考本表并经试验确定。2 本表规定的矿物掺合料的掺量范围仅限使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对使用硅酸盐水泥的混凝土可取高限,对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混凝土可取低限。3 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宜采用级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 30%。4 严重氯盐环境与化学侵蚀环境下,粉煤灰的掺量应大于 30%,或矿渣粉的掺量大于 50%。6.3 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6.3.1 补偿收缩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除满足设计所要求的强度等级外,还应符合混凝土拌合物性能、限制膨胀率及耐久性能

47、的要求。配合比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 和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178 的有关规定。6.3.2 防冻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55,此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1 防冻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根据环境条件、结构类型和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防冻剂和掺量。2 混凝土的受冻临界强度应满足应满足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 104 的要求。3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结构中,不得使用含有氯盐的防冻剂;含亚硝酸盐、碳酸盐的防冻剂严禁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6.3.3 防腐蚀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防腐蚀混凝土配合比

48、设计应考虑环境条件、结构类型和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防腐剂种类、掺量及施工工艺。2 在腐蚀环境下,结构混凝土的水胶比基本要求应符合表 6.3.3 的规定。表表 6.3.3 腐蚀环境下结构混凝土的水胶比基本要求腐蚀环境下结构混凝土的水胶比基本要求设计使用年限环境作用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最大水胶比100 年-CC450.40C500.36-DC500.36C550.36-EC550.36C600.3350 年-CC400.45C450.40-DC450.40C500.36-EC500.36C550.363 配制防腐蚀混凝土的砂、石应致密,可采用花岗石、石英石或石灰石,但不得采用有碱骨料反应的活性骨料。4

49、 混凝土掺矿物掺合料、防腐剂时,应按产品的使用说明进行试验检验。6.3.4 清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清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55、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 169 的有关规定。2 制备清水混凝土的外加剂,应与水泥有良好的适应性。3 当配制清水混凝土时,宜采用矿物掺合料。6.3.5 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GB 50496 的规定。2 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除应符合工程设计所规定的强度等级、耐久性、抗渗性、体积稳定性等要求外,尚应符合大体

50、积混凝土施工工艺特性的要求,并应符合合理使用材料、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值的要求。3 大体积混凝土的设计可采用混凝土 60d 或 90d 的强度作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强度评定及工程验收的依据。4 在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时,应根据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温控施工方案的要求等,提出混凝土制备时粗、细骨料和拌合用水以及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温度控制的技术措施。6.3.6 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221 的有关规定。2 钢纤维的掺量不宜小于 0.25%体积率,合成纤维的体积率宜为 0.08%0.50%。3 钢纤维混凝土应采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