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单元试卷一、基础知识及应用:1下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瞬(shn)间 嶙(ln)峋 眩(xun)目 啜(zhu)泣B小憩(q) 擎(qn)天 茁(zh)壮 辜()负C不禁(jn) 绽(zhn)放 虬(qi)枝 唳(l)天 D怡(y)然 沟壑(h) 喧(xun)腾 酝酿(lin) 2下列加下划线字解释错误的一组是( )A隐秘(隐藏) 小心翼翼(谨慎、严肃) 训诫(教导) 头晕目眩(多指眼睛昏花)B小憩(休息) 瞬息万变 (眨眼间的功夫) 纳罕(少) 擎天撼地(举起)C庸碌(平庸) 肃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素帐(白色) 忍俊不禁(含笑)D啜泣(停止) 盘虬卧龙(古代传说中
2、的一种龙) 嶙峋(形容人瘦削) 怡然自得(安适愉快的样子) 3下列文学常识配对不正确的是 ( ) A篇名在山的那边 作者:王家新 体裁:诗歌B篇名走一步,再走一步 作者:莫顿亨特 国籍:美国C篇名紫藤萝瀑布 出处:铁箫人语 中心句:花和人都会遇到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D篇名童趣 出处:浮生六记 中心句:为之怡然称快。 4下列修辞方法不同类的一句是( )A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B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C它是一堵垂直的峭壁,壁面有许多凸出来的岩石、崩土和蓬乱的灌木。大约只有二十米高,但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D这样密,
3、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5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为了写好这篇报道,我们调查了许多老杨的事迹。B过了一会儿,我们乘坐的汽车忽然渐渐放慢了速度。C1999年12月20日,随着澳门的回归,将结束在我国神圣领土上最后的殖民主义痕迹。D面对着黄河这承载了整个民族光荣与苦难的河流,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无动于衷。 6下列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B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C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D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奔腾 7能与“对爱好足球的学生,过分的指责批评是否必要呢?还要不要他们学好语、政、外等基本科目呢?”衔接
4、的一句是 ( ) A从长远的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很不恰当的。B如果我们缺乏战略眼光,在实际工作中就会作出错误的回答。C为了使学生有良好的素质,我们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D只要认真想一想,我们就会说:不可以。 8文化常识填空:(1)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作者_是_(国籍)作家。(2) 杏林子,本名_女作家,本单元我们学习过她写的课文_。(3)童趣作者_字_,_代文学家。(4) 宋代名臣包拯清正廉明、断案时料事如神,_(空白填童趣中一成语)。 9名词填空:(根据上句填下句或根据下句填上句)(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_。(2)_,青山郭外斜。(3)曲径通幽处,_。(4)我寄愁心当明月,_。 10你的
5、家乡有山或有海吗?如果没有,那么请你假想看见过高山或者大海了,并写出你最初看见 山或海时的感受。(100字左右)_ 二、阅读理解: (一) (A)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 (B)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C)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D)“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E)“我在开花!”它们嚷嚷。11依据(A)句内容填写。紫藤萝花开在_时节,没有_观赏,没有_眷顾。 12(C)句中四个传神的动词是:_、_、 _、_。这里采用了_修辞手 法,生动地表明了紫藤萝花的_ _。 13本段文字选自_文,作者为著名女作家_。 (二) 夏蚊
6、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14下列加下划线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心之所向B昂首观之C使之冲烟飞鸣D项为之强 15下列句子中包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果如鹤唳云端B又留蚊于素帐中C为之怡然称快D项为之强 16本节文字主要记叙了_事,充分表现了儿童的_。 17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请简要叙述一下。_ (三)乡村的向往 侯榕生(台湾) 儿时,即对乡村有向往之心,起因于一幅画,画面是两间茅屋,屋前一池芦苇,一座小桥,桥上一农人负薪而过,茅屋上斜挂一弯新月。 欣
7、赏这幅画,总是躺在炕上,面对着新月茅屋,负薪回家的农人,觉得乡村中“家”的气氛比城市要浓厚得多。 于是,每逢城外吕祖庙集,总缠着家里人带我下乡,为的是沿途欣赏村舍乡庄的景象和赶庙会的乡下人的朴实味儿。在气质上,我觉得自己很与乡下人接近,在外形上,我却是十足城里人的打扮。 渴望深入乡村的意念,一直缠绕着我,躺在炕上看画出神的时候更多些。终于,这个意念在我12岁那年完成了。 城里响起了枪声:通县保安队一夜哗变,杀尽了城中的日本人、高丽棒子,谣传日本军人即将开来屠杀全城。于是外婆叫乳母带着表姐和我,趁着城门未关之际,逃到东门外梁家庄表姐的外婆家去。 当乳母背着包袱,表姐披散着头发,慌张地奔出东门时,
8、我却以极兴奋的心情跟在后面;这下子可以坐坐骡车啦,偷老玉米烤着吃啦,捡鸡蛋啦,多好玩呢! 沿着运河岸南行,过铁路,爬上土丘,望见梁家庄院,几只狗撒了欢地叫着,好像看到梁外公在场院中瞭望。 以“到家”的心情,我领头奔下土丘,嘴里喊着“梁外公!梁外公!”那几只狗叫着扑上来,后面是表姐和乳母的喊声,乱成一片。 场院只有北、西两面房,院中是极大的打谷场,梁外公住在西房,我们城里人被安排在北房八舅母的房里,五舅去车站探听消息,八舅在北平,五舅母忙着烙饼摊鸡蛋,八舅母在打扫。 傍晚,五舅回来了。说是城被日本军占领, 乡下的土匪有趁火打劫的趋向,要大家晚间小心点。乡间晚上是不点灯的,为了招待城里人,点上一盏
9、灯,在昏暗灯光中,吃完了饭,又把灯吹了。狗叫声更勤了,加上邻家的狗叫,白杨叶子刷刷响,大家都心惊胆战。 听八舅母的指示:穿上黑色长统袜子,深色的短裤褂,睡觉时如听到动静,赶紧由后门钻入青纱帐内。全家是紧张的,只我认为好玩极了,如果土匪来了,岂不是和捉迷藏一样,多有意思啊!比城里的生活,莫名其妙的礼节,强得多了。 夜间,就是在这样紧张中度过的,四个人挤在土炕上,不显得热,倒是休戚相关,格外的亲近。一声土枪响,也吓得钻入青纱帐里,挨了一夜的蚊子咬。 白天可轻松了;我拉着表姐站在土屯上,瞧日本飞机降落,如只只大鸟停在张家湾的机场上,要不然就摘几个老玉米,在柴锅里煮着吃,烤着吃,到草地里捉蚱蜢。傍晚,
10、替五舅母拾鸡蛋,赶鸡入窝。吃过窝头、卤菜、小米粥的晚饭,大家坐在打谷场看星星,白杨叶子刷啦刷啦地响着。梁外公烟袋锅子冒着红星,我觉得乡村生活确是不错。就这样生活下去,岂不是好? 北平通车,又与城里生活取得联系。临行时,五舅母特地杀了一只老母鸡,烙的是两样面烙饼。捉鸡的时候,我把最心爱的芦花鸡藏在草地里,不忍看着心爱的生物,为我的临行而丧生。 就这样别过了乡村,一直在城里生活打圈子,渐渐地外形彻底都市化了,说话也改了调儿。入乡而居像梦境似的不易实现,只以春秋两季的郊外旅行,安慰一下乡村的向往而已。旅行地点多半是青龙桥后的宝山寺,倒不是古刹幽静,爱的是山脚下的几家农舍,我与一位乡间少妇有很好的友谊
11、。唉!说穿了还不是吃上一杯山茶,赠些城中食品,问问收成而已。但是,我一直怀念她丰满的前额,蓝布短褂红布裤的打扮,清脆地一声:“赶多咱闲啦,进城瞧你去。”至今仍挂在耳边。最主要的,还是她那对人生已经满足的面容呢。 近来,不知怎的,对乡村向往得厉害,也可以说我向往那样的生活。当然,我指的是梁家庄、宝山寺小媳妇的乡村;即或紧张,在紧张中更显得人与人之间的亲切、可爱。如单我回去了,定把宝山寺下沿涧水的三间茅居买下来,跟小媳妇搭个邻居。秋天有望不尽的红叶,吃不尽的花生、柿子、酸枣;夏天,到松林里打瞌睡做夏日梦;冬天,生上旺旺的火,烹上一壶茶,与小媳妇聊天吧。我又想,假如我生于斯长于斯,生活多么单纯。朴实
12、的生活,即是极富诗意的画面,那么,我活得一定很快乐,很快乐。18作者在儿时,即对乡村有向往之心,是因为_ _(用文中的句子回 答)。 19作者在12岁那年,随乳母和表姐逃难到乡村,作者 当时的心境与乳母和表姐的心境完全不同。对此分 析最恰当的是 ( ) A因为到乡村作者就可以坐坐骡车,偷玉米烤着吃,捡鸡蛋。B因为乡村的夜晚是在紧张中度过的,亲戚显得 休戚相关,格外亲近,更有一种家的感觉。C因为乡村的生活给儿童一种新鲜的感觉。D因为深入乡村的意念终于在这时实现了。 20本文写得比较散漫,没有完整的情节,而是花大量的笔墨描写了乡村的_(用4个字表述),从中可以看出乡村的生活是_的(用文中的词语表述),像一幅 _(用文中的词语表述)的画图。 21用简洁的语言分析作者具有怎样的思想境界。 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