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9分)1.请在田字格内书写一条爱国方面的名言(要求书写端正规范)(2分)2、下列词语的字形或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皑皑(i) 焦灼(zhu) 千锤百练 踉踉跄跄B 咀嚼(jio) 蔫巴(nin) 酣然入梦 万簌俱寂C 澎湃(bi) 蹊跷(qio) 风烛残年 花天酒地D 呜咽(y) 绚丽(xun) 苛捐杂税 故弄玄虚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我这个人到了陌生的地方就容易晕头转向,不知道哪是东,哪是西?B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从小事做起,力求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C“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
2、晖!”余光中的乡愁和乡愁四韵,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D承认不懂,才能从不懂变懂,承认不会,才能从不会变会。4. 下面语段中,表述没有错误的一句是( )(2分)(A)为建设“富裕、文明、秀美”的新扬州,我市开展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B)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有效的工作和广泛的宣传,扬州市民的文明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C)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身边还存在不文明现象,少数人的文明习惯还没有养成,与“创建”要求还有距离。/(D)我们只要不断提高文明意识,从小事做起,才能真正养成文明的好习惯。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A“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神奇的比喻把李煜的
3、愁绪抒发得淋漓尽致。B大家齐聚一堂,欢迎这位从海外归来的莘莘学子。C08北京奥运会,中国足球队惨遭淘汰,教练怨声载道,指责队员缺乏战斗力,没有给国家争光。 D王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抓产品质量的好建议。6. 对文学常识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枣核巧妙地以“枣核”为线索,表达同窗深厚的民族感情。枣核既是一条叙事线索,更是凝聚着乡情的感情线索。 B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两句真切表达了战乱中思念离散亲人的心情。“连三月”,可见战火不断;“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整首诗抒发了诗人杜甫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 C最后一课的作者是德国小说家都德,小说描绘了一战期间法
4、国战败被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情景。 D长征组歌两首选自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合唱组歌。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年而作,萧华词,由10个乐章组成。 7.将下列四句话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月亮上来了。是一轮灿烂的满月。_。说话声、欢笑声、唱歌声、嬉闹声,响遍了整个海滩。海滩上,也突然明亮起来。它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似的,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出来。一片片坐着、卧着、走着的人影,看得清清楚楚了。嗬!海滩上,居然有这么多的人在乘凉。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人民富裕安康的创新之城、精致之城、幸福之城。8、按原文填空(9分)( 1 )、白头搔更短, 。(2)、 ,铁马冰河
5、入梦来。(3)、辛苦遭逢起一经, 。(4)、 ,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 。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5)毛泽东在七律长征诗中,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反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的诗句是:_, 。(6) 过零丁洋中作者用比喻来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的句子是:“_,_。”9、综合实践活动(6分)中菲黄岩岛事还在发酵,中日钓鱼岛问题再次升温事件起因:自从日本政府7月7日宣布有意将钓鱼岛进行所谓的“国有化”之后,日本政府和东京都政府上演“购岛”双簧闹剧,日本首相称计划明年4月对钓鱼岛实现“国有化”,并已经启动“购岛”程序。事件冲突:8月15日下午,14名香港保钓人
6、士乘坐“启丰二号”冲破日方阻挠在钓鱼岛靠岸,其中7人成功登上钓鱼岛,并展开中国国旗宣示主权。随后,一行14人相继被日方以“非法入境”为由扣押。事件进展:9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部分附属岛屿,并在11日签署所谓“买卖合同”。对此,中国多部门密集表态反击日本政府购钓鱼岛行动。胡锦涛就当前中日关系和钓鱼岛问题表明立场。针对以上事件,2012年9月14日下午,某校八年级一班开展了“爱我祖国,保卫主权”的主题班会。(1) 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下这次主题班会的开场白。(2分) (2) 请你就此次购岛事件谈谈自己的看法。(30字左右)(2分) (3)近日,
7、国内一些城市爆发了大规模的爱国行动。大量群众走上街头,打出标语,用实际行动抗议日本政府非法“购岛”行为,表达捍卫领土主权的坚定决心和爱国热情。但在具体过程中,一些打砸等过激行为的出现,却给爱国行动增添了一些不和谐气氛和“暴力因素”,令人遗憾。如果此刻你也在现场,面对这些想要以打砸泄愤的群众,你会对这些非理性爱国的人说些什么?(2分) 二、阅读与理解(31分)(一)诗歌赏析(4分)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0、“烟笼寒水月笼沙”的“笼”为什么用得好?(2分) 11、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
8、老山界一文中的选段,完成1215题。(共11分)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人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12.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2分) 13.选文第1段写景作者调动了人的哪几种感官来描写的?请分别举一例说明
9、其作用。(3分) 14.选文中划线句描写了山谷夜晚的声响,似乎有点矛盾,说说你对该句的理解。(3分) 15.用声音来衬托安静,是作者写景的手法之一。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因为某种声音而显得周围环境的宁静,试举一例加以描述。(3分)(三)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16分)银筷子那年,我上小学四年级。当时学校条件非常简陋,每人巴掌大一块位置,勉强摊开书和本子,书包只能放在地上。我和阿闪之间的木板上有一个大大的洞,聪明的阿闪通过圆洞把书包带子从木板下面传到上方,然后用一根木棍撑住书包带子,书包就晃晃悠悠地悬在了半空。我为他的主意叫绝,让他把我的书包也挂在了木棍上。 两周过后,阿闪又突发奇想,从家里拿来一
10、根银筷子,取代了小木棍,撑在了木板上。那是一根非常漂亮的筷子,银白色,笔直修长,它是我长到13岁见到的最奇异的宝贝。 其他同学还没有来到,阿闪专心地做着习题,我则怔怔地看着银筷子,大脑里一直重复着一个念头:如果那根银筷子属于我,该多好!同学小玫风风火火地进来了,走过我身边时,她惊讶地停下来,抚摸着银筷子:“真漂亮!谁的呀?” 我猛地一惊,继而平静:“哦,我的!”话说出口,连我自己也震惊了。 阿闪愣了一下,停止了做题:“你说什么胡话,我刚从家里拿来的!” 我很强硬:“明明是我的。” 阿闪哭了起来,他有口难辩。而我一直很平静,一副处乱不惊的样子。 班主任来了,我仍强硬地坚持,他也未能看出真相。开始
11、上课了,我的注意力融入不了课堂,心里像翻了五味瓶,激烈地争斗着。争斗的结果,仍然是一念之间做出的那个可怕决定:继续坚持说那根银筷子是我的,即使父母来了也不认输。我的内心完全被邪恶控制了。 上午放学时,我强行拿走了那根银筷子。 下午,我把银筷子堂而皇之地撑在木板上,阿闪却把书包放在了地上。我虽拥有了一下午的银筷子,可那是如坐针毡的一个下午,完全没有想象中得到它的那种兴奋。 下午放学时,班主任王老师把我叫到了办公室,他从抽屉里拿出另一根银筷子。 他把筷子举在我的跟前,说:“把另一根拿出来。” 我顺从地从书包里掏出那根银筷子递给他,一双精美绝伦的银筷子展现在我的眼前。“这是阿闪爸爸去年挖河时得来的奖
12、品,好东西是不能分开的。阿闪爸爸刚才来过了,说你这么喜欢,就送你吧。他要我告诉你,凡事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就像他用了整整一个冬天,流了无数汗水才得到了银筷子一样。” 我收下了银筷子,把它藏在了只有我自己知道的地方。我大学毕业后,做了一名中学老师。那双银筷子始终陪伴在我的身边。去年,我带着银筷子回乡过年。大年初一,我特地去了阿闪家,阿闪的爸爸已经银发满头。我从怀里拿出银筷子,说出了积攒多年的感谢话,说没有他当年的慷慨相赠,没有他的勉励,就没有我的今天。 他愕然地听着,然后给了我一个让我瞠目结舌的真相:那年,阿闪的老师花了一百元钱买走了他的银筷子,说是有急用,价值仅20元的东西,他得了100元
13、,他们一家高兴了好几年呢。 我久久地凝望着银筷子。温暖的阳光下,它熠熠生辉16、标题银筷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17、“那是一根非常漂亮的筷子,银白色,笔直修长”,对银筷子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18、文章第五段,“话说出口,连我自己也觉得震惊”,我为什么“震惊”?(3分) 19、如何理解“我收下了银筷子,把筷子藏在了只有我自己知道的地方”中“我”的行为?(3分) 20、文章结尾说“温暖的阳光下,它熠熠生辉”你怎样理解这个句子的深刻含义?(4分) 三、作文(40分)21、请以“ 触动了我的心灵”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八年级
14、语文月考试卷答案一、 积累与运用1、 略 (2分)2、 D (2分)3、 C (2分)4、 C (3分)5、 A (3分)6、 C (3分)7、 D (3分)8、 略(9分)9、 (1)略(2分)(2)体现爱国和谴责的意思即可(3分)(3)注意称呼,语气,委婉劝说(2分)(一)阅读理解10、参考:如烟的雾气,朦胧的月色,笼罩在河面以及水边的河滩上,一片迷蒙的冷寂(2分)11、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些玩弄歌女的达官显贵,泊秦淮抒发了诗人心中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4分)(二)阅读理解12.描述了红军战士露宿山谷和从雷公岩艰难地登上老山界山顶的情景。(2分。意思对即可)。13.视觉:“天上闪烁宝石
15、”“黑的山峰一口井”,写山高;听觉:“耳朵里有在澎湃”,写幽静;触觉:“才觉得寒气打着颤”,写寒冷。(3分。意思对即可)。14.在深山里,在极静的时候,有的声音,分明来自远处,分明很细切,可是由于静,听起来仿佛近在咫尺,而且响亮洪大;有的声音,分明起自近处,分明很洪亮,可是由于山峰重叠,反响回荡,愈传愈远,愈变愈细。而且风声、水声、林木呼啸声等等,混杂一起,变化万端,引起人的种种联想。(3分。意对即可)。15.略。如蟋蟀的鸣叫反衬出秋日夜晚的宁静。(3分(三)(共17分)答案:26、文章的叙事线索;“银筷子”蕴含了作者对老师当年呵护、激励自己奋进的感激,也表达了对老师高尚师德、教育艺术的赞美。(3分)17、对“银筷子”的颜色、外形进行了描写,既写出了银筷子的漂亮,又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我”抢占银筷子、老师赠送银筷子作了铺垫。(3分)18、为了得到银筷子,“我”不惜伤害同桌阿闪,明目张胆地撒谎;在“我”的内心,竟然有如此丑陋不可理喻的一面,因此连“我”自己也觉得震惊。(3分)19、.“我”当时很喜欢银筷子,也知道了这银筷子的来历,决心好好保存。(3分)20、这句话既实写银筷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又指“我”被老师的良苦用心深深感动,老师的善良温暖照亮了我(4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