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预第二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测验 2012-3-13班级_ 姓名_ 成绩_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1、根据拼音写汉字:8%(1)在中国玩具单调、ku f ( 匮乏 )的时代(2)每一张糖纸都必须平平展展,不能有 zhu zh ( 皱褶 ) (3)寻找被人遗弃在犄角 g l ( 旮旯 )的糖纸。(4)刹那间,刺眼的白光照彻了他们心中的不安和gn g( 尴尬 )2、选词填空:4%A、眺望 B、俯瞰 C、仰望 D、瞥见(1)乌云 D 地面昏暗,不仅潸然泪下忘记遮掩骄阳的正是它自己。(2)蔚蓝的填空, B 苍翠的森林,它们中间,吹过一阵清风。(3)隔着田野 A ,三三两两的香椿树站立于村庄的角落。(4)中秋夜
2、, C 他乡的星空,我和我相依为命的影子,陪伴凉意阵阵的月光。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1)一千张糖纸中前面说“从来没有思考过累的问题”,结尾说“我忽然有种很累的感觉”,这两处的“累”含义是不同的。 ( )(2)在那颗星子下一文中,副标题把林老师比喻成一颗璀璨的明星,永远;留在我们记忆的银河中;正标题则从时间上加以限制,具体指“我”中学时代的一件事。 ( )(3)无名地带一文主要运用对比手法来刻画“我们”的内心世界。 ( )(4)羚羊木雕一文中的插叙部分刻画了万芳“仗义”的形象,既为结尾万芳谅解“我”做了铺垫,也是全文故事的起因。 (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一
3、)古诗文默写:10%4、窗竹影摇书案上, 野泉声入砚池中 。5、少年辛苦终身事, 莫向光阴惰寸功 。6、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7、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8、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二)课内文言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9、孔子, 春秋
4、 时期人,是 儒家 学说的创始者。论语是记录 孔子及弟子 言行的一部著作。3%10、解释加点字:8% (1)不亦说乎 ( 同“悦”,喜悦,高兴 ) (2)人不知而不愠 ( 怨恨,生气 )(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以为快乐 ) (4)吾尝终日不食 ( 曾经 )11、翻译下列语句:6%(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旧的知识,进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这一点做老师了。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习并且按时温习它,不是一件高兴的事吗? (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12、内容理解:4%(1)论语八则中,告诉我们学习必须实事求是,不
5、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句话告诉我们正确的学习方法是 要循序渐进,按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学习。 (三)课外文言文曾子烹彘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选自韩非子)【注释】曾子烹彘:曾子,孔子的学生。烹,煮。彘,猪。 市,集市,市场。 女:通“汝”。 适市来:到集市上回来。适:往,
6、到去。 特与婴儿戏耳:特,只。婴儿,孩子。 有智:懂事。13、加点字解释:4%(1)曾子之妻之市 ( 到去 ) (2)顾反为女杀彘 ( 通“返”,返回 )14、句子翻译:2%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他学会欺骗。 15、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父母应该怎样教育孩子?4% 父母教育子女必须自己先诚信。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一)在那颗星子下 中学生时代的一件事(节选)英语学期考试前夕,是星期天晚上,我串了另外三个女同学去看当时极轰动的五朵金花。我们咂着冰棍儿东张西望,一望望见了我们的英语老师和她的男朋友。他们在找座位。我努力想推测她看见了我们没有,因为她的脸那么红,红得那么好看,她身
7、后的那位男老师(毫无根据地,我认定他也教英语)比我们的班主任辜老师长得还神气。 电影还没散场,我身边的三个座位一个接一个空了。我的三个“同谋犯”或者由于考试的威胁,或者受到良心的谴责,把决心坚持到底的我撂在一片惴惴然的黑暗之中。 在出口处,我和林老师悄悄对望了一眼。我撮起嘴唇,学吹一支电影里的小曲(其实我根本不会吹口哨,多少年苦练终是无用)。在那一瞬间,我觉得她一定觉得歉疚。为了寻找一条理由,她挽起他的手,走入人流中。 第二天我一觉醒来,天已大亮。老外婆舍不得开电灯。守着一盏捻小了的油灯打瞌睡,却不忍叫醒我起来早读。我顿足大呼,只好一路长跑,幸好离上课时间还有十分钟。 翻开书,眼前像骑自行车在
8、最拥挤的中山路,脑子立即做出判断,那儿人多,那儿有空档可以穿行,自然而然有了选择。我先复习状语、定语、谓语这些最枯燥的难点,然后是背单词。上课铃响了,b-e-a-u-t-i-f-u-l,beautiful ,美丽的。“起立!”“坐下。”赶快,再背一个。老师讲话都没听见,全班至少有一半人嘴里像我一样咕噜咕噜。 考卷发下来,我发疯似地赶着写,趁刚才从书上复印到脑子的字母还新鲜,把它们像活泼的鸭群全撵到纸上去。这期间,林老师在我身旁走动的次数比往常多,停留的时间似乎格外长。以致我和她,说不准谁先抗不住,就那样背过气去。 成绩发下来,你猜多少分?113分!真的,附加两题,每题10分,我全做出来了。虽然
9、beautiful 这个单词还是错了,被狠狠扣了七分,从此我也把这个叛逃的单词狠狠地揪住了。 那一天,别提走路时我的膝盖抬得有多高。 慢! 过几天是考后评卷,我那林老师先把我一通夸,然后要我到黑板示范,只答一题,我便像根木桩戳在讲台边不动了。她微笑着,惊讶地,仿佛真不明白似的,在五十双眼睛前面,把我刚刚得了全班第一名的考卷,重新逐条考过。你猜,重打的分数是多少?47分。 课后,林老师来教室门口等我,递给我成绩单,英语一栏上,仍然是叫人不敢正视的“优”。她先说:“你的强记能力,连我也自叹不如。以前,我在这一方面也是很受我的老师称赞的。”沉默了一会儿,只听见一群相思鸟在教室外的老榕树上幸灾乐祸。她
10、又说:“要是你总是这么糟蹋它,有一天,它也会疲累的。那时,你的脑子里还剩了些什么?”还是那条林荫道,老师纤细的手沉甸甸地搁在我瘦小的肩上。她送我到公园那个拐弯处,我不禁回头深深望了她一眼。星子正从她的身后川流成为夜空,最后她自己也成为一颗最亮的星星,在记忆的银河中。哦,我的林老师。16、根据拼音写汉字:4%(1)或者受到良心的qin z( 谴责 )。(2) 把决心坚持到底的我撂在一片zhu zhu( 惴惴 )然的黑暗之中。17、请用浪线划出文中与课文标题呼应的一句话。2%18、结尾中,作者将林老师比作“星星”,是因为 林老师虽然平凡,但像一颗星星,闪烁着晶莹的光芒,用正确的方法引导我认识自己的
11、错误,像星星一样指引方向。表达了我对林老师的赞美、眷恋之情。 4%19、文中划线句运用了 比喻 的修辞方法,在这句中,作者将 很多还没有复习的内容 比作“拥挤的中山路”,将 可以突击强记的一部分难点 比作“可以穿行的空挡”,形象生动地表现了 强记英语单词时想方设法、投机取巧的情景。 10%20、请比较下边两句句子,并进行仿写。5%A、我拼命地把10分钟前勉强记住的内容写到卷子上去。B、考卷发下来,我发疯似的赶着写,趁刚才从书上复印到脑子的内容还新鲜,把它们像活泼的鸭群全撵到纸上去。仿写:A、他骑车很快。 B、_(二)青藏公路上的等待青藏公路,格尔木段。随着路况变得凶险起来,我们的货车和其他车辆
12、一样,缓下速度直至停下,等待着前面的车如蜗牛般缓缓通过。那个叫做丹增的小女孩,依然坐在简易帐篷下,和她的母亲一起,为过往的司机提供茶水,且分文不收。和以前一样,丹增看到我们的车,立马从凳子上站了起来,飞快地跑到我们的车前,透过车窗打量着我们的面孔。我们常在这条路上来往,每当经过这里时都会停下车,顺便喝杯热茶。次数多了,才渐渐地了解到丹增和她的母亲有个很奇怪的举动:每当看到斯太尔品牌的货车经过,都要一一拦下,然后打量开车人的面孔,好似在寻找某个人一样。前方堵塞了,看来要好长一段时间才能通车。我们下了车,索性坐在丹增的帐篷下喝茶聊天。丹增的母亲很热情,给我们每人上了一杯热腾腾的酥油茶,还告诉我们,
13、今天是她们最后一天在这里提供茶水,以后便再也不来了。我笑着说:“你们提供茶水却分文不取,肯定坚持不下去。”丹增的母亲摇了摇头,低声说,不是钱的事,我们是在等一个司机,等了五个月,终于在今天早晨等到他了。原来,一年前,她得了场重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后,终于从死神手中挣脱。医生嘱咐,术后在家静养期间,要特别注意补充营养。而几年前就丧夫的她,已一贫如洗,哪有钱补身体?丹增心疼母亲,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偷偷地去公路上捡报纸、饮料瓶、烟盒等,卖了钱给母亲补充营养。一天下午,丹增在车流间来回穿梭,看得司机都有点胆战心惊,有的都骂出了口。只有一个货车司机下了车,将丹增拉到了路旁,告诉她这样做的危险。丹增红着脸
14、,流着泪将母亲的事告诉了司机。司机好心肠,听了丹增的话,顷刻间就落下了泪水,塞了五百元钱到丹增的手里。五百元,在丹增的眼中,这是很大的一个数目。丹增的母亲得知此事,身体恢复得差不多后,就和丹增一起,将免费茶水点开在了格尔木段:这里路难行,交通极易堵塞,过往的车辆到这里都会慢下来。而且,很多司机都会顺道喝杯茶,她们也好顺便留意好心人。“我们等了整整五个月,今天早上终于让我们给 (A.找 B.见 C.逮)着了。”丹增母亲说到这里,突然变得兴奋以至于用词不当,“我们就知道,跑货车的司机,一定还会经过这条线的。”“你们是怎么找到他的?”我问。“她呀,她认得车的牌子是斯太尔,认得好心人的模样。”丹增的母
15、亲指向丹增,“只要看到斯太尔,我们就拦下来看看,一辆一辆找,肯定能找到的。”“五个月?你们用五个月的时间在这里摆摊点,就是为了找他?”我们都很奇怪。丹增的母亲低下头去,有点不好意思:“是呀,丹增这孩子不懂事,接着人家的钱就呆住了,连个谢字都没说。等缓过神来,人家已经走了。”“那你们找他是”“我们穷,没什么回报的。只是想当着面,给他献条哈达【注】,说声谢谢。”丹增的母亲将丹增搂进怀里,“得了人家的帮助,总得表个谢意吧。”五个月的风餐露宿,五个月在路边的满面洗尘,就是为了找到那个司机,就是为了说声“谢谢”,任是我们再怎么想也想不到。确实,她们的生活贫瘠坚苦,不能对帮助她们的人以回报。她们能做到的,
16、就是用五个月的等待,来对那个好心肠的司机说声“谢谢”。我们分明看到了,在她们平凡外表的里面有着不平凡的心。【注】哈达:藏族人表示敬意和祝贺用的长条丝巾或纱巾。献“哈达”是藏族人的一种礼节。第段加点词“贫瘠坚苦”中的错别字是 坚 ,正确的写法是 艰 。(2分)第段中丹增的母亲说“今天是她们最后一天在这里提供茶水,以后便再也不来了”,“我”认为她们“再也不来”的原因是 丹增母女提供茶水却分文不取,肯定坚持不下去了 ,真正的原因是 她们已经等到了好心肠司机,不需要再继续等待了(4分)细读第段,完成下列问题:(1)第段画线句“而几年前就丧夫的她,已一贫如洗,哪有钱补身体?”运用了 反问 修辞方法,表达
17、效果是强调了丹增母女生活的贫穷,因而在手术后没有钱来买营养品补身体 (分)(2)第段是插叙,作用是:(4分) 交待了丹增母女受助的经过,表现了陌生司机的善良 强调了丹增母女摆免费茶水点的原因,与文中丹增母子决定不再继续摆摊相照应第段横线上应填入的动词是 CA.找 B.见 C.逮),理由是 用逮字体现了丹增母亲想要找到好心司机的急切心情,又与下文丹增母亲突然变得兴奋以至于用词不当相照应(分)对第段画线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D (2分A.丹增母女俩人穷志不穷,决不轻易接受别人的帮助。B.丹增母女很贫穷,但她们有着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C. 丹增母女虽然贫穷,但她们无私奉献,有着博大的助人之心。D. 丹增母女是普通人,但她们心地纯朴、善良,有感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