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3∕T1170-2019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apps****199 文档编号:80534 上传时间:2022-06-10 格式:PDF 页数:56 大小:1.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3∕T1170-2019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DB33∕T1170-2019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DB33∕T1170-2019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DB33∕T1170-2019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DB33∕T1170-2019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备案号:正在报建设部备案之中 DB 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 DB33/T1170-2019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规程改性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SBS modified asphalt mixture 2019-06-11 发布 2019-12-01 实施 浙 江 省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厅 发 布 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规程改性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SBS modified as

2、phalt mixture 主编单位:杭州市市政设施监管中心 杭州市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温州市市政工程建设开发公司 批准部门: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施行日期: 2019 年 12 月 1 日 I 前 言 根据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6 年浙江省建筑节能及相关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建设发2016450 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通过广泛调查研究,参考国内外的有关标准,并结合我省改性沥青混合料应用实践,制定了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材料性能;4.配合比设计;5.施工;6.质量检验。 本规程由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杭州市市政设施

3、监管中心负责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请各有关单位结合实际,不断总结经验,并将发现的问题、意见和建议函告杭州市市政设施监管中心杭州市体育场路 231 号市政管理大厦,邮政编码:310003,以供修订时参考。 本规程主编单位:杭州市市政设施监管中心 杭州市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温州市市政工程建设开发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钜元建设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湖州康乐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德林建设有限公司 核工业金华建设工程公司 平湖市华舟市政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凌云环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嘉兴市鼎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嘉越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勤丰市政园林建设

4、有限公司 浙江丽水宏瑜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远辰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丽水市汇桦市政园林有限公司 华恒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湖州浩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嘉兴市龙建建设有限公司 湖州和成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严向军 田章华 包晓炎 夏 静 徐会忠 黄 隆 徐 琳 何国平 严 科 毛贞美 屈 岩 孙 杰 陆佳贤 李茂三 陆荣鑫 张佳伟 吴晓群 李仁根 李 芳 邹加滨 赖建勇 朱 烨 吴聪聪 赵杭海 董锡洪 贾同安 胡飞宙 童姝娟 董 静 罗贤武 孙建新 赖丽敏 辛 宇 芮鑫杰 沈国林 秦 学 楼红阳 陈春来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 王英达 赵宇宏 周松国 张治成 侯 赟 刘相玉 俞斯达 II 目

5、 次 1 总 则 . 1 2 术语和符号 . 2 2.1 术语 . 2 2.2 符号 . 2 3 材料性能 . 4 3.1 基质沥青 . 4 3.2 SBS 改性剂和稳定剂 . 4 3.3 集料与填料 . 4 3.4 SBS 改性沥青 . 5 4 配合比设计 . 7 5 施工 . 9 5.1 一般规定 . 9 5.2 拌和 . 9 5.3 运输 . 11 5.4 摊铺 . 11 5.5 压实 . 13 6 质量检验 . 15 6.1 一般规定 . 15 6.2 主控项目 . 15 6.3 一般项目 . 16 附录 A 配合比设计方法 . 17 A.1 选择设计集料级配 . 17 A.2 最佳沥

6、青用量的确定 . 19 A.3 混合料性能检验 . 26 A.4 配合比调整 . 26 A.5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 . 27 III A.6 生产配合比的设计 . 27 A.7 生产配合比试拌与检验 . 27 附录 B 质量验收记录表 . 29 附录 C SBS 改性剂含量检测方法 . 30 附录 D 改性沥青弯曲试验方法 . 31 本标准用词说明 . 35 引用标准名录 . 36 条文说明 . 37 IV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1 2 Terms and Symbols . 2 2.1 Terms . 2 2.2 Symbol . 2 3 Mater

7、ial properties . 4 3.1 basis bitumen . 4 3.2 SBS modifier and stabilizer . 4 3.3 Aggregate and Filler . 4 3.4 SBS modified bitumen. 5 4 Proportion Design . 7 5 construction . 9 5.1 General Provisions . 9 5.2 Blend . 9 5.3 Transport .11 5.4 Paving .11 5.5 Compaction. 13 6 Quality Inspection . 15 6.1

8、General Provisions . 15 6.2 Master Control Project. 15 6.3 General Item . 16 Appendix A Proportion Design . 17 A.1 Selection Design Aggregate Gradation . 17 A.2 Determination of Optimum Asphalt Content . 19 A.3 Mixture Performance Test . 26 A.4 Mix Ratio Adjustment. 26 A.5 Mixture Proportion Design

9、Report . 27 A.6 Production Mix Proportion Design . 27 A.7 Production Mix Proportion Test and Inspection . 27 V Appendix B Quality Acceptance Record Sheet . 29 Appendix C SBS Modifier Content Detection Method . 30 Appendix D Method of modified asphalt bending test . 31 Description of Terminology in t

10、his Standard . 35 Citation Standard List . 36 Notes to the Articles . 37 1 1 总 则 1.0.1 为规范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在城镇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质量可靠,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城镇道路工程中采用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检验。 1.0.3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在城镇道路工程中的应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浙江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2 术语和符号 2.1 2.1 术语术语 2.1.1 基质沥青 basis bitumen 用

11、于生产沥青混合料的基础沥青。 2.1.2 SBS 改性剂 SBS modifier 能改善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一种添加剂,其主要成分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2.1.3 稳定剂 stabilizer 能改善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稳定性能的添加剂。 条文说明:稳定性能包括耐久性、抗分解老化性等。 2.1.4 SBS 改性沥青 SBS modified bitumen 在基质沥青中,按一定比例掺加 SBS 改性剂和稳定剂而制成的一种改性沥青。 2.1.5 骨料 aggregate 在混合料中起骨架作用的粒料。 条文说明:常见的骨料包括碎石、砾石、机制砂、石屑等。 2.1.6 粗集料 coarse

12、aggregate 经加工(轧碎、筛分)而成的粒径大于 2.36mm 的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矿渣等集料。 2.1.7 细集料 fine aggregate 天然形成或经轧碎、筛分等加工而成的粒径小于 2.36mm 的天然砂、机制砂及石屑等集料。 2.1.8 填料 filler 在沥青混合料中起填充作用的粒径小于 0.075mm 的矿物质粉末。 条文说明:通常是石灰岩等碱性料加工磨细得到的。矿粉,水泥、消石灰、粉煤灰等矿物质有时也可作为填料使用。 2.1.9 矿料 mineral aggregate 用于沥青混合料的粗集料、细集料和填料的总称。 2.1.10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 SBS

13、 modified asphalt mixture 由 SBS 改性沥青、集料和填料等,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 2.2 2.2 符号符号 3 A 道路石油沥青 AC 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分为粗型和细型两类 ATB 密级配沥青碎石混合料 EVA 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 OGFC 大孔隙开级配排水式沥青磨耗层 AM 半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 PE 聚乙烯 SBR 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丁苯橡胶) SBS 苯乙烯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SMA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 OAC 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 MS 马歇尔稳定度 FL 马歇尔试验的流值 se 沥青混合料中合成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 sb

14、 沥青混合料中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 sa 沥青混合料中矿料的合成表观相对密度 a 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 b 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含量 be 沥青混合料中的有效沥青用量 C 集料的沥青吸收系数 b 沥青的相对密度 t 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FB 沥青混合料的粉胶比(0.075mm 通过率与有效沥青含量的比值) VV 压实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即矿料及沥青以外的空隙(不包括矿料自身内部的孔隙)的体积占试件总体积的百分率 VMA 压实沥青混合料的矿料间隙率,即试件全部矿料部分以外的体积占试件总体积的百分率 VFA 压实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饱和度,即试件矿料间隙中扣除被集料吸收的沥青以外的有效沥青

15、结合料部分的体积在 VMA 中所占的百分率 VCA 粗集料骨架间隙率 VCAmix 压实沥青混合料的粗集料骨架间隙率,即试件的粗集料骨架部分以外的体积占试件总体积的百分率 4 3 材料性能 3.1 3.1 基质沥青基质沥青 3.1.1 基质沥青宜选用等级为 70A 的道路石油沥青,其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3.1.1 的规定。 表 3.1.1 70A 道路石油沥青性能指标要求 技术指标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针入度(25,100g,5s)(0.1mm) 6080 T0604 针入度指数 PI -1.5+1.0 T0604 软化点(R&B) () 46 T0606 60动力粘度(Pas) 180 T06

16、20 10延度(cm) 15 T0605 15延度(cm) 100 T0605 蜡含量(蒸馏法)(%) 2.2 T0615 闪点() 260 T0611 溶解度(%) 99.5 T0607 15密度(g/cm3) 实测值 T0603 TFOT(RTFOT)后的残留物 质量变化(%) 0.8 T0610 或 T0609 25残留针入度比(%) 61 T0604 10残留延度(cm) 6 T0605 注:试验方法应参照现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 规定的方法执行。 3.1.2 选择基质沥青时,应考虑基质沥青与 SBS 改性剂的相容性。 3.2 SBS3.2 SBS 改性剂和稳

17、定剂改性剂和稳定剂 3.2.1 SBS 改性剂和稳定剂的选择应考虑与基质沥青的相容性,性能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3.2.2 SBS 改性剂应具有提高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和抗低温开裂的性能。 3.2.3 应根据不同的基质沥青与使用要求确定适宜的 SBS 改性剂剂量,SBS 改性剂掺加比例不宜小于基质沥青的 4%。 3.2.5 稳定剂应能提高 SBS 改性沥青的热储存性,减少离析的发生,促进基质沥青的相容性。 3.2.6 稳定剂应在沥青和改性剂充分研磨溶胀后添加。 3.2.7 稳定剂的添加量应根据不同标号基质沥青、 改性剂的掺量进行调整, 掺量宜控制在 13之间。 3.3 3.3 集料与填料集料

18、与填料 3.3.1 集料的选用应生态环保,宜就地取材。 5 3.3.2 集料的粒径规格和筛分应以方孔筛为准,不同料源、品种、规格的集料不应混杂堆放。 3.3.3 集料的粘附性不应低于 4 级,其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 的规定,低于 4 级的应采取抗剥落措施使粘附性达到 4 级后方可使用。 3.3.4 粗集料宜采用碎石, 其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 的规定。 3.3.5 粗集料应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且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有害杂质。 3.3.6 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有害杂质,可采用天然砂、机

19、制砂和石屑。 3.3.7 填料应洁净、 干燥, 其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 的规定。 3.3.8 当填料采用矿粉时,矿粉应由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加工,且不应含有泥土等杂质。 3.4 SBS3.4 SBS 改性沥青改性沥青 3.4.1 SBS 改性沥青宜采用工厂化生产。 3.4.2 SBS 改性沥青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3.4.2 的要求。 表 3.4.2 SBS 改性沥青性能指标 技术指标 SBS 试验方法 -C -D -E (高粘) -F (重载) -G (高弹) 针入度 (25, 100g, 5s) (0.1mm) 6080 4060

20、 40 3060 60100 T0604 针入度指数 PI -0.4 0 T0604 延度(5,5cm/min) (cm) 30 20 30 20 T0605 延度(10,5cm/min) (cm) 50 T0605 延度(15,5cm/min) (cm) 70 50 50 T0605 软化点 (R&B) () 55 65 90 85 70 T0606 运动粘度(135)1 (Pas) 3 T0625 或 T0619 闪点 () 230 280 260 T0611 溶解度 (%) 99 T0607 离析,软化点差2 () 2.0 T0661 弹性恢复(25) (%) 65 75 80 80 9

21、0 T0662 动力粘度 60 (Pas) 100000 60000 20000 T0624 粘韧性 (Nm) 25 25 16 T0624 韧性 (Nm) 20 20 10 T0624 脆点试验(弗拉斯法 -12 T0613 6 表 3.4.2 SBS 改性沥青性能指标(续) 技术指标 SBS 试验方法 -C -D -E (高粘) -F (重载) -G (高弹) 弯曲工作量(-20) (kPa) 100 500 JTG E40-2011 弯曲变形 (-20) (10-3) (mm/mm) 80 JTG E40-2011 RTFOT 后残留物 质量损失 (%) 1.0 0.6 T0609 或

22、T0610 针入度比(25) (%) 60 65 65 65 65 T0604 延度(5) (cm) 20 15 20 15 T0605 软化点比 80 T0606 注:1表中 135运动粘度可采用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中的“T0625 沥青布氏旋转粘度试验方法(布洛克菲尔德粘度计法)”进行测定。有条件时应测定改性沥青在 60时的动力粘度,用 T0619 毛细管法测定。 2改性沥青在现场制作后立即使用或贮存期间进行不间断的搅拌或泵送循环时,对离析试验指标可不作要求。 7 4 配合比设计 4.0.1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遵循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规

23、定,按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及试拌试铺验证三个阶段,确定矿料级配及最佳改性沥青用量。 4.0.2 在进行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宜通过改性沥青的粘温关系,确定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与压实的等粘温度和操作条件。 4.0.3 配合比设计各阶段都应进行马歇尔试验,应充分考虑施工要求,使沥青混合料容易摊铺和压实,避免造成严重离析。 4.0.4 配合比设计所用的沥青、改性沥青应先抽取代表性试样进行检验,其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规范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 的要求。 4.0.5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应符合表 4.0.5 中工程规定的设计级配范围。 表 4.0.5-1

24、 粗型密级配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中的矿料关键性筛孔通过率 混合料类型 公称最大粒径 (mm) 用以分类的关键性筛孔(mm) 粗型密级配 名称 关键性筛孔通过率() AC-25 26.5 4.75 AC-25C 40 AC-20 19 4.75 AC-20C 45 AC-16 16 2.36 AC-16C 38 AC-13 13.2 2.36 AC-13C 40 AC-10 9.5 2.36 AC-10C 45 表 4.0.5-2 密级配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中的矿料级配范围 级配类型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31.5 26.5 19 16 13.2 9.5 4.75 2.3

25、6 1.18 0.6 0.3 0.15 0.075 粗粒式 AC-25 100 95-100 77-85 67-75 50-65 47-55 30-37 24-30 15-19 13-15 10-13 6-10 4-6 中粒式 AC-20 100 95-97 75-80 62-68 52-58 35-40 28-34 20-24 15-19 10-14 6-10 5-7 AC-16 100 95-100 65-80 50-60 28-40 24-32 18-22 14-18 10-14 7-10 5-7 细粒式 AC-13 100 95-100 60-80 28-42 23-30 18-23

26、14-19 10-13 7-10 5-7 AC-10 100 90-100 45-75 30-58 20-44 13-32 9-23 6-16 4-8 砂粒式 AC-5 100 90-100 55-75 35-55 20-40 12-28 7-18 5-10 表 4.0.5-3 密级配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中的矿料级配范围 级配类型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53 37.5 31.5 26.5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特粗式 ATB-40 100 90-100 75-92 65-85 49-71 43-63

27、 37-57 30-50 20-40 15-32 10-25 8-18 5-14 3-10 2-6 ATB-30 100 90-100 70-90 53-72 44-66 39-60 31-51 20-40 15-32 10-25 8-18 5-14 3-10 2-6 粗粒式 ATB-25 100 90-100 60-80 48-68 42-62 32-52 20-40 15-32 10-25 8-18 5-14 3-10 2-6 8 表 4.0.5-4 半开级配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中的矿料级配范围 级配类型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26.5 19 16 13.2 9.5 4

28、.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中粒式 AM20 100 90100 6085 5075 4065 1540 522 216 112 010 08 05 AM16 100 90100 6085 4568 1840 625 318 114 010 08 05 细粒式 AM13 100 90100 5080 2045 828 420 216 010 08 06 AM10 100 90100 3565 1035 522 216 012 09 06 表 4.0.5-5 间断级配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中的矿料级配范围 级配类型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2

29、6.5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中粒式 SMA-20 100 90100 7292 6282 4055 1830 1322 1220 1016 914 813 812 SMA-16 100 90100 6585 4565 2032 1524 1422 1218 1015 914 812 细粒式 SMA-13 100 90100 5075 2034 1526 1424 1220 1016 915 812 SMA-10 100 90100 2860 2032 1426 1222 1018 916 812 表 4.0.5-6

30、开级配排水式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中的矿料级配范围 级配类型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中粒式 OGFC-16 100 90100 7090 4570 1230 1022 618 415 312 38 26 OGFC-13 100 90100 6080 1230 1022 618 415 312 38 26 细粒式 OGFC-10 100 90100 5070 1022 618 415 312 38 26 4.0.6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应通过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

31、等验证配合比设计是否符合设计和标准要求,不符合的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4.0.7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应按 T 0719 的规定执行,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不应小于 3500 次/mm。 4.0.8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浸水马歇尔试验应按 T 0709 的规定执行,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 48h 残留稳定度不应小于 85%。 4.0.9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试验应按 T 0729 的规定执行,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残留前杜比不应小于 80%。 4.0.10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渗水试验宜利用轮碾机成型的车辙试验试件,并按 T 0730 的规定执行,SBS

32、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渗水系数不应大于 80ml/min。 4.0.11 快速路和主干路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符合附录 A 的规定,并在调查以往类同材料的配合比设计和使用效果的基础上,按下列阶段依次执行: 1 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 2 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 3 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 4 确定施工级配允许波动范围。 4.0.12 通过各项试验的配合比设计结果应出具设计报告, 内容应包括工程设计级配范围说明、材料品种选择、原材料质量试验结果、矿料级配曲线、最佳沥青含量、配合比设计试验结果等。 4.0.13 经设计确定的标准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不应随意变更。 9 5 施工 5.1 5.1

33、一般规定一般规定 5.1.1 城镇道路 SBS 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应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对施工各阶段的质量进行检查、控制和评定,达到所规定的质量标准,确保施工质量的稳定性。 5.1.2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摊铺和压实等施工作业应采用机械化施工。 5.1.3 SBS 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应有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进场前应提供正式的材料质量检验报告,通过检验后方可使用。 5.1.4 施工前应根据 SBS 改性剂的不同类型和 SBS 改性沥青的粘稠情况,确定施工温度。 5.1.5 施工前应对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质量、 数量及储放条件进行检查, 当原材料试验、配合

34、比设计结果符合本规程要求后方可开工。 5.1.6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前,路面下承层应保持清洁,平整度和强度应满足相关要求,并按规定喷洒透层油或粘层油。 5.1.7 施工前应对沥青拌和站、摊铺机、压路机等各种施工机械和设备进行调试,应对机械设备的配套情况、技术性能和传感器计量精度等进行检查和标定。 5.1.8 施工人员应根据气象预报合理安排施工计划。遇雨、雪天气,气温低于 10条件下不得施工。 5.1.9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碾压遍数应根据试铺试压确定,试验段长度不应少于 100m,摊铺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摊铺层厚度及路拱横坡。 5.1.10 压实后的 SBS 沥青路面应自然冷

35、却,路面温度低于 50后,方可开放交通。 5.2 5.2 拌和拌和 5.2.1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制能力应与摊铺能力相匹配。 5.2.2 沥青拌和厂应设置在空旷、干燥、运输条件良好的地方, 粉尘、烟尘、废水、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及噪声应符合限值标准的规定。 5.2.3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制应在沥青拌和厂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机械拌制, 相关配套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沥青拌和机宜采用全封闭式,并具备除烟、除尘和降噪音措施; 2 冷料仓不应少于 5 只,每只料仓冷料供料装置需经标定得出集料供料曲线; 3 石料堆场、冷料仓应配备除尘设施,收集处理生产过程中逸散的粉尘,处理结果应符合环保要求;

36、4 拌和机除尘设备、除尘设施性能应保持完好,能有效过滤处理拌和设备生产工艺运行过程产生的废气、粉尘,且需配备沥青烟气处理设备、对生产中产生的沥青气味进行处 10 理,减少有毒有害气体排放,满足环保要求; 5 石料输送带、铣刨料输送带应外包封闭处理或安装在廊道内,并配有除尘装置统一收集处理粉尘,避免粉尘扩散; 6 对噪音较大的引风机应采用变频控制或单独封闭隔音处理; 7 沥青应按产地、品种、标号分别存放,总储量不少于 200t,并预留取样口,改性沥青应配有搅拌装置防止改性沥青离析。沥青罐区、拌和机应加装烟气处理装置; 8 控制系统应具备自动记录、电子计量和记录打印功能; 9 应配置集料水洗装置及

37、场地冲洗设施,定时冲刷厂区道路、集料,减少车辆行驶中产生的扬尘。冲洗后的废水经可靠处理后排放或进入消防水池,实现废水的有效回收,达到环保要求。 5.2.4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计量装置应定期进行计量检定和校验,每月至少进行一次自行校验。骨料、粉料和沥青的计量误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骨料计量误差不应大于 0.5%; 2 粉料计量误差不应大于 0.3%; 3 沥青计量误差不应大于 0.2%。 5.2.5 SBS 改性沥青应分品种分标号密闭储存。各种矿料应分别堆放,不得混杂储存。矿粉等填料与集料宜设置防雨顶棚,防止受潮。 5.2.6 生产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时,应按该类改性剂或改性沥青所要求

38、的工艺条件和生产方法进行。需要改变生产条件或生产方法时,应通过试验研究确定。 5.2.7 SBS 改性沥青应采用导热泊加热, 采用沥青与矿料的加热调节法使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符合规范要求。 5.2.8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宜通过试验确定,施工温度宜参照表 5.2.8。 表 5.2.8 改性沥青混合料正常施工温度() 工 序 聚合物改性沥青品种 SBS 类 SBR 类 EVA、PE 类 沥青加热温度 160165 改性沥青现场制作温度 165170 165170 成品改性沥青加热温度 175 175 集料加热温度 190220 200210 185195 改性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

39、170185 160180 165180 混合料最高温度(废弃温度) 195 混合料贮存温度 拌和出料后降低不超过 10 摊铺温度 160 初压开始温度 150 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 90 开放交通时的路表温度 50 注: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采用具有金属探测针的插入式数显温度计测量。表面温度可采用表面接 11 触式温度计测定。当采用红外线温度计测量表面温度时,应进行标定。当表中温度不符实际情况时,可作适当调整。 5.2.9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应以混合料拌和均匀、 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并经试拌确定。一般每盘的搅拌时间不应少于 50s,其中干拌时间不应少于 10s。 5.

40、2.10 间歇式拌和机的振动筛规格应与矿料规格相匹配, 最大筛孔宜略大于混合料的最大粒径,其余筛的设置应考虑混合料的级配稳定,并使热料仓大体均衡,不同级配混合料必须配置不同的筛孔组合。 5.2.11 拌和机拌制的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泛油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离析现象,不符要求时应及时调整。 5.2.12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宜随拌随用,若因生产或其它原因需要随时间贮存时,贮存时间不宜超过 24h。贮存期间温降不应超过 10,且不得发生结合料老化、滴漏以及粗细集料颗粒离析现象。 5.2.13 当拌和厂采用将胶乳直接喷入拌和机的方法生产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时

41、, 胶乳喷射量应准确计量, 胶乳供给系统的工作压力宜为 0.2MPaO.4MPa,同时应定期检查胶乳的乳化状况,已破乳的胶乳不得使用。 5.2.14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出厂时应逐车用地磅称重,并进行外观质量及温度检查验收。 记录规格型号、温度及出厂时间,签发运料单。外观质量不合格及温度异常的沥青混合料严禁出厂。 5.3 5.3 运输运输 5.3.1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应采用与摊铺机匹配的自卸车运输。 5.3.2 运料车应具有保温、防雨、防混合料遗撒与防沥青滴漏等功能。 5.3.3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运料车每次使用前后应清扫干净,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装料时,应多次挪动汽车位置,平衡装料

42、,以减少混合料离析。 5.3.4 运料车运输混合料宜用苫布覆盖,做到保温、防雨、防污染。苫布覆盖需牢固,不得在运输途中松散影响保温。冬季低温还应追加保温棉被覆盖。 5.3.5 沥青混合料在摊铺地点凭运料单接收,对混合料质量进行检查验收,若混合料不符合施工温度要求,或已经结成团块、已遭雨淋的均不得铺筑。 5.3.6 应按施工方案安排运输和布料,热拌沥青混合料宜采用较大吨位的运料车运输,但不得超载运输,运料车的运力应稍有富余,施工过程中摊辅机前方应有运料车等候。 5.3.7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在运输、等候过程中,如发现有沥青混合料沿车厢板滴漏时,应采取适当措施及时处理。 5.3.8 施工中遇下

43、雨、大风或设备故障等原因停工待命的应立即恢复保温措施。 5.4 5.4 摊铺摊铺 12 5.4.1 现场施工人员保持与物流和拌和厂的沟通,控制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损耗。 5.4.2 摊铺机开工前应提前 0.51h 预热熨平板,且预热温度不低于 100。铺筑过程中应选择熨平板的振捣或夯锤压实装置, 具有适宜的振动频率和振幅, 提高路面的初始压实度。 5.4.3 摊铺机应采用自动找平方式,铺筑改性沥青或 SBS 路面时宜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 5.4.4 摊铺机应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高平整度,减少混合料的离析。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速度宜放慢至 1

44、3m/min,摊铺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摊铺层厚度及路拱横坡。 5.4.5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应与分层压实层厚度相匹配。每层的松铺系数应根据试铺试压确定。施工中随时检查铺筑层厚度、路拱及横坡,并以铺筑的沥青混合料总量与面积之比校验平均厚度。松铺系数的取值宜参考表 5.4.5。 表 5.4.5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表 种类 机械摊铺 人工摊铺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 1.151.35 1.251.50 5.4.6 SBS 改性沥青路面每天施工开始阶段宜采用较高温度混合料连续施工。避免与可能污染沥青层的其它工序交叉干扰。 5.4.7 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器应均衡转动,以减少

45、在摊铺过程中混合料的离析。 5.4.8 铺筑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沥青混合料时,一台摊铺机的铺筑宽度不宜超过 6(双车道)7.5m(3 车道以上),宜采用两台或更多台数的摊铺机前后错开 1020m 呈梯队方式同步摊铺,两幅之间应有 36cm 左右宽度的搭接,并躲开车道轮迹带,上下层的搭接位置宜错开 20cm 以上。 5.4.9 用机械摊铺的混合料,不宜用人工反复修整。当不得不由人工作局部找补或更换混合料时,需仔细进行,特别严重的缺陷应整层铲除。 5.4.10 不具备机械摊铺条件时,可采用人工摊铺作业。人工摊铺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半幅施工时,路中一侧宜预先设置挡板或枕木; 2 摊铺时应扣锹布料

46、,不得扬锹远甩,铁锹等工具宜沾防粘结剂或加热使用; 3 边摊铺边整平,严防骨料离析。摊铺不得中途停顿,并尽快碾压。 5.4.11 下雨或下层潮湿时,沥青面层禁止施工,已摊铺的沥青层因遇雨未进行压实的应予铲除。 5.4.12 沥青路面施工的最低气温应符合规范要求,寒冷季节遇大风降温,不能保证迅速压实时不得铺筑沥青混合料。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最低摊铺温度根据铺筑层厚度、气温、风速及下卧层表面温度按规范执行,且不得低于表 5.4.12 的要求。 13 表 5.4.12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最低摊铺温度表 下卧层的表面温度() 相应于下列不同摊铺层厚度的最低摊铺温度()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或

47、 SMA 沥青混合料 80mm 30 145 140 139 5.4.13 沥青路面的施工应接缝紧密、连接平顺,不得产生明显的接缝离析。 5.4.14 快速路和主干道的表面层横向接缝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 以下各层可采用自然碾压的斜接缝,沥青层较厚时也可作阶梯形接缝(见图 5.4.14)。其他等级道路的各层均可采用斜接缝。 图 5.4.14 横向接缝的几种形式 5.4.15 斜接缝的搭接长度与层厚有关,宜为 0.40.8m。 5.4.16 平接缝宜趁尚未冷透时用凿岩机或人工垂直刨除端部层厚不足的部分, 使工作缝成直角连接。 5.4.17 高等级道路的表面层纵横向接缝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 以下各层

48、和其他等级的道路的各层应尽量采用垂直的平接缝,也可采用斜接缝。 5.5 5.5 压实压实 5.5.1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应根据路面宽度、厚度、混合料温度、气温、拌和、运输和摊铺能力等条件综合确定压路机数量、质量、类型以及压路机的组合、编队等。 5.5.2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压实应在摊铺后直接进行,不应等混合料冷却以后碾压。在初压和复压过程中,宜采用同类压路机并列成梯队压实,不宜采用首尾相接的纵列方式。 5.5.3 在低温条件下进行碾压施工时,应根据混合料的温度和降温速率掌握好碾压时间,应在混合料温度降至 120前结束碾压作业。 5.5.4 当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由于在碾压

49、过程中操作不当而造成损坏时, 应予以铲除。 5.5.5 压实应按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压路机应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碾压速度宜符合表 5.5.5 的要求。 14 表 5.5.5 压路机碾压速度(km/h) 压路机类型 初压 复压 终压 适宜 最大 适宜 最大 适宜 最大 钢筒压路机 1.52 3 2.53.5 5 2.53.5 5 振动压路机 1.52 (静压) 5 (静压) 1.52 (振动) 5 (振动) 23 (静压) 5 (静压) 5.5.6 初压应在混合料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并不应产生推移、开裂。 5.5.7 复压应紧跟在初压后开始,碾压路段总长度不应超过 80m。 5.5

50、.8 终压应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可选用双轮钢筒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不宜少于两遍, 至无明显轮迹为止。路面压实成型的终了温度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 5.5.9 压实设备宜满足下列要求: 1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配备的压路机数量与摊铺能力相匹配。每次摊铺不应少于 2 台 1113t 的双钢轮压路机、 1 台轮胎压路机和 1 台小型压路机。 施工气温低、 风大、碾压层薄时,压路机数量应适当增加; 2 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即初压、复压、终压(包括成型)的碾压步骤,以达到最佳碾压效果。宜采用 1 台双钢轮压路机初压,1 台轮胎压路机随后复压,1 台双钢轮压路机终压收光,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基础工程/设备基础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