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景阳冈》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语文 设计者裴海霞 单位 永和镇陈市小学 授课班级 五年级
课题
5.20《景阳冈》
学时
第一课时
主讲人裴海霞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本课写的是武松在一家酒店开怀畅饮后,趁酒性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要求让学生感受武松的英雄气概,体会其豪放、勇敢、机智的性格;能讲述这个脍炙人口的故事,从而进一步感受名著的魅力。
教学目标:
1. 知识和能力:
认识11个生字。读读记记“吓唬、诡计、霹雳、踉踉跄跄”等词语。
2. 过程和方法: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够绘声绘色讲述“武松打虎”的故事。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
学生特征
小学五年级学生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态度,并且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自我意识、自我主张、自我控制能力进一步加强。随着自主、自律能力的增强,对学习、对集体的责任感进一步提高,同时逐渐形成了对作业的自觉负责的态度,开始认识到学习是一种义务,出现了意识较强的学习动机,对他们学习的指导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求教师要根据这些特征进行教学活动,这样效果将会更好。
学
习
目
标
描
述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
目标
具 体 描 述 语 句
5.20-1
5.20-2
5.20-3
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11个生字。读读记记“吓唬、诡计、霹雳、踉踉跄跄”等词语.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够绘声绘色讲述“武松打虎”的故事。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
项 目
内 容
解 决 措 施
教学重点
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是课文的重点,而“打”则是“重中之重”
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抓住关键句,抓住关键词,特别是武松打虎时的动作描写,让学生品读感悟,体会作者的写法,感悟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
自主品读、感悟、研究、合作交流
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
目标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 得 结 论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5.20-1
5.20-2
5.20-3
5.20-4
导入
初读
理解
积累
运用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了解《水浒传》
学习生字词
文本学习,朗读欣赏
文本重点语句
练习写话
B
E
G
A、 J
H
G
A
G、H
B
F、G
自学生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梳理文章脉络
品读“打虎”,体验精彩
直观形象,学会运用
五分钟
八分钟
五分钟
十五分钟
七分钟
自制
自制
自制
自制
自制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板
书
设
计
喝酒 倔强豪爽
上岗 英勇无畏
景阳冈
打虎 机智勇敢
下岗 挨下冈来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结
构
的
设
计
交流讨论结果并回答问题
开始
导入
课件
引出课题,检查学生的生字词预习情况
学生小组解决生字词
完成
课件
检查学生对资料整理情况
学生回答
完成
多媒体
整体感知思考题
学生朗读讨论
完成
第一课时:
否
课件
出示问题
学生精读讨论
交流讨论结果并回答问题
教师指导
完成
结束
教师进行逻辑判断
学生的
活 动
媒体的
应 用
教学内容和
教师的活动
形
成
性
练
习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
目标
练 习 题 目 内 容
5.20-1
5.20-2
整 体 回 顾
, 总 结 拓 展
1、“武松打虎”让我们认识了一个豪放而又勇武机智的武松。《景阳冈》这篇课文主要写打虎,却为什么用了7个自然段很大的篇幅来写武松冈下喝酒,以及不听劝告执意上冈?
(不仅是故事情节的需要,而且表现了武松豪放、倔强的性格和无所畏惧的英雄形象。)
2、在《水浒传》这部小说中,作者还刻画了许许多多人物,请你选一个自己喜欢、熟悉的人物读读,感受施耐庵是如何既传神又真实地塑造人物形象的
形
成
性
评
价
本节课是篇精读课文,重点是对词句的理解,我让学生课前预习,这样在课堂上再扫清重点字词障碍,课文中武松的形象栩栩如生,让人过目难忘。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方法来刻画人物,特别是在动词的运用上,很有特色,对学生感受武松这一人物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要充分抓住这些运用准确而又生动的词语,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适当点拨,深化学生对人物性格、品质的感悟。
教
学
反
思
1、“打虎”部分重点是过程和人物英勇,通过一默读、二对读、三视觉感知的方法理解了过程,“吃酒”部分重点是人物性格,通过小组研读,角色朗读读,情景表演等形式表现体会人物性格。
2、小练笔的随机进行,大大提高了阅读教学中写的密度,从而也极大提高了语言文字训练的强度。学习语言文字离不开读写训练,只要安排恰当,形式灵活,方法得当,这样一节语文读写训练课同样令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3、教学时,学生自学、自悟为主,教师加以适当的启发、诱导、点拨,达到长文短教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