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授课人张云玲科目数学总节次43内容四年级下册课题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课时2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探究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了解任意三角形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观察、思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过程方法在操作、讨论、观察、比较中认识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情感态度根据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教学重点探究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教学难点探究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不同长度的小棒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思路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小明上学时的主题图。师:小明搬新家了,这是他家到学校的平面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他怎么走才能
2、到达学校?邮局小明家学校商店观察后得出三条可走路线。线路:小明家邮局学校线路:小明家学校线路:小明家商店学校想想:在这三条路线中哪条最近,为什么?小组讨论:明确走中间这条路最近。引导学生看图,连接小明家,商店,学校三地近似一个什么图形?(三角形)连接小明家,邮局,学校三地同样也近似个什么图形(三角形)那么走中间这条路,走过的路是三角形的一条边,走旁边的路程实质上是三角形的另外两边的和。根据大家的判断,走三角形的两边的和要比第三边大,是不是所有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有这样的关系呢?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板书课题二、 探究新知、 用三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小棒,随意拿出三
3、根来摆三角形,看看有什么发现?动手操作发现随意拿三根小棒不一定就能摆出三角形,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摆不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寻找原因,深入思考。、 小组合作再次实验并做好记录每个小组用以下四组小棒来摆三角形,再将实际情况填入下表:第一组:4cm,5cm,6cm第二组:3cm,3cm,6cm第三组:4cm,4cm,6cm第四组:3cm,2cm,6cm组别能或不能摆成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是否大于第三边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观察填好的表格,说说不能摆成三角形的情况有几种?为什么?能摆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又有什么规律?归纳总结:师生共同总结后板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内化提升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三角形三条边的一个规律,你能用它来解释小明家到学校哪条路最近的原因吗?三、 课堂练习、 在能拼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后面打(1)3cm 4cm 5cm(2) 3cm 3cm 3cm(3)2cm 2cm 6cm(4)3cm 3cm 5cm2、小明有两根分别长5厘米,9厘米的小棒,要想拼成一个三角形,第三根小棒的长度范围是什么?课后反思